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43节

  铺子最里面的收银柜台上摆放着几盘零嘴花生瓜子,江母和于婶今儿的任务就是帮忙收银,两人乐呵呵的坐过去在那里说着闲话,江孜和于晓静往后院走,原本空荡荡的院子里多了一套石制桌椅,旁边摆放着两把摇摇椅,阴凉的常青树下新搭了一个秋千。
  于晓静兴奋的冲过去就往摇椅上一趟,惬意的晃了晃:“我也想让老林叔给我做个摇椅,晚上吃完饭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躺着多舒服啊。”
  “顺便在树下也做个秋千。”她又补充了一句,从摇椅上站起来,又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最后长长叹了口气:“我娘那么抠门,就算我自己掏钱都不许我做个摇椅和秋千,讨厌!还是江姨最好了,从来不念叨你i。”
  “你可以声音再大一些,我保证于婶听得一清二楚。”江孜好笑的摇头,走近厨房——厨房里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木架上摆放着各种蔬菜瓜果和瓶瓶罐罐,旁边的水缸里几尾大鱼在游来游去,巴掌大的河虾蜷缩在缸底一动不动。
  灶台上,小火慢炖的鸡汤和猪骨汤散发着清淡的香味。
  环顾一周,江孜再次确定好了今日的菜单,走到前面的铺子,从柜台上拿出空白的木牌和炭笔递给江母:“娘,帮我写菜单,今日早膳是鸡汤小馄饨、猪油葱花饼、油条和豆浆。”
  小馄饨是昨天中午就包好了的,送了一些到傅家私塾,留下来一大半全部吊在院子的水井里,等会只要煮熟了,浇上鸡汤,撒上一小撮葱花就可以了,非常鲜美好吃——听说傅怀瑾尤其喜欢吃鸡汤小馄饨,苏阿婆就提起过好几次。
  猪油葱花饼的做法并不难,江孜教给了张宁宁做——和面时加上一大勺的猪油和切得碎碎的葱花,将面皮擀得薄薄的,热锅冷油下锅小火慢慢的煎,煎得两面金黄,出锅前再撒上一层芝麻。
  香喷喷的猪油葱花饼,一定得热乎的时候吃,一口咬下去又香又酥又脆,一点也不觉得油腻,再配上一杯热乎乎的豆浆,或者是要上几根炸得香酥的油条。直接掰成小块沾上豆浆,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
  第114章、开业(二)
  面团是头天晚上回家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的,放在水缸里冷藏过了夜,此时拿出来已经有一会时候了,回温的面团软绵绵的,伸手一戳就是个小洞,然后慢吞吞的回弹恢复原状,江孜满意的点头,在案板上抹上一层面粉防粘,将面团分成小份,拿起一小份面团拉长,用擀面杖擀平,切成长条后两两叠加在一起,最后用筷子往下压。
  江孜在做油条的准备工作,江谌也在厨房帮忙——家里的绞肉机已经拿到了铺子这边,他已经把泡了一夜的黄豆搅成浆水,用纱布过滤好放在一旁等江孜处理了。
  “嫂子,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空了过来,我教你煮豆浆。”江孜先笑眯眯的跟江谌道了谢,又叫张宁宁——无论是油条还是猪油葱花饼,都得刚出锅的时候趁热吃才好,所以她们现在还只是先把食材都准备好,等来客人了再下锅。
  “好了,我先准备了二十个面饼,一会不够了再做。”张宁宁洗了把手,走过来问:“煮豆浆有什么说法吗?我们一般就是直接煮开了便喝,我总觉得有股子豆腥味,我不是很喜欢喝。”
  “其实煮豆浆很简单,只不过并不是煮熟了就可以了。”江孜笑着将砂锅端到灶台上,然后弯腰从炉膛抽出几根木材,把火势调小,继续道:“首先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煮,煮到豆浆熟了冒出气泡了,就不要煮了,等气泡散去了再用小火继续煮沸,煮沸关火重复两到三次,直到豆浆完全熟透,没有再冒气泡了,就可以了。”
  “这样煮出来的豆浆没有豆腥味且味道十分醇厚香浓。”
  张宁宁感慨:“阿孜,你懂得可真多啊,只煮个豆浆而已,原来都有这么多门道。”
  “我也是从书上看了的,自己又琢磨了些。”江孜点头:“好些人嫌做厨子又累又不体面的,可没有厨子他们吃什么呢?厨艺这门手艺要学的东西可多着呢,厨子做出来的东西也分好吃和不好吃,也分好吃和更好吃,想要更好吃就得自己好好研究和学习了。”
  张宁宁若有所思的点头:“听你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就听到传来了于晓静的声音,她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跑进了厨房,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还摸着下巴道:“我觉得煮豆浆简单得很,我就能做。”
  “不用不用,我觉得你的长处是招待客人,何必来厨房帮忙?这里面又闷又热的,待着多不舒服。”江孜连忙拒绝,细数着前院铺子缺不了于晓静的多个理由:“我和嫂子要在厨房忙活,几个哥哥都是嘴笨的,我娘和于婶得收银,你说是不是只剩下你了?”
  最后又非常认真肯定的说道:“真的,晓静,除了你,谁都不行啊!”
  于晓静被说得飘飘然,得意极了:“你说得倒是没错,看来缺不得我,那厨房我就帮不了你们了。”
  “没事,我和阿孜忙得过来。”张宁宁拍拍于晓静的肩膀,转移话题:“外头怎么样了?是不是差不多可以放鞭炮准备开业了?”
  “哎呀,差点忘了,娘让我来叫你们出去准备一下呢。”于晓静这才想起正事来,伸手一巴掌拍在自己的额头上:“刚刚光顾着听你们说怎么煮豆浆了,快快快,先出去,不然娘又得念叨我了。”
  说着,于晓静抓着江孜的胳膊就往外走:“傅老爷子和傅公子、乔珉暄,还有清风茶楼的齐叶都来了……还有咱们在集市上的一些老顾客,来了不少呢。”
  “嫂子,豆浆煮沸了你就端到一旁先出来啊!”江孜只来得及嘱咐一声,就跟着于晓静去了前面的铺子,铺子的面积本来还挺大的,此时倒是坐满了一半,门外还逗留了不少看热闹的人,陆陆续续的还有熟客在往里走。
  “江姑娘,恭喜恭喜,我可是盼了好久,总算是盼着你这铺子开业了,我可是馋你的手艺很久了!”第一个说话的是齐叶,他仍旧穿着一身清风茶楼的长衫,依旧儒雅温和,手上还递过来一个小木盒:“祝贺开业,一份小小的贺礼。”
  江孜有些惊讶,笑着接过:“谢谢,怎么这般破费,能过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江姑娘,来来来,我也给你备了一份礼,不值什么钱的小玩意,你就摆在铺子里,招财。”乔珉暄瞪了眼齐叶,有些气恼被他抢了先,朝着身后的小厮招手,被红布盖住的贺礼被哐当一声放在了柜台上,乔珉暄亲自上前掀开红布,赫然是一尊做工精致霸气的关公。
  财神爷关公,可不就是招财?
  乔珉暄和齐叶亦是同窗,两人都与傅怀瑾关系不错,可不知道为什么乔珉暄和齐叶就是处不来,两人颇有种明争暗斗的意思——当然了,要江孜说,齐叶可没半点和他明争暗斗的意思,倒是乔珉暄有些幼稚的总想着压过齐叶一头。
  江孜没有表露出到底更喜欢谁的贺礼,毕竟她也没好意思当着齐叶的面打开木盒去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只是依旧笑着向乔珉暄道谢,又去招呼傅老爷子和傅怀瑾,至于那些老顾客们自然是交给了于晓静。
  “恭喜。”傅怀瑾向来冷淡疏离,只是朝着江孜点了点头,倒是傅老爷子很不满他的表现,伸手就拍了他胳膊一下:“喜庆的好日子冷着一张脸做什么?真是讨人嫌!”
  说罢,傅老爷子又朝着江孜笑了笑:“江丫头,恭喜啊,这是我和怀瑾一起准备的贺礼。”
  还别说,傅老爷子和乔珉暄倒是挺有默契,都送的是财神爷的雕像——不过乔珉暄送的只是一尊关公雕像,傅老爷子则是直接五路财神都给备齐了,五尊巴掌大的财神雕像雕刻得还挺精致传神的。
  一尊财神和五尊财神——傅老爷子完胜啊!
  只是……集齐五尊财神召唤神龙吗?
  不不不……还是召唤巨款吧!
  第115章、开业(三)
  “江姑娘,你们现在都已经开铺子了,可得多出些菜式,之前那些我们可是快吃腻了。”
  “是啊是啊,听说可以堂食了?那我今儿刚好来试试。”
  “于姑娘,你们这怎么没菜单?我可还没吃早膳呢,特地来你们这瞧瞧。”
  “哎哟,这肉松小卷看着就挺好吃的,就是这价格可不便宜啊。”
  老顾客们早就在江孜和于晓静摆摊的时候就知道她们盘下了这间铺子开小饭馆,不少人都来捧场,此时围绕着于晓静说个不停,有几个还在跟江孜打趣说话,江孜是真的挺不自在的,一旁的傅老爷子察觉到了,笑呵呵的开口:“好了好了,你们可别围着江丫头了,赶紧先去放了鞭炮正式开业……你们不饿,老头子我可是饿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赶紧给江孜腾地方,江孜见状是真心想给傅老爷子竖个大拇指——真的是救了老命了。
  江孜手上拿着一挂鞭炮,站在店门口,外面围绕着许多老顾客和看热闹的人,她略略有些紧张,但还是扬起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落落大方的开口:“今天是江家食肆正式开业,非常感谢大家过来,食肆只做早膳和午膳,没有固定菜单,每日会根据当日的食材决定菜单,保证量大实惠还美味,今天来用早膳的都赠送一杯豆浆,用午膳的都赠送一份凉菜,欢迎来品尝。”
  话音刚落,于晓静就带头鼓掌,众人跟着一起鼓掌,江谌走上前接过她手上的鞭炮,划开火柴点燃——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彻天际,江家食肆正式开业。
  江孜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她终于完成了她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小目标,这意味着她正式走出了第一步,能够让家里人衣食无忧。
  但是远远不够,她要继续努力,让江家食肆开遍整个大华朝。
  “怎么没有卖麻酱凉面?早膳就猪油葱花饼和油条?油条又是什么……”
  “油条……是新品吧?给我来一份尝尝!”
  “还有鸡汤小馄饨?行,就来这个,早上吃点带汤的舒坦。”
  老顾客们开始点单,于晓静和江谌忙着招待,江孜让张宁宁先回后院去煮豆浆,自己则走到了傅老爷子这一桌——都是老熟人了,傅家祖孙、乔珉暄、齐叶,一桌四人正好坐满。
  “傅爷爷,我给你们每样都来一些,一人一碗小份的鸡汤馄饨,然后油条和猪油葱花饼都来些尝尝。”江孜很喜欢傅老爷子,也很感激他们的帮助,相处的时间久了,她也不会像对待其他顾客哪般的拘谨和不自在,笑容灿烂。
  “好好好,你看着来就好,也不用特意招待我们,忙去吧。”傅老爷子乐呵呵的赶人,江孜也不跟他们客气了,偏头和乔珉暄和齐叶说了几句话,又偏头看向傅怀瑾,想了想到底还是说了一句:“傅公子,那猪油葱花饼比较油腻,你且只尝一尝,不能多吃。”
  傅怀瑾有厌食症,虽然现在吃得比以前多了些,但是毕竟长久不怎么进食,肠胃弱,过于辛辣或者过于油腻,对他的肠胃来说算是一种负担,很容易导致腹泻,为了避免还是少吃些为好。
  江孜没别的意思,只是出于一个厨子的有好建议,毕竟她也不想自己的食客因为吃了她做的吃食导致肠胃不适,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说她家做的吃食不干不净呢?
  被着重点出来的傅怀瑾也是楞了一下,看着眼前笑容大方明媚的人,淡淡的点了点头,目光却仍旧落在江孜的脸上——她笑起来会有两个小梨涡,很好看。
  这个念头让傅怀瑾眉头一皱,猛地低下头去了,江孜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回了后厨。
  豆浆煮得沸腾,咕噜噜的响着,空气中飘散出浓郁的豆香味。
  “阿孜,按你说的,这豆浆煮出来可真香啊!”张宁宁一边盯着豆浆,一边在煮小馄饨,看到江孜立刻就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阿孜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哪有,其实很简单的。”江孜笑笑,站在她旁边的灶台前,往铁锅里倒猪油准备炸油条——油条的做法其实并不难,面剂子简单得很,寻常会做面食的都做得来,难的是要注意油炸的火候。
  江孜拿着一根筷子,等油热得差不多的戳进去,油锅里冒出几个小泡泡,这个时候的油温差不多是七分热,她收回筷子,将准备好的油条扔进油锅,扔下去的油条沉了下去,又很快就浮了起来,膨胀成一个个微黄的小胖子。
  张宁宁煮好豆浆,用布巾抓着砂锅两边的小耳朵,端到桌上,回来时正好看到江孜拿着长长的筷子不停的翻动着油锅里的油条,油条渐渐从微黄变成了焦黄色。
  “闻着还真香啊,明明就是什么都没有放的面团啊,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张宁宁有些惊讶,看得好奇,连锅里沸腾的小馄饨都忘记了,还是进来催着上早膳的江谌和于晓毅发现提醒了一句,张宁宁手忙脚乱的把小馄饨捞了出来,微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
  “哥,这油条得热着的时候吃才香,记得提醒他们试着把油条掰成小块泡在豆浆里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江孜笑着看了一眼张宁宁,把捞起来的油条分别放进盘子里,又指了指豆浆:‘可别忘了没人送一杯豆浆。”
  江谌和于晓毅一人拿着一个托盘去上菜了,张宁宁不敢再分神,一边煮馄饨一边开始把备好的猪油葱花面饼贴在刷了一层猪油的铁锅上,一次性贴上十张面饼,小火慢慢烘着,等到香味溢出,面饼的底部已经微微泛黄,她立刻小心翼翼的挨个翻了面。
  旁边的江孜仍旧在重复着炸油条的动作,时不时观察一下张宁宁,满意的点了点头——张宁宁的手艺还是不错的,火候也掌握得不错,以后后厨里有张宁宁能帮上不少的忙,也不至于让她被完全困在后厨里。
  毕竟她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第116章、开业(四)
  江孜很清楚,如果她开店的话,一定就要培养自己人,把所有的菜单方子都留在自己身上,那只会导致把她自己困住这间铺子小小的后厨。
  古代是允许买卖人口的,去牙行买下人,只要牢牢握住卖身契,那人就不敢背叛。
  江孜考虑过去牙行买上一两个会厨艺的人,教他们做菜,专门负责在后厨帮忙。
  可是,买人需要的银钱可不少,为了租下铺子、装修铺子,江孜身上的钱都花了个精光,还好江谌的货郎生意不错,借了些银子给她,不然她怕是连准备食材的银子都不够。
  所以江孜与张宁宁签订了一份协议,江孜每个月给张宁宁2两的月钱,教她做菜,她必须要在江家食肆后厨做工五年,五年后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开自己开店都可以,另外她还将绿豆糕和红豆糕的做法教给了于晓静,让她以后做好了和小米蒸糕一样就放在铺子里卖,就跟在集市上一样意思意思收个一文钱的摊位费。
  当然了,方子的钱还是收了的,绿豆糕和红豆糕的做法是一样的,只是用料不一样而已,和小米蒸糕一样,依旧是十两银子,等她攒够了再给就行。
  江孜从来没想过要把自己知道的那些方子全部握在自己手上,只是现在她自己都赚够让家人衣食无忧的银子,哪里会分文不收白白送出去给别人?与其卖给别人,自然是卖给跟自家亲近的于家人。
  只是即使是这样,后厨的人手还是有些不够的,原本江孜还需要去私塾帮忙准备午饭的,但是估摸着没办法过去,江孜还特地跟傅老爷子商量了一下,从雇佣她去私塾做饭直接改为在江家私塾订餐,她每天按私塾人数准备好三菜一汤让于晓晨送到私塾,十天结算一次餐费,随时可以取消订餐,这样江孜既可以兼顾铺子里的生意,也能为傅家私塾那边准备好饭菜——尤其是傅怀瑾。
  但总算所有事情也在开业之前都处理好,至于后续能不能顺顺利利的做下去,就到时候再说,遇到问题再解决便是。
  在厨房忙活了快一个时辰,即是还有人点餐,厨房里是食材却是都已经用完了,江孜和张宁宁这才洗了把脸走出了厨房,于婶把在水井里吊了一上午的果茶拿出来给她们各自倒了满满的一杯,心疼极了:“快喝些凉快下,累着了吧?好好歇会,中午肯定还有得忙呢!”
  在前面铺子招待了一早上客人的于晓静难得偷懒跑回后院,瞧见于婶给她们倒果茶,立刻就扑了过来:“阿娘,我在前面说得嗓子都疼了,你怎么就不记得给我倒些果茶?”
  “你在前面喝了多少凉水了?女孩子不能多喝凉的!”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于婶毕竟还是心疼闺女的,赶忙给她也倒了满满一杯,嘴上还在念叨:“你们三呀,都不许喝多了凉的,就这一杯就行了,女孩子家家的喝凉的对身体不好。”
  于晓静不耐烦听念叨,三两口把果茶喝完,长长的舒了口气:“真舒坦啊!我去前面帮忙啊,好些顾客都没走呢!”
  说完就立刻跑了。
  “这臭丫头!”于婶手里拿着于晓静塞过来的空杯,笑骂了一声,江孜也喝完了,笑:“于婶,我也去前面看看。”
  “行,去吧去吧,别太累了,一会好好歇会。”于婶嘱咐着,又跟张宁宁说话,江孜应了一声,掀开帘子去前面的铺子。
  铺子里坐得满满当当的,还要人站在木架前挑选糕点点心,于晓静正在接待,江母坐在柜台前记账,看见江孜露出了笑容,伸手拉着她坐下:“阿孜,忙完了,累不累?坐下歇会。”
  “还行,厨房的事情做惯了,不累,就是这天气热了些。”江孜看了眼江母手上的账本,问:“娘,早膳的收入怎么样?”
  “很不错呀。”江母难得笑得这般开怀,将账本往江孜面前推了推:“我之前还担心你花了这么多银子,要是铺子生意不好怎么办,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江母记账写得很是清楚,每样吃食卖了多少,进账多少。
  鸡汤小馄饨卖了28碗,一共进账224文。
  猪油葱花饼卖了30份,一份两张饼。一共进账120文。
  油条卖了40份,一份两根,一共进账120文。
  另外架子上的糕点点心也卖出去不少,一共进账372文。
  豆浆是送的,煮了两大锅,到最后不够送的,江孜便让送了果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