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42节
现在,也没必要等了,就是直接开始准备就好了。
这条件她要是还拒绝的话,她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傻子。
只是这样子相当于欠了乔珉暄一个人情。
不对,不只是乔珉暄,还欠了傅怀瑾一个人情。
毕竟傅怀瑾要是不跟乔珉暄说,这个铺子的事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掉。
看来最近得在吃食上好好研究一下啊。
第111章、租下铺子
困扰江孜好些天租铺子的事情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解决掉了。
乔珉暄是个行动派,当即就站起来要带江孜去看铺子,傅怀瑾也被他拉上,于晓静和江孜就跟在他们两个身后,于晓静越像想越是觉得不对劲,挽着江孜的胳膊在她耳边嘀咕:“我瞧着乔珉暄这个人不太对劲啊,总觉得他对你挺特殊的……”
“他不会对你有什么意图吧?”说到最后,于晓静脸色都变了,狠狠地瞪了一眼前面的人:“江阿孜,我警告你,这个乔珉暄不可以知道吗?吊儿郎当的浪荡公子哥,可不是还什么良配!”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你想多了,人家乔珉暄才没有那想法,而且每天都是你俩在斗嘴,我跟他说不上几句话,说话都是说的正事。”江孜简直是要无语了,没好气的掐了她一把,疼得她嗷了一声,气哼哼的:“没有就没有,你干嘛这么用力掐我呀?本来就很奇怪啊!到底为什么呀?”
于晓静完全没想起来这其中有傅怀瑾。
如果傅怀瑾不搭线,江孜不会和清风茶楼达成合作,也不会认识乔珉暄,不会卖卤料包给乔家酒楼,也不可能租到乔珉暄名下的铺子。
还有……如果不是傅怀瑾,她当初可能就被那几个混混给抓住了,更别提后来又是去警告那对夫妻,还去找了镇长。
所有的事情背后好像都有傅怀瑾的存在。
可是那是傅怀瑾啊,对所有人都冷淡疏离,会对她特殊吗?
想来也不是什么特殊,难得有一个人的吃食是他能吃得了的,他自然愿意多多帮忙。
要知道大夫曾经断言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说不过双十。
现在有个活命的机会摆在面前,傅怀瑾能不动心能不想法子护着她帮着她?
肯定是这样的,也没什么毛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吧?
更别说他又没有因此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江孜就这样默默的说服了自己。
乔珉暄名下的铺子距离摆摊的集市很近,集市这条巷子是没有任何铺子的,就是一条宽度大约十米长长的空巷,唯一的四间铺子在这条巷子的入口处,除了乔家这间铺子常年大门紧锁,其余几家都是卖杂货和蔬果的,位置是顶顶好的,拐个弯没多远就是邬平巷,那里算是镇上的一条商业街,但是那边的铺子可不卖蔬果这类东西的,想买就只能来集市这边,所以要说那几家铺子卖些蔬菜瓜果的不挣钱肯定不可能。
只能说乔珉暄财大气粗的,瞧不上挣的这点儿小钱。
不然这铺子到最后也轮不到她就是了。
进了铺子,乔珉暄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嫌弃的看着里面因为许久未曾打扫布满灰尘和蜘蛛网,傅怀瑾更是直接没有踏入铺子,就站在不远处阴凉处等着。
江孜左右打量着,十分满意——铺子面积挺大的,至少能有六十多个平方,除去收银的柜台和她想好的专门摆放糕点的木架,摆下六到八张桌子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了,江孜最喜欢的还是这间铺子的后院,十分的宽敞亮堂,院子里还有几棵常青树,树边不远处就是一口水井,井水冰冰凉凉的,没有冰窖的时候,有一口水井完全能做到冷藏的效果,对于她做吃食生意来说,实在是大有用途。
后院一共有三间屋子和一间厨房,里面的家具都是齐全的,就是沾了灰尘,需要好好的打扫一番,完全可以做到拎包入住。
“乔公子,你这可是真的帮了大忙,这铺子我租了,但是我今天没带钱,咱们明天签订契约如何?”江孜转了一圈,连讨价还价都省了——主要是最近江孜也是看过不少铺子的,以这个铺子的位置和大小来说,一个月二十二两的租金已经是便宜了,更别说租金按月交,大大的减轻了她的压力,江孜自然是十分感激的,也不可能再得寸进尺的讨价还价惹人嫌恶。
“你更应该感谢外面那位,要不是他跟我提起你在找铺子的事情,你可租不到我这铺子。”乔珉暄哈哈哈笑了起来,又道:“怀瑾这家伙爱干净,瞧着这里面脏兮兮的,指不定多嫌弃。”
那倒也看得出来,毕竟人多得远远地不肯踏进来半步。
于晓静听着这话,回过味来了,面露震惊,但是看着一直跟在旁边的乔珉暄,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好奇压了下去,只是朝着江孜不停的挤眉弄眼,江孜当作没看到,心里盘算着这个铺子要怎么装修了——这个铺子原本是卖蔬菜瓜果的,但是装修还可以,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也不需要再重新粉刷了,里头摆了好些结实的实木架子,完全可以直接拿来用,贴墙放置的木架,上面专门摆放她做好的各种糕点点心,多余的就挪到后院厨房里用来摆放食材酱料等。
收银的柜台就摆放着进后院的木门旁边,背靠的墙面可以专门用来挂木质菜单,再去找老林叔做几套桌椅,打扫干净就可以直接营业了。
铺子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回家路上的江孜都高兴得哼起了小曲儿,于晓静忍了又忍,终于是忍无可忍,拉着江孜走在前头,避开了于晓晨,小声问:“阿孜,你跟我说实话……你跟那位傅公子不会是看对眼了吧?这可不行啊……我不是说傅公子不好,他比乔珉暄那家伙好太多了,长得确实也好看,可你不能这么就被他骗了啊!”
“傅公子身体太差了,大夫都说他怕活不过双十,虽然他是帮了你不少,又是赶走混混又是找镇长又是牵线合作又是帮忙找铺子……好吧,我也承认他确实是帮了你不少,但是你可不能就这么喜欢上他了。”
“真的是不行啊,谁知道他能活……呸呸呸,我没别的意思啊,我就是觉得他很好,但是你们两个真的不行!”
于晓静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江孜都差点儿插不上嘴,最后干脆就听她在那里叨叨叨。
第112章、自制红薯淀粉
听到于晓静终于停下来,就看到了江孜那无语又无奈的表情,噎了一下,道:“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吗?你这是什么表情?你倒是说说到底什么情况?我的态度很明确啊,我反对。”
江孜撇撇嘴:“话都被你说完了,我能怎么说?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你反对个什么劲儿啊?”
“还八字没一憋呢?那傅怀瑾表现得多明显啊?你敢说你看不出来?平时挺聪明机灵的,怎么关键时候掉链子?”于晓静那张脸瞬间凑成了一团,瞧那神情似乎是想要跟江孜好好的再说道说道,江孜立刻抬手捂住于晓静的嘴,摇头:“停停停,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你可别说了,绝对不是你想的那样。”
说着,江孜把自己的想法仔仔细细的跟于晓静说了一遍,对上她怀疑的目光,又道:“你看看傅怀瑾那个人,对谁都是冷冷冰冰的,对我有其他不一样的地方吗?没有是不是?所以……最后的解释就是——他就是想我能安安心心的好好给他做点吃食。”
至于这个解释和理由牵强或者不牵强?
想那么多做什么?
反正傅怀瑾什么都没说,她也不去乱猜,猜错了多尴尬啊?就当欠了些人情,反正欠得也不少,能怎么着啊?慢慢还呗。
回到村里,江孜和于晓静先去了老林叔家,定了店铺的招牌和八套桌椅,招牌上的题字到时候就让江谌来写,放下定金,两人就离开了,于晓静回头看了眼送她们出来的二林,贼兮兮的笑:“二林其实也不错,看他真的挺喜欢你的。”
“打住打住,你今天怎么回事?一会说傅怀瑾一会说二林,真是闲得慌呢?”江孜白了她一眼:“想八卦就去找八卦,别八到我身上!”
“啧……行,不说就不说呗。”于晓静歪着脑袋应了,江孜这才满意的点头,心情依旧美好的往家走,江母正在试新做好的衣裳,于婶还在夸她的手艺,然后就瞧见了江孜和于晓静,立刻就笑:“来瞧瞧你娘的新衣裳,穿上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于晓静跑上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后咧着一口大白牙笑:“江姨真漂亮,瞧着比我娘年轻好些呢!”
于婶无语,抬手做出要揍她的样子,江孜立刻走上前挽着她:“婶子,你别理她,就是故意气你的,你现在也年轻着呢!”
“还是阿孜会说话,不过呢,我和你娘年纪不小了,哪里还年轻!忙了一早上,累不累?快坐下歇会”于婶笑呵呵的,拉着江孜坐下,江母则回房去换衣裳了,于晓静故作不高兴,那小嘴噘得都能吊吊上一瓶油壶了:“到底谁是你的宝贝女儿呀?就知道关心阿孜,也不问问我累不累!”
“你是我女儿没错,可你成天就知道气我,我宝贝你做什么?”于婶嫌弃的朝着于晓静摆摆手:“没事就赶紧回去忙你自己的,别在这碍事。”
碍事?她到底碍什么事了?她可是经常在这里给阿孜帮忙的!
做吃食什么她确实是不在行的,可是她打下手帮忙洗洗菜递递东西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还真的当她是个小废物呢?
于晓静还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江母就从房里出来了,于晓静立刻冲上去就是撒娇卖萌,在江母怀里开心得不行。
“你少宠着这丫头,现在都皮得快管不住了。”于婶很是无奈,江母却笑着摸了摸于晓静的头:“像晓静这样活泼怎么不好?我还觉得阿孜太稳重太懂事了。”
眼见话题有往自己身上转的趋势,江孜连忙开口告诉她们铺子的事情已经解决了,转移了话题。
江母和于婶都挺高兴的:“正好有段时间没去镇上了,我们明天也跟去看看,顺便帮你一起打扫下铺子。”
江孜当然不会拒绝家人的好意,乐呵呵的应了,休息够了就起身去忙活——既然要要开铺子,那要准备的东西就更多了,哪里能闲得下来?
于晓晨在处理鸡肉,张宁宁在准备做卤蛋,两人站在一起时不时说上几句话,对视一笑的,让江孜觉得自己过去了就是一个大大的电灯泡。
“阿孜,你可以再去准备些蛋液,我一会再做些蛋卷,家里的那些估摸着也就够卖上两三天的。”听到脚步声的张宁宁回了头,看到江孜露出了浅浅的微笑,江孜点头,看向于晓晨:“晓晨哥,这些放着一会我来弄,你帮我去地窖里搬两筐红薯出来。”
“好。”于晓晨应了,也不多问,舀水洗了洗手,就去地窖搬红薯,江孜则是进了厨房,调了一碗红糖蛋液和芝麻蛋液端给张宁宁。
做红薯淀粉可不容易,得要用石磨加水磨成浆,用纱布过滤残渣,包裹起来用劲挤压出水分,还要加水重复挤压几遍,挤出来的水分就放置沉淀,沉淀几个时辰以后,倒掉水分,桶底就剩下一层厚厚的带着水分的淀粉。
红薯淀粉洗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加水搅拌继续沉淀,洗粉沉淀的动作至少要重复三遍,这样做出来的红薯淀粉才会洁白细腻,没有洗干净的红薯淀粉带有红薯残渣,是很容易发酸变质的。
江孜没有选择在镇上购买已经加工好的红薯淀粉就是因为一看就知道洗粉沉淀的次数太少,淀粉还有些发黄,并没有她自己做的质量好,价格也不便宜。
当然,她自己做的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一斤红薯只能出100克左右的淀粉,相当于五斤红薯出一斤淀粉,一斤淀粉成本就要15文钱,只是这也仅仅是她的预估,有时候出粉量还达不到这么多,所以成本至少也要上了20文一斤,比铺子里卖的是便宜不少,就是自己做累得很。
两筐红薯大约有五十来斤,用家里的绞肉机来捣碎成浆是不现实的,必须得借用村里的石磨。
“还是等哥哥回来吧,到时候用小黑拉磨更轻松些。”
第113章、开业(一)
有了驴车,江谌和于晓毅回家都不会太晚,基本上都会在晚饭前回来,也不会因为要背着扛着太多东西而觉得累。
总的来说,累的估计只有小黑,而且今晚,它还要去拉磨。
可怜,只有小黑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有小黑拉磨,把红薯磨浆就是件轻松简单的活计,累的是后面过滤的动作——江孜毫不客气的拉了哥哥当壮丁,美其名曰饭后干活消消食。
五十斤红薯磨出来的残渣可不少,江孜留了不少打算早上起来做红薯渣饼当早餐,还把于家人都叫上,剩下的则拌一拌全部拿过去喂鸡——家里的五只鸡如今喂得白白胖胖的,每天吃得也多,几乎快达到了江源养肥吃肉的愿望。
可惜小家伙在私塾念书,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了,头几天中午还往后院来找江孜,后面就很少见他人了,哪里还记得家里喂的这几只鸡呢?
“这么多,咱们家这几只鸡得吃到什么时候啊?”江母有些发愁,怎么说也是粮食,扔了也浪费,可是要说吃的话,这么多哪里吃得完?
“拿去给方青叔,他家喂了那么多鸡,平日里要吃不少。”江谌说着,伸手提起那一大桶红薯渣:‘嘿,还挺重的。’
“行,那你早去早回,别浪费了就成。”江母觉得也行,嘱咐了两句,又看着江孜搬出来一个大陶罐,好奇的凑过去,正好见她拔下了木塞,一股酸酸辣辣的味道瞬间冒出来了,呛得江母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这,这什么东西?闻着又酸又辣的还挺开胃。”
“我之前做的泡椒,已经做成了,刚好能赶上铺子开业。”江孜拿着一双干净无油无水的筷子,夹起一根黄色的被泡得发软的小米椒,轻轻咬了一口,酸酸辣辣的让她瞬间眯了眼——就是这个味!
江孜脑子里闪过一大堆的菜式——什么泡椒鱼头、泡椒鸡爪、泡椒肥肠……
想想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江家食肆的招牌和八套桌椅在老林叔的赶工下,仅仅花了三天就完工了,江孜还定做了五十块小木板用来写菜名。
江孜上午依旧去摆摊,去私塾做完饭,下午就去铺子里打扫卫生,买些零碎的小东西比如什么小摆件、花瓶花束等来装饰铺子。
等到彻彻底底整理好种琐事,江家食肆的招牌挂上铺子上方时,已经是八月十七号了。
江孜并没有特意去算日子,但是就是这么刚刚好,食肆开业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八号。
这个日期这个数字——江孜觉得兆头非常好。
说不定她真的要发大财了。
八月十八号,江谌和于晓毅没有出门,而是架着驴车送江孜和江母还有于晓静、于婶、于晓晨、张宁宁一起去镇上,八个人在驴车上有些挤,大家却一点也不嫌弃,每个人都很高兴。
到铺子里的时候,还未到辰时,集市上还没多少人,江孜开了门,让江谌从侧门将驴车放进后院,好些天没来过的江母和于婶在店里转悠着,连连点头:“这收拾好了还真不错,有模有样的。”
新做好的桌椅摆放整齐,擦得干干净净似乎都能反光,桌上是江孜花了不少银子淘来的素色的小瓷瓶,张宁宁正将从路边摘来的野花插进瓶中,看起来倒是有几分野趣。
铺子左右两侧靠墙的地方各摆放着两个长长的木架。
左侧的木架上摆放着做好的糕点点心,旁边都放着一块小小的木板,贴心的写上了价格——除了集市上常卖的绿豆糕、小米蒸糕、炸红薯片、芝麻蛋卷、红糖蛋卷喝猪油小饼干,江孜又新加了红豆糕、肉松小卷、猪肉脯。
右侧的木架上此时还是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