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34节
“有没有告诉?就这么个小破地方,他竟然敢要二十两的租金?还得一次性交一年的租金?”于晓静无语极了,望着那间连铺子大门都破了一个大洞,估计换个身材瘦小些的都能爬进去了。
谁乐意要这么破的铺子啊?
于晓静拉着江孜就走;“这铺子的老板怕不是想钱想疯了?”
可要找间铺子不容易,她们走了快有半个时辰了,也就看到这么一间贴着白纸告示出租的铺子。
“算了,本来就没觉得今天就能找到合适的铺子,我钱都还没攒够呢。”江孜也不气馁,甚至理直气壮的说着自己没攒够钱。
“于晓静想摆烂了,捂着正在咕噜噜叫的肚子看向江孜:“饿死了,我们去昨天那家面馆吃猪骨面吧!”
她还一直惦记着昨天的那碗猪骨面呢。
瞧他们吃得多想!
尤其是江孜,她可嘴挑着呢。
一碗猪骨面吃得干干净净的,肯定是好吃的。
江孜说今天不回去吃午饭的时候,她就已经把主意给打上了。
第94章、奇怪的老夫妻
卖猪骨面的铺子在邬平巷,江孜正好想去买几斤红豆,又顺路买了些油盐酱醋白糖,原本已经空荡荡的小推车又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于晓静向来不会操心家里这些事情的,没什么要买,催促着江孜去吃面。
面馆是两位老人家在经营,正是饭点,店里人不少,但老人家动作毕竟比年轻人慢些,她们来得也晚,等了快一刻钟才吃上这碗于晓静心心念念的猪骨面。
此时店里加上江孜和于晓静,也只剩下五个客人了。
“看着就好吃!”于晓静咽了咽口水,率先夹起一块排骨,早就炖得软烂的排骨几乎是轻轻一抿,肉就掉了下来,吐掉骨头,快速的嚼两口,排骨肉浸满了猪骨汤汁,十分鲜美。
“好好吃!”于晓静眼睛一亮,又夹了面条,非常不淑女的嗦了一大口,发出了不太雅观的声响,江孜没好气的从桌子底下踢了她一脚:“这是在外面,你倒是收敛一点啊!也不怕于婶知道抽你一顿。”
“隔这么老远她怎么可能知道。”于晓静嘴里的面还没吞下去,说话声音都有模糊不清的:“除非,除非是你告状!”
长脑子了,就是告状!
“闭嘴,好好吃你的面!”江孜没好气的瞪她一眼,喝了口汤——咸香鲜甜,清淡可口,这碗面做的真的很不错。
“欸,阿孜,你说邬平巷这边的铺子一个月得多少租金?”埋头苦吃的于晓静突然抬头,江孜咬着清脆爽口的小白菜,摇头:“这里是镇里最繁华的地段了,我们反正是租不起的。”
“那倒是……但我们看了一天也就那一个铺子出租,还那么离谱。”于晓静撇嘴:“我看压根就不是诚心出租的!”
两人边说边吃,等她们吃完,整个铺子里就只剩下她们两个人,那对老夫妻正坐在柜台小声说话——似乎有些耽误老人家休息了。
江孜走上前去结账,也礼貌的表达了自己和于晓静耽误他们休息了,于晓静也一点也不见外,整个人依靠在柜台上,笑眯眯的询问:“老伯,在邬平巷像您这个铺子,如果要出租的话,一月得多少钱?”
胡老伯年轻时就在路边摆摊卖猪骨面,攒了钱娶了媳妇又在邬平巷买下了这间铺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开着这家面馆,手艺好,常客多,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儿半女。
当年胡阿婆生女儿伤了身子再也不能生育,唯一的女儿娇宠着养到十来岁,就差两年及笄,一日外出踏青不幸落了水没能救回来,从此胡家就只剩了胡老伯和胡阿婆两人了。
“像我这铺子若是要租出去,一月至少得二十五两银子。”胡老伯露出笑容,慈祥又温和:“小姑娘想要租个铺子?”
“邬平巷的铺子一向抢手,最近也没有听说哪家的铺子要往外租。”这次说话的是胡阿婆,她甚至伸出一双手,轻轻的拍了拍于晓静的胳膊:“小姑娘今年多大了?还未及笄把?”
于晓静乐呵呵的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点头回答:“我今年十四了,还有一年才及笄呢。”
“好姑娘,好姑娘。”胡阿婆收回手捂着嘴,眼睛有些发红,胡老伯皱眉瞪了她一眼:“你这老婆子,累了一早糊涂了?小姑娘,你要是租铺子,看我这怎么样?”
一旁拿出铜板要结账的江孜被无视得明明白白,看着眼前一幕,是真心觉得莫名其妙。
这老爷子老婆婆是什么情况?
看着于晓静像是失散多年的闺女似的?
“老伯,阿婆,我们只是问问,暂时不租铺子。”江孜拉了拉于晓静,将手里的铜板递过去:“这是面钱,您数数。”
说完看向于晓静:“时候不早了,咱们得早点回去,不然家里人会担心的。”
“对对对,快回去吧,一会就要天黑了。”胡阿婆低头抹了抹眼睛,又非常关心的催促着,江孜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午时刚过,天色大亮,离天黑至少还得有两个多时辰呢!
“这胡阿婆人还怪好的呢!”傻乎乎的于晓静走出面馆,推着小推车跟在江孜身旁,回头看到站在铺子门口的老夫妻两人,还扬起笑容大大方方的和他们打招呼。
“对,怪好的。”江孜有些无语。
她是不知道这老夫妻两个是什么意思,总觉得怪怪的,偏生又没对她们做什么不好的事情,还问于晓静他们这个铺子怎么样……
这铺子当然好啊,但是二十五两一个月,她可租不起。
还有刚刚那语气,好像于晓静想租铺子,他们就愿意把铺子免费送给她似的。
算了算了,以后还是少来。
再好吃也不来了!
于晓静嘴馋了?
小问题,下碗猪骨面而已。
她也可以的!
两人顶着烈日回了家,幸亏是昨晚下雨,今儿都没那么炎热。
家里有张宁宁帮忙,还有江谌这个舍不得妹妹辛苦的拼命抢着干活,江孜是真的清闲了许多,除了一些只有她能做的活儿,其余的只要他们有空闲,就会被抢走。
江孜哭笑不得,随他们去了。
林二早上就把手动绞肉机拿过来了,她出门前就把黄豆泡上了,这会正好可以做豆腐了。就坐在江孜身旁给鸡爪脱骨的江谌对江孜不用石磨而是用这所谓的绞肉机来做豆腐很感兴趣。
早上他已经试过了,把绿豆搅碎成绿豆泥确实没问题,可是做豆腐?
总觉得有些不太靠谱。
泡过的黄豆用力捏就会碎,一斤黄豆加两斤水用那绞肉机机分次搅拌成豆浆,然后用提前准备好的纱布过滤豆浆,黄豆渣被江孜留下等着晚上做个豆渣饼,也不算浪费,实在不喜欢就用来喂给那几只已经长大许多的鸡。
过滤好的豆浆上锅大火煮开,边煮边搅拌,煮上五到八分钟就可以了,放置在一旁冷却。
“这就好了?”江谌看着那一锅黄豆水陷入沉思。
豆腐是块状的不是水状的吧?
他家妹妹这是下厨失败了?
第95章、自制豆腐
江孜哪里知道她亲爱的哥哥已经断定了她做豆腐失败,绞尽脑汁想着要怎么安慰她,她已经走到灶台前,从旁边的石台拿起一只小碗,往里倒了些许米醋,又加了些水和盐,搅拌均匀,回到江谌身旁。
“阿孜,你这做失败了也不要难过,你已经很厉害了。”江谌早就停下了手上的工作,一旁的张宁宁正在撕鸡肉,闻言望了过来,刚想着是不是也要安慰下江孜,就看到她眨眨眼,语气里有些奇怪:“什么做失败了?豆腐吗?这才刚开始呢。”
“没有?这……”江谌实在好奇,江孜将碗里的水倒进豆浆水里,慢慢搅拌着,很快就出现了一些豆腐花,她便停了动作,神秘的笑了笑:“还早着呢,等着瞧哦。”
说吧,又等了一会,江谌惊讶的瞧见那豆浆水里的豆腐花凝聚得越来越多,江孜这会才拿出两块早就定做好的长形木制模具,将这些豆腐花分别倒了进去,盖上木板,又将早就准备好的石头压在上面,模具里一下子挤出来不少水分。
江孜拍拍手:“行了,等上半个时辰这老豆腐就做成了。”
不只是江谌,还有张宁宁都是一脸莫名其妙:“这就好了?”
“嗯!”江孜连连点头:“等着吧!”
江母也凑过来看了眼热闹,没看厨房点什么,叫江谌去试试刚做好的衣服,江孜连忙喊话:“哥,你一会把那两条鱼全杀了呗。”
作为一名厨师不敢杀鱼杀鸡杀鸭……
江孜知道自己其实是非常不合格。
但是她不想改。
血糊糊的她真的受不了。
杀鱼交给江谌,张宁宁手上的鸡肉处理好了,接过了江谌的活儿去给鸡爪脱骨,江孜就去做蜜红豆了,上次做的蜜红豆圆子汤很是受欢迎,吃过的都说还要再买,江孜今天买了五斤红豆,决定满足她的老顾客们!
蜜红豆好做,做出来甜滋滋的,就算是单吃一口也是非常好的,江源就喜欢这口甜食,跟长了狗鼻子一般的和阿狗一起屁颠屁颠儿的回来了,水汪汪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江孜,让她实在没办法拒绝。
算了,阿源要去上私塾了,回来少了就吃的少了,这会多吃一些也没关系。
这样想着,江孜给他勺了小半碗蜜红豆。
小家伙贪吃但不护食,挨个喂了一遍,这才美滋滋的坐在小板凳上,阿狗一直跟在他身后,口水都流了一地。
真是贪吃鬼养着贪吃狗。
杀好的两条鲫鱼留下鱼头,其余的鱼肉全部切成小块放进绞肉机,还要加些葱姜水去去鱼腥味,绞成没有颗粒物的鱼肉泥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给鱼肉泥加了些盐,酱油,白糖进行简单的调味,倒入搅拌均匀的蛋清和适量的红薯淀粉,还加了些猪油,搅拌均匀后反复搅打上劲,这样做出来的鱼丸才会qq弹弹的。
“哥,帮我放一锅凉水,用小火。”江孜喊话,张宁宁抢先站起来:“我来我来。”
江孜等她准备好,就伸手戳了戳鱼肉泥,有些黏糊糊的,她又洗了把手,沾了水的手掌就不会那么容易黏住鱼肉泥,直接用手抓住一把鱼肉泥,然后一点点的挤到凉水里,小火焖煮把鱼丸焖熟就可以了。
江孜满意的看着碗里白嫩嫩的鱼丸,心里盘算起来——晚上煮鱼头豆腐汤,里面放些鱼丸,剩下的鱼丸就吊在水缸里,想吃的时候再吃。
“阿孜,时间差不多了吧?你这豆腐行了吗?”将鸡爪倒入卤水里和鸡腿、鸡杂、鸡蛋还有五花肉一起上锅炖煮,江谌又把目光放在了桌上被石头压住的两个方形模具。
“应该可以了。”江孜点头,低头洗手:“哥,你把石头拿开看看。”
原本打算回家准备晚饭的张宁宁脚步一顿,望了过去,江谌已经把石头拿开,模具上方的木板挪开,豆腐已然成型,白嫩嫩的,江孜伸手戳了一下,豆腐微微颤了颤,没有散开,凝固得非常好。
一斤黄豆做了差不多三斤豆腐,还不错。
“哥,这豆腐不错吧?”江孜扬起下巴很是得意:“给你们填个货还是可以的吧。”
江母走过来,瞧见江孜那得意的样子不由笑了:“瞧把你厉害得,也不知道谦虚点。”
目光落在那两板豆腐上,江母不由的点头:“这豆腐还真挺不错。”
“所以我谦虚什么,就是挺厉害的不是?”江孜笑眯了眼,看到张宁宁赶紧叫她,给她用碗拿了两块豆腐,她还在推辞,江母发话了:“给你就拿着,不然一会我还得给你送上门去。”
张宁宁只好接过回了家。
晚上就做了鱼头豆腐汤,放了鲜美q弹的鱼丸,惯爱吃鱼的江母吃得比平时多。
还做了江源喜欢的番茄炒蛋,江谌喜欢的拍黄瓜。
至于江孜自己?
只要是自己做的,没有不喜欢的。
谁叫她手艺好呢?
第二天张宁宁跟着江孜和于晓静去集市帮忙,生意一如既往的火爆,头一天来的张宁宁有些手忙脚乱的,但适应得也挺快的。
就是收摊回家的时候,她们又被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