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9节

  头天晚上就去买了两只鸡,焯水烫熟撕成丝儿备用,剩余用不上的鸡肉和鸡架拿去吊高汤,早起正好吃了一碗麻酱鸡丝凉面,再配一碗温热的鸡汤。
  凉面是早起和面做的细面,煮熟后用凉水过了一遍,然后拌上新买的芝麻油再将面条拌开,以防面条坨成一团。
  然后就是配菜——切丝的黄瓜,由江孜自己做的酸豆角和辣椒萝卜剁碎成丁以及头天晚上就准备好的鸡肉丝。
  最后准备的是酱料——寻常的酱油,米醋,粗盐,白糖,猪油,碎花生粒,再加上花了一番功夫才做成的芝麻酱。
  这几天有了绞肉机,江孜就开始了各种折腾,比如这次做鸡丝凉面用上的芝麻酱和卖给于晓静去做花生酱口味小米蒸糕的花生酱。
  芝麻酱的做法简单,但是挺费哥哥的——炒熟的芝麻晾凉后倒入干燥无水的绞肉机里,摇动右侧把手转动刀片,搅拌至出油无颗粒的浓稠芝麻酱就可以了。
  花生酱也是同样的做法。
  做芝麻酱和花生酱的任务交给了江谌,手摇的绞肉机差点儿让江谌的胳膊都抬不起来,这样也就做了一斤芝麻酱和一斤花生酱。
  花生酱一点儿都没留,按六十文一斤卖给于晓静——花生酱口味的小米蒸糕卖价得比果酱口味的要贵,花生酱成本太高了。
  但是味道却是极为香醇,有着浓浓的花生香味,配上小米的清香,于晓静自己是非常喜欢的。
  可定价略高,她怕不好卖,只堪堪做了二十块去试试水。
  今日江家的早餐做的就是麻酱鸡丝凉面,得到了一致好评。
  手擀的细面爽滑又非常有嚼劲,黄瓜爽口解腻又带着几分清甜,咸辣的辣椒萝卜丁和酸豆角口感都是脆脆的,再加上碎花生粒和撕碎的鸡肉丝,层次分明,还有那带着浓郁芝麻香味的酱汁,若是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再加一勺喷香的辣椒油。
  夏日炎热的早上来一碗冷食的鸡丝凉面,味道浓郁又凉凉爽爽的,在配上一碗放得温热熬了一整晚的醇香鸡汤。
  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吃撑的江源,他难得去一趟镇上,穿上了新做的衣裳,还非要背一个小竹筐帮忙拿东西,也不敢让这小家伙背什么重的东西,里面就放着江母近些时候做好的帕子,仔仔细细的用一块方布包裹好以防被划破。
  于家也是集体出动,他们家囤了不少鸡蛋和干菜,打算摆摊卖掉然后再逛逛大集。
  虽然方山村离镇上只有半个时辰不到的路程,但是江母体弱,江源年纪尚小,走不得那么远,于母不放心她们,也随着一起坐了牛车,她们先去大集上占两个摊位,其余人则一起走路过去,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倒也很快。
  江孜原以为他们来得已经够早了,却不想十里八村的人都等着赶大集,一个比一个早,幸亏江母跟于婶坐的牛车,到得比她们更早一些,倒是找到了中间的地段的摊位。
  江谌推着小推车,江孜和于晓静手挽手的四下张望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拥挤,人声鼎沸,叫卖声络绎不绝,热闹喧哗的大集上卖什么的都有,商品琳琅满目,让人根本看不过来,空气中飘散各种食物的香味,烟火气比往常都要浓郁。
  等到摊位摆好的时候,摊位前就已经等了两三个老顾客了。
  “今天大集,可有准备什么新的吃食?”
  “给我来一斤的炸红薯片,再来两份鸡爪,酱鸡蛋也要四个。”
  “两个口味的小米蒸糕各来两份,绿豆糕来四块。”
  “今日可有卤猪蹄?再来些炸花生米,我买回去下酒吃!”
  “我要些卤蛋和卤五花肉,我可是听了小老板的建议,把那卤五花肉切碎了夹在馒头里头吃,味道更不是一般的赞好!”
  ”今儿没有那树莓罐头糖水啦?给我来点蛋卷。”
  几个老顾客一人一句的,又吸引了几个人靠近,连带着旁边于家卖鸡蛋和干菜的摊子也多了几分人气。
  “今天的新品的麻酱凉面和花生酱口味的小米蒸糕。”
  “麻酱凉面加肉8文一碗,不加肉6文一碗,花生酱口味的小米蒸糕是5文钱一块。”
  招呼客人一向是于晓静的活儿,她总是能够一边帮客人打包一边招呼客人,完完全全的一心两用,江孜就不行了,做起事来专注得有时候都忘记跟人回话。
  “麻酱凉面?来一碗不加肉得尝尝——我觉得江姑娘的手艺肯定没什么问题!"
  “这一样大小的小米蒸糕,换个口味怎么贵了这么多?我倒要尝尝贵在哪里!给我来两块!”
  “哎,你先尝尝好不好吃,好吃我也来两块。”
  “今儿刚好没吃早饭,就来一份这什么麻酱凉面吧!我要加肉的!”
  生意一下子就好起来,这让第一次见识到这个场面的江母和于婶都有些诧异——不是觉得贵吗?那为什么还要买?
  还真是没见过这样心口不一的人。
  不过生意好是好事,她们也想帮忙,无奈实在是没帮过忙,凑过去反而耽误事情。
  “娘,你带着阿源先去卖了帕子,去傅家私塾问问吧,这里我们自己忙得过来。“江孜忙里抽空跟江母说话,江母应了,紧紧牵着一直左顾右盼的江源——集市上人多,这要是走散,找都找不回来。
  第82章、大集(二)
  于婶跟着江母一起走了,江谌在给江孜和于晓静打下手,帮忙打包递东西,今儿来得格外早些,没看到傅老爷子,但是瞧见几日不见的杜家采买管家杜管家。
  “前几日被主家派到县里去采买东西去了。”杜管家还是老样子,乐呵呵的,又看了一圈摊位上的吃食,目光放在那放在小碳炉上加热的砂锅,里面正飘散出一股浓郁的麻辣咸香的味道:“几日不来,你这的吃食品种越发多了,今儿就来些没吃过的吧。”
  “这麻酱凉面加肉的来上三份先给主家试试味,这卤五花肉来一斤,再要些卤鸡爪和卤鸡蛋,听说这炸花生米不错?也给我来上一份,回去找老伙计去喝点儿小酒。”杜管家一来就买许多,急得后头的人都要跺脚了:“你这么些日子不来就算了,大伙都能多买些,你一来,咱们后头的怕是又要少买许多了。”
  杜管家当作没听见,又笑着开口:“这蛋卷我家少爷很喜欢,各自来上二十根,就先这些吧。”
  江孜利落的给他打包,又舀了些炸花生递给杜七叔:“七叔你尝尝这炸花生,肯定不错的。”
  “行,我先试试味。”他也不客气,伸手接过了,而后边吃边点头称赞:“你这花生米炸得不错呀,炸得恰到好处,粒粒酥脆,口齿生香,你是不是还放了你说的那什么麻椒和辣椒?给这花生米添了一丝麻辣,配着一杯小酒肯定十分畅快。”
  “还是杜七叔厉害,不仅会吃,吃完还能说得让旁人都要流口水了。”于晓静竖起大拇指,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小米蒸糕:“我这有新口味的小米蒸糕要不要试试?是香醇咸口的花生酱口味。”
  “花生酱?这是什么酱?蒸糕做什么咸口的?”这语气听着似乎有些嫌弃,但是杜管家却还是毫不犹豫的要了两块:“我家少爷最近一直念叨着要吃你们做的吃食,这新口味的不给他带些回去,若是被他知道,我可是要被罚的。”
  江孜和于晓静都笑了,又送了些酱菜给他。
  “我家婶子做的酱菜味道可是极好,七叔你拿些回家吃。”
  大顾客,可不能小气的。
  为了赶大集,她们准备的东西可不少,卖得比平时都要久,就连江母他们带着阿源回来,摊位上的东西还没卖完,几个老顾客特高兴的在和于晓静说话。
  “今儿来晚了,还怕你这的吃食都卖完了。”
  “要是每天都能准备这么多就好了,我也不用每天着急忙慌的跑过来排队了。”
  于晓静连忙摆手:“不可能不可能,这些必须当天做的,我们可保证不了每天都准备这么多,就我们那点人手真忙不过来。”
  “为了今儿这场大集,我们可真是天没亮就在忙活了,真累得半死,长久下来身子可顶不住。”
  老顾客也听惯了于晓静这话,反正一直以来都这样,也没多失望就是了,赶紧先挑了自己想要的买了。
  又忙碌了一会,来了位从没见过的新顾客。
  是个年轻男人,大约二十出头,生得儒雅,看起来有几分书生气,身上却穿着青色长衫,上面用金丝绣着清风茶楼的字样。
  江孜也是知道清风茶楼的,那是镇上最大的一家茶楼,据说还是连锁的,各地都有开分店——有些羡慕,什么时候她也能在各地开满分店?
  哦,不对。
  她至少得先攒钱开一家店再来考虑分店。
  “蛋卷各来十根,炸红薯片两包,绿豆糕来十块,小米蒸糕每个口味各来两块。”年轻男人不仅长相儒雅斯文,声音也十分的温文儒雅。
  “好的,稍等一下。”于晓静不知道为何,突然变得细声细语的,动作麻利的打包,然后递给那人,看着他离开,颇有些花痴的开口:“听说清风茶楼的人个个都清秀好看,我还当是夸大其词了,没想到还真是……这位公子斯文秀气,倒像是个书生。”
  江孜偏头看了她一眼,挑眉笑:“怎么?喜欢这种书生类型的?”
  “说什么呢!我就是……欣赏,欣赏懂不懂?可别瞎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于晓静立即瞪了过来,摊位前的年轻大嫂子哈哈笑了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没什么的!”
  于晓静竟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嫂子要些什么?还是要卤蛋和卤鸡爪?”
  “对,卤蛋和卤鸡爪,再来些炸花生米。”年轻嫂子笑眯眯的探头看了一眼,又道:“你这麻酱凉面看起来不错,给我来两份,都加肉的。”
  “不够两份了,比正常一份多些,就算一份吧。”江孜端起剩余的细面看了一眼,又将旁边早就备好的酱料倒进木盆里,加黄瓜丝,鸡肉丝等,用长筷拌匀,然后倒进加大号的油纸碗里递给她:“嫂子尝尝看,这味道绝对好。”
  “你家的吃食一向都不会让人失望。”她笑呵呵的接过油纸碗:“回家再吃,我家大宝还等着呢,天天嚷嚷着要吃你家的卤鸡爪。”
  “行,嫂子慢走,好吃再买。”于晓静朝她招手道别,又扭头看向摊位前的另一位大婶:“婶子是第一次来吧?想要些什么?还有卤猪蹄,炸红薯片,树莓小米蒸糕,其他的都卖完了。”
  江孜抬头看了眼,也没明白为什么于晓静一眼就能知道是老顾客还是新顾客,又怎么记得那些老客户的喜好——不是她不行,她记得一些,但是没于晓静记得那么全。
  估计是因为跟他们唠嗑唠得多了,自然就记得了?
  吃食陆陆续续的卖得差不多了,江母这才带着江源回来,面上的笑容怎么都遮不住:“阿孜,阿源被录用了。”
  于婶跟在他们身旁,同样是一脸的喜气:“我就说阿源这么聪明机灵的,肯定是没问题的。”
  “哎呀,我们小阿源可真是太聪明了。”于晓静当即弯腰,伸手摸了摸江源的小脑袋,江源不好意思的扭了扭身子,小声道:“不要老是摸我脑袋,我可是大孩子了。”
  “是是是,要上学堂的大孩子了。”
  第83章、清风茶楼
  江孜和于晓静齐齐笑出了声,江谌正在对面的杂货摊上翻看着,听到笑声望了过来,连忙走回来问:“录上了?”
  听着倒是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阿源聪明,不说过目不忘,但记性也是极好,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江谌夸奖起自己的弟弟那是毫不客气,江母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别动不动的就胡乱夸人,等下这臭小子骄傲得屁股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江孜笑出了声:“哪有那么夸张?娘,我们这还要一会呢,你先带着阿源去逛逛。”
  又看向江谌。
  “哥,你也在集市上好好逛逛,说不定就有不错的东西。”
  等一大家子都离开了,摊位上也冷清了不少,于晓静摸着自己的荷包乐得露出一口白牙:“虽然今天辛辛苦苦早起累得半死,但是赚得可比平时都多呢。”
  “对,我感觉我今儿挣了平时三天的钱。”江孜点头,很快又摇头:“不过要是每天都像今天这样,我可顶不住。”
  两人站在小推车后面说着闲话,偶尔来两个客人卖掉些吃食,也不着急,东西也不多了。
  “我还以为今天人多得排很久呢,没想到这么冷清?”傅老爷子的声音由远及近,他身旁还跟着那冷冷清清的俊秀少年——傅怀瑾也来了?
  这可还是江孜第一次在集市摆摊上见到他。
  也不对,这本身也只是江孜第二次见到傅怀瑾。
  “傅爷爷你可来晚了,咱们今天的新品都卖完了,其他的吃食也剩得不多了。”于晓静先开口了,像是瞧见财神爷般的非常热情:“还是老样子?炸红薯片?蛋卷,再加点卤蛋和卤五花肉?”
  “对,还有绿豆糕没?再来两块小米蒸糕。”傅老爷子笑眯眯的,看起来心情比平时都要好,江孜就问了一句,老爷子当即就高兴的点头:“今天收了一个很不错的孩子,应当是个好苗子,好好读下去,肯定能高中!也是因为他,来得晚了些。”
  江孜和于晓静对视了一眼。
  于晓静问:“傅爷爷,你说的那孩子……叫江源?”
  “对对对……和小老板还是本家!”傅老爷子连连点头,很快就察觉不对劲,抬头望向江孜:“不对,之前老刘说你们送吃食上门的时候还问过私塾招收学生的要求……难道那孩子是你同族的小孩?”
  江孜笑笑,把打包好的东西递给傅老爷子,老爷子转手塞给身旁的傅怀瑾,仍旧盯着江孜。
  “阿源是我亲弟弟。”江孜解释:“主要是担心被误会送吃食是想走后门送弟弟入私塾,所以当时我只是说有个同村的小孩儿想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