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7节

  小小一块鸡蛋放进嘴里,中年男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惊讶——酱红色的鸡蛋卖相很不错,吃起来酸辣清爽,酱香浓郁,竟然是他从未吃到过的美味。
  他又将目光落在手上另一根竹签——凉拌苦瓜?苦瓜那东西......他向来就不喜欢那个苦味,这能好吃吗?
  这边中年男人还在盯着苦瓜犹豫着,于晓静那边的两位婶子已经开始问价格了,江孜赶紧开口:“婶子,这酱鸡蛋是三分钱两个,凉拌苦瓜是一文钱一碗。”
  鸡蛋是两文钱三个从村里收的,酱鸡蛋卖三文钱两个,就算加上酱料的成本也有得赚,至于苦瓜——平时都是半卖半送的,六根苦瓜大约能盛出来十五碗,给江谌留一碗,也能卖十四文钱,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第23章、卖光
  “给我来四个酱鸡蛋,一碗凉拌苦瓜!”胖乎乎的大婶笑眯眯的取出荷包数铜板:“这酱鸡蛋味道真不错,凉拌苦瓜的苦味怎么这么淡,我家臭小子肯定也能吃。”
  另一个婶子似乎犹豫了一下,最后只要了一碗凉拌苦瓜。
  于晓静见有人买了,眼睛笑眯了,乐呵呵的扯着嗓子又招呼了起来:“快来瞧瞧呀,免费试吃,不喜欢可以不买——酱鸡蛋和凉拌苦瓜免费试吃啦!”
  她这一招呼,立刻又围了好几个人过来,旁边的中年男人见状立刻对江孜道:“小姑娘,你这酱鸡蛋和凉拌苦瓜还有多少?我全都包了!”
  有刚试吃完就想要买的人立刻就不乐意了:“什么全包了?我还要买呢!小姑娘,给我来两个酱鸡蛋,这苦瓜也来一碗!”
  江孜连忙应了,又看向中年男人:“不好意思,我今天做的酱鸡蛋和凉拌苦瓜不多,您这要是全包了,其他客人我也不好交代不是?”顿了顿,江孜又道:“而且现在天气热,这些吃食放不得太久,买多了就浪费了,您看要不还是按着家中人口适当买些就好?”
  “行吧,那就......酱鸡蛋给我来十个,凉拌苦瓜三碗吧。”中年男人倒是好说话,点头思索了一下就报出了自己要买的量,江孜手脚麻利的就开始给他盛到油纸碗里,试过味道的人一听他买了不少,生怕没得买了,一个个的赶忙开口要买,扎堆的人引起了注意,又围过来不少人,连带着摊位上的野菜和干菜都卖了出去。
  忙忙碌碌的也才二十来分钟左右,江孜就一脸抱歉的对后头排队的人说道:“不好意思,已经卖完了,不要再排队了。”
  “怎么就卖完了?我说小老板,你准备的也太少了吧?”
  “就是啊,我都等了好一会了。”
  江孜不好意思的连声道歉:“不好意思,第一天出来卖吃食,不敢多做,大家放心,明天我肯定会多做一些的,大家明天过来肯定有的。”
  人群渐渐散去,于晓静一脸兴奋的看着江孜手中鼓鼓的荷包,羡慕道:“阿孜,你做的吃食味道真好,我们才来多久呀,你这一下子就卖完,明天可以多做些,肯定也能卖掉的。”
  江孜点头,小心翼翼的将荷包收好:“明天多做些来卖......晓静,你回去给你哥帮忙吧,我收拾好东西去码头找我哥,等会回来找你。”
  “行,那我先过去帮忙,我哥那个家伙笨得要死,卖东西都不卖不出去。”于晓静嘀咕着就走了,江孜便收拾东西,一转身看到那中年男子竟然还没走。
  “小丫头,这吃食是你家谁做的?”还没等江孜疑惑询问,中年男人先开了口,脸上带着亲和的笑容:“我是杜家的采办管家,你叫我杜七叔就好。”
  闻言,江孜立刻礼貌的喊了一声杜七叔,然后回答他的问题:“是我做的,就是瞎捉摸,没想到能卖这么好。”
  杜七有些惊讶,还是笑道:“味道确实很不错,若是主家吃着不错,我再来你这买。”
  “那杜七叔明天也可以过来瞧瞧,我明天还会再带些其他的吃食过来。”江孜眨眼笑,有些俏皮的开玩笑:“至于是什么就不告诉杜七叔啦,保持神秘。”
  若不是看这位杜七管家挺好说话,江孜当然也不会随意跟人这样说话的。
  “行,明天有空我再来瞧瞧。”杜七哈哈大笑一声——这小丫头挺有意思的,不像其他人知道他是杜家管家就来讨好他,不卑不亢的,很不错。
  杜七管家离开了,江孜也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背上竹筐就去找昨天卖小米椒的老爷爷,今天只有老爷爷来了,摊位上摆了些新鲜的蔬菜,有人在挑选,唯独那红色的小米椒被放在角落无人问津。
  “老爷爷,这里不止十斤吧?我全都要了。”江孜大概翻看了一下,还是和昨天一样,没有腐坏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老爷子自然是记得江孜,不仅担心她今天不来了,还担心她家大人过来要退掉那些辣子——毕竟这些辣子不仅辣嘴还一点也不饱肚子呢。
  “丫头呀,你真的还要?”老爷子再次跟江孜确认,得到江孜的肯定后就帮她收拢放到竹筐里,都没称重:“就按十斤算,给十文钱就好。”
  江孜没来及阻止,老爷子就已经把辣椒放进了她的竹筐,江孜也不好再倒出来,找出来十文钱递过去道:“老爷爷,我是要做吃食生意的,今天就算了,下次可得按重量来收钱,总不能让你亏钱卖我。”
  “哪会亏哟,除了你也没人愿意买!”老爷子摆摆手,长长叹了口气:“我现在只希望要能把种子钱赚回来就好了。”
  江孜想了想,又道:“老爷爷,昨天你说家里还有四五百斤对吧?你帮忙晒二十斤辣椒干,我按五文钱一斤收怎么样?”
  绿色的小米椒经放些,放一段时间会变成红色的,可红色的小米椒放不长久的,容易坏掉,除了老爷子这里,江孜还没找到其他地方有小米椒的,她倒是有心把小米椒全收了,可是——四五百斤就是四五百文钱呢,她哪里能立刻拿得出来?
  而且买多了,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让老爷子晒成辣椒干也好,到时候捣成辣椒粉可以做成辣椒油。
  差不多五斤小米椒能出一斤辣椒干,五文钱一斤她不亏的,也能帮老爷子消耗一百斤小米椒。
  “五,五文钱?这也太多了。”老爷子惊得眼睛都瞪圆了,连忙摆手——他可不敢收这么多钱,到时候回去得被老婆子骂死,说他讹小姑娘钱。
  “不多不多,我可是估算过的,差不多是五斤红色辣子晒干得一斤辣椒干,算起来也是一文钱一斤呢。”江孜笑着解释:“老爷爷,你家红色的和绿色的辣子分别还有多少呀?”
  “绿色的应当还有百来斤,红色比较多,还有三百多斤呢。”老爷子想了想,又问:“小丫头,你真要晒干的辣子?”
  第24章、文娘子
  江孜肯定且认真的点头。
  “要的,先晒二十斤,我可以先给一部分定金。”说着,她就伸手掏荷包,被老爷子制止:“这哪里要什么定金,我每天都来集市,要是晒好了就带过来,你有时间就过来拿。”
  江孜点头:“这样也行,那就麻烦您了。”
  “哎呦你这丫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要不是你呀,这些辣子只怕是要烂在家里了。”老爷子连连摆手,一副自己占了便宜的样子——可是同样的,江孜也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呢。
  “那明天麻烦爷爷你把剩下的绿色的小米椒全部都拿过来吧,我都要了。”江孜想着今天能进账两百多文,明天应该也不会差很多,而且家里缺的那些调味料都已经买得差不多,要用钱的地方不多,就先把绿色的小米椒买下来做成泡椒,不然再等下去,绿色的都要变成红色了,做出来的泡椒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那还有百来斤,全部都要?”老爷子惊讶重复问了一句,等到肯定的答复后有些复杂的点了点头——以为要亏得连种子钱都赚不回来的辣子,现在看样子还能赚不少。
  江孜可没空去关注老爷子的复杂情绪,谈好事情就去了猪肉摊,又买了一斤猪板油和三根猪大骨,李屠夫还记得她——很少有人连着两天都来买猪板油的和猪大骨的,而且小姑娘很是礼貌,最后又少算了两文钱,只收了三十二文钱。
  猪肉摊旁边就是卖包子馒头的早餐摊位,木制小推车上摆放着灶台,炭火旺盛,蒸笼热气蒸腾,散发着淡淡的肉香。
  “包子馒头怎么卖?”江孜走上前询问,摊主是一名年轻的妇人,看起来二十出头,怀里抱着一个不过几月大的娃娃,十分热情的招待起来:“猪肉包子三文钱一个,白菜素包子三分钱两个,白面馒头一文钱一个,杂面馒头一文钱两个。”
  这个价格倒是和她知道的差不多,江孜是有答应于晓静卖完今天的吃食就给她买肉包子吃的,来这个摊位上的客人不少,味道应该是不错的。
  “我要七个肉包子,四个白面馒头。”江孜说着,从荷包数出二十五枚铜板递过去,妇人笑呵呵的接了,用油纸给把肉包子和白面馒头包好,还额外送了一个杂面馒头:“好吃再来!送你一个杂面馒头!”
  免费送的干嘛不要?
  江孜道谢,又回到于家的摊位前,给于晓静和于晓毅各一个肉包子,就往集市旁的邬平巷去了——她要去杂货铺买点油纸做油纸碗。
  杂货铺就在巷子口的第二家店,店里客人不少,江孜目标明确,叫来小厮买了十张十寸的油纸,一共花了四十文钱。
  荷包再次缩水,不过家里暂时没什么急缺的东西,江孜便离开邬平巷去码头找江谌。
  常平镇上的码头并不算大,一次性只能停靠两艘船,苦力们拿着又长又粗的绳子套住船尾,使劲将船拉拢靠岸,等船靠岸船上的船工们将货物往下递,苦力们就上前搬运货物到主家,一天下来得搬运十几船的货物。
  除了这些忙碌的苦力和船工们,这里往来最多的还是本地以及随船而来的外地商人,在本地商人在这里采购外地商人带来的货物,外地商人则挑选本地的特产,带回去也能赚上一笔
  常平镇的码头不是公家的,据说是京城富商胡家出钱向衙门租借了这块土地,然后建立的胡家码头,在码头上建了船舶办事处,由胡家派人过来专门管理码头上的大小事务。
  码头上的铺子和摊位都是向胡家租赁的,码头上的苦力都是胡家请的,按月付月钱,往来船舶搬运货物需要苦力的时候单独跟胡家结算费用——也不是没人眼红胡家靠着码头赚钱的,但谁敢招惹胡家,听说胡家有女儿嫁到宫里当妃嫔娘娘呢。
  江孜不关心别人赚多赚少,她只是觉得码头附近的摊位看起来比集市那边热闹多了,如果在这里有个摊位……
  肯定赚得更多。
  不过看这里这么热闹繁华,想要弄个摊位怕是不容易。
  一是要向胡家交摊位租金,租金可不便宜。
  二是这里的摊位抢手,很少会空出来,除非是关系户。
  很巧的是——江孜不仅交不起租金也不是关系户。
  “小姑娘,有什么事?”胡管事的夫人姓文,认识的人都叫她一声文娘子,人挺好的,爽朗大方就是略有些泼辣。
  “文娘子,我是江谌的妹妹,来给他送些东西,现在如果不忙的话,能麻烦告诉他一声让他过来一趟?”江孜浅笑着礼貌的打了声招呼,站在角落乖乖巧巧的样子倒是让文娘子有了几分喜欢——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女儿从小习武,性格豪迈是像她,可她还是想要个乖乖巧巧软萌的小姑娘,可大儿子已经成亲,儿媳生的还是男孩,她如今就期盼着能有个乖巧的小孙女。
  “行,早上不忙。”文娘子爽快的应了,冲着一旁的小厮吩咐:“阿奇,你去把江谌叫过来,就说他妹子在这里等他。”
  江孜道谢,主动站在角落,文娘子却是向她招手:“来,在这坐会,从村里赶过来的?走了不少路吧。”
  “还好,我们村子离镇上不算远。”江孜也不认生,走近坐在角落的板凳上,看想桌上摆的早点,朝着文娘子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文娘子怎么这会才用早膳?我是特地来镇上卖些自家做的吃食,要不麻烦文娘子帮忙试试味,看看哪里需要改进的。”
  说完,江孜就起身从竹筐里拿出一个油纸碗,从陶罐里勺了一个酱鸡蛋,又勺了一勺凉拌苦瓜,文娘子还没来得及拒绝,酱红色的酱鸡蛋和翠绿的苦瓜就已经端上了饭桌——卖相看起来还不错。
  望着江孜期盼的眼神,文娘子实在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伸出筷子夹了一片翠绿的苦瓜细细看了一会,微微蹙眉:“这是......苦瓜?”
  江孜点头:“嗯,我自己做的凉拌苦瓜。”
  文娘子似乎有些犹豫,但是很快还是将苦瓜放进嘴里,然后有些惊讶的看向江孜:“这真是苦瓜?怎么没有多少苦涩的味道?酸辣爽口,很是开胃。”
  第25章、江谌
  “把苦瓜的内瓤和白色内膜刮干净,能减少苦味。”
  江孜也不藏着掖着,替她解惑:“切成薄片用盐水泡上半刻钟,再用热水烫一遍捞出来,这苦瓜就不会那么苦涩了。”
  文娘子看起来很喜欢凉拌苦瓜,又夹了一筷子,感叹起来:“竟然这么麻烦,也难怪你这做出来这般好吃,赶明儿我也试试。”说到这里,她又顿了顿:“我说你这小丫头,怎么把这都告诉我了?也亏得我不做什么吃食生意,也不怕方子被人盗用了,下回可不能随便跟人说。”
  江孜笑了笑:“不打紧的,只不过把苦味去掉而已,并不代表能跟我做的凉拌苦瓜一模一样不是吗?”
  “说得也是,你做的这凉拌苦瓜的味道不错,这种口味我在别处没吃过。”说完,文娘子将目光望向油纸碗中酱红色的鸡蛋:“你说这是酱鸡蛋?我看着和西平县那家老字号做的茶叶蛋看起来有几分相似。”
  江孜笑笑没说话,文娘子已经夹起酱鸡蛋轻轻咬了一口,眼睛微亮——和凉拌苦瓜很相似的酸辣,但又有着浓郁的酱香,也十分好吃。
  她三两口飞快的吃完一个酱鸡蛋,看向江孜:“小丫头,你叫什么名字?你刚刚说这是你做的?”
  "“我叫江孜,家里人都唤我阿孜。”江孜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做的,我平时无事就喜欢瞎捉摸,就让我给做出来了,文娘子若是喜欢,我明日再送些过来。”
  文娘子摆摆手:“要你送什么,你是在集市那边摆摊吧?我到时候让人过去买就是,哪能免费吃。”
  江孜其实并不在意这点小钱——即使这点小钱对他们家来说不算小。
  但是跟码头这边的人处理好关系肯定是没坏处的。
  不过文娘子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可能非要强送,最后只是咧嘴一笑:“那就先谢谢文娘子关照我的生意了,等我又研究出什么新吃食,我再给你送些来吃。”
  “那我可就等着你的新吃食了。”文娘子笑得爽朗,然后又道:“以后就叫我一声胡婶就好了。”
  文娘子和胡婶,傻子都知道哪个称呼更亲切,江孜当下立刻就应了,声音响亮的喊了一声胡婶。
  正随着小厮一起走过来的江谌有些诧异的喊了一声:“阿孜?”
  江孜和文娘子同时望了过去,江孜欢快的喊了声哥哥,文娘子则是打量了一番江谌笑道:“行了,小丫头,不是给你哥哥送东西吗?给你们半刻钟时间,去隔壁那间屋子说说话吧。”
  胡家管理码头不算严苛,上工时间如果有闲暇,也是允许和亲人说话的——毕竟这些苦力们吃住都在码头,只有月底轮休一天而已,总得让和来探望的亲人说说话的。
  但是半刻钟?这都够干多少活了?
  还去隔壁的屋子说说话?那边专门用来招待外地商人的。
  江谌是真的诧异——他家阿孜是得了管事娘子的喜欢?竟然都叫上婶子了?
  即使只是胡家的一名管事娘子,那也不是他们这些乡下村里人能亲近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