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92节

  但柴丽觉得叶薇关于儿童乐园的设想在国内非常新颖,如果这家店能顺利开起来,说不定会成为宏达玩具打开国内市场的契机。
  柴丽虽然是新人,却很有拼劲,哪怕知道领导不赞同,仍回去写了长达几页纸的方案,并在领导的挑刺中一次次修改,一次次优化。
  几次后,这份方案终于被送到玩具厂老板的办公桌上。
  听叶薇这么说,焦平再没有顾虑,说道:“行,你这周日有没有时间,到时候我跟你去看看场地,再详细聊一聊设计方案。”
  “可以。”
  见叶薇答应,焦平看向杨征明:“老杨上大学时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说不定能有好的建议,你周日一起来?”
  叶薇并不怀疑焦平的话,规划局是热门单位,哪怕他们上的是名校,一个专业能进这样好部门的人也寥寥无几。
  不是家里有特殊关系,就是成绩名列前茅。
  听王浩的口风,杨征明读高中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他在寒暑假自己摆摊做小生意挣出来的,可见他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更没有关系可用。
  那他能进规划局,就只有成绩好这一个可能。
  虽然进规划局后,杨征明没有像焦平一样精进专业,如今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地产开发商,但专业底子毕竟在。
  只是……
  叶薇问:“杨先生周日有时间吗?”
  “刚好有。”
  ……
  周日,三人在第七百货门口碰头。
  虽然服装店老板不准备干了,转租合同也已经签订,但他本月租金已交,仓库里又积压了不少库存,所以会营业到月底。
  为了能早日将库存清完,多回电本,老板在临街玻璃窗上贴了大大的折扣标识,吸引了不少顾客进店,收银台那里甚至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
  碰头后,焦平站在门口问:“这家服装店生意看着不错啊?真要转租?”
  “平时生意不太好,今天估计是因为打折才人多。”
  叶薇话音刚落,高鹏下来了,她在中间给三人互相做介绍。
  寒暄过后,高鹏拿出第七百货的建筑图纸给焦平看,后者拿着图纸,从百货正门进去,绕着服装店走了一圈问:“相当于这整面墙都是后来单独隔出来的?”
  “对。”
  “我可以进去测量尺寸吗?”
  “我跟店长说一声。”焦平说完走进了服装店,找到店长,跟对方说明情况,几分钟后,他出来说,“可以了。”
  三人进店,焦平没有急着测量尺寸,而是绕着店铺走了一圈,询问着叶薇的构想。
  “我想在店铺中心,大概是这里,做滑梯组合,要包括滑梯、攀爬架,造型最好童话一点,像城堡,或者看起来像树屋……”
  叶薇说的时候,虚空中又出现弹幕:
  【哈哈,下面还可以加上海洋球,我小时候超级喜欢玩海洋球】
  【别加海洋球吧?那简直是细菌培养皿,可以加小火车,就是不知道当时的技术能不能做出来】
  【有一说一,女主的这些想法确实很超前啊,就算是现在,儿童乐园里好像还是这些东西?】
  ……
  身边焦平也在夸叶薇有想法,她听得有些心虚,这些想法还真不是她一个人想出来的,很多都参考了弹幕。
  但她不可能暴露这件事,只能含糊说道:“也不都是我一个人的想法。”
  简单沟通完,焦平开始测量尺寸。
  等完事,高鹏继续回去上班,叶薇则请焦平和杨征明去了附近咖啡厅继续聊。
  这两年喝咖啡成了新潮流,许多精英都喜欢约在咖啡厅谈事,不过工业区这边喝咖啡的人不多,咖啡厅里很安静。
  焦平听完叶薇的想法,简单说了下自己的意见。
  赞同的部分他不多说,主要提出不同意见,沟通过后不是他说服叶薇,就是他被叶薇说服,基本能达成一致。
  但也有无法达成一致的部分,两人通常会询问杨征明的看法。
  和焦平比起来,杨征明没有那么专业,和叶薇比,他又没有那么多新奇的想法,但他在社会历练几年,大局观更好一些,总是能在两人不同的想法中找到平衡点。
  两杯咖啡下肚,叶薇和焦平终于沟通好,她提出请两人吃饭,但焦平只想回去赶工,婉拒了,说道:“你们两个吃吧,宏达那边的人来了你及时联系我,到时候我们再碰头聊聊技术方面的问题。”
  叶薇一口答应,起身送焦平离开。
  等人走了,和杨征明面面相觑半分钟,问:“我请你吃饭?”
  杨征明说:“应该是我请你。”
  早在八月份他就说过请叶薇吃饭,但回沪市后两人都忙,直到九月去深市在碰头,这顿饭也没约上。
  唔,深市期间他们倒是吃过几顿饭,但都不是他提的那一顿。
  她从深市回来前,两人说好有时间见面,但他在深市一待就是大半个月,回来后她白天要上班要学车,晚上又要摆摊,根本没时间应约。
  这次要不是为了店铺,估计她也不会联系他。
  听出杨征明话里的哀怨,叶薇心虚道:“我是真的忙,但等我忙完,你再约我,我肯定不会拒绝。”
  杨征明看着叶薇问:“是吗?”
  “当然。”
  杨征明唇角微翘:“可我今天想约你吃饭,怎么办?”
  “今天啊,”叶薇抬手看表,佯装思考道,“五点前我有时间。”
  杨征明唇角笑意加深,走下阶梯拉开车门,朝向叶薇侧身站立,伸出手道:“请。”
  ……
  吃完这顿饭,叶薇是真没时间跟杨征明见面了。
  别说见面,接下来一段时间,她连他的电话都没多少时间接。
  新官上任三把火,机械厂新厂长上任后的烧的第一把火,就是让厂办职工正常上班。
  叶薇在财务科工作,隶属于厂办,白天自然没有之前自由。夜市那边虽然江韵很能干,但摊位生意太好,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叶薇撒不开手。
  此外叶薇还要花时间和焦平沟通设计,宏达玩具那边也需要她对接。其实她和宏达玩具之间早已确定合作意向,但双方在版权上有些分歧。
  虽然叶薇提出的构想,有些参考了弹幕,但也有不少是她自己的想法。而有些游乐设备的造型,是焦平听完叶薇的描述后,结合个人想法画出来的。
  所以叶薇认为,哪怕宏达玩具加入后协助完善了设计,最终生产出来的游乐设备,版权大头也应该属于她和焦平。
  而她琢磨这些是为了赚钱,肯定不想看到宏达前脚跟她合作打造出儿童乐园,后脚拿着她提供的创意去发掘新客户和她打擂台这种事发生。
  因此,她希望宏达能保证一定期限内,不在国内销售她提供创意的游乐设备,出口到港城,甚至是其他国外市场游乐设备,需要支付她和焦平一定的版权收入。
  焦平没有想到还能有一笔意外之财,自然不会拒绝。
  他也不反对叶薇提出的前一个要求,虽然这样会少一笔收入,但如果没有她的创意,他连其他市场的版权收入都不会有。
  拉锯战谈了小半个月,宏达玩具才同意叶薇的要求。
  除了这些,叶薇还要注册公司,虽然这工作也可以找人办,但需要她出面的事情也不少。
  这段时间她忙得连午睡的时间都没有,当然不可能把时间拿来打私人电话。
  十一月下旬,宏达玩具的人来了沪市。
  叶薇脱不开身,干脆找领导请了假。
  罗丽娟不赞同叶薇请假,新厂长才烧第一把火,她担心叶薇请假正撞枪口上,被杀鸡儆猴。
  但叶薇之前不辞职,是因为机械厂这工作有跟没有差不多——不怎么需要上班,单位也不怎么开工资。
  现在工资没发下来,工作时间倒是恢复了,叶薇已经在考虑辞职的事,真不怕新厂长拿她开刀。
  这假最终还是请了。
  宏达玩具来的人比叶薇以为的多,除了设计师和对接叶薇的销售,还来了一名技术员,可见他们的诚意。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叶薇在工业区的某家高档酒店订了房间。
  不止房间,会议室也是在这家酒店订的。
  宏达玩具的人落脚第二天,叶薇联系焦平,一起参加了首次会议。
  会议过程算不上顺利,因为叶薇参考弹幕形容出来的有些游乐设备,以宏达目前的技术,制作确实有点困难,所以需要沟通和调整。
  而沟通和调整需要时间,所以会议进行得断断续续,到第三天才在技术方面达成一致,然后又继续谈价格。
  如果叶薇打造的儿童乐园能一炮而红,宏达不说能打开国内市场,在沪市积攒出一定名气肯定没问题。
  虽然有版权限制,叶薇提供创意的游乐设备不能对内销售,但他们公司产品很多,能打开销路的话前景不会差。
  因为以上原因,宏达玩具给的报价相对优惠,叶薇只意思意思小刀了一下,便和对方签下了合同。
  随着合同签订,时间也进入了十二月,第一百货一楼的服装店正式撤出,叶薇联系的施工队也迅速入场。
  叶薇忙碌的时候,机械厂的新任厂长也没闲着,他先是联系下游厂家,折价把仓库里积压的产品卖出,用不上的旧设备亦然,回拢资金给厂里职工发了几个月工资稳定人心。
  然后带着工程师技术员常驻车间,一番研究后决定转产电器。
  最后,他组织召开原本他刚入职就应该开的员工大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并告知厂里已经组装出电饭锅,后面会安排部分职工进行生产,争取小部分人带动大部分人,让大家都能回到工作岗位。
  说完喜讯,他又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即经过探讨,上面领导决定将第二机械厂作为试点,对它进行股份制改造。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第61章 股份制改造 机械厂新厂长姓谢,单名一……
  机械厂新厂长姓谢, 单名一个超字,因为长相端正,年纪还轻,才三十出头, 本人又是八十年代初的名校大学生, 工作资历在厂里一众领导中虽然不长, 但履历非常过硬。
  再加上他入职后第一时间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卖掉, 给厂里职工发了几个月工资,职工们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他入职不到一个月,厂里职工对他的爱戴, 就远远超过了在机械厂干了几十年的前任厂长。
  很好理解嘛, 前任厂长接任前,沪市第二机械厂在全国都有名气。
  前任厂长接任后, 机械厂虽然恢复过一段时间荣光, 但因为他决策失误,这份辉煌没能一直持续下去,机械厂没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