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61节

  而在他们之后,陆续有被磨得受不了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买玩具,过程中得知衣服价格便宜还有折扣,基本都会多买一到两件衣服走。
  除了这些被孩子磨来的家长,那些买了衣服又住在附近的,也陆续介绍了顾客过来。
  其实正常来说,就算是回头客也没那么急的,但因为叶薇说优惠仅此一天,那些人想着错过这村没这店,再看时间还不晚,住得近的都来了。
  这一波一直忙到九点半。
  过了九点,就没多少人来逛夜市了。
  因为公交一般营运到这时候,所以离得远的通常会在九点前去车站坐车,离得近的如果是年轻女孩子,也会担心晚上一个人在外面有危险。
  所以很多摊子过了八点半就没生意了,叶薇能一直忙到九点,一是因为有活动,二是因为被孩子拉过来的基本都住附近,比较方便。
  因为生意比叶薇想象中好,所以人少后她没磨蹭,让叶兵收拾东西,自己则去旁边卖炸串的摊子前买了点吃的。
  等叶兵收拾好,炸串也差不多了,她让老板帮忙打包,提着和叶兵一起回去。
  ……
  回到家,叶芳已经放学回来,正在房间里写作业,听到动静跑出来问:“姐,二哥,你们回来啦,今晚生意怎么样?”
  “你猜。”
  叶兵卖关子说完,看到叶芳探头看他带回来的货,赶紧放下东西伸手去捂叶芳眼睛说,“不许作弊。”
  叶芳轻哼一声,问:“我猜中了有什么好处?”
  “奖励你炸串。”叶兵说。
  炸串香味霸道,她早就闻到了,也知道肯定会有自己的份,但没有提出异议,假装沉思片刻后说:“生意很好,对不对?”
  “不愧是我妹妹,真聪明!”叶兵说完,从叶薇放到桌上的油纸包中拿出一根炸串,递给叶芳说,“奖励你的。”
  叶芳拿到串却没急着吃,关系问:“带出去的货卖了多少?”
  “衣服卖了少说一半吧。”
  叶芳震惊:“你们一晚上卖了这么多?!”
  虽然叶薇和叶兵出门时,她还没有放学,但货就放在饭厅里,带了多少走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玩具因为数量比较多,他们每样只带了四分之一走,但衣服总共才两百件,单款单尺码数量都不多,因为不确定哪一款能卖得好,所以他们都带走了。
  衣服卖了一半,那就是一百件?
  叶兵得意说:“你也不看出去摆摊的是谁。”
  叶薇听不下去,说道:“别在那吹牛了,过来点货。”
  叶兵表情立刻严肃起来,过去帮着叶薇清点剩下的货。叶芳手里拿着串,怕把油弄到衣服或者玩具上,没动,只加快了吃东西的速度。
  等吃完,也过去帮忙了。
  剩下的货数量不多,点起来的速度很快,只是叶薇为了准确,特意点了两遍,确定数字对得上,且减去她摆摊时顺手记的销量后没有出入才停。
  点完货,再数钱。
  今天他们总共卖了一百零二件衣服,营业额加起来两千四百七十五,因为计价时叶薇会顺便抹零,所以没有小数点。
  服装利润高,减掉进货价,再扣掉赠品成本,利润差不多有八百五。
  玩具销量的销量比衣服多不少,不算赠送的玩具,销量也有近四百,但其中卖得最多的是弹珠,而且除了上了二十块的毛绒玩具和玩具车,其他的单个利润都不高,所以总营业额连三百都没有。
  同样减去进货价,再扣掉成本,利润差不多有一百四五。
  也就是说,仅这一晚上,叶薇赚了差不多一千。
  叶薇算完账,饭厅安静了足足三分钟才有人开口:“摆摊……都这么赚钱吗?”
  听到叶芳的问题,叶兵没有吭声。
  他想到自己上个月在雪糕厂干了差不多二十天,才领到两百块钱工资,再看桌上这一堆钱,忍不住呢喃,“难怪现在这么多人下海做生意。”
  “今天是特殊情况,我做的活动力度比较大,所以吸引到了这么多人,但明天没有活动,能卖多少货不好说。”叶薇说道,“金珍珍摊子的客流你也看到了,她算生意不错的,但晚上也就成交了二三十单。”
  叶芳不认识金珍珍是谁,但一起去摆摊的叶兵却很清楚,摸着下巴说:“那倒是,她卖的视频价格还便宜,比我们卖的玩具贵不了多少。”
  说完,叶兵想起来问,“姐,既然今天活动力度这么大,也有这么多利润,我们为什么不把活动一直做下去?”
  “因为夜市上不止我们一家卖童装,今天刚开业,做活动卖这么便宜他们不会说什么,一直这么搞,他们肯定有意见。”
  上门扯皮都是好对付的,麻烦的是对方跟她对着搞价格战,到时候可能会两败俱伤。
  何况……叶薇继续说:“活动效果是有时效的,偶尔搞一次活动,大家有新鲜感,所以愿意捧场,但如果一直打折,别人就会觉得你这衣服只值这个价,后面再想做活动就难了。”
  其实她现在能搞活动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货是她人肉背回来的,省了运输费用,二是她这次进的货少,只有不够卖,不会有货物积压。
  但如果要做长久生意,货肯定越多越好,到那时候,货物难免积压,过了季节只能打折出售。这些积压的货赚的少,甚至是亏本了,就只能用爆款的高利润来平账。
  “做生意要细水长流,太贪心容易盛极转衰。”
  叶薇说完,从利润中拿了五十块钱给叶兵:“你今晚的辛苦费。”
  叶兵不收,说道:“我是来帮忙的,你给我钱干嘛?”
  “总不能让你白帮忙。”叶薇将钱塞到他手上,“也就今晚有这么多,后面你再来帮忙,我最多按市场价雇佣你。”
  听叶薇这么说,叶兵不客气了,还好奇问:“市场价多少?”
  “一般服装店售货员都是底薪加提成,底薪很少,一个月可能就一两百,销量好的一个月也许能拿七八百,差的可能不如进厂。”
  叶兵想他在雪糕厂上班,一天是十块钱,一个月休息四天,工资两百六左右。虽然管饭,但工作时间长,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除去中午吃饭一小时,一天是九个小时班。
  因为夏天效益好,所以经常加班,他去雪糕厂后基本每天都是八、九点下班。加班工资倒是有,一小时一块钱,所以厂里愿意加班的人很多。
  他是七月十一号进的雪糕厂,碰上了三个周日,总共上了十七天班,基础工资一百七,每天加班两小时,加班费是三十四块,总工资加起来是两百零四。
  之前叶兵挺满意这工资,虽然上班时间长了点,也辛苦,但这是上哪有不辛苦的工作?临时工一个月能挣三百很不错了,尤其雪糕厂还凉快。
  但凡事最怕对比,他在雪糕厂干了十七天,每天工作时长都有十一二个小时,才挣了两百出头。今晚帮他姐摆了几个小时摊,就挣到了五十块……
  虽然今晚是特殊情况,他姐说了后面他再去帮忙只能按照市场价算,可按市场价算,工资也比他在厂里上班多啊。
  而且说句不中听的话,在厂里上班做的是重复工作,比较机械,也很难学到东西。摆摊虽然也不是什么技术活,但技巧挺多,再加上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锻炼交际能力。
  以前叶兵没怎么考虑过未来,或者说因为成长环境,他考虑未来时总是把自己框死在了进厂打工上,差距无非是进国营厂还是私营厂。
  也因为这样,年前他才会觉得上不上大学不重要。
  但这半年他家,不,应该是整个机械厂家属院都迎来了巨变,而这变化是炒股带来的。
  以前大家看不起炒股,觉得那是不务正业,但现在人人都想在股市上大赚一笔。深市发行抽签表的消息出来,为了能抢到,大家连工作都不在意了,纷纷涌向那座南方城市。
  叶兵身处其中,自然很难保持不变。
  但那些冲击对他来说始终有点远,就算他姐也是亲历者,炒股带给他的冲击,也远没有今晚摆四小时摊,挣快一千来得大。
  想到这里,叶兵问:“姐,你后面还要人帮忙不?”
  叶薇抬眼看他,没有回答,只“嗯?”了声。
  “我想继续帮你摆摊,”叶兵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说道,“没工资也行,我就想跟着你多学一学。”
  叶薇没说好或不好,问道:“雪糕厂那边怎么办?”
  “夏天吃雪糕得多,所以雪糕厂六七八月生产任务最重,今天已经八月二十二,差不多要闲下来了,厂里领导可能巴不得我现在辞职。”
  叶兵说道:“而且我入职前跟他们说好了,就干暑假,要是考上了,九月份我要去上学的,现在辞职不奇怪。”
  虽然年前叶兵一度想辍学,但他成绩其实不算差,高中是凭实力考上的。只是他中考结束没多久,叶父就牺牲了,这几年家里不太平,他没把心思全花在学习上,慢慢的成绩就下滑了。
  年前叶薇跟他谈过后,他才下定决定考大学,再加上今年家里情况变好,苦学了一学期。
  虽然根据他考完的估分,大学没什么希望,但在大专院校中选个相对好些的不难。而在叶薇回来前,他已经收到了城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离开学不剩几天,你辞职也好,但你真不打算休息几天直接去上学?今晚你应该也有感受,坐在那里不动都能出一身汗,而且明天白天我打算去附近公园看看,有太阳,会更热,你确定要来帮我忙?”
  叶兵说:“姐你都不怕晒太阳,我一个男人就更不怕了!”
  “那行吧,你下周一去厂里辞职,开学前在家帮我摆摊,”叶薇停顿片刻说,“也不要你白做工,底薪按一百五算,一天五块钱,提成按营业额算。”
  要是叶薇说给他固定工资,他可能还要犹豫,担心自己的付出配不上工资,但听叶薇这么说就没顾虑了,应道:“行。”
  ……
  隔天叶薇起得挺早,吃完早饭,八点左右就和叶兵一起出门了。
  公园离得不远,骑三轮过去也是十来分钟,两人到时里面正热闹着,广场上大爷大妈有练太极的,有拿着毛笔写字的,还有对坐下象棋的。
  遛娃的也不少,通常是小朋友凑在一起玩,长辈或坐或站在旁边闲聊。
  此外就是像叶薇这样来摆摊的,但数量不多,卖的有零嘴也有小玩具,因为货都不多,不用摆摊,只手上拿几样在小朋友间来回走动,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叶兵将扛在肩头的桌子放到地上,看到这场景吃疑问:“姐,要不待会我也拿几个玩具过去吸引人吧?”
  叶薇抬头望去,见那几个人来回转了好几圈也没卖出去两件东西,这也就算了,家长还有些防备他们,看到他们接近自家孩子,就赶紧把孩子带到一边。
  因为他们,短短几分钟,那些孩子就换了两三个区域玩耍。
  她摇头说:“不用,他们都来回转悠,就我们在这里摆桌子,反而显眼一些,也不容易讨嫌。”
  边说,边将带来的货一一摆到桌上,再将衣服挂好。
  而她也说对了,广场上就他们一个摊子,刚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
  此外可能是姐弟俩长得都不错,也可能是他们没有那些小贩的步步紧逼,家长对他们不像对那些小贩一样避之不及,很快有人带着孩子过来。
  孩子过来后自然盯着玩具,大人则看的是衣服,然后旁敲侧击说以前没见过叶薇,打听她为什么会来这里摆摊。
  叶薇先说自己刚开始摆摊,又说自己不止在这里摆,在新村那边的夜市也有摊位。
  别觉得夜市摊位不是正经门面,想在那里租摊位也是要提交不少资料的,懂行的人一听,就能知道她比其他背着包来卖东西的人靠谱。
  而最先带着孩子过来的家长,恰好懂行,闻言便笑着说:“真的啊,你之前去夜市摆过摊吗?我家就住那附近,怎么没见过你?”
  “我们昨晚就在夜市摆摊,可能您刚好没去逛,错过了。”叶薇笑着说,“今晚您再去,肯定能看到我们。”
  叶兵适时插话:“没错,昨晚我们不止去摆摊了,因为有活动,生意特别好,附近很多人都来买了衣服和玩具呢。”
  两人这么一说,家长想起来了:“是你们啊!昨天我不太舒服,很早就睡了,今天早上才听说夜市有摊位做活动,想到自己错过后后悔得很!”说着眼睛一转,“现在买东西,你们还打折吗?”
  “昨天是刚开张,限时活动,今天没有那么大折扣了,不过如果您买超过二十块钱的东西,我可以送一个毛绒玩具给您。”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得知对方听说过昨晚的活动,叶薇就知道她估计不会买超过二十块的东西了。
  但这次不买,以后总有别的机会,叶薇想了想说:另外您也可以多关注我们摊位,开业优惠虽然没有了,但后面中秋国庆可能会做活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