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张叔夜却在此时说道:“东南士兵虽少,可东南军在兵种上有优势,我北方没有水军,总共只有淮南那一两万士兵能水上作战,但是南方水军众多,就算江苏府只五万众,可就水军来论,依旧是敌众我寡。”
蒋干皱了皱眉头,“如此说来,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是好?”
张叔夜说道:“敌众我寡,不能集中兵力,最好是分散出兵,逐个击破。”
众人都看向粟太师,粟太师却问粟太后,“此事请太后定夺。”
粟太后在珠帘后面,说道:“张相公所言极是,便派相公出兵,讨伐江宁。”
蒋干眯了眯眼睛,咬紧了牙关,下朝之后拂袖离去。
粟太师却没出宫,而是直接绕路,到了粟太后宫中。
粟太后身体疲乏,靠在榻上,看着摇篮中的皇帝,忧心忡忡地说道:“真要叫张叔夜出兵?何必费此干戈,我等便待在这应天府又有何不可?”
粟太师叹了口气,“如今也没别的法子了,你也知道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宫中人多少都有听过的,宫外百姓也议论纷纷,此时眼看着蒋家还要与我等对着干,朝堂不稳,该发兵了……”
内部分崩,没法解决内部矛盾,便创造一个外部矛盾,内部自然便团结起来了。
粟太后眼如冰霜,“蒋氏恶贼,只将他赐死便是便宜他了,我当日就该把他碎尸万段!”
粟太师坐到太师椅中,揉了揉脑袋,“你还嫌不够乱。”
当日粟太后生产,母子平安,宫中封锁,没叫任何人进出。过了一个月,眼看着皇帝健健康康,粟太后便叫百官见了皇帝。
过了几日,蒋家四子去宫中觐见,待他出宫之后,京城之中便有传言,言当今圣上不是天家血脉,乃是蒋氏之子。
流言几天之内就传遍了京城,粟太后大怒,杀了蒋家四子,这一番举动倒叫有心人更加想入非非,流言越传越广,到如今满朝文武都已知晓了。
蒋家和粟家本是通家之好,两家有几段姻缘,可先是因荆州粟裕之事,他蒋家蒋子明也跟着无辜枉死。损失一名子孙不说,那粟裕的母亲不依不饶,因蒋子明没将粟裕带回来,屡次上门谩骂。蒋家本就失去爱子,正心中悲伤,如何能站着挨骂?和那粟裕母亲打了起来,两方咒骂,极尽恶毒之能事。自此虽未交恶,可眼见着两家不似从前那般亲厚。
如今朝堂之上,粟磬为当朝太师,蒋干为大将军,他二人皆是位高权重之人。当年先皇去世,宫变之时又是一同封锁宫闱,传位给了粟太后肚子里的遗腹子。两家联系紧密,又有政治利益紧紧绑缚在一起,谁也不愿因这事就反目成仇。
因此整个朝堂都在等待新皇亮相,以缓解他两家矛盾。
可没想新皇帝面见百官之时,蒋家尚且到粟家恭祝,两家喜笑颜开,没过五六日,就听粟太后怒斩蒋四。
蒋干听闻此事之时十分惊恐,急忙去宫中求情,可没等他到宫门,便见蒋四尸首被人抬出来,可怜年轻人早已魂去西天。
从此之后,两家再未说过话。
今日殿上粟太后叫张叔夜出兵,怕是又要得罪蒋干了。
“这也没法子,蒋家如今已经是掌握禁军,若再让蒋干大军出征,其权柄过重,于我粟家来说,乃是大患。过两日我便叫张叔夜带兵南伐,再叫京城百姓捐献米粮,这一阵流言就能过去了。”
*
张叔夜披挂出征,大宋各地兵力加起来,总还有十万余,他行军路上连夜看战势地形图,布置战局。
此次他率领七万大军出征,先是派五千人去往襄阳,牵制东南军在江陵的兵力,剩下的分为三路,左路是从信阳军到鄂州;右路是从滁州到长江,中路是从寿州到无为军的主力部队,由他领兵,从寿州南下直攻长江,度江之后便可直取江宁府!
张叔夜几天时间奇兵猛进,布置兵力,欲要利用庐州府,寿春府等淮南重要城关作为进攻江东的基地,短时间内迅速将战线推进到长江以北,让江东君臣闻风丧胆!
他率领的主力部队赶路赶了半个月,到了寿春一地终于停下,于此地安营扎寨。张叔夜安定军队之后,马上派人到长江沿岸打探消息。
*
兵发突然,朝廷大军南下,眼见着几路齐下,来势汹汹,可东南兵力目前只有六万余,若要分散御敌,实在是风险太大了。
潘邓连夜召集了群臣开小会,眉头紧皱不语。
袁常棣说道:“这张叔夜怎么如此狡诈?是谁教他的用兵之法?”
他们在润州府和江宁府处早已安排了大量驻军,可没想张叔夜并没从扬州南下,而是将他的大军分了三路,一路直逼鄂州,一路直逼池州,另一路眼看着要到滁州去,往南就是江宁府。
宋军将战线拉得如此长,可他们江南却不能沿岸都安排大量驻军。
如此一来,宋军左路军与中路军只要有一路能到达长江,顺流而下,与右路兵汇合,就可直捣江宁府。
而他们江南应对无处不在,不知会从哪里入长江的宋军,则会左支右绌。
这人好生厉害,他们费心在淮北扬州真州一地布置的局面如今全然用不到,那张叔夜根本就不欲到扬州去!
袁常棣问道:“既然如此,咱们还布置扬州吗?”
潘邓看着舆图,慢慢说道:“不必叫停,魏蜀吴之时东吴灭亡,就因疆域无纵深可恃,其防御尽系于长江一线。一旦长江防线失守,政权便顷刻瓦解……”
而他让关胜夺下真州与扬州,便是叫战略防御推进至淮河流域,此乃制胜关键。
可如今张叔夜不从扬州发兵了,他三路军全在西侧,一旦一齐向南,到了长江之后便可顺流而下,直抵江宁府,江宁府无险可守,很容易就会被攻破。
潘邓看着淮南舆图,“寿春,张叔夜到了寿春……”
林朔说道:“探马来报,张叔夜到了寿春之后便安营扎寨了,没再往南行军。”
潘邓叹道:“寿春到了六月便是雨季,我听旁人说过,此地夏季泥泞不堪,全是淤泥,河流密布,易守难攻。外加寿春一片沃土,若是打持久战,正是驻军屯粮的好地方。张叔夜竟然选了这么个地方驻军,此人不可小觑。”
众人都等着主公拿主意,潘邓无奈说道:“江陵府兵马只留一万,余下回撤,叫张清带人到鄂州去,于鄂州江州一带沿岸严防死守。”
众人大吃一惊,“这……那蜀地王煜兵马尚且在宜都,其残兵约莫也有万余。”
“况且王煜一旦被擒,便是进攻成都府的好时机。”
潘邓已经拿起信纸,“事有缓急,蜀地掀不起风浪来,如今宋军南下,还是要把辖地顾好才是正事。”
他又重新布置了沿江军防,散了会之后,先写了一封信送到晁少古处,而后吩咐武松近前来,“去叫小五来府里一趟,我有急事。”
过了一个时辰,阮小五着急忙慌地进了府,潘邓吩咐道:“我有机密事要你传达,你今晚便启程去应天府。”
*
张叔夜于寿春驻军,派了虞侯官出门打探消息,几日之后探马回归,这不打探便好,打听之下,竟然得知扬子江一带早就封锁沿岸,东南军还入主了扬州和真州。
张叔夜皱紧眉头,“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
那以虞侯官答道:“两个月前。”
张叔夜疑心陡起,他们一路秘密行军,讯速布置兵力,目的就是要打江南一个措手不及,按理来说江南应该不知道,却为何在两个月前就布置军防?此事一向机密,难不成朝中有细作?
*
应天府皇宫之中,粟太后躺卧在榻上,四月份还很凉,她身上盖着锦被,正在闭目养神。
身边的小黄门正说着话,陪粟太后解闷儿,见太后兴致缺缺,他吞了口口水,小心说道:“……太后可还记得那个姓周的富贾?”
粟太后掀起眼皮来。
那小黄门十分唾弃,“诶呦,这些个商贾之流,真似个穷酸亲戚似的,见着空就要打秋风,这不,昨天他又托我,说还想见太后,有大礼献上。也不知他是从哪儿搜罗来的奇珍异宝,就扒扒地要拿到宫里来,咱们宫里什么没有……”
“是那个叫周逸的?”
“是,正是周逸。”
粟太后托腮想了想,而后说道:“要是他那仆从云壁也在,见见倒也无妨……”
第309章 面见粟太后
卢俊义和燕青二人每人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檀木箱子,细看箱子上有着繁复的花纹,金丝镶嵌其间,显得格外奢华。
他两人一路弯着腰低着头,行路匆匆随着小黄门溜进宫中。那小黄门口中所说的周逸与云壁二人,不正是他两个!
三人七拐八拐,穿过了几道宫门,又在门口等了许久,终于得太后准许入内。
面见粟太后,卢俊义快步上前,微微躬身行礼,“拜见太后,小人今日来,是给太后送些薄礼,以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