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西水门守将杜指挥迅速采纳,百姓们也自发去艮岳,排着长队,或推车或几人抱着,把那曾经消耗巨资从江南运过来的奇石再运到水门前去。
  杜迁一声指令,火箭射向敌军,把金军爬城的射翻在地;而后拿了大石头砸船,再把河道淤堵住,让敌军难以行船。
  却没料到金军今日与往日不同,一边攻打西水门,另一边绕行到东门处,由大将兀术亲自指挥攻城。
  梁山军站得高看得远,早就破解了金军分兵之术林冲在东门内指挥将士开炮,而后箭雨扫射,把爬墙士兵一一打下城楼。
  战火纷飞,呼喊盈天,就在金人作战疲乏,怎么也攻不开这道城门,正在心里打退堂鼓之时,却不料想东城门自己开了。
  金军爬城一半,望着这缓缓开放的城门,心中都有说不出来的感觉,直觉此事太过蹊跷,怕是有诈。
  兀术却没放过此良机,他们金军马上一向勇猛,只是到了这城池跟前颇有些使不出力,若是自家投石机派不上用场,城门难以攻破,则马军战力大打折扣。
  可如今宋军竟然将城门打开了,这岂不是瞌睡到了有人递枕头?金兀术率领铁骑冲锋而上,管他三七二十一,这次机会若是没了,下次可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宋人就在这城池之内,待上几个月不在话下,可他们已经南下许久,眼看就要回归了!
  金兀术大喊:“攻下汴京,抢劫三日!”
  金军骑兵山呼海啸冲锋而去,却没料城门处早已设了绊马索,顿时间人仰马翻,前排兵死的死伤的伤,哀嚎一片。
  兀术在其后并没在意这些伤亡,两军交战,前面少不了陷阱,前排兵本就是为他们主力军铺路的,遂马不停蹄,又举刀带领大军向城内杀去。
  林冲眼见着敌军大将进入城中,一声令下关城门,梁山军从左右突击,一阵厮杀,绊马索在空中抛出残影来,将后面援军马匹绊倒,城门堵住,把后面的金军具都拦在城门之外。城头守兵接着御敌,林冲则带领精锐关门打狗,将金军围困在城楼之内,逐一绞杀。
  梁山军带领汴京百姓大战金军,两战两胜!还活捉了敌国大将金兀术!
  汴京百姓似被点燃了一般,许多人主动请缨,要加入守城队伍。而早已名亡实存的大宋朝廷也见到了希望。
  张叔夜苦求道:“我知潘公心中一心想着百姓,皇帝赐死一事,确有其不妥,可是太上待你不薄,今梁山军有此实力,将太上接回来可好?”
  潘邓只是喝着茶,并不搭茬。
  张叔夜见四下没什么人,又小声说道:“你来汴京,真要改朝换代不成?你要清君侧,那李邦彦已被你杀了,连皇帝都跳城楼死了,你心中的气还没消吗?莫说改朝换代,你不见朝廷便是变法革新,都要折腾多长时日,劳民伤财,最终苦的还是百姓,这事哪有这么简单!”
  潘邓把茶杯放在桌子上,说道:“我早和你说了,我此行实为救火。”
  张叔夜听他这样讲,面上流露出祈盼之情。
  潘邓接着说道:“……可这话却没人信,如今皇帝已然身死,还是整个在我面前坠城而死,我巴巴地把太上接回来,叫他老人家砍我的脑袋不成?”
  张叔夜噎住了。
  潘邓又说道:“你我二人早年便相识,我也熟知你张大人的脾性,不是那等曲意逢迎之人。你如今不看好我,这也是自然,可话说回来,你意欲将太上接回来,可想过这汴京百姓会如何?太上回宫之后,汴京城便重蹈覆辙,接着叫他被金人勒索,一车车的金银女子往出送吗?”
  潘邓看着沉默的张大人,叹了口气,“我两个也算老相识了,你与我师父也熟识,你既然这么想,我便成人之美,如今金兀术已在我手中,我便把这人交给你,有什么条件,你自去和粘罕谈吧。”
  第264章 驱逐鞑虏者
  张叔夜听了这话十分惊诧,不敢置信,“这……这可当真?”
  潘邓叹道:“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这两日汴京城连连得胜,从前的朝臣也都看在眼里,昨日便有人联袂相请,长跪不起,只我没答应。”
  张叔夜说道:“那为何如今?”
  潘邓说道:“你也说我二人同朝为官,有同僚之情,我又见你心系旧主,无论如何,忠心堪表。而太上又曾有恩于我,管他对不对得起天下文人,黎民百姓,对我却是赐予爵禄,紫袍加身。上天启示与昔日恩主两相对比,我心中亦左右为难,因此愿让你出门一试,张大人肯为我出使金营?”
  张叔夜猛地站起来,又问了一遍,“当真?”
  潘邓说道:“你我二人还用得着弄虚作假吗?你自去金营恭迎圣驾,看他们能否把太上放回来便是了。我把众人都叫来,与你做个见证,你若是能把太上劝回,我自领兵退出汴京,回我的江南去了。你也不用怕南北分裂,王朝离析,正所谓天人感应,人在做,天在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他若不能执掌王朝,终将倾覆。”
  屋中众人皆惊愕地看向潘邓,张叔夜更是怔怔地凝视着面前气定神闲之人,黄金在前,却不相夺,这是何等胸襟与气量!若在前日,他见此子率兵讨伐,威震金军,已然显露出挥师中原的霸主之相;而今日这一番举动,又让他真正见识到此人不仅为乱世枭雄,更难得的是竟有仁主风范!
  这番举动,是真心要迎回太上,还是假仁假义,沽名钓誉?张叔夜看着潘邓,在他面上看不出一丝犹豫,仿佛无论如何他都会是最后的赢家。这番笃定之情,让张叔夜坚定的心也不由得动摇了一刹那。
  然而他终究自幼便耳濡目染,所学所闻皆是忠于王室之道,如何做赵家的忠臣。如今君主有难,他怎能抛下旧主,另投他人?遂压下心绪,赶紧感念潘邓大恩,“此番若是救出太上,我愿上陈厉害,为潘公正名,以性命担保大人,感念大人之恩!”
  张叔夜带着几个到如今依旧忠于宋室,期望能迎回太上的臣子往南门走。百姓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纷纷上前询问。
  张叔夜对着老百姓一向没多大架子,只说自己前去金营,要和金人谈条件,迎回太上。可没料到他说完这句话,非但没等到百姓期盼,反而局势一发不可收。
  汴京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大为震惊,他们都已经料定潘大人是来造反的了,都想好了潘大人物要是在此称帝,他们这汴京要怎么庆祝了,怎么如今潘公没禁住张大人请求,真叫他拿着金兀术去谈判了!
  他们虽然也想念皇帝,可是真再遭不住汴京沦陷了!
  百姓一窝蜂似的上前阻拦,“你把赵皇帝迎回来,叫潘大人如何自处!前日里金军放出消息来屠城,不是潘大人领兵赶到,全城人都没法活命!你竟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吗!”
  一边有人附和,“如此一来,潘大人岂不成反贼了!
  李娘子听说有朝中大人要去金营,用他们潘大人刚抓住的敌国大将去把太上皇换回来,霎时间只觉气血逆转,焦急不堪,胸中火腾腾燃起,这如何能行!
  她带着两个小伙计跑到街上,见街上果然人头攒动,老百姓把那几个朝臣围着,不许他们前进,李娘子心中又急又怒,又唯恐大难临头,汴京百姓再被劫掠,她凑近了使劲嚷道:“尔等有官人只知迎回皇帝,自己做大官,不管百姓死活吗!”
  群情激奋,张叔夜不知是被谁拿了榔头打了一下,顿时额头发红,又有官员被百姓扯住,拉倒在地就要一拥而上,被士兵上前阻拦,好险没命丧当场。
  张叔夜几人看着群情激奋,民意如此,头上有冷汗流出,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林朔高声说道:“都别闹了!此乃危急之时,此次捉了金兀术,无论如何也要有人去谈判,拿他金国大将谈些东西回来,张大人不顾性命出城,也是危险重重,你等百姓自等在家中,听候音讯便可!”
  百姓不依不饶,“为何要救赵家官家回来!你潘大人不称皇帝吗!怎救了我们又要走?梁山军走了,金军再打入城来叫我们如何是好!”
  “就是,你们主公不远千里来到汴京城,究竟是个什么章程?他到底称不称皇帝?”
  “到底要怎样,你快说明白,林大人!”
  林朔叫他们不要吵嚷,说道:“本与百姓无关,但众位相问,便告知一二。此事乃是机密,我只和你们说起,莫要外传!”
  此话一出,果然周围安静许多,众人听说是机密,都慢慢安静下来,看着林大人。
  林朔说道:“我家潘大人曾被奸臣李邦彦陷害,奸臣蒙蔽视听,皇帝不分青红皂白,以莫须有之罪名赐死潘公。潘公临死当晚,得天神感召,言东京有难,赵氏倾覆,叫潘公带兵救援!后在潘公梦中,见一泰山神石,其上刻有十个大字。”
  周围彻底没声了,都听了这传奇故事,等着林大人说话。
  林朔开口说道:“……那十字金光闪闪,刻于泰山山巅之石,起初光芒璀璨,待到金芒褪去,潘公定睛一看,见其上乃是‘驱逐鞑虏者,北定中原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