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思来想去,还是先把这一批人关押,送往京城,再把其家眷子女抓入牢中,听候处置。
  城中梁山军加紧巡逻,挨家挨户搜查匪兵,并告谕百姓,白莲军投降不杀,但若有持刀叛逆闯入平民屋中者,格杀勿论。
  一直到天已大亮,各个街道才挨家挨户巡视完毕。
  *
  待到此地平定,已是第二天正午,此时潘邓也带领兵马疾驰,一路追赶方腊而去。
  方腊一行人一路西行,看样子其目的地就是清溪县。清溪县是方腊起家之地,也有他最后的一班人马停留原地待命,此一行人已是哀兵,待到他人马汇合之后再行擒获,恐怕就要多费一些功夫了。
  是以潘邓一路紧追,待要趁早活捉方腊。方腊得知身后有人追赶,更是慌张逃跑。
  方腊手下亲兵侍卫说道:“咱们人马太多,只几十人骑马,余下士兵都要跑着赶路,甚是拖累!”
  此一行人三百来个人,确实目标庞大,他们这一路不分日夜地奔逃,可只有五十多人骑马。方腊一咬牙,命令步兵断后,他则带着五十多人疾驰而去,那三百步兵早已疲惫不堪,那里能断后?不过一时片刻便被宋军蚕食。
  方腊继续西行,只可惜断尾求生也并没让他们安心许久,只不过几个时辰过后,那亲卫军又说道:“圣公别再走大路了,咱们进入山林里面,有树林遮挡,料他宋军也找不到咱们!”
  另一个副将也说道:“圣公,咱们不能再跑了,人困马乏,撑不下去了!如今只有五十几个人,大家伙都不想再走了,圣公快想个法子!”
  方腊到了此时,头脑也渐渐清明了,他挺直腰背,缓缓说道:“那周逸本是得道高人,苦心积虑接近我,不过是为了上天指引。我乃代宋之君,他要逆天改命,才出此下策,只可惜被我逃过一劫!如今天命回归,我等不会再有难事了。”
  危机时刻,大难临头,原本不信的也要信了,不然他当初为何会相信周逸会法术,能叫城中士兵有金刚不坏之身?如今想来真是鬼迷心窍。
  果然,众人面上微松,心中微微踏实,方腊接着说道:“只要尔等护送我到清溪县帮源洞,那里自有我父老乡亲,东山再起只在弹指之间!”
  第179章 生死存亡
  方腊一行人重拾信心,继续往西行进。
  马匹疲乏到了极点,已再难行走,他们不能再奔马,方腊便下令宰了马匹,割了马肉,叫众人上山,借着层层树木遮挡,隐藏踪迹。
  山上之路崎岖不平,时而有小路,时而还要徒手攀爬,方腊率领部众,先是爬上山,而后往山中更深处走去。
  他们本就是睦州人,世代生活在此,睦州多山,因此他们攀山走林间路也不费力,几十人你拉我拽,攀上半山腰,烈阳高照,林间阴凉,他们坐在树林之间,清风一吹,再没力气走路了。
  一人悄悄对侍卫首领说道:“尤首领,你去跟圣公说说,让咱们歇歇吧,赶路已赶了两天,大家伙没吃饭,也没睡过觉,撑不住了……”
  旁边也有人忍不住哀嚎,哎哟哎哟地说自己爬山的时候脚崴了,现在已经肿得老高。
  那尤首领见状皱眉喝道:“现在正是生死存亡的时候,圣公还未脱险,我们身为圣公侍卫,怎能先顾自身安危?都打起精神来!”
  说着他又看向那个一瘸一拐走路的人,把自己手中一根直木棍递过去,“拄着走。”又对他旁边两人说道:“你两个搀着他,别叫他掉队,宋军在后面跟着呢。”
  几人说话之间,前面的一个白莲军喊道:“这有一个山洞!”
  一行人顿时打起了精神,都觉得有了盼头,此山洞就在山腰之上,内里宽敞,可容下二十几人。方腊走进洞穴,叫众人搬了石头,采了野草遮蔽洞口,而后吩咐一班人歇息,另有几人去采些柴禾,野果回来。
  那十几人一路出了山洞,走到森林里,“咱们就采些果子吗?我这饿得心慌,光是想着果子就反酸。”
  “只可惜怕腥味太重,那马肉就只带了一点,不然多带些,尽够咱们吃喝了。”
  “不如咱们再捕些兔子回去,也能让大伙都吃着肉,补补身子。”
  几人都颇为认同,警戒着在附近的一片树林之中找起猎物来。
  *
  此时潘邓一行人也疾驰到了山脚下,此处血染红了山崖石壁,死马成堆,宋万啐骂,“挨千刀的!这马随他们征战沙场,驮着人一辈子,到头来就这样给杀了,方腊反贼,烂命一条自有天收!”
  阮小七也不忍直视,马匹若是死在了战场上,那是没办法的事,可如今却被自己人杀了,真叫他心中唾弃。
  潘邓细看,“五十二匹,山上差不多也是五十多人。先叫人把这些马收拾了吧。”
  阮小七跟着潘节度使往山上瞧,“主公,咱别上山去了,这路太难走,一个踩不稳,当心失足跌了崖。”
  宋万也说道:“他方腊一行人死不足惜,主公何必为得这几个反贼涉险?左右他们就算上山了,也终归要下来,不若叫张将军带人把山层层包围,等他下来就逮住!”
  阮小七也说道:“不必等他,我们只要点火,他没过多久自就投降了!”
  二人都看着潘邓,潘邓却拿着镜头眺望,说道:“我来之前看过舆图,此地没有高山,只是小山丘,一个连着一个蔓延几百里长,没法围山,火攻更是不可。他今日上山,若是打定了主意不下山,我们再不追赶,只怕是海里捞针,再寻不到踪迹。”
  二人对视,一时没想到什么巧妙的法子,此时燕青上前,拱手说道:“弟兄们早年在梁山落草,山路也是走惯了的,小人愿领一队人马,上山擒拿方腊!”
  阮小七这才反应过来,对呀!他们梁山来的,难道还怕上山不成!
  “属下也愿领一队人马,上山捉拿方腊!”
  潘邓说道:“他几十人在山上不可能没有痕迹,尔等多找几个眼神好的观察山地,有地面凌乱、烧火埋灶、脚踩草丛、折枝过多的,便是敌军线索。除此之外也要当心敌人反制,小心林中捕兽夹,陷阱坑。”
  几人一一领命,而后潘邓嘱托道:“方腊必要活捉。”
  *
  半山腰的山洞内,尤首领见了那几个出去采野果、捡树枝的人,满面担忧,小声对方腊说道:“宋军紧追不舍,若教他们出去暴露了行踪又该如何是好?”
  方腊却闭目养神,并不担忧,“咱们领先一节,宋军就算上山来,也要个把时辰过后,不必心急。”
  尤首领还待说什么,但看方腊已经盘腿而坐,闭目养神,便也不再多言,只自去洞口警戒,守卫山洞。
  洞穴昏暗,洞内有十几人,他们一行人都已经撑了一天,个个精神紧张,身体疲乏,此时靠着山洞石壁歇息,不到半刻皆睡死过去。
  有几人捡了柴火回来,在隐蔽处生了一团火,将上山之前割下来的马肉烤得微焦,放在大叶子上呈给圣公。
  方腊吃了马肉,环视山洞,见所有人都睡着,只有一人因脚伤疼痛而歪在一旁,他对那小兵说道:“我们来时路过片竹林,有一颗巨竹,你可记得?”
  那小兵没料得圣公与他说话,连忙说道:“小人记得。”
  方腊便说道:“你去那儿砍下一截,取些水来。”
  那崴了脚的士兵如何还能走?可圣公如此吩咐,他身为属下也只能照做,便拄起拐棍,把身子撑起来,一瘸一拐地往洞外走去。
  尤首领见了说道:“圣公口渴,由我去找水吧,我去或能快些。”
  方腊却说道:“你去找水,谁来守卫山洞?莫要聒噪,叫他去。”
  尤首领也只能作罢,那崴了脚的士兵走出山洞,洞外生火的人正自己烤马肉吃,等这一伙人吃完马肉,将在山洞内熟睡的士兵叫起,轮番吃喝,休息了一阵。
  尤首领凑到方腊身边说道:“此地虽隐蔽,却也不知宋军上山来会走哪条路,难保恰好撞见咱们,不如在这休整一番,早日往清溪县去?”
  方腊沉吟半晌,说道:“如今教众们都尚且疲乏,在此休整一晚吧。”说着起身朝外走去,尤首领见了紧忙跟上,方腊却挥手制止:“我去净手,去去便回。”
  *
  潘邓此次带来的三个副将各率领一队人马在山上搜寻,阮小七身边的一个都头问道:“首领,咱们节度使说活捉方腊,要是遇到危机时刻,眼看活捉不了,咱们怎么办?”
  阮小七斜了他一眼,“你怎这么多问?节度使指示,咱们听从就是了,不管用什么法子,必须活捉!”
  死的怎么跟活的比?如今他们捉拿反贼,是要献给东京城赵官家的,没见那姓韩的什么劳什子苏州太守总是找主公的不痛快?就要押送方腊反贼到东京,狠狠打他脸!
  梁山兵沿着山路寻找,不久便有人回到首领身边,“阮首领,咱们发现了踪迹,有脚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