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周兰心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巧言令色,我不如你,你不管说出什么有道理的话,我却知道湖州不能再由你看管了。”
  郭奉道急切的说道:“我不再统领湖州了!你放我出城,我也不去睦州,我只隐姓埋名,做乡野村夫!”
  周兰心却并未言语,只是冷冷的看着他。
  郭奉道许久不见她答复,内心凉了半截,却只听周兰心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你杀过这么多人,可看过官府行刑,可看过宗族行刑?”
  郭奉道不知她想要说什么,周兰心也没等他回答,而是坐在椅子上,自顾自地说道:“……官府行刑莫过于砍头,宗族行刑却不只于此,我儿时见过一次。”
  “……梅溪镇是个小地方,少有大事,几十年来,头一次有一贼人犯了众怒,他将镇中一户穷苦人家的女儿先辱后杀,更叫人胆寒的是,他并不是把那女子一刀捅死,或者是勒死了,他是拿了一块石磨,把那女子活生生砸死了,全身上下都叫他砸烂,尸体找到的时候,已经不成人形,那个畜生连死都没给那可怜人一个痛快。”
  周兰心平静的语气里说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来,“……乡里的耆老、保正,宗族里的族长都对此事深恶痛绝,族中商议许久,一致同意不将此案上报县衙,而是族内行刑,你猜他们是怎么做的?”
  郭奉道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你……你与我说这些作甚……”
  周兰心说道:“族中皆是仁善之人,自然不会对他如何,只是以牙还牙,把他用在别人身上的那套手段在他身上重新用一遍罢了,你知道磨盘有多重吗?我亲眼见过,那东西砸在人身上,能把人砸扁。”
  郭奉道浑身冷汗直流。
  周兰心说道:“你对我周家有恩情,我心里明白,也承你的恩,我兄妹二人在那之后替你筹谋,为你做事,我自认当牛做马也只偿还一二,比起救命之恩,自不可相提并论。”
  郭奉道咽了下口水,“既然如此……”
  周兰心接着说道:“……只是我一家与整个湖州府比起来,渺若草芥,若是因此放了你,岂不是明小礼而失大义?”
  周兰心纯黑的眸子看着在地上趴伏的郭奉道:“你在下令将那两百来女子烹杀的时候,可想过人在滚水中沸煮是什么滋味?你在下令让那千人随我支援邓元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其中大半都走不到宜兴城,在半路上就会死去?你把人命当做是什么?”
  周兰心恨道:“在那过后,我每每想到你,就恨不得生啖血肉,我在心中发誓要你偿命,不得好死!就那么叫你死了太便宜你了,若我有朝一日得势,定要把你放在汤锅里煮!”
  郭奉道真感觉到害怕了,他以前看错眼了,这女人怎么如此疯癫,他痛哭流涕,“周首领,你饶了我吧,你看在我二人以往情谊大发慈悲将我放了吧,我对天发誓,出了湖州城再不踏入此地一步,从此以后埋名乡野,再不出现在你面前……”
  周兰心却不被他如今的求饶蒙骗,说道:“你不必求饶,儿时之事我一刻不敢忘记,那日村中当众行刑,叫我等观刑,就是给我等警示,做了错事就要付出代价。今日此间只你我二人,我就算真拿汤锅煮了你,那几百来人也不会活过来,倒成了我虐杀取乐了。”
  她说着话抽出腰间配刀,竲?一声钉在地上,“你便感激如今局势不平,没法惩处你,自了结吧!”
  郭奉道双目含泪,心中胆寒,再三求饶,未得宽恕,自撞配刀,了结性命。
  *
  郭坛主于乱战之中被邓元觉乱军所杀,尸体在隔天被城中打扫的白莲军发现。
  小兵慌慌张张地上报了周首领,周兰心见坛主已死,悲痛欲绝,湖州大法师与周琦首领以“湖州不可一日无首”,劝说周首领不要悲伤过度,应保重自身,代替郭坛主统领湖州。
  周兰心自称无德无才,再三推拒,最终不负教众期盼,言明自己只暂坐湖州首领之位,等到方腊圣公再派新主,她便将此位归还。
  湖州安定,潘邓大军借道东行,由湖州府向吴兴进发,直达杭州城。
  周兰心令湖州城关城门一日,自己到城外送别潘节度使。
  潘邓说道:“眼看这茬稻子就要割完,下一茬就要种上了,湖州白莲军能放归乡里的先放归一批吧,剩下的便于你挑良辰吉日,投降归宋,我自做招降纳叛文书于你和周琦,自此之后你二人也算过了明路,不再是反贼了。”
  周兰心点头应是,想到自己与兄长能摆脱白莲教,重新做良民,倍觉宽心。
  只是在那之前她还要掌管州府事务,周兰心踌躇说道:“我从前并没管过什么,不知这些事该如何是好。”
  潘邓说道:“只怪白莲军把州府官吏屠杀了个干净,如今也没有可用之人。”他接过武松手里捧着的几本书,“这几本是我老师所作,你多看多学,撑过这一段;我已经书信宜兴城县丞来此,叫他支应湖州,帮你打理政事;另外我军中有一兄弟,名为燕青,你两个此前见过的,我叫他于两地奔走,你若有什么要事不决,就写信问我。”
  周兰心点了点头,心里安心些许,“节度使此行多多保重。”
  潘邓笑道:“你也多保重。”他说着想到了什么,问武松道:“我之前叫你准备的大蒜素呢?”
  武松紧忙从怀中拿出一个锦囊来递给潘邓,潘邓拿过来放倒周兰心手里,“我听人说你兄长有肺疾,这是一疗程药丸,发作之后按日服了,或能根治。”
  “啊……”周兰心手中拿着药丸,“多谢节度使赐药。”她隔着锦囊能隐约闻到那股胡蒜味,这不是那军中神药吗?
  潘邓又说道:“梅溪镇之前商路不通,枇杷滞销,林都监去时已给想了法子,开辟了条新路,叫一队官兵护送,将梅溪镇全镇的的枇杷运到常州和润州等地了,你家的也在其中。昨日刚收到林都监信件,言说枇杷保存不易,你父兄跟随官兵一同运输,往北边去了,我接到信,也知会你兄妹一声。”
  周兰心刚得知此事,心中诧异,也颇为感动,“多谢节度使。”
  潘邓总结道:“遇到什么难事,自己解决不了的,多找上级,不要自己为难。”
  组织会给你安排的,小同志。
  周兰心舒了口气,“多谢节度使大人,我从宜兴到湖州,多赖大人相助,又蒙大人开恩,饶恕我与兄长,大恩无以为报,愿殚精竭虑,以助大人成事,但听大人差遣,无所不从。”
  潘邓说道:“你之心意我已知晓,回府去吧。”
  *
  潘邓带着梁山军一路南下,扬州府韩指挥使也已押送着吕师囊等白莲教小首领到了京城。
  此时童贯也到率军了燕京地带巡视。
  虽说在朝堂之上,二府所定计策是先发夺人,趁着辽国被女真骚扰,自顾不暇之际,一举占领燕京。但商量归商量,真到打仗的时候,那群老褶子又不上前线,哪里知道前线将士的苦?
  赵佶私下里也召见了童贯,据此君臣二人私下所定计策,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上策也,首要一计,还是应该劝降燕京,若是辽国能同意投降,岂不是兵不血刃收回领土?
  童贯也不能再同意,恰巧此时赵谋士进言,“此次出兵燕京,必然大捷,燕京百姓分离故土许久,怎能不想念家园?见到宋军来到,必箪食瓢饮迎王师!”
  童贯听后也心中大慰,于皇帝通气后,两人更是认定不能率先开战,首要之事,还是应该以和平手段收回燕京。
  不过事也有麻烦,乃是金使在宋,催促出兵。
  自前年出使之后,宋金双方持续往来使者,此时金使便在汴京城中,正在等待宋朝皇帝的回信于使者共同回金。
  此次金使来到宋土已经四月有余,原是赵佶此前飘忽不定,与金国联合后又踌躇不想发兵,便将使者停留在登州数日,但金使显然不吃这一套,愤怒之下以为大宋想要违背合约,欲徒步走到京师,面见大宋皇帝!
  宗泽拿这些不讲礼仪的蛮人也无可奈何,又不能破坏邦交,留人不得,这才派人送使者上京。
  彼时赵佶也叫皇家作院按照东平来的方子新打了铠甲兵器,雄心勃发,由主和再次转为主战,便热情招待了金使,商谈联合事宜。
  不过现在嘛……
  赵佶眼珠子一转,主意又又又转了一个弯,“联合出兵需与金国分地,可若是燕京人民盼望王师,我军到此地收回故土即可,何必联军叫那蛮人分一杯羹?”
  第156章 东京城献俘
  彼时招待金国使者的乃是国子司业权邦彦,以及观察使童师礼。
  皇帝有意暂时搁置联金一事,二人对视一眼,心道怎么又转变了主意?权邦彦劝道:“既然是我大宋主张联合,此时却又搁置,难免叫金国以为我们违背合约,一来不合我天朝气度,二来恐激怒金国蛮人,不如……不如此事找太师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