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那就是庆阳公主吧,怪不得被皇上夸为天降麟儿,真是仙女一样的美貌啊!”
  “何止美貌,公主还有状元之才呢!”
  “哎,几位殿下都这么俊,我都看不过来了!”
  人多声杂,马上的众人闲聊几句也就不怕被百姓听到了。
  秦仁歪着脑袋上下打量自己的好兄弟,惊叹道:“书上说云州日光灼热,你这一去两年有余,又去更南边的骠国奔波数月,果然晒黑了很多。”
  秦炳回头,视线接连扫过晒成浅麦肤色的张肃与旁边面如冠玉的三弟,嫌弃三弟道:“做将军的就是要黑些才显英气,像你那样,底下的小兵们都不服。”
  秦仁:“我也没想当将军,再说了,我跟张肃叙旧,二哥你看着前面,少回头,仪仗都乱了。”
  两位皇子斗嘴时,张肃只管目视前方,而他的前方便是穿着一件青色锦袍的小公主,尽管张肃没有刻意只盯着小公主的背影看,但离得这么近,他还是看清了几次,包括小公主头上的玉簪,小公主因为绾发而露出来的莹白后颈,小公主随着马步微微摇晃的腰背,以及小公主搭在马腹两侧的长腿。
  好几次,因为视线无意落在了他不该去看的地方,张肃还要刻意去看两侧的百姓。
  “哈哈哈,你不想跟我说话,我看人家张肃也没想跟你叙旧啊!”
  秦炳见张肃歪着脑袋,还是朝背着三弟的一侧歪,不禁大笑起来,结果他刚说完,张肃就转过来了,瞥他一眼,再看着三皇子道:“云州确实比京城这边晒些,不过微臣已经习惯了,几位殿下在京城可一切安好?”
  秦仁就知道张肃也惦记他们,笑道:“我们都挺好的,二哥武艺越发精进了,我好吃好喝的,变化最大的是妹妹,你瞧,她上个月开始去吏部当差了,比我还快一步。”
  既然他提到了小公主,张肃便顺着这个话题朝前面的小公主道:“微臣进京前也听闻了公主的才名,心中十分敬佩。”
  庆阳笑笑,头也不回地道:“你在战场立功,保家卫国,亦值得我等敬佩,就不必说这些奉承话了。”
  秦炳继续插嘴:“就是,这些我们都听腻了,你快给我们讲讲战场上的事,骠国人长得什么样,那边的瘴气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肃便两位皇子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阳光从后面照过来,庆阳能看到一侧地面上属于张肃的半截身影。
  路上她虽然没有回头,但早在张肃与邓冲的马车靠近城门时,早在张肃下马给父皇行礼时,庆阳已经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知道他晒黑了,更高了,隔了两年多再见都有些陌生,可张肃看到她又迅速移开视线的恭谨是她熟悉的,他站在马车旁清冷如剑的身姿也是她熟悉的。
  分开两年多又如何,除了长高了长大了,庆阳没觉得自己的性情有何变化,那么张肃在云州不是操练就是跟着邓冲、张坚巡视边关,最后再去骠国打了一仗,他又能变到哪里去?
  皇城到了。
  有了官职的庆阳越发光明正大地参加了这场为凯旋将士们庆功的宴席,张坚等将领与云州军还要继续戍边,父皇派了官员过去在云州另行设宴犒赏三军。
  相比张肃等小将,邓冲才是宫里这场庆功宴的中心,文臣们高声赞扬邓冲的功绩,武官们唯有敬酒以表达敬佩,可惜邓冲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大碗大碗地连续喝酒,才饮一碗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被兴武帝勒令以茶代酒。
  庆阳曾经不喜邓冲的无礼,此时亲眼目睹邓冲大病一场后的老态,目睹父皇与王叔几度泛红的眼眶,庆阳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宴席吃到一半,兴武帝接连升了几个立功新秀小将的官,其中张肃为西营一卫卫指挥,与秦梁、邓泰以及外放各边军历练的张恒、邓坤、孟长川等人一样都是正三品武职。
  张肃领旨谢恩。
  小将们都封了,兴武帝最后看向邓冲,道:“定国公助朕开国有功、统一南地有功、北伐西胡有功、南讨骠国有功,乃是本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大将,让你任京师四营的哪一营统领都不足以嘉奖你为大齐立下的赫赫战功,所以朕决定专门为你增设超一品大都督一职,统领京军与天下兵马!”
  文官里的丞相还分为左右二相,兴武帝却给了邓冲仅次于他一人之下的兵权,足见帝王对邓冲的信任与器重。
  雍王都替邓冲激动了!
  邓冲手握着装了清茶的酒碗,闻言后眼中滚落泪水,然后离席跪到御阶前,俯身叩首:“皇上隆恩,臣感激涕零,若臣没有遭此大病,臣定会继续肝脑涂地报效皇上,可臣老了,臣连马都骑不稳了,臣看不上骑不了马拿不动刀的将军,臣也不愿意仗着皇恩做那样的将军,恳请皇上准臣辞官养老,就吃吃喝喝地过完余生吧!”
  他都这样了,连家里的儿子都骂不动,还能去管谁?
  与其占着一个他根本掌握不了实权的大都督虚职,与其因为兵权太大被皇上忌惮,不如踏踏实实待在家里养老。
  一场瘴疠鬼门关走了十几趟,估计也没几年好活的邓冲,什么都看淡了,无论龙椅上的帝王如何劝,都拒不肯受。
  他不要官职,兴武帝只能赐他“天下第一威武大将军”的封号,以及黄金万两、良田千顷等实物赏赐。
  “臣叩谢隆恩!”
  第92章
  因为初四办了一场庆功宴, 今年端午兴武帝就没再宴请群臣了,只皇家众人聚在一起过了场节。
  雍王一家照旧进宫了, 但庆阳瞧着,王叔有些消沉,王婶邓氏更是强颜欢笑。
  这都是人之常情,父皇与邓冲是好兄弟,王叔与邓冲同样是,才见过邓冲苍老的样子,两人哪能这么快就放下。邓氏就更不用说了,邓冲可是她的亲大哥,无论邓冲的身体还是他的辞官,对邓氏一族都是个打击。
  宴席散后, 雍王一家直接就告退离宫了,永康想跟弟弟亲近亲近,夫妻俩带着孩子们去了重元宫。贵妃稀罕才一岁的小孙女盈儿, 把秦炳一家三口带去了长春宫。丽妃干脆有样学样, 准备叫上自家老三与女儿去她的咸福宫坐坐。
  兴武帝一个眼神就让丽妃把即将脱口的话咽了回去。
  都走了, 留他一个孤家寡人吗?
  庆阳注意到父皇母妃间的暗流,笑着道:“那父皇与母妃休息,我跟三哥先告退了。”
  兴武帝:“不急,都陪朕待会儿。”
  兄妹俩便并肩坐在了父皇的右下首, 兴武帝指指旁边的另一张主位让丽妃坐, 问秦仁:“给严府送节礼了吗?”
  秦仁:“送了送了。”
  兴武帝哼道:“总算还知道些人情世故,月中你也要及冠封王了,想去哪里当差?”
  太子是储君,放在中书省最合适,老二习武, 先让他在兵部做些文职磨磨脾气,麟儿去哪都行,唯独这个老三,兴武帝得先问问儿子的偏好,免得他安排错地方,老三偷懒耍滑耽误事,到时候不罚吧他生气,罚重了丽妃跟女儿都要心疼。
  秦仁瞅瞅父皇,小声道:“儿臣读书不如大哥妹妹,武艺跟二哥完全没法比,就怕去哪都要辜负父皇的苦心……哎,父皇你别动手啊!我再想想,想想!”
  却是兴武帝听到一半就突然离席奔着儿子来了,吓得秦仁连忙往妹妹身后躲。
  庆阳及时跑到母妃身边,跟紧张起来的母妃挤在一张椅子上坐着,只管看戏。
  兴武帝一把抓住不想当差的老三将人摁趴在桌子上,咬牙道:“赶紧想,什么时候想出来朕什么时候放你!没出息的玩意,你王叔小时候虽然不喜欢读书,可他功夫好,跟着朕东征西伐没少立功,整个老秦家只有你,都快成亲了还一身懒骨头!”
  以武立国的皇帝纵使五十五岁了,依然一身是劲,大手扣着儿子的肩膀,捏得秦仁生疼。
  庆阳看着三哥疼得变形的俊脸,兀自轻松地道:“我在吏部了,二哥在兵部,六部里面还剩下管田地财政的户部、管典礼科举的礼部、管刑罚审核的刑部以及管工程事务的工部……”
  秦仁:“礼部,父皇我想去礼部!”
  兴武帝依然摁着儿子:“你是命好生为皇子,不然天下学子争破脑袋才能进的六部,你有什么资格挑挑拣拣?朕看你礼部也不用去了,去北营给你王叔当小兵,练上一个月保管治好你的懒病!”
  秦仁真想哭了,哀求地望向妹妹。
  庆阳这才道:“父皇,三哥的字还算不错,去礼部多少能显出他一些才干来,去北营的话,堂堂皇子连晨跑都掉队,他自己丢脸不打紧,损及父皇的威名怎么办?”
  丽妃下意识地点头。
  兴武帝又重重地捏了儿子的肩膀一把:“那就去礼部,每个月朕要亲自看你的考评,你敢不尽职,朕就送你去御史台!”
  聂鏊驳斥妹妹的雷公脸在眼前晃过,秦仁赶紧保证一定会好好当差。
  兴武帝终于松开手,叫兄妹俩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