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张肃:“肉包四文一个,比这个要小些。”
  嘴唇被烫的秦仁吸着气问:“怎么这边反而比京城还贵?”
  小小年纪就进宫当伴读很少有民间行走经验的张肃一时卡住了,庆阳看看两边不断经过的商旅,了然道:“京城百姓比外地百姓富裕,家中吃得起这种白面包子的多,小贩们卖得太贵,百姓们可能就不去买了。武威是边关重镇,商旅多,商旅盘缠充足,之前在经过的小城小镇吃喝都不如意,到了武威肯定舍得吃好的,所以小贩反而敢提高价钱。”
  秦仁只是赞成地点头,张肃多看了聪慧的小公主一眼。
  经过两个没多稀奇的小摊,庆阳停在了一个大娘的摊子前,大娘卖的是一种把腊肉卷在中间开口的烤饼的吃食。
  “哎呦,小姑娘怎么长得跟仙女一样,要尝尝老妇人的肉夹子吗?我们家的腊肉可香了,不信你试试。”
  老妇人热情地用筷子夹起一片腊肉递过来。
  庆阳不着痕迹地观察老妇人的手与筷子,手布满皱纹但干干净净的,筷子瞧着也是十分新。
  庆阳这才张开嘴。
  有些奇怪的味道,吃起来却很香。
  庆阳要了两个,大娘动作麻利地包好,十文钱一个,庆阳直接给了大娘一块碎银子,喜得大娘乐开了花。
  走开几步后,秦仁悄悄道:“妹妹这么大方,岂不是显得我刚刚很小气?”
  庆阳:“第一,这是我的银子,你不能拿我的银子大方。第二,大娘夸我了,卖包子的大爷夸你了吗?”
  秦仁:“……”
  庆阳再把多的那个肉夹子递给张肃:“尝尝吧,不能白让你陪着。”
  这么高的个子,多吃个饼肯定撑不到。
  张肃:“……谢姑娘。”
  于是,两个高挑少年护着一个小姑娘,边走边吃地逛了起来。
  第56章
  难得出回宫的小公主对她在武威城里见到的每一幕都兴趣十足, 手挎篮子健步如飞的壮实妇人她要目送好远,不知为何跟爹娘哭闹的孩子她能一直旁观到对方不哭了为止, 就连摊主与客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她都听得津津有味。
  每当小公主在一个地方驻足时间长了,秦仁就偷偷朝张肃使眼色,纵使他很喜欢自己的妹妹,对妹妹这种兴致也无法理解。
  可惜张肃没有给他任何回应,只管默默地守在小公主身边。
  看着看着,庆阳忽然打量起身边的两位少年来。
  秦仁:“怎么了?”
  庆阳对着三哥道:“右前方茶叶铺门口有个穿绿裙子的姑娘,一直在偷看你跟张肃。”
  张肃纹丝不动,秦仁装作不经意地扫视一圈,目光在妹妹说的姑娘身上微微停留一瞬,见对方果然在看这边, 秦仁忙道:“快走,换个地方待。”
  庆阳:“……三哥怕被姑娘看?”
  秦仁不怕,但他很不习惯。
  庆阳再去看张肃, 张肃:“……我是来保护姑娘的, 去哪全凭姑娘做主。”
  庆阳:“那我一直停在这里, 你不怕被她看?”
  张肃的视线随着刚从身边经过的一个魁梧男子移向后方,道:“我只负责警戒,不会在意不相干的人。”
  秦仁受不了了,催促妹妹:“走吧, 她身边又多了一个姑娘。”
  庆阳愿意照顾三哥, 笑着往前去了。
  早饭已经吃好,接下来就是看小摊逛铺子,庆阳还买了一套别致的信笺,留着给母妃写她的见闻,回宫后再一起送给母妃。
  “可惜没什么值得带回京的礼物。”逛了半条街, 庆阳遗憾地道,出来这么久,她想母妃贵妃大姐姐了,就想物色几份合适的礼物送回去。
  秦仁:“那是因为家里的东西都是第一等的,外面这些你当然瞧不上。”
  妹妹瞧不上,母妃她们也瞧不上,不能讨人欢心的也就无法作为礼物。
  “去茶楼坐会儿吧。”
  “嗯。”
  茶楼里有位说书先生,刚开始还在讲一个志怪故事,可能庆阳三人还带来了几个乔装的侍卫,显得茶客多了,说书先生竟然改讲武威城最近的大事了。战场的事他或许知道的不多,但他熟悉前任总兵袁兆熊啊,绘声绘色地说起当地百姓早就有所耳闻却不敢公然议论的袁兆熊的私事来,譬如袁兆熊的第六房小妾是如何抢来的,譬如袁兆熊靠走私得了八匹汗血宝马。
  真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贪也白贪,现在命没了,汗血宝马也成了皇上的。”
  “当今圣上真是威武,过来一趟不但收拾了袁兆熊,还把西胡打得元气大伤,我看啊,接下来十几年咱们这边都要太平喽!”
  庆阳看向三哥,秦仁露出了跟妹妹一样的笑容,有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父皇,他们做儿女的都跟着骄傲。
  歇了两三刻钟,三人离开了茶楼。
  “三弟?”
  正走着,身后突然传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庆阳回头,看到了骑着骏马并肩而行的堂哥秦梁与定国公世子邓坤。
  庆阳熟悉的秦梁是崇文阁、演武堂里的那个文武全才,但因为年龄差距,秦梁陪她玩的时候并不多,堂兄妹间谈不上多深的情分。至于邓坤,长得像他父亲邓冲,说话行事也像,庆阳一直都不太喜欢。
  “大堂哥。”随着二人把坐骑交给随行的侍卫走过来,庆阳笑着唤道。
  秦梁:“出来玩吗?怎么没多带几个人?”
  庆阳朝前后使个眼色,秦梁顿时明白了,转而问起兄妹俩都逛了哪些地方。
  邓坤插不上皇家子弟的话,上下扫了张肃几眼:“听说你在关外杀了十一个人?瞧着不像啊,该不会贪功虚报了吧?”
  张肃虽然才十五岁,身高却不输已经二十六岁的邓坤多少,几乎直视邓坤的眼睛道:“谎报军功轻则免职重则处死,世子若无证据,还请慎言。”
  邓坤哎了两声,指着张肃朝秦梁笑:“听听,我不过逗逗他,这小子竟然跟我较真了,跟他大哥一样开不起玩笑。”
  秦梁皱眉道:“你这玩笑本就不妥,以后少开。”
  他不配合,尴尬的就是邓坤,于是邓坤就更看张肃不顺眼了,挑不出张肃战功的问题,邓坤突然笑了,盯着张肃的脸道:“我懂了,那些胡人一定是看你长得像个文弱书生才都奔着你去,结果反倒变成了你的战功。”
  张肃垂眸,不屑与他做这种口舌之争。
  秦仁不爱听这话,但面对一身虎豹凶气的邓坤,秦仁有些犯怵,就朝秦梁使眼色,让秦梁管管。
  秦梁刚要开口,才到他们胸口高的小公主突然冷声道:“邓坤。”
  围在小公主身边的四个高个子同时低头。
  庆阳直视邓坤道:“张肃是我三哥的伴读,更是父皇钦点保护我们的侍卫,你辱他便等于辱我们,念在你是功勋子弟且本次伐胡作战也立了功劳,今日我只罚你掌嘴三下,以后你若敢再犯,我与三哥定不轻饶。”
  邓坤懵了,难以置信地看向秦梁。
  秦梁比他更熟悉小公主的脾气,他是不好劝的,仗着身高朝秦仁使眼色。两句玩笑而已,不值得如此,再怎么说邓坤也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张肃只是卫国公府不袭爵的三公子罢了,论身份,邓坤贵过张肃。
  秦仁没去比较两人的公子身份,但邓坤那脾气,能甘心自己掌嘴?秦梁都表示不赞同了,妹妹再坚持惩罚邓坤,邓坤一气之下一走了之,尴尬的还是妹妹。
  秦仁下意识地露出笑脸,低头准备去跟妹妹做个和事佬。
  结果他还没调整好表情,妹妹一个眼风毫不留情地扫了过来:“三哥,士可杀不可辱,你就是平时脾气太好,才让旁人敢当着你的面辱你的亲信,你再这么下去,下次受辱的该是我了。”
  秦仁脸色一变。
  庆阳继续看向邓坤:“怎么还不动手,你要抗命吗?”
  九岁的小公主个子不高,脸上全是稚气,偏生了一双不怒而威的眼,如今沉下脸,气势更足。
  但邓坤可不是吓大的,他自记事起面对的就是自家老爹的横脸,他见太子都不怵,何况一个小公主?
  他佯装赔笑,道:“殿下言之过重了吧,我只是跟张肃开两句玩笑,绝无……”
  庆阳回以一笑,随即看向左右:“来人!”
  离得并不远的十六个侍卫立即从两侧靠近,一队手握刀柄护在两位殿下身后,一队以同样的姿势挡住秦梁、邓坤的退路。
  秦梁眼角一抽,邓坤再也笑不出来了。
  庆阳:“掌嘴,还是被他们押走,你自己选。”
  邓坤终于想到了兴武帝,想到了兴武帝对小公主的种种纵容,别说今日他确实不太给三皇子面子,就算他一点错都没有,只要小公主哭闹不止,兴武帝也会意思意思惩罚他吧?
  没辙,邓坤咬咬牙,抬起手来,刚轻飘飘地打了一下,注意到小公主皱了眉头,邓坤赶紧加重力道又来了两下,免得小公主不高兴给他加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