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她面色如常过去,把酒坛小心放进去,“破土奠路便成了,下一步该埋镇路石,你们可备好了?”
  “早就备好了,快,抬过来。”
  几个青壮年用扁担扛着一方小石碑过来,赵二姐上前用抹布擦干净,露出上面的五个大字——泰山石敢当。
  瑾玉目光扫过这五个字,有一瞬恍惚,继而回神,笑道:“此石当埋至转角处。”
  再次挖坑,放下去,待封土时,她掏出三枚铜钱,递向村民。
  “选个人出来,抛一抛铜钱,若是全都正面朝上,这路会很坚固安全,抛铜钱者也会沾染福泽哦。”她半真半假说着。
  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统一决定把这个机会让给瑾玉。
  “您和山神庙护佑着云岫山呢,您来吧。”
  瑾玉徐徐舒展眉眼,婉拒道:“多谢好意,但我不方便抛。”
  凡人抛铜钱求庇佑,神明又如何能寻求庇佑呢?
  可村民还是没选自己人,齐齐看向了一人。
  “我吗?”裴雪樵清冷神色一怔。
  “裴老板,之前是我们误会你了,我们也听瑾玉姑娘说过,这路能成,你们栖云是大功臣……哎呀好话我说不来,让你抛你就抛!”
  裴雪樵手足无措接过铜钱,颇无助地看向瑾玉,却瞧她对自己鼓励点头。
  “既是大家的好意,你便领了吧。”
  “万一没有正面呢,”他握紧冰冷的铜钱,神色忐忑,“万一……”
  村民们摆手笑道:
  “就是个意头,别太在意。”
  “云岫山可是有山神娘娘庇佑呢,放心抛。”
  几句话下来,裴雪樵仍没动作,若栖云的高管在场,一定眼睛抽抽,连连吐槽“对赌协议你都不怕,怕抛铜钱?”
  “女士……”
  一只温热的手附上来,托着裴雪樵的手腕,使力向上,三枚铜钱循着力道飞起——落地时,一模一样的三面映入众人眼里。
  “哈哈,三个正!好兆头!”村民们笑呵呵拍手,对云岫村的新气象充满喜悦。
  裴雪樵愣愣垂目,细长的凤眼因为往下看,拉长成了清亮的圆眸,显得呆呆的。
  “是你帮了我吗?”他声音低低的。
  瑾玉笑望着欢欣的村民,闻言不以为意,“我不是说过吗,修路是大功德,是你自己福运好。”
  “如果我抛出了反面呢?”
  “不可能。”
  山神娘娘自信摆手,下一刻,她尴尬轻咳一声,眨巴着眼回望,“这次真的是你运气好,我没出手,真的。”
  “我信你。”裴雪樵低低应和,注视着瑾玉朝村民走去,一颗心逐渐化作一汪春水,呢喃般道:“我的运气真的很好。”
  “大家回神,还有最后一步。”
  瑾玉拍拍手,唤回村民们的注意力,“剪彩请煞,红绸可备好了?”
  “在呢在呢,”村民们喜滋滋捧着一叠红绸过来,“听你的,用香灰水浸过。”
  喜庆的红绸舒展开来,瑾玉站在最中,朝着众人笑道:“这一步我们便一起来吧。”
  咔嚓。
  剪开的红绸被众人系在路边古树上。绿意葱葱里,鲜亮的红绸分外显眼,衬得陈旧古朴的云岫村有了丝活气。
  “好啊,通了路,以后云岫村上下就方便了,以前进趟郊市,麻烦哦,又坐驴车又坐公交的。”
  村民感慨着,裴雪樵在一旁主动道:
  “大家兴许忘了,除了云岫山本地人,外来游客也方便出入。旅游经济是一大收入来源,大家可以试着把握。”
  “对哦!只说这阵子靠瑾玉老板的美食,吸引的人流就不少。我摆摊的时候听见有人抱怨说路不好走,来一趟不方便。这大路一通,开车能上半山腰,这来的人不得多了去了?”
  “嘶,那我是不是得多备点货?”
  “各位说的对,好事这便来了,”瑾玉晃晃新收到的消息,“我接到了郊市一中的消息,说初三学生的劳动节行程定在了云岫山。”
  顶着一众村民期待的目光,她笑盈盈道:“他们希望我来供应午餐,同时,也希望云岫村达成合作,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农耕的劳动。”
  山老头环视一圈村民,瞧着最小也是中年模样的村民,笑呵呵的。
  “村里好多年没来过学生崽了,欢迎欢迎!”
  一日后,村民捂着脑袋不堪其扰道:
  “快把这群叽叽喳喳的学生送走,吵死人了!”
  由于学生的行程终点才是山神庙,山神娘娘并不知晓麻烦即将上门,她抄起菜刀,思索道:
  “学生的餐点啊……有了,既然他们以’植树农耕‘为题,倒是恰和了谷雨的意头。”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今日食种瓜点豆套餐好了。”
  【作者有话说】
  ▌山神娘娘穿着布鞋踩过露水落后的土地,笑盈盈道:
  “老话说:‘走谷雨,踏青尾。’多踩踩谷雨的土地,有条件的再采一把车前草泡脚,祛湿防暑,地气养人气哦。”
  第48章 种瓜点豆套餐2
  ◎山神娘娘热衷投喂灶台边所有人类。◎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老话讲,就是埯瓜点豆的时候了。”
  山老头刚准备砸吧口旱烟,瞥了眼白净的学生,把烟杆往鞋底敲了敲,起身给排排站的学生发草帽。
  “来,一人一个,我们下地。”
  方维维摸着明显新做的草帽,与同学对视一眼,推拒道:“山爷爷,我们不晒。”
  “小娃娃懂啥,去了地里不带草帽,一小会就把你们这细皮嫩肉的晒红了!”
  山老头眼睛一扫就知道这群学生在想啥,瞪她们一眼。
  “戴上!”
  学生们缩缩脖子,怂得似鹌鹑,老实戴上帽子。
  瞧着一群娃娃们乖巧模样,山老头眼中喜欢一闪而过。
  “走,下地。”
  “爷爷,我们去做什么呢?”
  “种瓜点豆,当然少不得豆子。谷雨前后,采摘嫩蚕豆是项时令习俗。”
  瑾玉将袖口挽过手肘,翻弄着昨日新送来的鲜蚕豆。
  经由村民采摘的蚕豆颗颗饱满完整,只需指甲盖在豆荚凸起处轻轻一掐,青玉似的豆粒便滚进陶钵。
  这果实太过鲜嫩可爱,山神娘娘拒绝不能,捻了一粒入口。
  一道轻微的“嘎吱”声,豆荚外皮的微韧口感与清新的植物青涩感交相辉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感。
  “甚好。”她弯弯眉眼,抓把粗盐撒进滚水,将青皮蚕豆倒进去滚了几滚,捞出沥干。
  弯腰看眼灶火,她蹲下身,抄出里面的猪蹄,刀刃贴着蹄缝刮去焦皮。黑色灰尘下,细毛被火焰燎尽。
  再上砍骨刀,几下分筋错骨刀,粉白肉筋颤巍巍露出。冷水入锅,拍姜丢葱,焯至血沫浮起,捞起冲净。
  热锅热油,白糖炒至琥珀色,浇一勺沸水。激烈的“刺啦”声里,各色香料包裹在布包,投入糖色翻滚。猪蹄也沉下去,蚕豆紧随其后。
  瑾玉听着锅里咕嘟冒泡的动静,有些失神,“不知那群孩子们与云岫村民相处如何了。”
  “我挖一个坑,你放一次豆子,晓得不,娃娃?”山老头示范地用锄头挖了个小坑,指着坑说道:“丢进去就行。”
  方维维看眼手上的蚕豆,再看看小坑,紧张地点头,“我记住了!”
  一时沉默。
  山老头看着她,她看着山老头,重复道:“爷爷,我记住了,开始吧。”
  山老头无语地指指刚挖的坑,“……你倒是丢啊。”
  “噗!”同学喷笑出声,有个男生接过她手里的蚕豆种,“你个五谷不分的,让我来。”
  “你来就你来!”方维维闹了个大红脸,退后一步看男生发挥。
  只见男生拿了颗蚕豆种放进土坑,旋即得意洋洋望向山老头,“怎么样爷爷,我做的没错吧。”
  山老头一阵沉默,片刻,他虚着眼道:
  “好大气哦,给蚕豆住三室两厅。”
  “哈哈哈——”又是一大串笑声,似乎是放松了心情,学生堆里又挤出来一人,兴致勃勃道:“我来我来!”
  他接过种子,嘟囔着“不住三室两厅,看我找二舅妈借几个膨胀螺丝,一个房间住八个小孩!”
  说着,手里一把蚕豆种悉数落进小小的浅坑,甚至由于太多,一枚蚕豆种被挤出了坑,骨碌碌滚到山老头的脚边。
  “哈哈哈!”“嘎嘎……”“鹅——”
  一霎时,各色群魔乱舞的笑声回荡在农田,山老头揉揉发震的耳朵,暗道自己是不是太老了,连娃娃的声音都觉得吵。
  “云岫村很热闹。”
  裴雪樵缓步踏进山神庙,挽起袖口,接过瑾玉手中的苋菜,有些好笑道:“来时路过,很远便听见了笑声。”
  瑾玉自若起身,抓起一把洗好的苋菜,“咔嚓”折断,笑意清浅。
  “孩子们有活力是件好事。清晨时我观校车前来,孩子们都恹恹的,还有些担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