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163节

  若当真让着白话文流传天下,以后儒法的文士们还怎么写文章?
  是按照圣人教导的行文格式写,还是按照他周铁衣的白话文写?
  写出来的文章给谁看!
  文士们看不过去,自然会上书谏言,大骂《天京报》危害!
  但这件事自己已经和青空规做了,自己两人做没有事,因为圣上知道这是正常的党争,是三司和周铁衣,天后之间的权柄之争。
  但天下文士们却做不得这件事。
  因为天下儒家,法家的人,每人写一篇文章,那就是‘天下民意’,圣上如何管?这是逼宫啊!
  想到这里,即使以董行书的城府,也激动地站起身来。
  董修德这个时候才反应出来不对劲,小声试探地问道,“父亲?”
  董行书强压心中怒火,“是不是所有文章都在这里?”
  董修德心里咯噔了一下,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我和瀚辰各邀请了人,我这里只是儒家写的文章,其余法家的文章让瀚辰带给司律,还有诸如名家,史家的文章,他们准备自己送到朝堂,到时候父亲不用批注,直接上呈即可……”
  这样做,才能够显得他们儒家大公无私,没有收拢天下人的言道权柄嘛。
  董行书听完,愣了一息,暴怒道,“混账东西!”
  恐怖的威势压得董修德抬不起头,只觉得身上有千斤担子。
  董行书看了一眼下人捧着的一堆奏折,下人在这二品大儒的威势下,直接跪倒在地上,身体颤颤巍巍,不知所言。
  “唉!老夫错了,老夫晚明白了几个时辰!”
  当初他看完整篇白话文,就应该明白,这是周铁衣要对整个以文章吃饭的诸家宣战。
  只不过他当时身在局中,本来就与周铁衣敌对,自然认为周铁衣这是在对他们儒法宣战,没想到周铁衣居然扩大打击面,延伸到名家,史家之流。
  不过就算自己当时想通了,也只是延缓,无法扼杀这计谋!
  这是阳谋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现在不要说防民了,他董行书连天京读书人的口都管不住,必然会被这悠悠众口架在圣上面前,逼得与周铁衣争夺如何写文章的道统!
  若他董行书不这么做,先不要说圣上饶不饶他,光是天下儒生,该怎么看待他这个被儒生选上去的司民?
  董行书前所未有地疲惫,但看向儿子,还是说道,“你去将教子棒请来,我要考校你几个问题。”
  第192章 董公七策定胜败
  五月二日。
  经过了一整天的发酵传播。
  白虎城武勋,青龙城,玄武城富商以《天京报》糊门,纳福驱邪的事情终于传到了朱雀城市民耳中。
  而这些市民,又以家里面在各府做事的家庭为主。
  他们的每月的收入本来就比周围人丰厚,又时时能够得到‘上层’的消息,如今一听,能够只花费五文钱,就能够纳福驱邪,谁不愿意这样做呢?
  朱雀城,一处居民小院内。
  “婆娘,你等会儿买报纸的时候,多买几百张。”
  “我们家只需要一份报纸就足够了啊?难道多糊几份,能够多纳福辟邪?”
  “妇道人家见识短!这《天京报》有纳福辟邪的作用,昨天是没有明眼人知道,今天之后,恐怕这报纸一张难买,到时候我们手中有几百张,加五文卖给周围的街坊邻居,他们还要感谢我们呢!”
  “还是当家的厉害!”
  ······
  朱雀城,小说楼。
  今日说书楼打开店门做生意,管事的小说家就发现一个怪事,那就是不少妇人们拿着篮子挤了进来,而且直奔‘报亭’。
  “小二,来一份《天京报》!”
  有妇人率先开口道,她买回去,只是想要简单糊个门。
  “我来两份!”
  立马有人嚷着跟进,她买回去,主要想着送自己亲家一份,同时在自己亲家面前显摆显摆,顺便彰显一下自己丈夫已经升任将军府的二等管事,才能够得知这么重要的消息!
  “我要两百份!”
  这声音一出,周围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位妇人骄傲地像一只胜利的孔雀,拿出一两银子,仰着头,对小二喝声道,“还愣着干嘛,没看到银子吗?”
  小二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昨天还只是慢悠悠卖着的报纸,今天怎么成了香饽饽了。只不过他没有弄明白,但是天京的大小妇人们却都弄明白了。
  《天京报》,能纳福驱邪。
  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当中午之后,大量普通百姓开始用读完的报纸糊门,黑白的纸张在烈日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最好的宣传。
  一张张报纸如同雪花,在上层刮的大风下,吹入天京的千家万户。
  如病毒般的宣传在这个时代展开,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天京纸贵!
  ······
  司民府。
  董行书早已经收敛了昨日的疲惫之色,今日他召集朝堂诸公商议《天京报》之事。
  这次的人很多。
  不止学部尚书唐安世,象部侍郎王吉贞几人,还有大量的四品,五品官员,他就是想要看看他们究竟怎么说,自己才好确定怎么做。
  等过了午时,《天京报》风靡四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在场诸公耳中。
  每一刻仆人都进来禀报情况,每一次在场的人心就沉下去一点。
  当最后仆人小心翼翼地进来说道,“三十六座说书楼的《天京报》已经卖完了,需不需要去统计那些商家的报纸?”
  所有人的心都沉在了谷底。
  片刻之后,董行书才开口问道,“《醒世报》卖得如何?”
  仆人小心回答,“比昨日少些。”
  “如何会这样!”
  一位五品言官急切地开口道,“那篇狗屁文章明明昨天卖得还不怎么样!”
  董行书沉声道,“慎言!”
  他这次说话十分有分量,直接将五品言官的声音压了下去。
  对方口中的狗屁文章可是有‘圣谕’的,虽然在场都是儒家的人,但是能传到天后耳中。
  天后要是以此为由,拿下一个五品言官,易如反掌!
  现在周铁衣势大,实在是不宜再与天后起争执。
  这位言官被这么一提醒,立马意识到自己失言,他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同样坐着的赵观山。
  只不过赵观山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听不出这话意思的样子。
  “是下官无状。”
  这位言官起身,对着董行书和赵观山先后一礼。
  赵观山依旧不动声色,顿时吓得这言官背后冷汗涟涟,甚至忽然在心里埋怨起董行书了,虽然这赵观山是王梦龙的学生,但这件事怎么召他前来,这不是明摆着给天后透露消息吗?
  董行书看向赵观山,开口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赵观山这才不沉默,笑道,“本官刚刚正在思考《天京报》之事,没有听到他在说什么,实在是糊涂。”
  学部尚书唐安世在心中一叹。
  当时将赵观山推上天京卫是不得已而为之,给圣上下了一个钉子。
  但如今他们却不得不拉拢赵观山。
  若是这么大的事情,赵观山连参与都不参与。
  那么即使赵观山是王梦龙的学生,也会和儒家渐行渐远。
  这得失之间,都需要反复权衡,找到那平衡点,甚至很多时候,都只能够考虑平衡,而不能够考虑对错,所以为官不易。
  “本官听说,是周家命武勋和商家对外宣称,《天京报》可以纳福驱邪。”
  他将话题拉回了《天京报》之上。
  荒唐之言!
  大量五品,四品的官员们在心中做出判断。
  他们已经过了‘小民’的阶段,自然知道所谓的‘天后纳福,将军驱邪’乃是市井之言。
  不过有先前那言官的例子,大家都不敢言。
  董行书神色平静。
  昨日想清楚周铁衣为什么写白话文之后,今日见周铁衣的手段,能够一日之间,天京纸贵,他反而不觉得奇怪了。
  若没有这般手段,周铁衣如何敢向儒家,法家,名家,史家等诸家宣战?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他这是空穴来风啊。”
  王吉贞感叹了一句,这《醒世报》的事情,他也在管着。
  现在虽然没有出错,但是却被周铁衣压着打。
  那么他只能够小小的吹捧一下周铁衣,免得锅甩到自己身上。
  不是我王吉贞不努力,是敌人太凶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