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崔孝先怎么说?刘钦忽然问。
徐熙见他病中仍有如此敏锐,第一句就问崔孝先,心中不由惊诧,面上却未显,面上没说什么,但他这些日在群臣间颇有些走动,好像对改革有些微词,还有两次在馆阁里秘密约见了安庆王。
安庆王刘绪是刘钦的一个兄长,不受宠,也没什么威胁,在刘钦刘缵甚至不上台面的刘骥为了大位相争的时候,他却始终一点动静没有,也没人将他放在眼里。
刘钦即位之后,为表手足情谊,也出于其他某方面的考虑,没有让他像当初的刘骥一样外出就藩,而是在京城里面找个职位安置了,每逢年节还会叫上他和其他几个兄弟姐妹进宫吃家宴。
安庆王是个没什么志向的人,起码一直没有表现出来,但刘钦一旦身死,他便是活着的龙嗣当中最年长的一个。刘钦身强体壮时,大可与他兄友弟恭,病后却不一样了,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分出心神暗暗关注着,只是没有通过徐熙,而是另有渠道了解。密报送来,最近两日的还没看,却没想到先从崔孝先这儿摸到了他。
嗯。刘钦没有再多问什么,过后整理出来报我。
徐熙应下,正要抬头,门口传来哗啦啦盔甲响,响动很大,又十分急促,更是朝着他们直奔过来,听得徐熙不由向后转去了身。朱孝也神情一动,陆宁远猛地绷直身体,脚步就待迈出,刘钦却拉住他摇摇头,没事,是虎臣来了。
刘钦病后,一直是秦良弼负责亳州城防之事,时间一久,他对秦良弼的脚步声也就熟悉了,知道是他,放下心来,向后靠实了垫子,肩膀展了一展,暗暗轻松了些。
这样细微的动作,就连正站在床边不远的徐熙都不曾分辨出来,只是闻言之后暗忖:是了,如果不是秦虎臣,外边兵丁就会将人拦住,这人却大咧咧直接进来,应当是他没错。
陆宁远却微微一怔。下一刻,秦良弼在门口现身。进得门内,他当即跪倒,披着一身甲胄,噼里啪啦地膝行上前,诚惶诚恐道:惊扰圣驾,臣罪该万死!
他这副作态颇有些表演意味,但也在情理之中,徐熙看他一眼便已会意,不由暗哼了一声。
刘钦负伤的账到现在还没同秦良弼算过,在他处置之下,亳州又出了这等乱子,刘钦就是不剐了他,他也非得去一层皮。
等局面稍稍安定,建康的言官们自然会风闻此事,还有后言。徐熙冷冷将目光收回,面上却丝毫不显。
对他的心思,秦良弼自然是无从体会的。进门就跪,于堂堂都指挥使而言虽然有些上不得台面,但只要能让刘钦消气,他也顾不上别的许多,只顾闷头告罪。
眼见着秦良弼从门口一路膝行,好像一座铁丘滚滚而来,徐熙怕被他碰到,不由闪了闪身,让他从自己面前过去。
等他跪行到刘钦床边就差两步远的地方,刚低了低头,嘴巴张开,还没听见下一道声响,谁知变故突起,却是陆宁远提着他盔甲领口,竟然一把将他拉开了。
第270章
陆宁远这一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一时间,旁人都没有动作,就连被踉跄拉开、一跤跌坐在地上的秦良弼本人第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在原地愣了一愣,随后才拧起眉头猛然大怒,一张面孔腾地黑了。
他张了张口,猛地在地上一个挺身,余光却忽然瞥见靠在床头的刘钦,那一挺便陡然收了几分力道,只将自己拔起来,在地上重新跪得直了,却未站起,和陆宁远鼻子顶着鼻子其实以他的身量,即便想要如此也不可得。
他怒气勃发,脸上神情有如黑云漫卷,紧盯着陆宁远的两只眼睛隐隐烧着火,可他在出口之前,生生将嘴里的话抑下了,只是问:陆总兵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尽力压低了声音,可他话一出口,不大的房间当中仍是嗡地一响。任谁都能听出这声音当中压着什么,引得人心里也跟着一颤。
陆宁远不答他话,同样跪倒在地上,对刘钦道:请陛下允臣兵马入城,与秦将军换防!
为什么?刘钦已经从刚才的震惊当中回神,明知故问道。
陆宁远低了低头,不带半分委婉,好像也全没考虑过下一刻的局面,竟然就这么直接道:臣恐旁人行事多纰漏,难保万全。故请陛下将城防之事全权交予臣。
刘钦心里本来已经有所揣测,却万没想到他竟会直接这么说出口,不禁又惊了一惊。那边,秦良弼的呼吸声猛地一粗,张口便喝:陆宁远!身子在地上一挣,盔甲哗啦啦响,一只手已经扯在陆宁远领口上了,若非刘钦在场,恐怕他已经一拳挥下。
可他毕竟还存着最后几分理智,没有敢在刘钦病榻前面大打出手,一张脸由黑转红、又涨成了猪肝色,两只眼睛瞪得像牛眼睛一般大,好像要从眼眶当中凸出来,死死盯着陆宁远,看着好不吓人。
徐熙算得上见多识广,也没见过这般场景,一时竟也来不及有何反应,既不敢在秦良弼怒火正盛时触他的霉头,也怕万一今天明显不大正常的陆宁远发起疯来,不可控制,自己樗蒲贱质,可抵不住两位大将一拳一脚。
这当口是缓和两句,还是趁此机会在刘钦面前狠参陆宁远一本为上?只不过按眼下局面,一句话没说对,只怕两人马上就要打起来,误伤了他还是小事,刘钦本来伤重,情何以堪?
他脚下动动,往床边走近几步,也离着秦、陆两人更近了,终于平心静气地道:两位将军御前失仪了。算是不偏不倚,不拉偏架。
秦良弼神情狠戾,闻言还是猛地撒开了手,跪在地上喘着粗气。陆宁远让他抓着领口时,两手便垂在身侧,看着不像要还手的意思,只是浑身绷得紧紧的,也没什么友善之意。
半晌,秦良弼粗声道:臣失礼了!陛下恕罪!两只碗大的手攥成拳头抵在地上,手背上的青筋还高高绽着,像是要崩出来。
陆宁远却没有请罪,只是跪在那里,微低着头,仍和刚才一般模样。
让徐熙一打岔,刘钦也即再度回神,隐约明白了陆宁远心中所想,不知道他到现在是不是有了一点悔意,知不知道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可陆宁远只留一个额头和一只鼻子给他,什么也看不出来。
该用谁,不用谁,我自有定夺,何用旁人多嘴?刘钦冷冷道。说这话时,他谁也没看,说完之后却又转向秦良弼,刚才的士卒哗变,是怎么回事?
他前一句压了陆宁远,后一句用哗变二字,在秦良弼脑袋上面也敲了一敲。秦良弼果然脸色一变,声气马上细了,急道:不是哗变,陛下,不是哗变!是军士们闹了误会,有几个人闹将起来,只是动静大了点,也马上就被扑灭了,绝没有哗变之事!
他怕自己解释的不清楚,说完了紧跟着不停口地又道:臣赶过去的时候,就已经平息了,之所以阵仗显得这么大,是城里有人以讹传讹,以为城门口出了什么大事,这才乱起来。其实就是这些天军中有些传言,又赶上城下夏人煽动,就有三两个士兵闹了迷糊,说了些胡话
刘钦打断道:胡话是什么?别遮遮掩掩。
秦良弼几乎忘了陆宁远之事,让这么一追问,明白今日不能善了,禁不住头上汗出,抬手摘了兜鍪,搁在地上,一副请罪之态,是,陛下要臣说,臣不敢隐瞒,只能斗胆直陈
他小心看了刘钦一眼,咬咬牙道:这两日军中一直有传言,说陛下已经山陵崩了!臣虽然让人压下,但流言长脚,跑得比刮风还快,士卒间彼此传话,抓不住现形,也压不住夏人派了奸细煽风点火臣已经抓了几个,绑了起来,陛下下令,马上就可以提审还有在城下拱火的夏人,鼓吹自己来了多少人马,还有多少正在路上,马上就要给亳州团团围住就有脑子糊涂的,当真信了,担心困死在城里,想要想要自己谋个出路。
他说到一半,忍不住又半遮半掩起来,刘钦却不放过,什么出路?
秦良弼看这架势,哪还不明白刘钦今日是要拔刀见血?但他也只能光着膀子受着,头上的汗眼看着都淌到了脖子,回禀陛下,是他们是想要开门献城。但!但马上就让其他士兵给拦下了!开门的机扩,碰都没有碰上一指头啊!都是晓事的人,像这样的败类只有那么几个,马上就让人押住了,没让他们干半点事。臣赶去的时候,他们差点都让人打死了,臣为了留活口审讯,费了些劲儿才把人救下。
此事是臣失察,要杀要剐,请陛下处置!
他说得轻松,可在场之人谁听不出来事关重大,守在门口的朱孝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次是让人拦住了,可万一没拦住呢?这些人要是趁着夜深人静时杀了看守悄悄行事,或者起事的人再多些呢?城门会不会打开?会不会有夏人被放入进来?放入进来之后,又会如何?在城里巷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