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鄂王刘靖乃是刘崇的亲弟弟,刘崇这皇帝做得不怎么样,却颇重手足之情,刘靖从成年之后,除去带兵打过两仗之外,就几乎再没出过京,也不需要像之前历代先帝的手足那样,早早外出就藩,以免在京城生乱。
刘靖不但不受猜忌,在刘崇面前还颇能说得上话,加上他这个做叔叔的从前便对刘钦颇为喜爱,刘钦小时候还常去他家玩耍,思来想去,只有他能助自己渡过此劫,刘钦便没有急着去宫门求见,而是先去了刘靖那里。
不同于刘崇,刘靖只有一个儿子,又在刘钦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因故同他失散,不在刘靖身边。刘靖膝下空虚,对刘钦这些同宗晚辈便多了几分移情,刘钦那时候淘气得很,宫中规矩太多,他就常去刘靖这叔叔家玩。刘靖也不嫌他烦人,有时刘钦他们玩得晚了,宫门已闭,一行人索性就住在刘靖家里,刘靖也无有不纳,第二天一早,没等他们起床,就让人准备上好吃的点心,然后再去上朝。
刘钦那时调皮归调皮,但对人情世故已经懂得了些,除去亲近之外,对这个叔叔很是感激,有时候还颇觉着他有些可怜。只是后来他做了太子,一举一动都不得不规矩起来,也就很少再去刘靖家了,对这个叔叔,也往往只有在朝堂之上见上一面。
如今他遭了困厄,重又想起刘靖,登门拜访,刘靖也不嫌弃他无事不登三宝殿,迎他进门,没说别的,先问了他眼睛一番。
刘靖那个早年便失散的独子、刘钦的那个他几乎没有多少印象的堂哥,后来探明是被夏人掳了去,中间曾有一段时间逃了回来,但也没有几天能承欢膝下,马上便赶上两国交战,他统兵出征,因熊文寿等将见死不救之故,兵败再度被夏人俘虏,身世实在坎坷至极。
或许是忧心儿子,刘靖的发妻早早便去世了,刘靖本人听说也生了病,因精心调养之故,他面上不显什么病容,却很是见老,明明是刘崇的弟弟,看着倒像比他还年长几岁,脸上皱纹像是深深刻上去的,比刘钦印象当中要老了许多。
他听说刘钦眼疾复发,很是关切,用那双眼袋深深垂挂着的老眼仔细在他眼睛里面瞧了一瞧,问他吃什么药,现在能看清多少。刘钦本就是装病,眼亮心明得很,将他脸上的担忧之色瞧得清清楚楚,心里不由为之一酸,忙回答他道:侄儿眼睛已经好多了,叔父不必忧心。又问刘靖身体如何。
刘靖同样答得轻巧,没什么,就是有时候头晕、没力气,太医看过了,吃几服药就没事了。随后又笑:你这小雀,不撒米飞不进院,这次过来,是要我找你父皇求情,是也不是?
刘钦也笑了一笑,这笑里颇带几分腼腆。他这一副表情,便是对刘崇也没有过,旁人更是从不曾见,却也真是出自本心,全无作伪。他为刘靖奉过茶,然后道:陆宁远平叛,实情并非朝中所说,等他回京,侄儿另有让真相大白的办法。只是父皇现在受小人挑拨,对侄儿颇生怨怒,还请小叔拉侄儿一把,只要能面见父皇,侄儿亲口对他说清楚,想来父皇定能息怒,侄儿也就不像现在这般有口难言了。
刘靖瞧了他好一阵,眼睛里像是闪着什么东西。他端着茶水,却并不喝,过了好久终于道:好吧,明日一早我便入宫。机会只有一次,说什么你可要想好。
刘钦松一口气,一撩袍跪下,对刘靖行了一礼,侄儿谢过了!
第114章
刘钦求见刘崇,并不只是一个儿子要见自己父亲,刘靖答应刘钦,也不是一个叔叔给侄子随手帮了一忙。他为刘钦向刘崇求情,便是将自己卷进了立储之事,这非但不是什么举手之劳,反而关系重大,甚至于说是将他的鄂王之位、他现在拥有的一切、他的身家性命都给交出去也不为过。毕竟将来要是风云突变,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要在秤上过上一过,父子间尚且如此,他即便是刘崇的亲弟弟,也概莫能外。
但他还是帮了,相对于此事的分量而言,他几乎没有犹豫多久,甚至可以说是不假思索。这当然不是因为他对刘钦这个被他看着长大的侄儿的喜爱,甚至也不全是出于感情刘靖久在朝中,对朝堂上的许多事都看得清楚,有些时候甚至因为站得远些,比刘崇这个皇帝看得还要更加明白。
如今夏人猖獗,国事刻刻堪忧,若朝廷还因袭从前旧策,是绝不可能收复神京的,别说收复,就是眼下这仅剩的东南半壁,如此下去也未必就能固若金汤。刘钦是的的确确主战的,他看得出来,不是作秀演给人看,而是当真生就一身铜头铁骨,是有志气的刘氏子孙。
他是太子,而夏人提出议和的条件不是别的,正是要让今上逊位,刘钦只要一言不发,等刘崇受不住夏人威逼,不得以而禅位之后,那他便是下一个皇帝。一个皇子,又做了多年的储君,若说他不想做皇帝,那是假的,换了尧舜禹也绝无可能,天大的好处摆在这里,刘钦何必在此时吱声?
而刘钦是怎样做的?他铁了心与夏人死战!当初夏人刚刚提出议和之后,刘钦对刘崇的那一番进言后来传出宫外,刘靖也听说了,听到之后不由在心里赞叹:好一番有志气、有见地的话!心底里面对刘钦这个太子,实在满意至极,关键时刻,替他保驾护航,也是义所当为。
更何况他也听说,陆宁远在黄州府并不尽如朝中议论的那样,反而严格约束士卒,颇得当地人心,也打了几场胜仗,绝不如一些人攻击的那样老师糜饷、劳而无功,后面虽然打散了队伍,但胜败乃兵家常事,也不能过于苛责,他毕竟还那样年轻。
因此第二天,他便进宫面见皇兄。兄弟间不知说了什么,居然当真略回圣心,刘靖出宫之后,刘崇便答应让刘钦进宫见他。
刘钦久处风浪之中,知道自己名为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其实眼下拥有的一切都从刘崇处来。刘崇,或者说刘崇对他的信任才是他的根本,他的这些所谓的权势、地位,从没有真正稳固过,也没有一天真正属于他自己。这些刘崇今天可以给他,明天也可以动动手指收回,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力量能与之相抗。
也是因为如此,他知道一旦自己见不到刘崇,只能任由别人在其间上下其手,说黑是黑、说白是白,于他而言实在可怕,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先见到刘崇,只要刘崇肯见他,他就有把握能一转局面。
如今他终于如愿了,装作眼疾并未痊愈,在门槛处踉跄了下,放缓了脚步一步一探地走入大殿,走到刘崇面前摸索着跪下。
他前一天晚上故意一夜没睡,现在脸色微微发白,颇为憔悴,这一副可怜之态或许勾起了刘崇几分舐犊之情,让他面上露出仿佛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儿子、而不是一个皇帝看着太子的神情,但比起之前刘钦刚从江北回京、父子初见时的情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自从夏人提出了那个莫名其妙的和约以后,刘崇刘钦父子两个之间的关系就微妙了起来。父皇想着什么,刘钦自然心知肚明,刘钦这太子想着什么,刘崇也自以为知道。两个人都明白,那些在刘钦年少之时父子俩尚温情脉脉的时光,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父子俩见面之后,刘崇或许是给下马威,又或许是给刘钦一个台阶,当先将收到的那个密报抛了出来,问刘钦那日宴会上可曾说过类似的话。刘钦当然矢口否认,仔细回忆席间,分明是一个军官酒后失言,对他说有朝一日等他能做主了,一定要带他们打回北面,却被移花接木到了自己头上。
刘钦说自己当时便觉此话不妥,被惊得醒了酒,当即斥责了他,从此之后为着避嫌,再也不曾同这些人聚会过,对这人更是避而远之,再三请刘崇明察。
这么几天过去,刘崇当然已经暗地查清楚了当日席间这些人说的话,知道刘钦确是被冤枉的,却还是将他责骂一番,斥责他身为太子,却成天和这些人交往,刘钦忙连连告罪,此事便算是揭过了。
两人很快说起别的事,但父子两个都知道此事还没结束。那个将领所言有劝进之意,犯的可是大罪,绝不是一句酒后失言所能搪塞过去的,刘崇不知道还好,知道之后,如何还能饶他?这几天正授意人对他弹劾,处死他的诏书已经拟好,只待发出了。至于席间其他人,尤其是在禁军、在京营里的,也都得动动地方。
天威难测,刘钦如今自身难保,自然也顾不得他们,只有闷声吃了这亏且让旁人得意去罢,摆在棋盘明面上的棋子,全撒出去也没关系。他的谋划岂在这些乌合之众上面?
但若让他就此退出一步,也没这么简单。刘钦伏在地上,重重磕了一头,仰面看着刘崇,苦涩道:儿臣结交外臣,若说确无此事,实在违心,可儿臣此举实在也是出于无奈。
刘崇哼了一声,问:你已经是太子了,有什么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