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生日之后,日子回归正常,爷爷奶奶带他们去乡下住了一阵子。
  连继衡的计划是让连睿廷和薛三下半年读六年级,还有几个月,大可尽情地玩。
  爷爷奶奶家有菜地,两人体验了一把田园生活,播种施肥翻土,每天不亦乐乎。
  但时间一长也无聊了,乡下小朋友得上学,爷爷奶奶的退休生活不单调,各有自己的活动,连睿廷和薛三上山下水玩了几回,渐渐失去了兴趣。
  再回来正好赶上暑假,韩墨他们放假了。
  连睿廷和薛三去找他们玩,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赵靖和陈思域,韩墨林成沛贺昭的同学。
  赵靖说话沾点口音,连睿廷难得听到不一样的话,觉得好玩,每一句都学他的腔调,硬把对方整无语了。
  “你自己一股子外国腔,还学我。”赵靖刻意字正腔圆地说。
  “我有吗?”连睿廷看向其他人。
  韩墨忍着笑:“还好,有一点点,有些词语可能不熟悉吧,吐字有点含糊,声调不准确,你们在国外应该说英语比较多吧,那很正常。”
  连睿廷认真反思自己说过的话,没觉得有问题啊,他又看向薛三。
  奈何薛三原本的普通话就是花时间纠正的,学会英语后,交流不在拘泥中文,他也没觉得有问题。
  赵靖无所谓地拍上连睿廷的肩:“所以啊,你先把自己的普通话学标准再说,别被我带偏了。”
  “行吧,那要是我哪句说的不对,你们要纠正我。”
  连睿廷开始注意自己和他们的发音。
  中午他们在外面玩,考虑两个刚回国的朋友,找了家地方特色菜系,桌上赵靖随口吐槽一句“这馅儿真难吃。”
  连睿廷顿时像发现新大陆,“馅儿?不是馅吗?”
  阮蓁是南方人,日常口语不带儿话音,教给连睿廷自然也不带,又没有足够的中文语言环境,他第一次听这样的念法。
  赵靖很不想跟他聊这个,“儿化音,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学不学无所谓。”
  连睿廷:“我觉得好有意思,什么情况需要音变?”
  “韵母字末。”
  连睿廷想了想,指着盘子说:“盘儿,这样吗?”
  赵靖:“……是盘儿,不是盘-儿,儿作r卷舌。”
  连睿廷尝试两下便学会了,然后开始儿化音大法,所见之物自动加上“儿”,一句话里三四个“儿”。
  听得赵靖浑身不得劲,一把捂住他的嘴,“没有红色儿这种说法,够了,你别说了,听得我难受。”
  连睿廷扒开他的手,盯着他说:“赵靖儿?靖儿?还是赵儿?”
  赵靖木然。
  其他几人笑得不行,陈思域打趣:“是连儿。”
  连睿廷思考片刻,凑到薛三面前,弯了弯眼:“是三儿~”
  第59章
  回到家, 连睿廷仍念道着“三儿”这个称呼,他忽然爱上这个叫法,三儿, 三儿, 有种很亲密的感觉。
  “三儿,你喜欢我这样叫你吗?”他翻身压到薛三身上, 捧住他的脸, 笑嘻嘻地问。
  薛三凝着他的眼,“嗯,喜欢, 你怎么叫我都喜欢。”他拿额头撞了撞连睿廷的额头, 说:“那我叫你廷儿?”
  “好像不适合。”连睿廷枕着他的胸口,撒娇道:“我喜欢你叫我名字。”
  薛三从善如流:“睿廷。”顿了会, 轻声:“囝囝。”
  “我已经长大了。”
  “你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样。”
  我们一起长大, 时刻陪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每一个细微变化都未曾错过,我心中的人始终是眼前的你,没有时间的矫饰, 永远鲜活明晰,年岁增长,我们都在变,又都没有变。
  连睿廷笑弯了眼, 稠密的睫毛像蝴蝶的翅膀, 翕动着,要飞到人心里去。他搂住薛三的腰,侧身埋进他的脖颈, 带着一点害羞咕哝:“睡觉啦,晚安,三三。”
  “晚安,囝囝。”
  连继衡工作很忙,两个小孩在家虽有阿姨看顾,总归不太让人放心,连继仪便把他们接到江家亲自照顾。
  连睿廷原来对姑姑的印象极其模糊,偶尔会在爸爸的视频看到她,是个说话柔声柔气的女人,眉宇飘着几缕忧郁,很有亲近感。
  亲身相处,他发现姑姑真的是个非常温婉的人,宜室宜家,和妈妈不太一样。吃饭时她会提醒鱼刺,要不要喝水,夹菜剥虾,细致地关心,玩游戏她就默默陪伴一旁,有时看看书,有时插插花,出门后的目光分秒不离他们身上,好像孩子们是她的全世界。
  连睿廷有时觉得很温暖,有时又心疼姑姑,她明明可以像妈妈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姑姑,你明天去找朋友玩吗?”
  连继仪笑着捏捏他的脸,“怎么啦,嫌姑姑烦啦?”
  连睿廷伏在她怀里,认真说:“不是,姑姑天天陪我们很辛苦。”
  连继仪愣了愣,眼神倏忽柔软:“姑姑不辛苦,”她思量片刻,视线扫过三个孩子,“那我明天去找朋友玩,你们在家可以吗?如果出门,要提前跟我说哦。”
  连睿廷信心满满道:“可以。”
  连继仪笑道:“好,姑姑相信你们。”她揽过江濂,叮嘱:“听哥哥的话,好吗宝宝?”
  “我知道了。”江濂无所谓地说,“你放心去玩吧。”
  翌日用过早餐,连继仪听他们讲完今天的计划才安心出门。三人计划上午在家看书打会游戏,下午去找韩墨打篮球。
  没多久连继仪闺蜜的儿子宁思远找来,一屁股坐到江濂身边,“她们潇洒去了,我在家无聊,你们等下去哪?”
  他翻了下江濂手里的书,“不会看一天书吧?廷哥看书我能理解,他要学中文嘛,你放假了还这么努力干嘛?”
  连睿廷哼道:“我中文没有很差。”他在国外看的书都是英文版,现在看中文,尤其国内文学有点吃力。
  宁思远:“跟我们比有一点,欸你们也没必要看,九月就要上学了,趁现在赶紧玩啊。”
  连睿廷好奇:“学校很忙吗?我没有去过学校。”
  “你在国外没有上过小学吗?”宁思远狐疑。
  “没有,妈妈会教我们识字。”
  “那你还是多看点书吧,免得去学校听不懂课。”
  连睿廷不禁对学校产生了一点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集体学习是什么样子,就算忙,应该也很有趣吧,有很多同学呢。
  江濂合上书,回宁思远:“打游戏,下午去找韩墨打球。”
  “韩墨?”宁思远有点诧异,他们和韩墨认识归认识,玩得不多,毕竟差了四岁。他看了眼连睿廷,应该因为他吧。
  连睿廷交朋友向来主动热情,那天认识韩墨三人后,他和薛三经常去找他们玩,这是除弟弟以外,回国认识的第一批朋友,自然不一般。少年的交往纯粹,一来二去,关系就完全熟络了。
  “对呀,我想练打篮球。”连睿廷笑眯眯道。
  宁思远:“你怎么打篮球也不会啊?你在国外都干什么?”
  “画画练琴,看风景看动物。”连睿廷细数了遍过去的生活,好像很简单,妈妈经常带他们去看画展,听音乐会,要么就是去各种地方旅游,真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
  他歪头看向薛三,补充:“三三有学功夫。”
  宁思远和江濂一齐看过去,“厉害,那你打架是不是很厉害?你能打过贺昭吗?”
  薛三:“不知道,没试过。”
  连睿廷:“贺昭也会功夫吗?”
  “是啊,他也从小学武,他爷爷要求的,很小就把他丢到部队里,”宁思远突然冒出个主意,挤眉弄眼:“那下午你们比比。”
  薛三没应声,他忽然想到回来以后,连先生没有提过他要不要继续学武,答应老师会打败他,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之前习惯每天练练,薛三没什么感觉,现在乍然意识到可能不用再学武术,他竟然不觉得放松,反而有些空落落,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
  “三儿,你怎么了?”连睿廷敏锐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凑到他眼前。
  薛三摇摇头,嘴巴张合幅度小,显得语气闷闷的:“我没事,就是想到我以后可能不用练武了。”
  宁思远:“那不好吗?”
  连睿廷放下书,双手握住薛三,细声问:“你喜欢武术吗?那回去跟爸爸说,请他找个老师,我们继续学好不好?”
  薛三脸上闪过一片茫然,喜欢?什么程度算喜欢?和睿廷坚持画画一样就叫喜欢吗?那是喜欢吧。
  “好。”他思忖片刻,给了肯定回答。一开始是必须要学,慢慢地,他在每一次流汗后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
  连睿廷有教过他画画小提琴钢琴,从中得到更多的是陪睿廷过家家式的快乐,对画画本身无感。如果一定要找个兴趣的话,那还是武术吧。
  宁思远不再说什么,只撺掇:“下午记得跟贺昭切磋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