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周德威,杨廷和从记忆深处扒拉出这么一号人。
  是个武庙名将,陪着李存勖一起建国的,时常提供宛如亲爹般的关爱,情绪价值拉满。
  “他人在何处?”
  还挺想交流一番的。
  郭崇韬往天上一指:“在上头飘着呢,当年在胡柳陂之战,他和他儿子双双阵亡,如今,坟头草也该合抱粗了。”
  杨廷和:“……”
  果然,帝师这种职业比较废人是吗!
  他本想请教一下郭崇韬平日如何管理李亚子,谁料一回头,却见郭崇韬已然提剑上马,擦亮火.器,俨然做出一副蓄势待发之态。
  杨廷和:???
  你的画风怎么一下子就变了?!
  “哦”,迎着他震惊的目光,郭崇韬一脸淡然地说,“我思前想后,陛下既然拦不住,那只好我自己加入,和他一起作战了。”
  世人都说他“位兼将相”,将在前,他也是亲自灭掉两国的大狠人。
  谁还没个冲锋陷阵的心了!
  陪同陛下一起亲征,这很合理吧!
  郭崇韬问杨廷和:“首辅是何职位?我之前从没听说过。”
  “首席内阁大学士,主持内阁大政,大约就相当于阁下在大唐所做的事。”
  郭崇韬一下子支棱起来,热情邀请这位同道:“杨首辅,你要不要也跟我们一起?”
  朱厚照满怀希冀地看过来,眼睛眨巴眨巴:“先生?”
  杨廷和:“……”
  作为一名纯文人的他,此刻陷入了很深的沉默。
  ……
  另一边。
  刘彻正在逮着阿斗训话:“阿斗啊,进场之后不要乱跑,跟紧朕知道么,就你这个小身板——”
  他本想说,就你这个小身板,还不够蒙古铁骑两下拆的。
  但阿斗长得憨憨萌萌,心宽体胖,这体型无论如何都跟“小身板”沾不上边。
  于是自动将这截话省掉:“反正待在后方,别去前线浪!”
  阿斗摸着脑瓜子,委委屈屈地点头。
  刘彻看他简直处处都不顺眼,再看看不远处的李亚子,神色中更是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抹嫌弃,良久,忽然叹息了一声:“唉,阿斗啊,你真的不能和李亚子换换吗?”
  阿斗:呜呜呜呜呜。
  诸葛亮倒是受到了极高的欢迎待遇,与这里形成鲜明对比。
  霍去病对他这样文雅谦谦的长辈非常有好感,将之前说好的续命丹药,分给了他一颗,兴高采烈地说:“武侯这下可以放心北伐,不必担心后继无人了。”
  其实吧,本来也不算后继无人。
  姜维也随队来了,还是个跟在老师身边的少年。
  霍去病瞅了他几眼,越看越满意。
  未来的汉大将军,和他这个现任将军应该很有共同语言吧,于是直接把人拉走聊天了。
  ……
  蒙古帝国横跨欧亚非,庞大无比,从东亚一直蔓延到多瑙河。
  刘裕给每支队伍都划分了相应的板块,众人信心满满,各自领好任务出发了。
  谢安临走前,再三问小谢玄:“阿羯,你确定要跟着秦王,不和我们一起去南宋主场?”
  小谢玄坚定地点了点头:“我确定了!”
  他裹着毛绒绒的披风,一只手抓着苻坚的衣角,一旁,邓羌时不时往这里瞅瞅,投以复杂的目光。
  苻坚摸摸小幼崽的头,淡淡道:“阁下放心吧,朕会保护好他的。”
  谢安拱手道谢,策马一扬鞭,带着众多部曲绝尘而去。
  各方势力陆续上路。
  朱祁钰左右看看,发现全场除了他以外,所有人都是御驾亲征的帝王。
  哦,还有苻坚。
  众所周知,前秦的作战方式,一向是王猛在外面攻城掠地,一路灭国飞奔,苻坚在家里静等捷报。
  唯一一回灭燕的时候亲征洛阳,还被王猛连夜赶到,又气又埋怨地训了一顿。
  朱祁钰看苻坚,顿时就觉得分外亲切了起来,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
  对此,苻坚表示:?
  你真是想多了。
  他是很少御驾亲征,但不代表他登基前没亲征过啊,被击杀的大冤种姚襄,对此大概很有发言权。
  刘裕本来给每支队伍都开好传送门,设定好位置。
  但到了这边,可能是因为朱祁钰拉着苻坚在一起聊天的缘故,传送门忽然出了点差错。
  不仅偏离航线,而且还把两支队伍传送到一块去了。
  这是一座三面环海,一面修建有高大城墙的城池,雄关险地,极其易守难攻。
  高大的纪念碑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标志着此地不久之前,曾爆发过一场极端惨烈的战争。
  君士坦丁堡。
  如今在华夏是南宋理宗末年,在拜占庭帝国,则是光复期。
  前不久,米海尔八世刚刚收复了这里,恢复了拜占庭帝国中断了六十年之久的国祚。
  朱祁钰瞅了几眼拜占庭帝国的旗帜,和资料图上一对比。
  哦,确认了,这*是罗马那些乱七八糟正统中的一支。
  众所周知,罗马又名大秦……
  朱祁钰发出了幸灾乐祸的声音:“秦王,人家盗用了你的国号哎,这能不出手?”
  苻坚:?
  是时候出手捍卫大秦正统了!
  众所周知,天下只能有一个大秦!
  【作者有话说】
  本打算写李亚子去平定安史之乱,但感觉亚子的文治能力,不太hold得住战后修复(郭崇韬:呵,想累死我?)
  想想还是二凤去吧,全大唐的白月光(。)
  41
  第41章
  ◎朱祁钰:是谁在内涵朕!◎
  米海尔八世,是拜占庭人心目中的一位功勋帝王。
  若以华夏的庙号来论,大约是“世祖武皇帝”这个级别的。
  自从那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陷落,这片土地上已经有整整六十年,没有升起拜占庭的旗帜。
  米尔海八世带兵光复这里,中兴帝国,并将国祚延续了两百多年。
  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十一世面对奥斯曼强敌,选择了「国君死社稷」,战死于此,这个千年王朝的风云际会终于就此完结。
  当然,拜占庭人之所以如此崇拜他,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米海尔八世的崛起史,和当年那位君士坦丁大帝太像了!
  二人都是以军功晋升,并在内战中迅速崛起,击杀了其他的共治皇帝,成为了境内唯一的帝王。
  二人的出身也都不高。
  君士坦丁大帝是君士坦提乌斯与女仆海伦娜的私生子,早年经历坎坷。
  米海尔八世,则是那位让帝国丧土、流亡异乡的阿历克塞三世的曾外孙,属于表了又表的帝国宗室旁支。
  少年即从军,一路从底层向上厮杀,战功显赫,青云直上,并屡次凭借西征收复失地而获得了极强的威望,很快就坐到了摄政王的位置。
  类比一下大宋,大约就是刘裕从前仗剑起于微末,一路北伐,一路攒军功,然后当上相国,开始准备加九锡封王了。
  按照米海尔八世的血统,他是万万不可能顺顺当当继承皇位,于是只好来了个迂回操作。
  先立了个七岁的傀儡小皇帝约翰四世,而后一步步蚕食朝中势力,发动政变,逼迫小皇帝……
  你以为要签禅让诏书了吗?
  耐义务,拜占庭不流行禅让这套,直接搞出了「共治皇帝」的操作!
  没错,七岁小皇帝和虎视眈眈的权臣老大哥,每天一起上朝听政,来了个「二圣临朝」!
  苻坚:“……”
  这画风可太清奇了,一般二圣临朝不都是帝后夫妻吗,拜占庭人真会玩。
  他继续往下看。
  米海尔八世收复君士坦丁堡后,在这座旧都之中当场加冕,反手就给小皇帝刺瞎了双眼,关进修道院。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苻坚微微颔首,“且让朕看看这个太上皇……这个小皇帝后来结局如何了。”
  朱祁钰:“……”
  咱能放过太上皇这一茬吗?
  早知道就不走那么快了,问清楚朱厚照后世到底发生了什么再过来,不然,天天被苻坚明里暗里cue一下,根本无法反驳啊。
  苻坚唇角微扬,又往后翻了一页:“哦,没杀,人一直关着,但所有兄弟全部杀掉,姐妹都远嫁他国。”
  “凡是约翰四世这一脉帝系的所有人,全部被剔除,不可能再威胁到他的统治,以及他后人的继承权……嗯,资料还是太少了,不知道小皇帝后来有没有复辟。”
  朱祁钰假装没听到。
  苻坚看完了所有资料,忍不住点评了一句:“米海尔八世和宋祖还挺有缘的。”
  朱祁钰:“……”
  这话说得倒也没毛病。
  如果属性相似、你死我活也算是一种缘分的话,两人确实挺有缘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