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在征得刘裕的同意后,小雪团被符彦卿轻轻抱了起来,举给女儿女婿看。
  “囡囡小时候也是这般肤白若雪,仿佛堆金砌玉,我一度寻思是战乱中抱错了,几曾得如此仙童投身我家。”
  “啊”,柴荣兴致勃勃地追问,“有没有那时候的画像?”
  符彦卿:“……”
  谁会给刚出生的小孩子画像啊,又是在战乱之中。
  他真诚地建议陛下清醒一点!
  柴荣遗憾地叹了口气,寻思着接下来扫平蒙古,应该从南边抓几个翰林院画师回来。
  要是能逆着骨龄,画出小时候的模样就更好了。
  没有和皇后一起青梅竹马地成长,真是一桩憾事啊。
  符皇后和小雪团对视半晌,笑容明艳温暖,好似红梅白雪,忽而快速伸出手,捏了捏他的脸。
  小团子:目光放空,放弃挣扎.jpg
  她弯起了秀丽的眉眼,惊喜地说:“夫君你看,他摸起来就像水晶糕一样软糯呢!”
  “朕也来试试”,柴荣顿时来了兴趣,极其小心地探出指尖,在小团子的脸颊上轻轻一触,感觉就像摸到一捧柔软的雪。
  “确实如此”,他认可地点点头。
  小团子不高兴地在他怀中滚了滚,动作慢吞吞,却又无比坚定地攥住了一块龙纹玉佩。
  这是什么,尝一下!
  “哎,这个不能拿……”
  柴荣刚要制止,就看见他拿起玉佩,使劲咔嚓一咬,发现咬不动,迷糊地倒过头来,盯着玉佩泪眼汪汪。
  啊,太可爱了。
  算了,一块玉佩而已,就送给他吧。
  虽说象征着御极天下的特殊意义,但刘义庆本来也有自己的江山要继承,跟大周又没关系,就当是个特殊彩头了。
  柴荣这么想着,挥挥手,甚至还额外添了不少好东西当见面礼。
  刘裕在旁边笑看着,见小团子抱了满怀的宝贝,摇摇晃晃,几乎要跌倒,就伸手拽住他领子,轻轻扶了一把。
  他又问:“你们位面那个赵匡胤,现在如何了?”
  “坟头草都有丈余了”,柴荣提起这事,心情还有点复杂。
  他得知后世发展,考虑到赵匡胤毕竟是在他死后搞事,不是在生前作乱,本想暂且饶恕对方一命,令其立功补过。
  李存勖麾下有十几个后来成为皇帝的人,也没见庄宗动手把他们全杀了啊。
  柴荣怀有充足的自信,自己活着一日,赵匡胤就绝不敢造反。
  反正现在都要去联军灭蒙古了,获取新的奖励,说不定就能解决寿命问题呢。
  再不济,也可以从汉武帝那里购买丹药。
  ——这是柴荣本来的想法。
  但符彦卿完全不同意,而是提议斩草除根。
  为了劝说柴荣,甚至来了一句:“秦王的前车之鉴犹在,焉知赵二不会心怀鬼胎,铤而走险!理当举族诛之,彻底杜绝后患!”
  柴荣:“……”
  岳父啊,你这样说自己的亲祖宗,真的合适吗?
  但苻坚的案例都被搬出来了。
  满朝文武全都在连声附和符彦卿的决定,生怕自己反应慢了,被打成赵氏同党。
  最后,柴荣给赵匡胤及其弟弟、家人一个体面的死法,一杯鸩酒送上路。
  “赵匡胤死了,朕现在要招募一个新的名将替代他的位置。”
  他拿出了自己的道具卡,正是先前许愿墙因为误选之事,给的补偿。
  匹配度最高的两个人,分别是狄青,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及陆逊,百分之九十八。
  “朕更想要陆逊”,柴荣深思熟虑了一番,斟酌着说,“狄青只有一个人,陆逊却有一家子,他儿子陆抗也是名将,孙子陆机、陆云都是大文豪。”
  刘裕却提醒他:“陆逊死时,陆抗只有十九岁,陆机陆云尚未出生。理论上来说,你即便招募了他们一家人,也只能和陆逊一起作战,其他人将留给你的子孙。”
  柴荣笑了笑:“宋祖不也培养了新一代北府小将么?”
  迎着刘裕的目光,他眉间扬起一抹傲然的锋芒:“如咱们这般,金戈万里,在马背上扫平天下。待到一起从戎的同袍凋零殆尽,还有新一代名将可以留给后人,作万里长城,拱卫这片江山,岂非幸事一桩?”
  “正是如此!”
  刘裕也是大笑,举杯同他轻轻一触,一饮而尽。
  他颔首道:“陆逊当然很好,不过,卡牌将狄青放在第一位,总归有一番道理,你不妨先看看《宋史.狄青传》,再做决定。”
  柴荣翻开书,这时,他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半个时辰后。
  李世民一行人刚刚抵达,就听见远处,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喝:“朕——要——赵——祯——死——!!!”
  什么声音?
  皇宫里哪来的猴子乱嚎?
  魏征下意识掏出笔墨,准备记一下禁宫混乱,需要整改。
  转念反应过来,哦,现在不是在大唐,而是在刘宋帝国,又悄悄把纸收了回去。
  【作者有话说】
  柴荣:我夫人blablabla......
  裕总:我太子blablabla......
  围观群众:就没有人管管他们吗?
  今日灵魂版的王猛:写了一封遗书,好感人呢。
  来日被复活的王猛:这是什么社死现场,陛下别看了!!!
  苻坚:okkkkkk放心啦,朕已全文背诵
  39
  第39章
  ◎于谦:论白月光的杀伤力◎
  柴荣读完《宋史.狄青传》,惊怒交加,连道宋仁宗狗贼欺人太甚。
  拍剑而起,就要为狄青讨个公道。
  见过残害忠良的,却没见过这等残害法。
  杀人不过头点地,偏偏昏君因为顾惜名声,不愿亲自动手,而是采取了极端方式,不断派遣使者恐吓狄青,实施精神迫害,让人在惊疑交加中惨死!
  赵宋文官更是一群混账,心眼狭小,排除异己,偏私之至,视名将如仇寇,以宵小之心渡国士之腹,面目可憎至极!
  尤其是这个文彦博,简直是文官中的地板砖。
  不仅是狄青蒙难的第一罪魁祸首,甚至来了一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心,所以有陈桥之变。”
  柴荣见到这句话,心中已经给文彦博判了死刑。
  ——不是,他赵匡胤算什么忠臣啊。
  他如果真的一心为国,不怀己私,难道有人拿刀逼着他叛乱当皇帝了么?
  照这个标准来看,李嗣源是不是也能算庄宗忠臣,慕容垂也能算苻坚忠臣,冯弘也能算冯跋忠臣?
  再说了,文彦博和狄青同朝为官数十载,都是朝中重臣,别人不清楚狄青的品行,他还能不清楚?
  若非心怀恶意,何至于蓄意构陷,一误再误,终将人推入深渊。
  又是一个祖珽、秦桧之流!
  文彦博虽然有些才华,但祖珽难道就没有了吗。
  此人博学多才,号称北齐冠冕,词藻文墨更是为世所推崇,擅长诗词、绘画、艺术,精通音律、琵琶,更能说十多种民族语言。
  结果呢,自从他决定谗杀斛律光的那一日起,祖珽就千秋万载、永永远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和他的子孙后代,也必将成为后人的笑柄。
  他儿子祖君彦在拜访隋文帝时,就因为父亲曾害死斛律光,直接被隋文帝赶了出去,终身不复启用。
  柴荣认为,文彦博也应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不仅本人必须要死,而且子孙后代永世禁锢,不得为官。
  一旁的刘裕:呵。
  你要是这样说的话,朕可就要为祖珽抱不平了噢。
  祖珽虽然罪大恶极,但人家最后是在北齐州守城战死的。
  这不得绑着文彦博和一干文官,全部上前线走一遭,顶着烽火,亲冒矢石,领会一下狄青从前的处境,然后再杀掉?
  “确实有这个必要!”
  柴荣恍然大悟,深深一颔首:“宋祖言之有理,就这么办!”
  狄青唯一的错误,就在于战功赫赫,保境安民,将本职工作做得太好了,让赵宋王朝一直平安,文官们毫无危机感,昏昏然整日沉迷内斗。
  倘若没有他的存在。
  当这个王朝被西夏入侵,因内忧外患走到亡国的边缘,当文官们面对生死危机,经历了切肤之痛,就学乖了,服软了,不敢再整日耀武扬威、飞扬跋扈了。
  “这倒也未必”,刘裕冷笑一声。
  文天祥就在不远处,拿着玩具陪小幼崽刘义庆一起玩。
  刘义庆很喜欢这个温柔美貌的小哥哥,特别喜欢缠着他,走到哪里都拽着他衣角。
  刘裕看了一会,收回目光,声音冷冽地说:“文山那里已经是风雨飘摇的末世,朝中还是党争不止,大肆排除异己,什么奸相贾似道、宦官董宋臣、恶贼陈宜中之流轮番登场,并不见有丝毫收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