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对面二人均点点头。
  以陛下对穆之先生的重视程度,纵然只有微末的一线希望,也要争一争。
  何况,金国势微,溃如丧家之犬。
  顺风扫荡,易如拾芥,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文天祥又道:“所唯一可虑者,便是两国交兵,声势浩大,若消息提前走漏,金世宗不顾颜面仓皇北遁,届时变成追逐战,又要多出若干功夫。”
  这也就是为什么,陆游等人一心想要班师回府,不建议继续伐金的缘故。
  沈林子看出他已有良策,便虚心请教道:“君直请说。”
  文天祥凝视着纸面,一派运筹帷幄:“信使从临安至燕京,最快也要十余日,陛下才能得知此间消息。届时再传号令,未免太迟。”
  刘穆之根本等不了那么久,他只好情急从权一番。
  他道:“我已加盖丞相印,飞传燕京以北、中都以南的咸平、大定、辽阳、辽东各地守军,令他们迅速出兵配合。”
  沈林子听到此处,不觉身子向前倾:“如何配合?”
  文天祥抬手在舆图上点点,勾勒出行军路线:“他们派出若干批的疑军,各自聚兵扬鞭,假作浩荡之势,托言伐金,一齐奔赴上都。金世宗若严阵以待,戒备相抗,我方则解甲休憩,不复前进。”
  “如此往来数次,金人势必懈怠,谓我方虚声恫吓,不足为患。”
  “到彼时,陛下再率军长驱直入,径趋上都,纵有预警,金人也只当是危言耸听,无济于事了。”
  沈林子顿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不由抚掌称赞:“妙!这下不愁金贼不灭了!”
  “东边的扶桑战场也不能放弃”,文天祥握住他的手,沉声说,“我想请林子带着三分之二的临安禁军和新训练出的火器兵走一遭,灭扶桑国。”
  沈林子当即投袂奋起,跃然拱手道:“阁下放心,定不辱使命!”
  ……
  另一边。
  刘裕虽然在盛怒之下出兵,誓要迅速灭金,把刘穆之救回来。
  但他到底是千古战神,就算再怒,排兵布阵依旧极为严谨,滴水不漏。
  他自领一军作为先锋,孤军深入,乘虚掩袭。
  另有陆游、王镇恶、李显忠三路分别从咸平府、辽阳府、辽东海岸进攻,形成合击之势。
  从开京到金国的上京相去千里,其中绝大多数土地,早已尽归大宋所有。
  数十州县的郡守,早就提前收到了文天祥的传书,闻风而动,兵马绰绰。
  众军擂鼓麾进,势如狂风骤雨,马蹄纵横踏破烟尘滚滚,仿佛千军万马一起袭来。
  上京守军听闻宋军大举进攻,早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为之毛骨悚然。
  宋军每日进攻的鼓角声隆隆作响,惊天动地,吵得城内的金兵不胜烦恼。
  金世宗一开始还以为他们以此作为掩饰,悄悄挖掘地道,打算暗渡陈仓。
  结果严格排查了一圈,别说挖地道的士兵了,鬼*影子都没看见一个。
  好容易严阵以待,战战兢兢守了好几夜,结果发现宋军雷声大,雨点小,光喊口号不进攻!
  就连一向以作战勇猛、放飞自我而出名的沈庆之,都只是勒兵于会宁城外,不断逡巡,始终没有发动任何一场进攻。
  金廷上下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蛮夷都畏威不畏德,先前被刘裕一通乱砍打成了死狗,此刻就连嘲笑都不敢,只是在心里纳闷,宋军到底想干什么,能不能给个痛快的?
  他们甚至怀疑,沈庆之在养寇自重。
  但转念一想,人家可是全北府嫡系名将,未来进了武庙的,他要什么奖赏刘裕都会给他,哪有养寇的必要?
  刘裕既然是急行军,自然没法携带大型火器,所以采取了一个迂回战术。
  他早在动身之初,就已经吩咐沈庆之。
  要他先大军压境,营造出势在必得的围城局面,再采用「围师必阙」的战术,在包围圈的西北角乾德门放开一线。
  沈庆之依言照作,大兵压境,切断了上京与城外的运粮通道,果然金人一下子麻爪了。
  难怪宋军不进攻,原来是不想白费力气,打算硬生生耗死我们!
  围城的第一日,金人士气高涨,意欲死守城池。
  围城的第二日,守军稍稍懈怠,仍在坚守岗位。
  围城的第三日,城中人心浮动,巡逻的队伍已有些稀稀落落。
  围城的第五日,已经有些金人高官缒城出逃,试图投奔向对面的宋营,当带路党,被城头的金世宗亲卫队一箭射死。
  围城的第十日,流言四起,谣诼纷飞,统说是刘裕已经杀过来,即将进行屠/城,上京朝野一片哗然。
  围城的第十二日,一支利箭将文书射入城中:斩金世宗者,封万户侯,世袭罔替,赐免死铁券!
  很快就有女真贵族发动政变,排闼入宫,想裹挟着金世宗前往宋营投降,却被金世宗反杀。
  围城的第十五日,金世宗为了防备叛逆者,已经一连多日未曾合眼了。
  他望着躁动不安的上京城民,知道这座城已经守不住了,于是当机立断,准备出城北遁。
  上京以北就是蒙古的地盘,正适合纳为己用。
  朕打不过大宋强兵,难道还打不过区区蒙古小儿?
  在历史上,金世宗就是以蒙古刽子手的形象著称,对蒙古进行了极其残酷的减丁政策,定期对他们进行屠杀。
  史称,“向北剿杀,极于穷荒。”
  凡是财务一概抢走,凡是青壮全部杀死,凡是儿童都抓回来当奴隶。
  金世宗想得很美,准备逃出生天,之后再东山再起。
  结果天遂人愿,这时沈庆之调换手下的防卫兵,忽然出了一个纰漏,一不小心在西北的乾德门错开了,守卫极其薄弱。
  金世宗犹恐有诈,决意先派人去试探一番,他作为女真族本位主义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牺牲汉人。
  就是你了!
  「食为天」餐馆的老板沈复!
  沈复作为原大宋京湖制置使,自打渡江开餐馆、传播南方美食以来,已经在金国潜伏得够久了,思忖着这次回去,怎么着也得记他一功,加官晋爵。
  他面露悲壮之色,给金世宗磕了个头,道一声「陛下保重」,随即带领属下扬长而去。
  金世宗等了许久,不见乾德门有动静,料想没有伏兵。
  于是,放心地换上普通士兵衣装,趁三鼓之后,更深人静夜色沉沉,悄然往西北方摸去。
  一路都很顺利,刚踏出城门一步,陡见周围火光冲天。
  斜下里一人率军杀出,英姿飒踏,白马奔啸如苍龙,长枪斜挑银河,刃上星火飞溅。正是刘裕。
  “宋、宋皇!”
  金世宗吓得一瞬肝胆俱裂,第一反应就是吾命休矣,慌忙挥舞马鞭,拼命抽打着马屁股,想要逃回城中。
  一面回头厉声喊道:“快开城门!放朕进去!”
  孰料他一身灰突突的,白龙鱼服,刘裕根本没认出这就是金人皇帝,直接一剑斩下,随手结果了他的性命。
  就在这一刻,城头守军也收到了金世宗死前的号令,乾德门随之洞开。
  刘裕拍马疾驰,一骑当先,如风一般最先冲进了城门,快得仿佛流星骤然绽放在天际。
  “灭金贼,救丞相!”
  北府兵随之大吼,奋臂跟上,潮涌进了城门。
  他们蛰伏多日,到今天终于能酣畅淋漓地作战,局势很快就演变成了一边倒的杀伐,到夜尽天明时,已完全控制住了局势。
  金国的天子七庙燃起了一把大火,被尽数摧毁。
  皇城宫阙、重臣府邸亦多半难以幸存,熊熊付之一炬,唯有百姓民居、天文图籍、宫中府库等处秋毫无犯。
  金世宗及其太子的尸体早就混在人堆里,付之一炬,刘裕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又命投降的文武百官皆去辨认尸首,也毫无发现。
  “就当这俩人不知死在哪个旮旯里了吧”,他失去了耐心,随意地挥挥手。
  下一刻,便点击了光幕上【许愿完成】的按钮。
  万朝随即响起了播报之声:
  “恭喜揭榜人刘裕,以及刘宋帝国全员,圆满完成本轮愿望!”
  ……
  本位面的各处,都听到了这一声呼唤。
  彼时,谢晦一行人刚刚扫平了西辽帝国。
  西征小分队的分工十分明确。
  谢晦是战略的总设计师,辛弃疾是军事领袖,负责所有的战场调度,当然也一直在第一线作战。
  檀道济是锐不可当的先锋军,率领重甲火器兵,冲锋陷阵。
  傅弘之老成持重,兵法老到,通常在中军压阵。
  虞允文坐镇后方,负责一干后勤辎重及其他各种政务,羊欣擅长文治与文学,会及时安抚新占领地区的民生与人心。
  众人经历过数次灭国之战的磨合,已经成为了彼此最好的搭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