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打胜仗就是最开心的,可以不断捡到新的猫崽,带回去饲养!
一旁的王镇恶:“……”
无力吐槽.jpg
他算是看明白了,在陆游眼中,只要是有毛的动物,全部都是猫猫。
众将都去其他地方扫尾去了,待他们得胜归来,刘裕开了一场庆功宴。
酒过三巡,陆游不失时机地提出:“陛下,咱们现在可以班师回朝了吧,这金国呢,还是等下一次做好万全准备再灭。”
刘裕还有点意犹未尽。
但他转念一想,穆之的生辰要到了,征战在外这么久,确实应该回去陪对方一起度过。
“可”,他最终微微颔首。
心下琢磨着,把高丽王廷宝库里的一堆什么奇珍异宝之类的,通通打包送给刘穆之当礼物。
“让朕看看,评论区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景帝是不是又分享了什么新的段子……”
刘裕正准备打开天幕。
忽见外边李显忠一身浴血,狼狈带伤地踏入,不禁面露惊容,忙叫人给他治伤,又问何故。
李显忠神色悲愤:“东瀛扶桑小国,欺人太甚!”
“一支军队从日本关东地区渡海而来,支援高丽流亡贵族,提前设下埋伏,我一时不察,竟着了道!”
原来,日本正逢源平合战时期,大规模内乱爆发,各路军阀势力打生打死。
李显忠所遭遇的伏击,正是一场有意嫁祸。
平家节节败退,几欲昏死,又听闻外边大宋再度崛起,风声很大。
当然想着祸水东引,利用大宋这柄强大的剑斩向自己的敌人,所以,这次直接装扮成了源赖朝的属下。
他却不知道,自己惹到刘裕,算是踢到钢板了。
刘裕哪管你什么源家平家武田军关东军,根本分不清,也懒得分。
他只会一视同仁,把所有武士全部创死,再把日本岛变成大宋自古以来的海外领土。
他听了李显忠的叙述,勃然大怒!
什么玩意!
区区一个岛国,自己还没杀上门去,竟然还敢先动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点齐兵马,朕要亲征日本”,他面如寒霜,冷冷地宣布道。
【作者有话说】
牛津(。)给我的梦中情校出个镜
今日的小玉幼安:英格兰英格兰英格兰
今日的裕总:灭日本灭日本灭日本
今日的陆游:大猫猫大猫猫大猫猫
还在躺着的刘穆之:?
33
第33章
◎全世界都在讲汉语!◎
英格兰约克郡那边,很快送来了牛津大学新一年的课程纲目。
谢晦一看,心中很是不满:“这么大一个学校居然不教汉语?赶快补上!”
牛津大学派来的校务使者:“……”
我看你是在为难我胖虎!
他在谢晦的注视下,满头大汗,好半天才憋出一句:“我们缺乏相应的教学人手。”
“这好办”,谢晦拿出印玺,在审核书上啪地一盖,“我从京城调一批太学师生过来,届时随你一起回去。”
使者唯唯点头应下。
牛津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是整个欧洲的讲学中心,亨利二世野心勃勃,想在此建造一个学术圣地,与巴黎大学争锋。
斥巨资从法国等地挖走一大批素有盛名的学术大师,并以国王的名义,加以保护。
为此,更是不惜给牛津城大量拨款,给了当地商会的经营特权,并引入大量移民,让城市更加繁荣。
如此费心劳力的经营,最后却被谢晦摘了桃子,亨利二世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他当然不可能就此认命。
反正谢晦远在西夏,鞭长莫及,留在英格兰境内的只有小将毕再遇和他的火.器军团。
亨利二世摩拳擦掌,准备给谢晦使点绊子!
没想到,谢晦人没到,教学改革的命令先传来了。
以后全校师生入学之后都必须学汉语,每一年都要进行汉语考试!
另外,还开设了十门与华夏相关的课程,涵盖了中国历史、古诗文、地理、哲学等方方面面,不修满这些课程,就不许毕业!
亨利二世本来还大大疑惑了一番,这么多课程,得派多少老师来啊。
牛津本土的其他教授,都是实打实的大师,青史留名的那种,大宋来的人怎么着也不能太寒碜吧,不然可就让人看了笑话了!
结果到了开学当天一看,好家伙,大宋统共就来了一个教授,一人开十门课!
千里迢迢、背着小包袱赶来的朱熹:没错就是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又一位教坛中的卷王诞生了,一人更比十人强!
自打刘裕来后,朱熹的日子便不好过了起来。
刘裕和北府众人,既不喜欢朱熹这些禁锢人性的思想理论,更嫌弃他的一批门生整日畅谈理学,不干实事,清谈误国,好似东晋时期的王衍之流。
确切来说,北府人对整个儒家都不喜欢。
刘宋时期,风气何其开放,人人追求潇洒自由之风。
儒家那一套三纲五常的理论,是最没有市场的东西,已经被扫进了灰尘堆里。
北府人看朱熹和他的学生,只觉得这人好像有病。
谁要读你的《四书集注》教材啊,全是忽悠人的东西,我们只相信自己手里的剑!
漂亮话谁不会说,你当过一天的宰相吗,就在这里妄议治国之策!
《近思录》里嘴巴一张,就要以你的理学思想治国,甚至还要不分青红皂白,全盘恢复上古时期的古法!
简直太荒谬了!
不过呢,朱熹虽然不讨喜,但之前到底不是投降派,没犯过什么滔天大错,所以也没给他治罪。
他倒也乖觉,自请归乡,闭门著书,搞搞哲学,顺便收点学生好恰饭。
这回,赶巧牛津需要一名教授,立刻就把他抬了出来。
老头虽然思想颇为迂腐,脑瓜子一根筋,但博学多才是真的,文学书法音乐美术样样精通,给他拍扁了就是一本百科全书。
热爱教学也是真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都是在他手里建立起来的,教出了许多人才。
给朱熹放在大宋当地,他的思想会不断荼毒大宋人民。
但给朱熹放到英格兰,他立刻就变成了最强的汉文化传播先锋!
虽然这个传播过程中,可能稍稍出了点偏差……
但是没关系,反正是去霍霍英格兰人和欧洲人,想想就开心呢!
果然,朱熹一见到谢晦寄来的offer,立刻一跃而起,火速赶到英格兰当地。
和翻译一见面,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制作新学期课程大纲。
牛津学子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
朱老头慈眉善目,循循善诱,先从上古神话开始讲起,学生们听得十分入神,直呼精彩,今日不虚此行。
正当下课的钟声敲响,学生们纷纷面露笑容的时候,却见朱熹手持戒尺,在讲台上重重一拍,大声道:“肃静!”
随后,便从桌肚里取出了厚厚一叠讲义:“这是今日作业,关于老夫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每人写1000词的感想,明天一早我来检查。”
牛津学子:???
万朝观众:???
惊呆了,朱熹你有点东西啊!
牛津的第一批学生都是当地的豪门贵族,平日金尊玉贵,颐指气使惯了,哪能乐意来苦哈哈地写作业。
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不料第二日,朱熹一点不含糊,抡起戒尺就将没交作业的学生暴揍了一顿:“让你不交作业!毕将军快按住他……让你不交作业!你对得起你的父母高堂吗……”
blablabla,不重复地骂了小半个时辰。
那贵族学生暴跳如雷,却又被毕再遇死死按住,只能被动挨打。
踏马的,你一个半截入土的老东西,怎么身手这么敏捷!
他破口大骂道:“你知道我爹是谁吗?我要你死!”
朱熹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怒吼回去:“听说英格兰贵族都很重视家族荣耀,你敢告诉你父亲威廉亲王,你因为懒惰没写作业,而被老夫惩罚了吗!”
贵族学生:“……”
朱熹抬起手,在对方的头顶拍了拍,语气轻蔑地说:“呵,不是老夫看不起你,你老威家的脸全都被你丢尽了!”
贵族学生:“……”
救命,被掐住了死穴!
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体面人,他来牛津就是想镀个金,回去当继承人的,哪敢在这个环节掉链子!
当即痛哭流涕,表示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吧,一定会去洗心革面,好好做人。
学生们暂时安分下来,朱熹放下心来,继续开始每日教学。
汉语推广速度十分喜人,英格兰人对华夏的了解也在突飞猛进。
然而,没过多久,他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