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这就赢了啊。”
  王镇恶勒马回望来路,颇有些意犹未尽:“我感觉没打够,要不再去打一打洛都吧。”
  唉,和主公一起出来打仗就是这点不好,回回都速战速决,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他又补了一句:“洛阳也是金人重镇,国库里应该有不少宝物。”
  陆游:“……”
  后半句才是重点吧?
  他坐在马背上休息,心情很是复杂:“陛下一贯都是这样身先士卒吗,其实很危险,就没有人能劝动他?”
  王镇恶沉思片晌,笃定地说:“有。”
  陆游一怔:“谁?”
  王镇恶道:“穆之先生肯定是能劝动陛下的,但他一向坐镇后方,从不到前线,还有就是谢小玉。”
  “以前有一回,敌军威势正盛,绝不宜正面撄锋,陛下非要开打,但小玉坚决反对。”
  “眼看劝不动,他就从身后抱住陛下的腰,硬把人拖了回去,陛下无可奈何,只好不出战了。”
  陆游:“……”
  他想起来,史书上确实写过这一段,而且还附了八个字的前情提要。
  说刘裕平日对谢晦,“(高祖)深加爱赏,群僚莫及。”
  意思就是,如果不是“宠冠群臣”,千万别模仿,不然怕是会被暴怒的刘裕当场斩了。
  王镇恶耸耸肩:“咱们就别想了,这种劝谏方法不是别人能学得来的。”
  陆游深表赞同地点点头。
  这一战,守军阵亡者不过一二,投降却有十之八九。
  因着汴梁满目劫灰,处处疮痍,百废待兴,处处建设都需要人手。
  刘裕留了所有俘虏一命,打发他们去搞城池建设。
  陆游趁机问:“如今汴梁已复,陛下可有什么打算?”
  这下总该见好就收,班师回朝了吧,他也算对得起刘穆之的交代了。
  哪成想,刘裕目光悠悠,看向了天际烟尘尽头洛阳城的方向,语气凛冽道:“孤就简单试一试进攻洛都,就再往前打一点点……”
  陆游:???
  说好把洛阳和长安留给幼安呢。
  你这是一点点吗,分明是亿点点!
  陆游还想再劝说一下,于是搬出了谢晦:“宣明这个时候也该从大理得胜归来了,陛下难道不想回去见见他吗?”
  果然,刘裕面色一变,来回走了两步,念叨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啊,宣明离开朕一去这么久,也不知有没有好好吃饭,是不是消瘦了,怎么才给他补补呢。唉,他一定也很思念朕吧……”
  往前冲锋陷阵固然快乐,但宣明更是放在心尖上最重要的一个崽。
  该不该回去看看呢,刘裕不禁有些犹豫。
  就在这一刻,下属快马来报,声音迫切地高吼道:“陛下,是来自滇南的飞信!”
  刘裕颇为感动,抹了抹眼泪:“宣明在外征战还惦记着朕,真好。”
  不料伸手接过来一看,赫然是虞允文的亲笔,字字控诉,声嘶力竭。
  “陛下!你快管管谢宣明!我一个没看住,他就飞奔到千里之外,现在已经杀进吐蕃了!他还说,到外边玩真开心,回家一点意思也没有,不灭掉五国绝不回去!”
  刘裕:“……”
  观众们:“……”
  笑死,什么叫教科书般的自作多情啊,好惨一个老父亲。
  陆游作为一名体贴的臣子,绝口不提班师的事。
  而是十分善解人意地上前一步,主动递过缰绳:“陛下,走吧,攻打洛阳去。”
  ……
  汴京失守的消息传到燕京,金国百官浑身冰凉,都觉得这是一场噩梦!
  人的名,树的影。
  金廷上下自从知道刘裕要来,见了北府军旌旗横空、兵甲连云的英姿,已是毛骨悚然,未战先惧。
  现在败讯传来,更是吓得魂不附体,要收拾包袱跑路!
  一干人等叩阙上书,请陛下迁回上都,暂避刘裕锋芒。
  金世宗勃然大怒,当场以雷霆手腕,立诛几位提议迁都的老臣,门生党羽一概株连不放,由是人情畏服,堪堪稳定了局势。
  尚书左丞相纥石烈志宁,也就是隆兴北伐大破宋军的那位主帅,也在此刻挺身而出。
  他和金世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安抚众臣道:
  “自从前废帝海陵王迁都燕京,于今不过十年有余,宫室华楼、街坊巷陌,无不是新制未已。”
  “观城中之营造,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较之上都,更有天壤之别,舍此天堂而趋异土,恐为人所笑痴愚。”
  好特么有道理啊。
  百官一愣,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
  中都多么繁华富庶,习惯了中原的好日子,谁又愿意回到苦寒的辽东之地。
  不如再等等吧,我们坐拥天险,万一刘裕打不过来呢,继续划河而治,岂不美哉。
  眼看众议稍平,纥石烈志宁又是一通进言,摇弄唇舌,说得天花乱坠。
  什么,“南都汴京残破,连年凋敝,就连建筑都被拆了大半,将材料运往上京建房子,刘裕孤军远来,乏地觅食,断无长久。”
  什么,“两军相争,重在兵力,又不是斗将,刘裕纵有一人一剑的匹夫之勇又如何,宋军战斗力如此弱小,一旦与我大金交兵,定会败走当场。”
  还有什么,“昔年岳家军亦称无敌,不逊于今日北府,最后还不是被我岳父一通摧枯拉朽地毁掉了,刘裕又有何惧。”
  纥石烈志宁作为金兀术的女婿,现今大金军中的头号人物,在抗宋这件事上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如此一番逆天的言论下来,还真把大家给唬住了。
  非但百官听得心悦诚服,心说这刘裕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就连金世宗也徐徐颔首,目露赞许之色。
  左丞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如此深谋远虑,一下子就洞察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金世宗不再迟疑,单刀直入,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话题:“卿既然已经成竹在胸,可愿为朕征兵点将,亲往前线拒敌?”
  纥石烈志宁从容点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与其说是他为国尽忠,倒不如说他别无选择,只能绑在金国这条大船上,与国共存亡。
  谁让他战功赫赫,尽是踩着宋人的尸骨得来的。
  更曾多次屠城掠地,堆积人头铸造京观,彰显武功。
  大宋放过谁,都不可能放过他。
  金世宗加封纥石烈志宁为金源郡王,任命其为抗宋主帅,自选朝中众将随行出征。
  纥石烈志宁见众将支支吾吾,面露难色,都在彼此推诿,不由提醒了一句:
  “诸位莫忘了,刘寄奴广固之战灭南燕*,虽对汉人网开一面,却将宗室、王公及以下的三千余鲜卑贵族尽数斩杀,无一幸存。”
  “今日不奋力抗敌,倘来日被他杀过江来,我们还能有命在?”
  众将一凛,至此,终于坚定了对敌之心。
  金世宗细品此言,却又品出了另一层意思。
  金国的汉人官员可不少,刘裕对汉人向来较为宽容,他们自知死不了,会不会转头去投宋呢?
  金世宗本就是个激进的女真本位主义者,对汉族、契丹、党项各族皆是一视同仁的防备和敌视。
  他本来在大量迁徙女真居民,防备辽国死灰复燃,要求以每二女真户,夹居一户辽民,以作防备。
  现在出了这档子事,便将汉人的威胁放到首位。
  他毕竟御极多年,称得上手段老练,纵心中百般猜疑,也不可能直接将人全都杀了,徒然引发动乱,只是命人监视这些汉臣而已。
  这一监视,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群人怎么老到一家名为「食为天」的酒肆去吃饭?
  此地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满是南国芳醇佳酿、各种美食,更有美人斟酒、清歌妙舞,端的是让人流连忘返。
  更兼推出了一种会员制度,充钱多者即可升到大师级别,待遇尊享,荣光无限。
  太子完颜允恭一掷万金,好容易升了最高级,又在几个美人的挽袖央求下,挥毫留下了丹青墨宝。
  金世宗素知这个儿子沉迷绘画,眼见国事濒危,他还如此荒唐,直接气了个倒仰。
  女真贵族见状也是有样学样,对酒肆趋之若鹜,疯狂氪金升级会员等级。
  金世宗盘查几番,也没查出酒肆的异样,只得任他们去。
  殊不知刘裕早就暗中授意「食为天」的老板沈复,伺机给那些被迫滞留金国、但依旧心向大宋的遗民们留信,安排他们过江。
  至于是不是真的被迫,也很好分辨。
  评论区,来自后世的热心观众提供了众多史料,互相参考佐证。
  保证没有任何一个罪人,能够逃过观众们的法眼。
  至于那些为了权位,在金国留恋不去的,只能说尊重,锁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