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不说绍兴古法还好,一说总让人想起绍兴女儿红。
  文天祥面色奇异,半晌摇摇头,将这些不着边际的想法从脑海中清出去,朗声道:“小师祖欠我一杯祝捷酒,待荡尽虎狼敌寇之日,再从头一醉。”
  辛弃疾欣然点头:“好,且待北定中原日!”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只觉越看越满意。
  不仅聪颖明断,许多思绪与自己不谋而合,更兼英气勃勃,绝无一星半点庸常文人的拘束气,乃是天生的金玉之质,国士之才。
  文天祥弯起眉眼,轻轻地笑道:“今天能见到您,我很高兴,您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卓绝许多。”
  “我亦然”,辛弃疾笑着拍了拍他的手。
  此刻,春风吹鬓,微阳影落,在他眸底翻涌成一片高峻的长天星芒,“人说倾盖如故,一见便若平生,想来便是如此了。“
  一旁的陆游:有被排挤到.jpg
  可恶,总感觉文天祥一来,自己再也不是幼安最好的朋友辣!
  ......
  辛弃疾根据许愿墙要求,确定了时空流速,一比三百六十五。
  本位面过去一年,直播过去一天。
  抗金毕竟是一项经年累月的浩大事业,不调整流速的话,会比较费观众,甚至出现一些看到一半忽然猝死的情况。
  文天祥问:“关于新帝人选,小师祖可有什么想法?”
  辛弃疾心中还真有一个最理想的君王,那就是宋武帝刘裕。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决定听一听观众的呼声:“我想先在评论区集思广益一下。”
  万朝观众:!!!
  你问这个,我们可来劲了啊。
  刹那之间,众人便开始畅所欲言,发送自己的提名。
  本朝高祖/太.祖/太宗/武皇/文帝/世祖/宣昭帝/世宗/庄宗/明宗/景帝/承天太后/康献太后……
  披文握武,深谋远猷,仰光七庙,俯济苍生!
  茂勋格于青苍,济黎元于四海,九州所仰,天人共望,必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提名人选,花样多多。
  上至六旬老翁李嗣源,下至五岁幼崽孝文帝,静如卧床休息养病的赵煦,动如人在疆场出征的萧绰……
  可谓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异族人选,比如西辽德宗耶律大石,大燕战神皇帝慕容垂,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
  令人惊讶的是,梁武帝居然也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
  只能说,人都要靠对比。
  昨天《羊侃传》刚出来的时候,萧衍一度受到了强烈抨击,被质疑不配为君。
  结果,有宋孝宗以及若干赵宋皇帝一衬托,万朝观众发现他真是千古明君。
  不仅才华横溢,六艺皆通,文能开启盛世,江左三百年风华于斯为盛,武能起兵荆襄,仗旗建号,钟离大破北魏。
  对自己的臣子也很回护,从来未杀过任何忠良功臣。
  除了活得太长以外,没有什么硬伤。
  再往下,是一些诸侯、军阀,甚至权臣的提名。
  有说孙策的,让金国好好体验一下江东小霸王的威力,看他们还敢不敢再嘲笑南人无勇将;
  有说李密的,乌阳既升,爝火不息,既然才雄不容于唐世,不如给他个平台单干。
  有说桓温的,人家可是坚定不渝的北伐主帅,虽有枋头之败,但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手段都甩了赵昚几百条街。
  有说高欢的,天纵英明之略,神挺雄武之才,沧海横流中平定乱世的独行者。
  只要在北伐路上避开「高欢快乐城」……啊不,是玉璧城,应该问题不大。
  竟然还有说尔朱荣的。
  甭管他是不是乱臣贼子吧,这个军事能力绝对杠杠的,宋朝登基又不需要铸金人,这回直接一波起飞。
  总而言之。
  观众主打一个胡扯瞎吹,不管沾边不沾边,也不管这人能不能胜任宋孝宗的岗位。
  反正就是咔咔一顿乱写,刹那间,名单上就有了几百个名字。
  甚至还有人提名刘阿斗。
  姜维的理由也很充分:到时候,让丞相提前分析好你们位面的情况,写一份说明书带上。
  陛下只需要明堂高坐,依葫芦画瓢,听之任之,放你们自由发挥就好了!
  辛弃疾:“……”
  你说姜维不合理吧,他居然还能逻辑自洽;你说很合理吧,阿斗自己听完都不敢点这个头。
  他对着名单看了半天,最终第一个就划掉了拓跋焘。
  不管让谁来,反正肯定不能让他来。
  北魏位面,拓跋焘气坏了,大声嚷嚷道:“凭什么朕不行,怎么就不能让朕出场了?几百个帝王候选人,你为何偏偏针对朕?”
  辛弃疾冷冷道:“就凭你是南侵中原的鲜卑胡虏,霍乱江表,千里绝烟,罪恶罄竹难书。”
  拓跋焘不服气,继续死犟说:“胡虏怎么了,朕是鲜卑人,又不是女真人,种族都不一样,完全可以带着你们宋国披荆斩棘,直捣中都!”
  “朕一生灭西秦、北燕、北凉、胡夏、仇池,一统北方,何等威武!而后南下饮马长江,一路横推,无人是朕的一合之敌,区区完颜氏,给朕执鞭坠镫都不够格!”
  “赵宋就需要朕这样的君王带领,给你们涨涨威风士气!”
  “辛弃疾,你好好考虑一下,机不虚发,时不再来!”
  辛弃疾眉头一挑,真想把拓跋焘提过来,怒锤一顿。
  万朝观众也都忍无可忍。
  不是,他有病吧!
  【大周女官上官婉儿:之前大家都看见了,辛弃疾写词的时候把拓跋焘作为反面典型,指着鼻子一通怒骂。】
  【南齐女博士韩兰英:拓跋焘明知辛弃疾不待见他,每次还硬要顶着人家的冷眼往前凑,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神医华佗:癔症发作吧,让老夫来开颅研究一下。】
  【武安君白起:可能是疯病,到长平坑底埋几天就好了。】
  【墨憨斋主人冯梦龙:适合安排一次跨越品种的转世之旅,不拘猫狗虫蛇、飞禽走兽,反正不是人。】
  【和熹太后邓绥:拓跋焘,你有用不上的脑子可以送给阿斗,正好帮咱们阿斗补补。】
  【汉光武帝刘秀:是的,阿斗急需这个,也算是给拓跋焘攒一些阴德了。】
  【汉武帝刘彻:噫嘻乐哉,得宰掉多少头拓跋焘,才能凑足一斤的脑子,给阿斗补上啊。】
  天幕前的刘阿斗:???
  祖宗,你们可真是我的亲祖宗!
  【作者有话说】
  评论区依旧掉落红包嗷,朋友们,因为要上夹子,所以下一更就挪到后天了,我争取写个长的(。)
  下章陛下终于能出来了!点击就看绝美君臣会面现场(bushi)
  21
  第21章
  ◎面对两位千古一帝,辛弃疾选择了……◎
  观众们吵吵嚷嚷,最后交给辛弃疾的名单,宛如历朝历代的帝王花名册。
  除去赵佶这种真.昏君,绝大多数君主都名列其中。
  笑死,根本没有半点参考价值。
  辛弃疾看了半晌,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听观众胡扯。
  他将名单搁在一旁,转向文天祥与陆游,沉声说:“我心中有一个理想的人选。”
  文天祥:“我也有。”
  陆游:“我亦然。”
  辛弃疾又道:“此人自微末中崛起,一生金戈铁马,历经大大小小战役数百场,终于平定天下。可惜天不假年,北方未平。”
  文天祥点点头。
  新来的皇帝嘛,肯定得英姿盖世,率军北伐平定天下,荡平残胡,如风扫叶。
  他认为,双方想的应该是同一个人,于是又补充道:“此人虽是武将出身,但亦擅长文治,推行新政,一扫前朝弊病,使朝野风气焕然一新。”
  两国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国力底蕴之争。
  因此,新帝不仅要能打,而且还要善治生民,统御有方,富国强兵,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积累之业。
  “正是如此”,辛弃疾欣然道。
  陆游沉思了一会,试探着说:“此人是受禅登基,有数名皇帝直接或间接因他而死?”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辛弃疾觉得大家已经达成了一致,提议:“我们各自将名字写在掌心,等会给他发邀请函。”
  对面二人均点头同意。
  万朝观众都紧张地等待着。
  【武元皇后杨艳:据本宫猜测,辛弃疾写的可能是吴大帝孙权,他在诗词中提过不少次。】
  【宋哲宗赵煦:那三条标准和吴大帝丝毫不沾边,吴国疆域地跨三州,止于荆、扬、交,孙权自守有余,北伐开疆则不足。】
  【汉武帝刘彻:原来赵煦还活着,你去后世倒也合适。】
  【宋哲宗赵煦:谢谢武帝关心,朕现在每日卧床不起,形销骨立,命在顷刻,大约今生今世再也不能驰骋沙场,收复江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