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稻花村的村民因为跟着李家挣到了钱,所以每月拿出几十文让孩子学习是没问题的。
  最后经过商量,改成每月三十文,报名的有六十来个学生,一个月能收将近二两银子。
  虽然跟最初预期的差了一大半,但也比没钱好。
  于是靠山村的学堂也开起来了。
  稻花村的村民忙着修路,先把路修好,再修学堂。
  村子不大,李村长根据预算,这条路可以从村头修到村子外多一小截。
  这时候修路也不像现在那么复杂,每家都出了人,修起来速度很快。
  道路土层本就坚硬,路面清理干净,铺一小层碎石子,再用细土填充空隙,再把路面夯实,上面铺一层青石砖。
  不过七八天就修好了,干净整洁的路面,以后下雨也不怕一脚泥了。
  一雨一凉秋向晚,雨滴拍打着泛黄的叶子,青黄交织的山林,在雨幕中,略显苍凉。
  香炉燃着香,房间里有淡雅清甜的梨香,李晚月喜欢这个味道。
  小榻上铺好了舒适厚软的棉花垫,她靠在小榻上倚着窗,看着窗外的雨,享受宁静的时刻。
  而李家老宅,李祥宇的媳妇陈丽,经过一天的疼痛,终于在晚上生下一子,母子平安。
  全家乐的见牙不见眼。
  李老头和李老太回了屋后,李老太就说道:“老头子,咱老李家如今可是不同以往,这次的洗三礼可不能让亲家小看咱们。”
  李老头点头:“对,是该好好办。”
  “我的意思是,月月那丫头得了那么多赏赐,随便拿一样出来,发着亲朋的面送给这孩子,一是显的她疼爱侄儿,二是让陈家的瞧瞧,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皇上赐的东西,那得多有面子呀,孩子也能沾沾他姑姑的福气,也是给咱李家撑场面。”
  李老头赞同的点头:“你说的对,我明儿个就去大山家跟他们说一声。”
  李老太扬起笑,大房一家发达了,他们平白无故的也不能要求大房给他们什么,可这添丁之喜,总该出点东西吧。
  不然别人怎么看他们。
  翌日,李老头一大早就带了几个红鸡蛋去了李有山家里。
  李有山听说孩子生了,道了声恭喜二房又添丁,就不再开口了。
  第221章便宜没占到
  李老头见他道完喜不说话了,就道:“老大啊,你如今在村里地位高了,家里也富裕,你侄子添丁的大喜事,你总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吧?以前那陈家可是看咱家不顺眼,你可要给爹长长脸面,添礼的时候,一定要让陈家见识见识县君一家的大方。
  月月得了不少好东西,随便拿一样送给孩子,孩子将来也会跟姑姑亲,还有,这孩子刚出生,做的襁褓也该用好布料,一个小被子用不了多少布,我瞧着月丫头穿的衣裳料子不错,你们给孩子添礼的时候,布料也添一块好的吧。”
  “爹,您放心,我们知道咋做,绝对按规矩来。”
  李老头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回家了。
  赵素英问:“当家的,爹那意思是不是让咱们把圣上赏赐的东西送给他们,还特意提了料子,那不就是赏赐的绸缎料子?”
  李有山道:“又不是官身,还想用绸缎,做梦呢,也不怕招来麻烦,咱就按规矩给就行。”
  赵素英点了点头。
  很快到了洗三这天,农村的洗三礼没有太多步骤,基本是亲戚朋友,邻居村民带点东西过来道个喜。
  人陆陆续续上门,有的添礼是一块布,有的是鸡蛋,红糖,有的是铜板……
  亲家陈氏夫妇给了一块银质长命锁,陈丽的大哥二哥分别给了一对小银镯和一块绒棉布料。
  李老头一看,就这点东西,还说疼闺女,等着大山一家子来了,让他们看看什么是财大气粗。
  不多时,李有山一家来了,也给了一块绒棉布料,李大川几兄弟拿的是鸡和一篮子鸡蛋和两斤红糖。
  李老头和李有富脸色都不好看了。
  李老头把他拽到一边小声问:“大山,你这是咋回事?我不是提前告诉你了吗?让你带着月月穿的那样的好布料,再拿两样她得的赏赐,你咋就只拿了这些东西?让别人咋看我们家?咋看你?你可是县君的爹,拿这么点东西,不觉得丢脸吗?别人还得说你小气抠门,陈家也会看不起咱们。”
  “爹,月月穿的衣服就是绒棉料子做的,我听你的,给了绒棉料子,这不是你说的吗?我照做了呀,您要是不满意,我就回去拿块粗布的。
  再说了,月月得的东西,那是皇上赏的,可不能送人,不然被人发现可是治罪的,我们带的东西,可都是按规矩来的,李福叔和有田他们拿的都是鸡蛋和红糖,我们家总不能多过人家。
  您要是觉得怕被陈家不喜,您让有富准备一套金锁金镯子不就行了,他可是孩子的亲爷爷。
  我们这个时候要是给多了,将来三栋和月月添丁,你们不得按同样的礼数给吗?那您和二弟能拿出来吗?”
  李老头一噎,顿时不知道说啥好了。
  是啊,三栋和月丫头还没成亲呢,将来生孩子,他们能按同样的数额给吗?显然是不能,到时候就得被别人笑话了。
  刚好有人叫李老头,他赶紧走开了。
  等人到齐了,点香燃烛,拜神灵。
  屋里燃着两个碳火盆,倒是不冷。
  刘金花端来一个木盆,里面放了些小米,槐条艾草,金银花等。
  李祥宇媳妇抱着孩子,由亲人往盆里添东西,称为‘添盆’,每添一样,就说一句吉利话。
  李老太添了一勺清水:“长流水,聪明伶俐。”
  李老头把一小块碎银子扔进盆里。
  陈家也扔了一角碎银子。
  李有富扔了一串钱,一百文。
  刘金花扔了一把红枣。
  李有山也扔了一百文。
  李有富无语的看了李有山一眼。
  那么有钱,不知道扔一块银子,居然就扔这么点。
  真不知道爹那天有没有跟他说好。
  大喜的日子,不能生气,想想
  硬生生把气憋了回去。
  哼,等以后三栋添丁,也别想他能多给。
  很快盆里就扔了不少东西。
  李老太用一根木棍在盆里搅了搅,边搅边说吉祥话,然后就开始给孩子洗澡。
  洗完后,用被子包好,用梳子梳下头发,往婴儿额头上点一点儿朱砂,拿一根葱在婴儿身上轻轻打三下,边打边说吉利话。
  也是对孩子的祝愿。
  仪式也就算完成了。
  李晚月见没什么事了,跟赵素英打了声招呼,刚想要走,就被人拦住。
  “县君。”
  陈家老大走过来,拱手一礼:“县君,之前一直想要登门拜访,只是您太忙,没有时间。”
  “有事?”
  “没事没事,您是祥宇的堂妹,我是他的舅兄,咱们也算是亲戚,亲戚之间该多往来,以后有事也能多个人相帮,您说是吧。”
  “说的对,只是我回来这么久,也没见你们来看望我爷爷和二叔他们,你们才是正经亲家,你们多来往就是了,我还有事,您随意。”
  说完,李晚月径直走了。
  陈老大脸色拉了下来,深吸了几口气,又去找李大川聊天。
  他就不信了,李家大房这么多人,总能有一个聊的来的。
  结果试了一圈,一个个客气说了两句,就不找事走开了。
  让他很是郁闷。
  听说镇上卖的特别好的香皂那些,就是出自大房一家,还想着能搭上他们家,自家也跟着做点香皂生意呢。
  ----
  天气越来越冷,转眼,地里的土豆熟了。
  家家户户忙着收土豆。
  有了这些土豆,家里也能过个好年。
  忙了几天,终于收完了。
  谢晏直接安排人把土豆运走。
  记下了每户人家交的土豆数量,并写了收据。
  等上头拨了款,按收据发钱。
  村民们小心翼翼收好纸条。
  眼里是满满的期待。
  李家院门被人敲响,随后元宝带着几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谢晏和一位陌生的男子。
  向后跟着清风和几名着劲装的男子。
  其中两人手上搬了两个木箱子。
  李有山问:“阿晏,你们来是有事?”
  谢晏介绍:“伯父,这位是平阳侯之子,宣威将军,荣阔。”
  荣阔拱手:“见过伯父。”
  李有山忙摆手:“不用客气,快进屋坐吧。”
  荣阔边走边问:“三栋在家吗?”
  “在呢,在后院呢。”李有山忙让元宝去喊人。
  方嬷嬷端上茶点。
  谢晏简单说了一下,李有山才知道,原来三栋之前说他在京郊救了一位公子,就是眼前这人的儿子。
  第222章找她帮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