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崔婆子虽然想让高志远读书,可是她也不想卖地,庄户人家地是根本,也是退路,再加上老大一家反对,真要是不顾老大一家的意见,两兄弟就要分家,离心。
她道:“远儿啊,你大哥说的对,不如你先去把李晚月哄回来,这样咱们家就有钱了,你也能继续读书,你们两兄弟要互相扶持,家里才能好。”
高志远叹了口气,只好点了点头。
----
稻花村
李家办的庆贺酒席从早吃到晚,做事的人就算累,心里也高兴。
李晚月被封县君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不少人跑来李宅想看看县君长什么样。
李晚月直接不出门了。
以后天冷了,最适合吃火锅,她在家研究芝麻酱的做法。
把芝麻洗干净,炒干水分至微黄,花生米过油炸。
没有料理机,只能小石磨反复的磨。
磨出来的不够细腻,又过滤了一下。
加盐调味。
做出来的味道还可以,装罐密封。
不过没有防腐剂,放不了几天,所以只做了一小罐。
沈老头夫妇送走沈李两家后,立刻搬回了李家。
沈老太拿着一个小木盒递给李晚月,道:“月月啊,这是外祖母送你的贺礼,”
一块羊脂白玉如意玉锁,李晚月笑着道谢:“多谢老夫人。”
“不用谢,对了,听说皇上赏了你布匹,你写好你的尺寸,让人拿去锦绣阁做成衣服,保证给你做的漂亮舒适合身。”
“好,听您的。”
沈老太笑盈盈的点头。
沈昱则是送了几本话本子。
秦允亦和秦玉珍也来道贺。
两个月没见李三栋,这次见到,秦玉珍竟有些紧张。
他变得更加自信稳重。
李三栋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把一个小木盒递给秦玉珍。
秦玉珍打开,看到里面是一对精美的步摇。
李三栋道:“上次你送我的平安坠我一直戴着,这次去京城,看到这对簪子很配你,就买下来了,希望你能喜欢。”
秦玉珍脸色微红,点了点头:“很好看,我喜欢,谢谢三栋哥。”
见她喜欢,李三栋也高兴,刚想要说点什么,听到有说话声,又把话咽了回去,转身离开了。
……
高志远一连几天都在李家附近徘徊,人太多,门口两个守门的不让人靠近,也不见李晚月出来,他只能等。
今天终于没人围着了,他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上前敲门。
门打开,元宝问:“你是谁?”
高志远想了想,道:“我是安平县君的好友,过来找她有事,烦请小哥跟她说一声。”
元宝无语的想翻白眼,这段时间想来见县君的人太多,不是说好友,就是说亲戚。
结果大少爷二少爷出来见了几次,都不认识。
就让守门的他们问清楚名字,再告诉他们。
不过万一人家真的是亲戚呢,他也不好得罪。
只问:“敢问您的姓名是什么?这几天想要见县君的人太多,您告诉我名字,我再去问。”
高志远不确定李晚月听到自己的名字愿不愿意见自己,于是,他在说了自己的名字后,又加了一句“告诉她我已经和离了”。
元宝眼神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这人没事吧,和离了跟他家姑娘说的着吗?
随后进去告诉李晚月,李晚月和元宝一样的想法,跟自己说的着吗?直接让元宝把人打发了。
就在高志远想着怎么才能进去见到李晚月时,一行人马到了李宅。
是谢晏带着官媒上门提亲,还带了一双大雁。
后面跟着看热闹的村民。
“县老爷来跟县君提亲了,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啊。”
“月丫头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就是啊,以前是选错了人,不然没准三年前就能嫁好人家,被那高家耽搁了。”
“嘘,别瞎说,你没听说吗?那高家的根本没有将婚书送去衙门登记,那就不算成婚。”
“说的也是,让那高家的后悔去吧。”
高志远如遭雷击,县令?提亲?
李晚月要嫁给别人,这怎么可以?
他立刻冲上前质问:“你要去李家提亲?”
谢晏看到是高志远,眼中的冷意一闪而过。
“是啊,你有事?”
“那你知不知道,李晚月他以前……”
话还没说完高志远只觉得咽喉处好像被什么击中,痛的他说不出话,手紧紧抓着脖子。
谢晏走近一步,凑到他耳边,语带威胁道:“月月的任何事我都一清二楚,不管她以前怎么样,我都不介意,至于你,管好嘴巴,你和你的家人再把以前的事情往外说,我保证,让你们一辈子都说不出话,在安平县也没有立足之地。”
高志远腿有些软,差点跪地上,他从谢晏眼里看到了杀意。
吓的他连连摇头。
“不要再来找事,滚。”
高志远立刻踉跄着跑走了。
第220章老宅添丁
谢晏收敛情绪,这才带着人进了李家。
接下来的事就是媒人来做,后面的问名,纳吉这些,就由谢家派来的人来做。
沈老头沈老太眉开眼笑的看着,阿晏总算有家了。
谢晏和李晚月在一旁聊天。
“对了,皇上说要赏你一百亩良田,你准备选哪里?眼下还有三处,其中一处也是曹县丞的,和你之前买下的那处差不多,还有一处在南郊,你要看看吗?”
“不用,就还是选曹县丞的吧,他选的地肯定都是好的。”
“那你打算把地继续租给佃农,还是准备自己种?”
“他们佃了地,一年的收成能有多少?”
“曹县丞之前要收走四成粮食做为租子,其实到佃农手里的没多少,他们都挺苦的。”
“有时间了我去看看,见见那些佃户,我想让他们帮我种地,算是我雇他们,给他们工钱,只要他们好好种,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等到明年春天,种土豆和红薯吧,这边的地已经种了两次土豆了,该换换了,不然要受虫害,地就会变差。”
“也好,这处田庄的管事苛待佃农,强抢佃农的女儿,欺上瞒下,已经处理了,你还要再重新找个管事。”
“好,我知道了。”
谢晏道:“若是觉得辛苦,可以告诉我,我帮你。”
李晚月问:“你自己的事情都要忙不过来了,还要帮我做事?”
“随手的事,只是不想看你太累。”
李晚月笑了:“好,等我累的时候,就让你去。”
谢晏轻轻点头,他知道她不是会依赖别人的人,但他想让她轻松自在些。
……
高志远狼狈的回了家,猛喝了几杯水,这才觉得嗓子没那么疼了。
崔婆子见状,忙问:“老二,你这是咋了?见到李晚月了吗?”
高志远摇头,道:“娘,以后别再提李晚月了,也别提她和我成过亲的事。”
“为啥呀?”
“今儿个县令大人去李家提亲了,要娶李晚月。”
“啥?”崔老太浑浊的眼睛差点瞪出来。
“那县令是不是眼瞎了?看上这么个弃妇?要不然就是李晚月那狐媚子勾搭了县令,不然就算她封了县君,也改变不了她嫁过人的事实,嫁给一般人家还说的过去,那县令大人自己是官,咋就看的上她?”
“娘,县令警告了我,以后不要再去李家惹事,否则,咱们就在安平县待不下去了。”
丁红一听,立马跟着劝:“娘,民不跟官斗,咱还是别招惹他们了。”
“可这……老二读书的束脩咋办呀?”
高志远道:“娘,我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在家里办个学堂,教村里孩子读书,既能挣点银,也能让书院里的人淡忘掉我的事情,过完年再去读书,他们就不会对我阴阳怪气了,而且我在家一样可以温书。”
崔婆子叹了口气:“好吧,既然你决定了,那娘和你大哥大嫂就帮你张罗,你打算怎么收费?”
“我听闻稻花村的村学一个孩子四五十文,咱村里也都知道,咱们就每个孩子每月也五十文吧,不然比稻花村多的话,怕是他们心里不平衡,就不来学了。”
崔婆子和丁红都掰起手指头算,一个孩子五十文,十个孩子不是五百文,要是收一百个孩子,那一个月就是……五千文。
那可是五两银子啊。
两人眼里瞬间亮了。
崔婆子立刻道:“老二啊,我这就去找村长说这事。”
高志远点了点头,回了自己屋。
崔婆子风风火火去了村长家,一想到每个月能挣五两银子,她头不疼了,腰不酸了,走路都能赶上风火轮了。
结果事与愿违。
村民们花一文钱都要精打细算,尽管这个收费和镇上的书院比已经算很便宜了,可每月五十文能买十来斤糙米,够一大家子吃好几天,就还是觉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