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第415章表象与真实
  顾喜喜穿书前倒是听过古代的追星族的故事。
  比如某书生崇拜一位大儒,为此游历天下,踏遍大儒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并为此书写游记,被门人集结成册,流传后世。
  再比如有人疯狂迷恋一位才名远扬的大诗人,不但收集有关诗人的一切奇闻异事、学习诗人的习惯爱好。
  他还亲笔誊抄诗稿,反复吟诵后烧成灰烬,将纸灰冲入蜜水后服下。
  认为这么做或可习得几分诗才。
  此时此刻,再看眼前沉浸在内心世界中、与平时严肃端正判若两人的宋先生。
  顾喜喜才深切地体会到“古人诚不欺我”。
  虽然追星族的行为方式随着时代有所变化。
  但内心的狂热绝对是一脉相承。
  宋夫人微笑着给顾喜喜倒茶,“尝尝我做的芝麻米糕,配茶很不错的。”
  “这个茴香豆,我先用香料水煮过,浸泡入味,再小火慢慢焙干。”
  ……
  宋夫人源源不断给顾喜喜投喂,仿佛还在狂热中的丈夫不存在。
  顾喜喜识趣地顺应宋夫人的意思,视线避开宋先生的方向,专心吃吃喝喝,只与宋夫人说笑。
  终于等到宋先生自行平复情绪。
  他跑回来坐下,依旧有些兴冲冲道,“今晚我便写一封信给慕大人。”
  “就是不知这么做……会不会太给他添麻烦了?”
  宋夫人侧目,“你怎么不说给喜姑娘添麻烦?”
  “为了你这点任性的心愿,喜喜姑娘要跑到咱们家来听你提要求,还要费周折、担人情给你寄信,会不会太失礼了!”
  顾喜喜看得出来,宋夫人从方才就压着火气。
  只是碍于她这个外人在场,多少要给宋先生留些颜面。
  再看宋先生刚被骂醒,呆呆的样子甚至有些可怜。
  顾喜喜不得不笑着说,“没事的,只是传一封信而已,我还要捎带其他东西,不麻烦,一点儿不麻烦。”
  人家老夫妻之间的事,她身为晚辈也不好掺和太多。
  想多劝两句,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只得端起茶盏掩饰尴尬。
  顾喜喜暗忖,这二位的关系孰强孰弱,或许全不似外人看到的那样:
  宋先生严肃古板说一不二。
  宋夫人温柔娴静依从夫君。
  有时候只看表象,果然很难联想到真实的另一面。
  宋先生在妻子压迫的注视下调整了情绪,终于恢复成沉稳的样子。
  他施礼道,“对不住,老夫刚才情绪过于激动。”
  “还请顾老板见谅。”
  顾喜喜哪敢受他的礼,心中发苦,忙不迭还礼,“哪里,哪里。”
  “先生言重了。”
  宋先生又问,“为成全我的夙愿,是否让顾老板太为难了?”
  顾喜喜摇头,“没有没有,一点儿不为难。”
  宋先生大概也觉尴尬,一本正经地转了话题。
  “我知道慕大人年轻有为,必定诸事繁忙,只要他看过信,我便心满意足。”
  “还请他千万不用回信,太辛苦了。”
  顾喜喜面上笑着答应。
  心里却感慨不已,不论何年何月,粉丝对于偶像都是无比溺爱啊。
  从品兰居出来,顾喜喜手里被塞了许多宋夫人自制的零嘴点心。
  宋夫人将她送到外面,口中还不住表达歉意。
  “本来是他求人帮忙,应该我们登门拜访。”
  “知道你忙的很,却还是让你抽空跑一趟。”
  顾喜喜笑说,“无妨,我喜欢到品兰居来。”
  “跟您与宋先生说话受益匪浅。”
  “还喝了宋先生珍藏的好茶,吃了您做的美食,是我赚到了。”
  “只盼着以后常来常往,师娘别嫌弃我吵闹才是。”
  宋夫人听的心花怒放,看着顾喜喜真是喜欢的不行。
  连声道,“只要你愿意来,以后不用提前打招呼,随时过来。”
  次日,顾喜喜早起打理了院子里的菜地,准备再种一些韭菜。
  吕晶也没让自己闲着,蹲坐在旁边打磨剪枝用的工具。
  种植茶树也少不得勤加修剪。
  这活儿她自小在家就做的多了,再熟练不过。
  吕晶磨了一会儿,又对着光检查,边说,“田庄上那些茶树,之后要怎么剪,你说一声,剩下的尽管都交给我。”
  “葡萄剪枝我虽然从没做过,但我可以学,想必只要掌握了窍门,都是一通百通。”
  顾喜喜举着满是泥巴的手,扭头看去,“你爹娘不是从没舍得让你下地干粗活吗?”
  吕晶理所当然道,“你不是总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我可是茶园家的女儿,生在茶园长在茶园,天天听天天看,再笨也该学会了。”
  她放下小锯子,弯腰拾起一个高枝剪,开始继续打磨。
  “只不过,与我爹娘那样的熟练手相比,我做起来肯定没那么快。”
  顾喜喜笑着叹道,“正要建茶园,就有茶园家的千金送上门。”
  “说起来是我赚了。”
  吕晶睨目道,“所以说你得好好珍惜我,我有用着呢!”
  她举起高枝剪,在空气中比划比划,“这些奇形怪状的工具你怎么想出来的?”
  “像剪子,又不太像、有长有短,有大有小。还有这么窄的小锯子,都是从没见过的样式。”
  “感觉比我家过去那些应该能好用许多。”
  顾喜喜说,“你不是卯足了劲儿要给我卖苦力么。”
  “等你亲手试过便知道好不好用了。”
  吕晶突然福至心灵,“哎,你要不要考虑再开一个专做农具的铁匠作坊?”
  “这么好用的东西,不得大卖特卖?”
  这时老郎中提着药箱正要去出诊。
  他对跟出来的张婶说,“这个月的家用你也放心。”
  “今日排号的八家里面,有两家条件富裕的,能多收不少诊金。”
  张婶笑了声,说,“你时常接济看不起病的,普通人家只收药费本钱。”
  “就算富户给的诊金丰厚,这一来一回又能多出几个钱?”
  老郎中边走,边认真道,“那不一样。”
  “反正我给人瞧病绝不挑选病人,多收一笔算一笔。”
  顾喜喜发现,自己好像把身边的人都带成了赚钱狂魔。
  她对吕晶默了默,说,“可以考虑,不过还得以后攒够了家底,切忌盲目扩张啊。”
  下午,张婶拿着给顾喜喜做了一半的手帕从外面回来。
  她好笑地提起一件稀奇事,“摄政王竟然也来过西北,还起了个化名叫陈方。”
  第416章这不是巧了么
  张婶兴致勃勃道,“没想到摄政王来咱们西北还有一段传奇经历、风流韵事!”
  顾喜喜神情复杂:“风流……韵事?”
  吕晶则同情地看了顾喜喜一眼,又对张婶挤出个笑。
  张婶笑说,“我就知道你们俩肯定也想听,赶紧跑回来给你们讲!”
  “那个摄政王啊,曾经被坏人陷害,他为了扶助现在的皇帝,不得不忍辱负重,流落西北。但是!他遇到了一个咱们西北的大美人。”
  顾喜喜嘴角抽了抽,忍不住低头看水盆里自己的
  张婶还在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这姑娘家境殷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容貌身段儿更是生的跟仙女一样!”
  顾喜喜举起自己有些粗糙的双手看了看。嗯……
  张婶画外音:“摄政王危难之际晕倒街头,碰巧这姑娘带着丫鬟婆子出门上香求姻缘。于是姑娘好心收留了摄政王,摄政王化名陈方,二人的缘分就此展开。”
  说到这儿,张婶叹了口气,“说起来这姑娘的爹娘也是个好人有好报。”
  “他们不知摄政王真实身份,没嫌弃当时一无所有的他,答应招他入赘。”
  “听说还去衙门登记造册了呢!如此一来,纵使未正式过六礼成婚,但摄政王已经算是这姑娘家的人了。”
  “哦对,说起来也巧,咱们家姓顾,那好运气的姑娘也姓顾。”
  “咱家姑爷小慕曾经化名陈方,摄政王也叫陈方。”
  “你们听听,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巧的事儿!”
  张婶十分得趣,自己先笑出了声。
  顾喜喜、吕晶对视,为了配合张婶也笑了。
  不同的是,顾喜喜苦笑,吕晶想大笑但还要努力表现的别那么明显。
  等张婶终于笑够了。
  顾喜喜问,“您这些都是从哪儿听说的?”
  “我怎么听着像话本子上编的故事,太夸张了。”
  “怎么夸张了。”张婶正色道,“是人家摄政王自己发的公告,向全天下认下了这门亲事!公告都贴到菜市口、衙门口、东大街了。”
  “今日咱们村好几个人进城都看见了,满城人都在议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