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顾喜喜对政治并不在行,以她的思路至多推测到上面那些。
  至于帝王心术,更比寻常人多疑,还不知皇帝会联想到多少种可能性。
  所幸从前做的事皆光明正大,顾喜喜也只需实话实说即可。
  至此,与霍江、慕南钊等人所言,以及皇帝自己派人查的全都能对上。
  皇帝感慨地看向慕南钊,“祁修从京城到西北,真可谓九死一生。”
  “苍天有眼,送你与顾小姐相识,也算是一段奇遇了。”
  他又笑叹,“解毒的过程也是听的朕心惊胆战,还好还好,有惊无险。”
  “不然又有谁能来辅佐朕。”
  这番话皇帝说的倒是真心实意。
  慕南钊起身,不卑不亢道,“陛下乃先帝正统血脉,德才兼备,就算微臣当初死在西北,陛下一样是大业臣民真心拥戴的天子。”
  皇帝板起面孔,“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
  “你得好好活着,跟朕做一辈子的君臣,别想早早撂挑子!”
  慕南钊微笑,“陛下是万岁,微臣肉体凡胎,只怕跟不上。”
  皇帝失笑,“坐吧,坐吧,跟你说多少回了,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时不必多礼!”
  顾喜喜看着眼前一幕君臣亲厚的画面,仿佛看了本“朝廷职场教科书”。
  大概这就叫“老板可以跟你客气,但你不能真的太客气”。
  艺术!
  高超的艺术!
  顾喜喜至此才算有点明白,为何慕南钊能稳坐两朝权臣,不仅深得重用,还颇受信任了
  不过她也没法太久置身事外。
  皇帝再次转向顾喜喜,“早朝户部上了折子,从今日起喷洒灭蝗药水。”
  “若此事达成,便是朕与广大黎民之幸。”
  “不知顾小姐想要什么赏赐?”
  又要跪了,顾喜喜心中一叹,起身到正面跪下。
  “民女不要任何赏赐。”
  “一则,蝗虫未灭,民女所做尚未见分晓,实不敢居功。”
  “二则,保住粮食,百姓安、天下安,民女身为陛下众多子民中的一人,为天下安宁尽绵薄之力,本就是分内事。”
  皇帝微笑颔首,似有赞赏之意,看着慕南钊说:
  “果然如爱卿所说,顾老板非凡俗女子。”
  “胸襟、气度之宽广,从未局限于小小闺阁之内。”
  顾喜喜一怔,慕南钊是这么夸她的么?
  皇帝认真起来,说,“顾小姐再跟朕多说说,有关灭蝗的想法,只要你想到的,包括有什么顾虑,大可畅所欲言。”
  “起来,坐着回话!”
  看得出这皇帝是个干实事儿的人。
  顾喜喜重新归坐,定了定神说,“民女已向何尚书言明药方弊端,因时间有限,靠喷洒药水杀伤虫卵,几率至多半成。”
  “不过等剩下的部分幼虫孵化,距离它们羽化成灾还有近一个月时间。”
  “所以之后一个月才是灭蝗决胜的关键,征集食虫的家禽、蛙类,尤其是蛙类,无需看管饲养,不伤秧苗,蛙粪还可肥田。只要附近有水源的田地都可投放。”
  皇帝恍然,“妙啊,既然蝗虫是作物的天敌,那就用蝗虫的天敌来克制。”
  顾喜喜又说了几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应对之法。
  皇帝听罢已经是满眼赞赏,连连颔首,“好啊,好!”
  “想不到顾小姐非但在农事上本领颇多,于安排布局方面也颇为缜密。”
  “如此才干,完全抵得上朕的一些朝臣了。”
  顾喜喜低头,“民女不敢。”
  皇帝抬手道,“朕可从不会虚话恭维谁。”
  “你就是有这个本事,无需妄自菲薄。”
  他说罢,仿佛自言自语地叹道,“只可惜生为女儿身,若是个男子……”
  皇帝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看向顾喜喜。
  “倒也不用等灭蝗结束。”
  “你献计献策,又连日不眠不休配出药方,单凭这些,朕也该赏赐你。”
  顾喜喜不好立刻拒绝,只得先听着。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一眼慕南钊,说,“朕赐你姻缘如何?”
  “如此一来,你在京中既有了身份,又有了靠山。”
  “由你辅助自己的夫君,一身聪明才智也有了用武之地。”
  顾喜喜大惊。
  她几乎不敢抬头看对面的慕南钊。
  根本不用猜,皇帝的意思是要把她赐给慕南钊。
  至于为妻还是为妾,已经不是顾喜喜此刻有心思顾虑的问题。
  她正要起身,就听见对面轻笑了几声。
  “陛下就爱开玩笑,看给顾小姐吓的。”
  皇帝眼眸噙笑不动声色,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经慕南钊这么一插话,顾喜喜已经彻底恢复了冷静。
  她本就是有备而来,怎么可能被这点难题打倒?
  顾喜喜神情郑重,再次下拜,“多谢陛下美意,只是民女暂时并无成婚打算。”
  皇帝从上方看着她,不怒自威,“为何?”
  顾喜喜道,“因为民女有太多想做的事尚未实现。”
  “引种西域频婆果、寒瓜、番柿等,让更多大业百姓吃上好吃的瓜果,让农户卖出瓜果挣钱,人人能吃饱穿暖。”
  “西北边境荒地多,若能进一步改良土壤,使得原本只能种燕麦、苜蓿的土地,长出麦子、粟米,或可为朝廷节省军粮。”
  “西北军的大营附近有个眷属村,那里都是将士们的妻儿,可他们常年吃着粗粮,还怕春荒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西北军分给她们每家一到两亩地耕种,就是希望这些女子也能自给自足,让军中将士无后顾之忧,等同于为国效力。”
  “民女在西北荒山试种了一片频婆果树,交给军眷们认领照料,若挂果赚了钱,我有她们分红,若亏了,我自行承担。”
  ……
  第346章琉璃乳鸽
  顾喜喜越说,心里越不慌张。
  想来皇帝本身也没什么做月老的爱好。
  所谓赐婚,不过是找个手段留她在京城,方便为朝廷卖命罢了。
  只有让皇帝意识到,她不成亲,能创造更多好处。
  比说什么其他的都管用。
  “至于民女这次到京城来,是为了种茶树,在青田县开辟茶山。”
  “西北本地并不产茶,却造出了闻名内外的茯茶。可所有外销往西域、北地的茶,都要途径西北。民女未来想做官茶,从西北开出几条茶贸商路。”
  “另外,民女所在的花池渡村,历年粟米亩产不过三四百斤,去年秋大家第一次用民女提的法子,亩产平均达到五百斤以上。”
  顾喜喜说这番话时,年轻的皇帝听的很认真。
  他早年韬光养晦,离京到封地去,实则内心的雄才大略不输他的父皇。
  先太后外戚一党祸国,排除异己、盘剥百姓、扰乱地方秩序,留下太多窟窿。
  大业朝先与北离大战,后又出兵讨伐外戚。
  几方消耗下来,国库早已不堪重负。
  所以皇帝在初登基时,不得不连番下达休养生息的政令,只为复兴民生。
  而顾喜喜做的,边境维稳、粮食增产、茶贸繁荣、带动商路等等,正好都是皇帝想要的。
  顾喜喜用力向下一拜,全身伏地,“民女还未亲手实现这一切。”
  “求陛下不要这么急着让民女嫁人罢!”
  前一句说的郑重其事,后一句却带着点小女孩儿撒娇央求的意味。
  事实证明,顾喜喜赌对了。
  只听皇帝笑声爽朗,分明是心情愉悦。“还真让祁修说中了。”
  顾喜喜趴着不动,眼角瞥向旁边,暗自嘀咕,他又又编排她什么了?
  皇帝向慕南钊笑道,“你说不必把顾老板当寻常姑娘家看待,说她完全抵得上一个男人用,朕现在算是明白了。”
  顾喜喜忍不住腹诽,摄政王的意思就是把“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畜生使”,请皇上尽情的压榨呗!
  不过如此总比做个皇帝眼中毫无用处的人,随便扔去嫁人好多了。
  慕南钊说,“陛下听她说了这么多,可还有什么想问的?”
  此时,殿内的氛围已经重归松弛。
  皇帝含笑看着顾喜喜,说,“瓜果、茶叶、还有边境种细粮,帮眷属村自给自足。朕明白这些你尚需时间去推进。”
  “但要论看得见的成果,去年西北军自己产出的大批粮草,支撑了两场战事,还增添了全军越冬的口粮,这份功劳朕已然知晓。”
  “不过你方才所说粟米增产,朕倒是更感兴趣。”
  “据朕了解,西北产粮不易,历年亩产粟米顶多三百五到四百斤,这还的是条件好点的水浇地,若是旱地、坡地有个二百来斤就算不错了。”
  顾喜喜暗忖,看来皇帝也是有备而来。
  西北并非大业朝田赋的重要来源,向来不受朝廷关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