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何景兰摇了摇头,片刻,又道,“不过我觉得,只要顾喜喜以后还跟咱们在一块,你想开的店总会有希望的。”
  青田县重开,县城内的商业在短暂沉底后,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有钱没钱的百姓都在囤粮、囤吃食、囤药材。
  就怕将来打到青田县这边,货品价钱飞涨。
  花池渡村这几家种果树的,手里存的东西都卖出去了。
  周大嫂的腌菜生意竟也很好。
  很多人舍不得去大酒楼吃饭了,多选街边的小摊、食肆。
  周大嫂的腌菜摊摆在那,物美价廉,瞧着也干净。
  附近吃馄饨的、吃烧饼、包子的,都愿意来买一份腌菜,调剂口味。
  一连三天,这几家人除了村里换岗巡逻,还要进城卖东西,忙的不可开交,还不忘抽时间给顾喜喜传达喜讯。
  安庆和总听着别人在青田县做了什么,早就心痒难耐。
  “喜喜,我想去青田县一趟。”
  顾喜喜倒腾着新制的肥料,“不行。”
  安庆和不解,“可大家现在都能出村子了,只要小心一点,天大亮再出村,天黑之前回来,就没事的。”
  这些话都是他听村里出去的人所说。
  顾喜喜不为所动,“别人是别人,你是你。”
  “再说了,你是卖树苗的,这种时候,别人要么退守家中,要么随时准备跑路,谁会种树啊。”
  安庆和眉头一皱,像个孩子似的撒起了娇,“喜喜~我就是去逛逛,商贾要随时深入市集,才能发现新的商机嘛~”
  顾喜喜心念一动,“我给你个商机,如何?”
  安庆和怔住,“你说真的?我可不是小孩子啊。”
  顾喜喜道,“我何时骗过你,你过来,先办完这件事我就告诉你。”
  第214章只要能发财
  后山脚下,茶园。
  安庆和弯着腰采茶,挥汗如雨。
  茶园篱笆外面,一群小孩子却在追逐嬉闹,快乐的声音令安庆和有些嫉妒。
  他抹了把汗,扭头喊道,“石头!石头!”
  “出门前你跟喜喜说要来帮忙,凭啥我干活,你在那边玩得高兴?!”
  石头、晴儿、狗娃,还有平时玩得好的几个孩子都停下来。
  石头正色道,“安大哥,我就是在帮忙啊,我拉来这么多人在这儿陪你,我们都在给你鼓劲儿呢。”
  安庆和无语,“那你们还是别陪我了,到别的地方玩去!”
  狗娃倒是好心,想了想说,“反正咱也没别的事,不如就帮安老板摘叶子吧,我看也挺好玩儿的。”
  除了石头,其他人都赞同,反正对小孩子而言,只要是没做过的事,总会有三分热度。
  石头却坚持不准,“不行,喜喜姐的茶园,小孩儿不能进。”
  “你们也不会采茶,万一没轻没重的把哪里碰坏了,那可就糟了。”
  安庆和听到这话,一下子清醒了,赶忙笑道,“谢谢你们的好意啊,我方才跟石头开玩笑的,这点儿活,我一个人很快就弄完了。”
  他很清楚顾喜喜有多宝贝这些茶树。
  若茶园被弄得乱七八糟,他简直不敢想自己下场会怎样……
  安庆和心有余悸,再次笑着催促,“你们快去玩吧,想去哪去哪,不用陪我了。”
  孩子们面面相觑。
  狗娃有些遗憾道,“行吧,既然安老板不用帮忙,咱们去村长家看黑将军如何?”
  村长老钱的果园里有只威风凛凛的斗鸡,名叫黑将军,村里胆子大的男娃娃都爱去看那斗鸡。
  狗娃的提议果然引发了一片共鸣。
  晴儿也看过黑将军,她非但不怕,还兴致勃勃道,“晴儿要捉虫子,喂黑将军!还有小白,小黄,小红!”
  小白是大白鹅,小黄小红是老钱家散养的鸡。
  安庆和一直绷着弦,眼看一帮小崽子跑了,他才松了口气,加快了干活的速度。
  从去年到今年夏天,这里的茶树已经被顾喜喜发展到了四十几株。
  采茶的工作量说大不大,但今日交给安庆和的任务却有些麻烦。
  他要按顾喜喜给茶树做的分类标记采摘,并且将茶叶做好分类。
  安庆和尚不知顾喜喜为何要他这么做。
  自从他前不久自学成才开始炒茶,每当家里茶叶用完,他就来茶园随便摘些,炒制后做成最简单的散茶。
  往往是不同类的叶子混在一起,顾喜喜从未说过什么,像今日这样特意要求分类分装,还是第一次。
  所以安庆和的背篓里放了提前糊好的纸袋,每个纸袋上写了茶树种类编号,从一到五。
  安庆和忙活了大半个时辰,每个编号都摘了满满六袋子。
  背篓几乎都装满了,他提起来掂了掂,满意地决定回家交差。
  院子阴凉处,地上摊开了一张干净的草席。
  顾喜喜将一把小板凳放在旁边。
  安庆和懵然眨了眨眼,“喜喜,你要在这儿乘凉吗?”
  “不是我用,是给你用的。”顾喜喜道,“把茶叶倒在上面,做第一遍筛选。”
  安庆和向来听顾喜喜的,虽然没完全明白目的为何,他还是放下背篓,乖乖坐下。
  顾喜喜接着说,“之前自家喝的散茶,将就着来,只要干净就行。”
  “但现在咱们要试做茯茶,自然得多费些功夫。”
  “茯茶?!”安庆和夸张地睁大了眼睛。
  一瞬间,那双好看的蓝色瞳孔仿佛幻化出两块明晃晃的……金元宝。
  “是、是……我知道的那个茯茶么?”
  顾喜喜轻咳一声,“别激动的太早,我只是说试做,成不成还两说。”
  安庆和咧嘴,“没事儿,只要你告诉我怎么做,一遍两遍做不成,做百八十遍也值得!”
  原来这就是顾喜喜说的商机!
  金花茯茶,砖茶中的珍品,这商机可是相当大的一票啊!
  毕竟只要做成了,以安庆和手头不缺现成的销路,到时候必定奇货可居,财源滚滚来。
  顾喜喜道,“共有十四道工序,过程很是辛苦。”
  安庆和毫不犹豫,“我不怕辛苦!”
  顾喜喜瞥了他一眼,“不过总体也没那么悲观,至少前面十二道制作工序,以及最后一道干燥工序,都有十成八九的把握,”
  “唯独第十三道工序,发酵,难度最高。”
  “若能发酵出金花,便是真正的茯茶,若不能,便只是普通的黑茶砖。”
  安庆和傻笑,“懂了,反正普通茶砖也好卖,只要我能学会怎么做,左右都是咱们赚到了。”
  顾喜喜默了默,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安庆和是不是乐观过头了?
  说干就干,安庆和一边手工筛选茶叶,把混进去的枯叶、茶梗挑走,边催促顾喜喜继续,“你跟我说说,之后还要怎么做?”
  顾喜喜道,“不急,完成一个工序之后,再说下一个也不迟。”
  安庆和笑说,“那你就跟我讲讲茯茶的发酵呗。”
  顾喜喜组织了一下语言,说,“你曾说,你的故乡会用羊乳、牛乳做成酸酪。其实这个过程,便是发酵。”
  “还有张婶蒸包子,总要看面团有没有发起来,这也是发酵。”
  安庆和举一反三,“茶叶也能发酵?”
  顾喜喜说,“你最近炒的散茶,与你所熟悉的黑茶砖,区别之一就是有没有发酵。”
  “而茯茶上面出现的金花,便是由某种更特殊的发酵产生的。”
  安庆和恍然,“所以茯茶就是做得更进一步,更特别的黑茶砖?”
  顾喜喜颔首,“基本可以这么理解。”
  “想让茶饼长出金花没那么容易,需要水土、气候得宜,也就是俗话说的天时地利。”
  安庆和若有所思,“难怪只听说西北这一带产出茯茶,且产量不高。”
  “所以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做茯茶?”
  顾喜喜认同,“的确。”
  安庆和大喜,“那咱们岂不是赚大了!”
  顾喜喜叹了口气,同情地拍拍他,“在发酵难关之前,你还有十一道工序要做,慢慢来吧。”
  西北军前方大营,孟承平风尘仆仆地走进帐篷。
  “慕兄!花池渡村的那批药刚送到了!”
  第215章难兄难弟
  军帐内,男子身着绀青色轻绸窄袖胡服,腰束折枝竹纹墨色锦带,从背后看去,宽肩窄腰,长身玉立。
  他正在摆弄桌上一盘军棋,修长的食指轻敲棋盘,带着几分冷淡恣意。
  “知道了。”
  孟承平几步跑过来,“哎呀,你除了会说知道了,还会说什么?”
  “花池渡村!那些药是花池渡村、顾喜喜家、顾喜喜的师父姜老郎中做的!”
  慕南钊拿起一枚插着红旗、镌刻“西”字的棋子,边盯着棋盘思索道,“药是我预订的,用不着你啰里吧嗦的告诉我来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