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难江县回来的路上,闲来无事,这个人逼着她,和他一起把那本假兵书真春宫,看了两遍!
那些姿势,简直……
元婉如已经不想结束这次月事了。
真恨不能,时光倒流,回到上马车之前,她一定不会中了他的计。
陆江年被她甩了手,也十分开心,笑得如沐春风:“明日我让玄黄来见你,你以后去岐黄斋,带着他一起。”
在岐黄斋的时候,他的确不高兴。
只是,明知道,拦不住,他当然要利用娘子愧疚的心理,满足他的图谋。
娘子太过保守了,闺房之事,他们都是初学者,就该多尝试,才能探索更多的乐趣。
总算,哄得她,答应了他。
真是期待啊……
元婉如耷拉着脸,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句:“好。”
陆江年眼里闪过幽光,如此以来,他就相当于在娘子身边安插了一个眼线,那个姓苏的若敢乱来,他立刻放火烧了岐黄斋。
第180章 唐太医是何许人
两人从外头回来,元婉如和陆江年一起去了望春堂。
巧的是,陆薇和梁雨淞也在。
还没踏进去,就听到她们的笑声,可见聊得多么开怀。
元婉如扯了扯陆江年的衣袖:“不如,我们不进去了吧。”
陆江年不以为意地说:“她们聊她们的,我们请安再走,我让你避开姐姐,只是不想她为难你,影响你的心情而已,如今我们都到了这里了,没有理由退出去了。”
元婉如定定看着他,嫣然一笑:“好,进去吧。”
里头的人,看见他们携手而来,表情各异。
汪敏诧异地看了看天色:“不过午时而已,你怎么回来了?”
陆江年带着元婉如落座,看都没看梁雨淞一眼,只是朝陆薇点了点头,转而回答汪敏的话:“无事就回来了。”
陆薇却面带嘲讽地说:“只怕,是有人绊住了脚,才顾不得当值,就跑回来了。”
元婉如早早出门了,两个人却一起回来了,肯定是她痴缠着江年,以至于他无心正事,早早就回来陪她。
果然小家子气,一点都不明白男儿大志,只一味缠着男人撒娇卖痴,这样的妻子,一定会对江年不利的。
陆江年理所当然地接过话茬:“嗯,我舍不得娘子,便早早回来了。”
.“姐姐不必担心,并未耽误差事。”
陆薇气得想要反驳,却想起梁雨淞还在,便把嘴边的话都咽下了。
罢了,现在他正稀罕元婉如,若不能把他的视线从元婉如身上挪开,只怕她是管不得这位弟媳妇了。
陆薇暗暗思忖,仔细想着身边合适的人选,这两日便要向汪敏举荐。
汪敏皱了皱眉,这姐弟俩,就不能好好说一次话吗?
“你们先回去吧,我和你姐姐还有事情要谈,婉如,那件事有眉目了,后天我们去一趟。”
元婉如心知,这是汪敏已经约了万家的人,后天见面了。
看来,岐黄斋那里,只能再推迟一日了。
“好,我知道了。”
-
进了眠月阁,陆江年才问:“娘说的是什么事?”
元婉如把陆芸和万斌相看的事情,告诉了他。
这一下,就把陆江年当初那点郁闷勾起来了,他可没忘记,娘子说过,万斌不错。
想到这里,他眸光犀利看向元婉如:“万斌哪里不错?”
元婉如愣了一下,也想起当初这人对他的质问,她没好气地说:“文质彬彬,知书达理,总不会像某人一样没脸没皮,对自家娘子耍心眼,讨要那些……”
“总之,陆芸和他很般配。”
最后一句,取悦了陆江年。
在她眼中,万斌和陆芸是一对,那万斌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我不觉得,我讨要那些,有什么不对。”
“身为人夫,就是要让自家娘子满足,男子得不到满足,就会生外心,女子房事不顺,也有可能红杏出墙。”
“我也是为了我们夫妻关系着想,娘子怎么不体谅我的良苦用心呢?”
元婉如懒得和他说这些,每次说起来,他都是歪理一大堆。
真该让外头的人瞧一瞧,他这副色欲熏心的模样。
元婉如换了一身衣服,便要去修治轩制药,陆江年眼巴巴跟着:“我去帮忙。”
两个人在修治轩里,一边忙碌,一边说着事。
元婉如先提起来岐黄斋里,吴老头没有说完的话,“你帮忙打听一下,太医院里,有没有唐太医这个人。”
这句话说完,元婉如就觉得气氛不太对。
陆江年脸上,是冷凝的神情,手中磨药的动作也停下来了。
“怎么了?”
他看着她,正色道:“唐太医这三个字,你不要再外面提。”
元婉如感觉得到,他还有话说,静静等待着。
陆江年无心再弄,把人拉起来,走向一边的软塌:“我们仔细说。”
他将人搂在怀里,才将陈年旧事缓缓道来。
几十年前,天下闻名的妙医圣手张太医,收了两个弟子,一个叫唐波,一个叫高鹏。
唐波悟性好,天赋极佳,很快就崭露头角,名扬四方。
先皇赏识唐波,唐波年纪轻轻,三十出头就当了太医院院首。
孙皇后进宫后,一直信赖唐波,她的身体一向都是交给唐波调理的。
孙皇后顺利生下了太子,怀上了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太子的胞妹,端慧公主。
这一切本来都好好的,谁知孙皇后生产的时候,却难产了,端慧公主生下来体弱,而孙皇后的身体从此一落千丈。
皇上本来要问责唐波,孙皇后却说,医者治病不治命,自古以来,生孩子就是一脚踏入鬼门关,难产一事,是她的命数,唐太医一向尽心伺候,并无大错,不该苛责。
皇上爱重孙皇后,便不忍心逆了她的意,唐波免除了一场罪责。
他更加用心调养孙皇后的身体,可是却收效甚微,孙皇后日渐消瘦,甚至卧床不起,缠绵病榻好几年。
太医院所有的人,都没能治好孙皇后的病,皇上大发雷霆,民间寻医,却无济于事。
生下端慧公主五年之后,孙皇后终于熬不住,溘然长逝。
就在这时,却有人检举,是唐波勾结内宫之人,谋害孙皇后,暗中下药,才导致孙皇后一病不起。
皇上震怒,立即派人去捉拿唐波,可是唐家却起了一场大火,逃出来的仆役说,唐波是畏罪自杀了,只求皇上宽大为怀,所有的罪恶都是他一人犯下的,他的妻儿毫不知情,请皇上留他们一命。
元婉如不可置信地问:“他这,完全没有意义啊,皇上死了妻子,怎么可能放过唐家人,只怕要诛九族了。”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这可不是说笑的。
陆江年摸着她的后腰,沉声道:“是的,皇上诛了唐家九族,太子对唐家,也深恶痛绝。”
“太子曾经私下和我说过,若不是唐波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死无全尸了,他定要将他挫骨扬灰。”
他低头,认真看着她叮嘱:“从此之后,太医院至今,都没有一个姓唐的太医,你就该明白,这件案子,在皇上和太子心中,留下了多么深重的影响。”
“如果,岐黄斋真的有‘唐太医’,那他们就是窝藏钦犯。”
元婉如心一紧,屏住呼吸问他:“应该是我猜错了,你也说了,那人都死在大火里了,怎么可能还活着。”
她才和岐黄斋达成合作协议,别害得人家锒铛入狱了。
要知道,皇权大于一切,若是陆江年真的要查,岐黄斋不死也脱一层皮。
第181章 潘姨娘有问题
陆江年深深看了她一眼,然后笑开了。
“嗯,大概就是你猜错了,岐黄斋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京城藏一个被诛了九族的朝廷钦犯。”
“只是,‘唐太医’三个字,你在外不要提起。”
元婉如既然知道了其中原委,当然不会口无遮拦。
只是,“我觉得,这个案子,有些蹊跷。”
“按道理,孙皇后如此器重他,他犯不着谋害皇后,还落得个诛九族的下场,动机是什么呢?”
陆江年目光深远,眺望到窗外,语气深沉:“事发的时候,我和太子七八岁左右,太子的绝望,痛苦和愤怒,我至今都没有忘记。”
当年皇上和皇后感情极好,虽然不至于冷落后宫,可是后宫诸事,皆以皇后为准,皇上从不插手。
太子乃是中宫嫡出,子凭母贵,自生下来,享受的就是其他皇子不曾有过的父子之情,而这一切,随着孙皇后的去世,都烟消云散了。
可以说,太子原本美好幸福的生活,被这一场祸事,完全颠覆。
即便到了今时今日,他都不能释怀。
“如今回想起来,的确有疑点,可是十几年前的案子了,我们也无从查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