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这帽子扣的可就太大了。
  “母后,来人,快传太医,传太医。”
  太宗皇帝唯恐太后会厥过去。
  虽说太后只比他大几岁,可当初他是太后一手扶持着坐上皇位的。
  他的生母早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死了,在他心中,太后就是他的亲母。
  “太后娘娘,您顺顺气,顺顺气,最近您的身子本来就不好,可千万别气着。”
  冯公公也有些害怕,害怕太后真有个好不好的。
  毕竟这些年她的身子一直不爽利。
  “哀家没事,皇帝,哀家只是想给朝华求一个公道,朝华那孩子虽然任性骄横了一些,但她不是坏孩子。至于她火烧望春楼的原因,难道在场的大臣们不知道么,还要哀家一句一句的说么。”
  太后悲痛万分,皇帝扶着她,赶忙坐到椅子上顺气。
  张傲见状,悄悄的抬起头给身后的一个大臣使了一个眼神。
  那大臣闻言,立马出列:
  “陛下,下官有事启奏。”
  “说!”
  太宗皇帝瞪了一眼丁夏。
  丁夏乃是御史台治书侍御史,负责检查百官,检查朝堂。
  御使大夫慕辉被白狮咬伤还在禹王府养病,他倒是想听听丁夏在这个时候会回禀些什么。
  “启奏陛下,下官要状告望春楼草菅人命、强抢民女,偷盗孩童之罪。下官还要状告城中郎将、大理寺卿监察不利之罪。民间早有百姓多次状告望春楼行凶,可是不知为何,大理寺卿跟郎将一直没提及此事,这是下官整理的一些状纸,求陛下一阅。”
  丁夏说着,举起了手上的折子。
  安德路赶忙走下殿,将折子接了过来,递给太宗皇帝。
  太后坐在椅子上,余光撇了一眼丁夏,心中安定。
  丁夏是张傲的人,张傲是杨正乙的老师,所以他们都是为了朝华说话的。
  这个时候丁夏回禀的消息,可谓是重中之重。
  江朝华火烧望春楼有罪,那如果望春楼本来就有罪呢,如果江朝华是因为看不过去望春楼的恶行,想要替天行道,这才烧了望春楼呢。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就都能反转了。
  “岂有此理,柴武刘烨,你们两个身为郎将跟大理寺卿,怎么从未听你们回禀过望春楼的事,民间疾苦,有此横事发生,你们也都视而不见么!”
  太宗皇帝大怒,将手上的折子甩了下去,恰好砸在柴武的头上。
  柴武身子抖成一片。
  自从望春楼的事暴露,他就没开口说过话,因为他受过望春楼的好处,若是深查,一定会查到他头上。
  “臣有罪,求陛下赎罪。”
  柴武跟刘烨跪地求情,太宗皇帝的眼神默然一沉。
  “陛下,臣奏折上所写的,只是冰山一角,民间早就多有怨言,只是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久坐高堂,早就忘了民间疾苦,将万民心声抛掷一边,置之不理,臣身为臣子,亦有罪,求陛下治罪!”
  丁夏举着玉笏,跪在地上,他这一句话,可谓是将所有的官员都定罪了。
  林相沉着脸,眼神颤了颤。
  柴武是他的人,这一下,只怕是要保不住了。
  “陛下,丁大人所言及是,臣等久坐高堂,未能及时体察民情,是臣等之罪,江大小姐为民解忧,火烧望春楼,也不过是看不过去望春楼的恶行,想要惩处凶恶,江大小姐,何错之有!!”
  张傲高声说着,更说的百官无地自容。
  江朝华不过是一个恶女,她都看不过去了,可见望春楼平时有多嚣张。
  更可笑的是一直以来,望春楼做下坏事,居然还好好的,没人调查。
  若非这次火烧望春楼,待望春楼更成气候,待那些隧道修到了皇宫,盛唐岂不是又要发生一次反王谋逆之事。
  太宗皇帝想到此,大怒,:“放肆!!”
  天子管辖范围内,竟出了望春楼这样穷凶极恶的地方,天子眼皮子底下,竟然被人修了隧道而不自知。
  这岂不是在打他的脸么。
  江朝华若不那么嚣张,还不敢烧望春楼呢,如此,皇朝岂不是危险了。
  “臣附议,所以江大小姐不仅没错,反而立下了大功,她性情耿直,举止英勇,再加上发现了望春楼的阴谋,及时止损,避免了皇朝动荡,酿成不可挽回的灾祸,故而臣觉得江大小姐不仅不该被罚,反而应当受到嘉奖。求陛下明察。”
  郭晨说着,关同也附议,太宗皇帝眯眼,大手一挥,:
  “来人,立马宣燕景觐见,待他禀明实情,所有涉案官员,都按律法处置,此是其一。还有,彻查望春楼,凡是与望春楼有来往的官员、商贾,百姓,一个都不许放过!”
  太宗皇帝一锤定音,百官高呼英明,不敢再多话。
  太后坐在椅子上,彻底放下心来。
  如此来看,火烧望春楼倒也不是祸事,而是好事,最起码,能让朝华得一个机遇。
  “郭爱卿跟关爱卿言之有理,江朝华不仅不该罚,反而应该重重的嘉奖,不知诸位爱卿觉得,该怎么赏她。”
  太宗皇帝说这话的同时,也是顾忌着太后的。
  赏赐江朝华也不能随便赏赐,不然会让忠毅侯府寒了心。
  他虽忌惮侯府,但也知道沈家人对他衷心。
  “陛下,江大小姐此举,不知救了多少百姓,刚刚有侍卫来报,说被望春楼捉的那些孩子也都被找到了,其中,便有承德大将军的独子,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江大小姐都是大功,依臣看,不如就封江大小姐当个县主吧。”
  张傲话说出口,还觉得有点后悔。
  江朝华的功劳,封个县主绰绰有余,应该封个郡主。
  小师弟的妹妹,身份高贵,应该当郡主啊。
  第172章高光时刻!福安县主
  “诸位爱卿觉得呢。”
  太宗皇帝似乎对张傲的提议很是满意,但也得象征性的询问一下其他大臣的意见。
  江朝华确实立了大功,你说她跋扈嚣张吧,她火烧望春楼又是为了百姓出头,让人抓不到把柄。
  且望春楼被烧了之后,她更是立了大功,挽救了不少损失。
  综合以上种种,她确实不该被罚,反而该被嘉奖。
  但背靠太后跟忠毅侯府,给江朝华的赏赐便不能太大,县主刚刚好,若是封为郡主,那位份就有点太高了。
  所以张傲的话可是说到太宗皇帝心坎上了。
  给江朝华一个县主的名头,她又是一个女娃娃,不过就是一个名头罢了,再说了还隔着太后,此举简直不要太满意。
  “臣等并无异议。”
  丁夏跟郭晨举着玉笏,纷纷叩首,至于其他想再说话的大臣们,也迫于形势,不再开口了。
  “那便这么定了,安德路,传朕的旨意,江家嫡女江朝华,秀外慧中,钟灵毓秀,忠勇有功,在望春楼一事中,立下奇功,待此事解决,便封为福安县主。”
  太宗皇帝说着,转身去扶太后。
  太后点了点头,脸色好看了许多,看样子也不用太医来诊治了:
  “皇帝,乱党谋逆之事不容小觑,务必要彻查,哀家倒是觉得朝中有些大臣甚是可疑,既皇帝你承认了朝华的功劳,便意味着有些大臣刚刚的态度值得人深究,毕竟某些人可是有帮着乱党说话的嫌疑,皇帝你说呢。”
  太后的话不无道理。
  太宗皇帝点点头,亲自将太后搀扶起来,:
  “母后放心,这件事朕会调查清楚的。”
  “哀家在后宫多年,朝堂的事哀家不懂,但哀家不想当年的事再发生一次了。”太后似是回忆起了往事,手臂有些抖。
  太宗皇帝眸色深了一些,点了点头,让安德路亲自送太后出了金銮殿。
  太后当年差一点就落入反王手中,以反王的性子,若太后真的被抓走了,下场会如何,不用旁人说,大家也都明白。
  太后此举,也是在间接的告诉太宗皇帝,她今日来金銮殿,不光光是为了江朝华,她更担心乱党一事。
  这样的说辞,这样的做派,更得太宗皇帝的心。
  他面上带笑,眼底也毫无怀疑。
  太后一手扶持他坐到皇位上,还是很了解他的。
  “来人,将柴武刘烨拉下去,交给九门提督府调查,若是查清与乱党有关,抄家灭族!”
  太后走后,太宗皇帝坐在龙椅上,大手一挥,立马有禁军走进殿中,将柴武跟刘烨带走了。
  “陛下饶命啊,臣等冤枉,臣冤枉啊。”
  柴武跟刘烨被拖着走,哀求的声音回荡在殿中,让其他的大臣们浑身一震,想着最近这几日他们一定要夹紧尾巴做人,断断不能撞到枪口上来。
  “陛下,如今想来,前日在郑家燕小侯爷遭遇刺杀一事,或许也跟望春楼有关系,不然好端端的,长安城最近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乱党,或许那些乱党都是从望春楼的隧道中进京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