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元宝大喜,嘉嫔垂着头,心中思索着这些关系,想来想去,只觉得江朝华跟元宝成为姐妹对她好处多多,也满意的笑了。
  既然要举办认亲宴,那就要办大办好,让天下人都知道。
  第170章太后撑腰
  “太好了,以后我有姐姐了,我有姐姐了。”
  元承乾到底年纪小,得到了喜欢的东西,开心也毫不掩饰。
  他本就生的玉雪可爱,此时手舞足蹈的样子,只让人觉得他更讨人欢心了。
  太后连连点头,眼底满是笑意,只是在看到江朝华胸口的伤时,她还是会忍不住冷脸。
  她绝对不会让朝华的伤白受的,且还不提火烧望春楼后朝中那么多大臣来告状。
  这一次,她就要那些老东西们看看,她的朝华不仅没错,反而立下大功,朝中有几个人能像朝华这般,为皇帝解忧。
  “太后娘娘您放心,臣妾一定会照顾好江大小姐的。”
  嘉嫔知道太后的心思,江朝华火烧望春楼的事情闹的这么大。
  朝中的一些老臣得到消息,纷纷指责江朝华,更莫要说当时都快上早朝了,朝堂的大臣们也都在。
  直到现在,早朝还没散,望春楼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进宫中,听说陛下大怒,下令彻查望春楼。
  “你倒是个懂事的,怪不得皇帝如此宠你,若你一直懂事,嘉嫔,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太后用帕子擦了擦嘴唇,冯公公扶着她站起身。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指点,日后一定不会让太后娘娘失望的。”
  嘉嫔大喜,拉着元承乾的手紧了紧。
  虽然元家满门武将,可到底不在长安城,若是她将来有个什么,元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她必须得在长安城再找一个助力,如今有了认亲这件事,可谓是让她跟忠毅侯府与江家都搭上了线。
  更幸运的是,她得了太后的高看,有太后护着她,哪怕是皇后,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只要元家不倒,太宗皇帝便会一直宠信她,毕竟朝中能让太宗皇帝信任的武将不多。
  “早朝还未散,哀家要去金銮殿一趟,冯公公,走。”
  太后点点头,留了贴身嬷嬷来照顾江朝华,被冯公公搀扶着,出了寝殿。
  “恭送太后娘娘。”
  嘉嫔拉着元承乾行礼,待太后走后,她蹲下身,狠狠的在元承乾脸上亲了一口:|
  “元宝啊,你可真是帮了姨母一个大忙了,你放心,日后姨母一定会对你的江姐姐好的,谁都不能伤害她。”
  “好耶好耶,就是不知道江姐姐什么时候能醒。”
  元承乾拍着小手,一口小米牙露了出来,很是可爱。
  他很高兴,只是一想到江朝华胸口的伤,他又忍不住担心。
  当时他看到了好多血从江姐姐胸口流了出来,都将衣服渗透了。
  都是为了惩处望春楼,江姐姐才会受伤,日后谁要是敢说江姐姐不是好人,他第一个不答应。
  “放心吧,姨母不会让她有事的,春熙,去将陛下赏赐给本宫的百年血参拿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嘉嫔抿了抿唇,吩咐着自己的贴身婢女,视线看向床榻上的江朝华,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尊大佛,一座能让她在后宫越发尊荣的大佛,她可得把江朝华照顾好了。
  与此同时,金銮殿上。
  冯公公扶着太后过来的时候,恰好听见了朝堂之上群臣激烈的争执之声。
  向着侯府的一部分武将竭尽全力维护江朝华。
  说若非江朝华放火烧了望春楼,哪里能查出乱党想要谋逆呢,若非江朝华火烧了望春楼,说不定乱党打到家门口,那些碎嘴子的大臣们还在家喝茶呢。
  “王大人,你这话说的有点太过分了吧,江大小姐不将望春楼烧了,你我能知道望春楼谋反之事么,怎么到了你那里,这反而还有错了。”
  身穿红色官服,头戴乌纱帽的一个中年男人缓缓说着。
  他手上举着白色的玉笏,一张脸生的儒雅,可话却带着刺。
  他名为张傲,乃是中书省门下中书令,老师是杨正乙。
  张傲既不是忠毅侯的人,也不是林相的人,双方人马吵的火热,他忍不住开口,不过是因为江晚意是杨正乙的小弟子。
  若是今日江朝华被这些大臣们定罪了,那小师弟该有多伤心啊,换句话来说,江朝华也跟他们沾亲带故,他们岂能坐视不理。
  “张大人,你这话可就说错了,那你的意思是,江朝华是提前知道望春楼有阴谋,这才火烧望春楼,让阴谋大白于天下的?”
  吏部尚书王陵冷冷勾唇。
  吏部直属于林相,王陵自然是林相的人。
  朝中大臣文武各站一队,除了一些保持中立的大臣们,其余的,都以林相跟安定国公惟命是从。
  刚刚帮江朝华说话的大多数都是朝中武将。
  忠毅侯府手握兵权,沈秉正为了不让皇帝怀疑,故而平日里都与其他的官员疏远,没什么交集,所以哪怕有人给江朝华说话,也都是一些官职较低的武将实在看不过去了。
  安定国公站在最前方,余光撇了一眼林相,见他满脸淡定,一声不坑,心道一声老狐狸。
  这老狐狸自己按兵不动,不管皇帝最后怎么处置江朝华,他都不会惹上一身腥,而是他手下的官员一直在出头。
  他最看不惯林相跟他手底下的人,但现在他也不好帮江朝华说话,毕竟若是他开口了,难免让人以为安定国公府跟忠毅侯府走的近,这样便生了其他的祸事了。
  “呵,怎么,王大人的意思是朝华她勾结逆党,忠毅侯府勾结逆党,哀家勾结逆党了么!!”
  王陵的话落入太后耳朵中,她冷冷一笑,被冯公公扶着,走进了殿中。
  自从平定逆党,太宗皇帝登基后,太后便不管政事,退居后宫,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她也不会出面,让太宗皇帝很敬重她。
  这也是太宗皇帝虽然忌惮忠毅侯府,却也没对侯府下手的原因。
  有太后在,每次皇帝怀疑侯府的时候,想起她,难免会心软动容。
  “母后,您怎么来了。”
  太宗皇帝赶忙站起身,走下殿去扶太后。
  其他的大臣们也纷纷行礼:
  “下官见过太后娘娘。”
  太后来了,看样子是来给江朝华撑腰的。
  以前朝中也有过涉及到侯府的事,可太后都没出面,为了江朝华,太后这是下了多大的决心,不惜来了金銮殿也要给江朝华撑腰。
  “皇帝,哀家知道后宫不该干政,哀家只是想来为朝华说句公道话,那孩子现在还躺在西华宫呢,哀家这辈子没有子嗣,沁儿从小养在哀家身边,哀家将她当成女儿一般,如今她的女儿受了难,哀家若不出面,何人能为那丫头要一个公道。”
  太后刚进来,便红了眼圈,落下泪来。
  太宗皇帝见状,赶忙去扶,:
  “母后,您莫要伤心,朕一定会秉公处理的。”
  太宗皇帝的语气也满是动容。
  太后为了他牺牲了很多,就连自己的孩子也没要。
  他一直感念这一点,对太后很尊重,当成亲母一般。
  如今见太后落泪,看着她鬓间的白发,皇帝心中也有些自责。
  不过是一个小女娃,也值得这些大臣们争吵一片,且江朝华放火烧了望春楼,是为他解忧了,怎么没见这些大臣能为他效力到这个份上?
  “陛下息怒、太后娘娘息怒。”
  察觉到太宗皇帝动怒,大臣们一惊,直接跪了下来。
  看样子,事情要有大大的反转了。
  这江家女,不会就此得一番造化吧。
  第171章功劳太大,不如封个县主
  “陛下息怒、太后娘娘息怒。”
  太宗皇帝没吭声,大臣们再次开口,王陵跟那些叫嚣的官员也不敢再说话了。
  他们知道太后会向着江朝华,可没想到她会直接来金銮殿上。
  想起太宗皇帝没登基的时候,太后力挽狂澜的威名,大臣们也有些心中发憷。
  “皇帝,哀家只想问问王大人,他的意思是朝华跟乱党是一伙的么,若真如王大人说的那样,那么朝华火烧望春楼,难道是嫌弃自己活的时间太长了么,不知道这么做会惹来嫌疑?”
  太后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疾言厉色的看向王陵。
  王陵被她看的浑身一僵,一个字也不敢再说。
  “下官,下官没有这个意思。”
  王陵压低声音,恨不得让太后看不见自己才好。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你的意思是哀家是乱党了?那你要将哀家抓起来么!!”
  太后怒及,捂着胸口,往后栽去。
  这句话可谓是严重了,当初反王谋逆,太后差点就被乱党劫走了,可谓是对其恨之入骨,说她跟乱党是一伙的,跟说太宗皇帝是乱党,有什么区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