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赵华阳啊赵华阳,你可真是个蠢货!
齐修举起杯子浅酌一口,似笑非笑地低语:殿下,看不懂国师在做什么,你保持沉默就好。
卫英彦等人全都露出鄙夷的表情。
史正卿举起杯子一饮而尽,抬手抹掉唇边的酒渍,看着方众妙的眼睛不断有灼热的微光闪烁。
坐在他身边的史归林替兄长斟酒,低不可闻地说道:大哥,你说这样的国师,谁能不对她心生倾慕?
是啊,谁能不对她心生倾慕?
史正卿看向对面,只见哲仁忽然仰头喝酒,脸颊红成一片。
他怕是从未见过这样的人吧?有着最冷酷的手段,也有着最温柔的心肠。所以不要再看她了,你是敌人,怎能沦陷?
哲仁果然低下头,不敢再看。
第411章 给你一根麻绳吊死算了
永安公主哭得累了,声音渐渐弱下去。
方众妙轻轻抚弄她乱糟糟的头发,柔声道:睡吧,睡一觉起来,什么都好了。
然而永安只是摇头,不肯闭眼。她害怕这是一个梦。她更害怕自己在梦里撒了手,丢失了眼前这个人。她要抱着她,嗅着她的气味,直到死去。
方众妙无奈地笑了笑,抹去永安公主眼角的泪,这才抬眸看向对面。
只是一瞬,她温柔的表情就变成了冷酷肃穆。
哲仁亲眼见到她的变化,心弦不由自主地颤了颤,不知为何有些失落,却更为悸动。
他连忙端起杯子做出敬酒的动作,以掩饰自己的慌乱。
国师大人,您提出的条件我已经满足了,和谈能否继续?
方众妙用清冽的酒水沾湿唇瓣,不紧不慢地说道:继续吧。
如此,双方这才继续刚才那场唇枪舌剑。但蛮族使臣的气势明显更弱了几分,几番拉扯,最终还是拟定了完全不利于他们的条约。
原本有可能持续三四天,甚至十天半月的冗长谈判,因为方众妙的数次立威,竟然只花了短短两个时辰。
这边和谈刚结束,史正卿那边就已经把协议写了出来,誊抄在明黄锦帛上,要求蛮族使臣即刻签名盖章。
哲仁可以预见,当自己带着这样一份堪称屈辱的停战合约回到王庭,将引来何等震怒。
然而这已经是他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若是换个人来当这求和使,他敢肯定那人只会更加软弱。没有谁能够直面大周国师的天威而不屈服。
如今最现实的问题是,签署了这份合约,哲仁必遭蛮王猜疑,必被各部敌对。他回去之后该如何自处?
哲仁在明黄锦帛上用力盖下印章,心中苦笑:国师大人,您说的对,我与巴彦一样,都没得选,我只能与您结盟。
满朝文武安安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或许和平很短暂,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哲仁举起明黄锦帛,压低脑袋,无奈地说道:我族认输。
其余使臣胸膛起伏,满脸不甘。然而这又如何?输了就是输了,不想承认也不行。只是哲仁未免太软骨头了一些!堂堂鲁特部的首领,对大周国师卑躬屈膝至此,简直丢脸丢到了中原!
史正卿绕过桌案来到哲仁面前,双手接过锦帛,想要送到方众妙面前。
坐在龙椅上的赵璋却忽然伸手喊道:把停战书呈上来给朕过目。
嗯?这昏君怎么还在?
史正卿愣了一愣,而后才用征询的目光看向方众妙。
赵璋勃然大怒,恶狠狠地说道:议和书上没有朕盖的玉玺,蛮王不会认,大周不会认,天下也不会认!
他伸出手用力按压着放置在桌边的玉玺,以增加自己的威严。上次磕掉的那个角,现下已经用黄金补好,但皇权的残缺却是永远都无法修补的。
史正卿依旧不理,只是默默看着方众妙。
赵璋眼里喷火,而后也看向方众妙,目光充满怨恨。
哲仁觉得这一幕非常有趣,忍不住低下头勾了勾唇角。
这大周皇帝好生愚蠢,竟到此时还看不清形势。他一个傀儡,岂能这般狂妄?
然而方众妙的举动却出乎了哲仁的意料。只见她似笑非笑地摆摆手,语气淡淡地说道:拿去给他过目。
史正卿低头应诺,这才捧着停战书一步一步走上高台,奉到御前。
赵璋恶狠狠地瞪他一眼,这才夺过停战书,颇不耐烦地扫看。
方众妙却在这时拍拍永安的脸,而后站起身,也走上高台,立在了龙椅边。
簇拥着赵璋的宫女、太监和禁军慌忙跪地,默默磕头。谁是这皇朝的主宰,他们分得清楚。
永安公主也手忙脚乱地从桌子后面爬出来,上到高台,搂住方众妙的双腿,脸颊依恋地蹭上去。
这景象实在怪诞,哲仁目不转睛地看着。
赵璋浑身都发起抖来。
国,国师,您,您上来作甚?朕看完了就会签字盖印,出不了差错。
他刚才的狂妄,现在消失得一干二净。
方众妙垂眸看着他,缓缓说道:你还记得巴彦假称我战死时,你对史小将军率领的三十五万大军下达的旨意吗?
赵璋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不敢答。他记得,他怎么会忘?那份圣旨,他恨不得现在就找出来烧掉。
史归林猛地握紧酒杯,脸上的笑容冷冽异常。
哲仁轻轻叹了一口气。
方众妙忽然看向他,问道:你在叹息什么?
哲仁头皮发紧,面红耳赤,拱起双手想要搪塞过去,却听方众妙自顾说道:你在叹息巴彦的计策差一点就成功了,是也不是?
你在叹息自己以战败国使臣的身份来到这朝堂,是也不是?
那份圣旨若是能被军队执行下去,今日便会有大周的禁军亲手为你推开城门,也会有大周的内侍带领你进入这座宫殿,还会有大周的朝臣跪伏在地,给你磕头。
哲仁深深低头,不敢答话。
方众妙盯着他,勒令道:回答我。若是大周皇帝的圣旨能够被大周军队忠诚执行,你以胜利者的身份来到此处,看见这龙椅,必然是要坐一坐的,对不对?
哲仁微微抬眸,看向上首。
国师的脸好生威严,也好生美丽。
哲仁耳朵滚烫,心弦急颤,竟是不敢撒谎,直言道:您说的都对。若是那道圣旨能被你们的军队执行,今日的临安已被巴彦攻陷。而我会代表大王,坐一坐这张高高在上的龙椅。
殿内一片寂静。
蛮族使臣们偷偷斜眼去看哲仁,心里怨怪:你他娘的还真敢说!也不怕惹恼了大周国师,招来杀身之祸!
然而方众妙却朗笑起来。她发丝轻轻颤动,满头骨珠叮咚作响,那么神秘,又那么肆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她身上,止不住地心旌摇荡。
永安公主看得眼都直了,双手向上摸索,轻轻拽住几根缀满骨珠的发辫,贴在自己脸颊上。
哲仁呆呆地看着这样的大周国师,魂不守舍地忖道:有没有人告诉过她,她笑起来好似骄阳?
但笑声戛然而止,方众妙忽然拿起玉玺,狠狠砸在赵璋脸上。
你听见了吗,皇帝?若没有我,你只配在亡国书上签字盖章!若没有我,你这张龙椅就该让区区一个蛮族使臣来坐。
赵璋被打得鼻血横流,头晕眼花,心里充斥着羞愧,却又止不住地恼怒。
方众妙一只手拿起一旁的红泥盒子,一只手摁住赵璋的脑袋,接住他汩汩流淌的鼻血。
片刻后,她把玉玺压入盒内,蘸取帝王的鲜血,用力盖在停战书上。
她的举动引发了满朝文武的惊疑和讨论,悉悉索索的声音响彻大庆殿。
大长公主皱了皱眉,低声问齐修: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了?当着蛮族使臣的面,好歹给赵璋留点帝王的尊严。
齐修冷笑。
半空中飘过方众妙沉怒的心声:【当初我能用一滴血固你皇位,全你体面,护你尊严。今日也能用你的血毁掉这一切。】
【给你皇权,你就能断大周根基。】
【给你威严,你就能对蛮夷卑躬屈膝。】
【给你体面,你就能贻害黎民百姓。】
【所以今日,我必要彻彻底底毁了你的帝王之尊,叫你当这龙椅上纯纯的摆设。】
【我要朝臣再也不会敬你畏你,我要你那些荒唐昏聩的旨意再也出不了这宫门。】
赵璋听见这些心声,差点气得吐血。他抬眸扫视堂下,竟没有看见朝臣们站出来维护皇权,反倒看见一张张或快意,或痛恨,或轻蔑的脸。
是啊,那道圣旨差点毁了大周社稷,断了中原根基,灭了黎民百姓。怎么还会有人把他当成天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