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杨英才极为恼怒地训斥:杨锦坤,你想让你娘身败名裂,可以多说几句!
杨锦坤连忙捂住自己的嘴,用歉疚的眼神看向孙巧儿。
孙巧儿回望他,眸光缓缓碎裂。这不是她儿子,这是一只鬼!她不要认这个孩子!
就在这时,二管家也匆匆跑过来,低声说道:大爷,二爷,我们把面粉拌在米糠里喂鸡,鸡全都死了。这事太过严重,咱们要不要报官?
长随回来让大管家和二管家分别去搜阿牛的房间和查验面粉里是否有毒,并未说明其中缘由。二人什么都不知道。
杨康伯看向杨锦坤,又问:你是杨家嗣子,将来要继承家业。你说说,这事怎么处置?要不要报官?
杨锦坤装模作样地想了想,摇头道:家丑不可外扬,这事不能报官。把厨房的一干人等全部打死也就罢了。
杨康伯看向二管家,问道:厨房里有多少人?
二管家擦着冷汗回话:启禀大爷,厨房里的仆佣总共是二十三人。
杨康伯转头去看杨锦坤,故意问他,二十三人都杀了?
杨锦坤假装犹豫,然后才满脸沉痛地说道:爹,都杀了吧。而今是多事之秋,府中不可生乱。这样做也能震慑住心思浮动的下人,把咱们杨府铸成一个铁桶。
杨康伯点点头,捋着胡须赞道:好,我儿心性果决,有枭雄之资。
他回头看向妻子,不容置疑地说道:孙氏,我把府中最大的院子腾给锦坤住。你也搬过去陪他一起。我们杨家只他这一个嗣子,万不可有什么闪失。你必须日日夜夜待在他身边,时时刻刻照顾他,管束他,你记住了吗?
这就是把烫手山芋彻底甩开的意思。谁都不想沾这恶鬼的边。孙巧儿不是舍不得吗?那就交给她全权负责。
孙巧儿尖声嘶喊:老爷!
她想要抗辩,却因为站得太猛太急,眼睛一黑便晕了过去。
失去意识前,她无比懊悔地暗忖:我为何要让方夫人摘那面具?我怎能蠢到这个地步!
第287章 方众妙,你还缺一样最重要的东西
大朝会结束的这一晚,不知有多少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大长公主一大早就穿上朝服,带上佩剑,坐着马车来到宁远侯府。今日赵璋要开家宴,入宫之前,她还想与方众妙见上一面。
她不知道方众妙有何依仗,为什么笃定宫宴上不会死人。
但现在,整个临安都被禁军封锁,赵氏皇族就算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她倒是可以单枪匹马闯一闯城门,但丈夫怎么办?女儿怎么办?
而今,大长公主唯一可以寄望的就是方众妙的一句保证。到头来,她最讨厌的人,却成了她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大长公主一路唉声叹气,不知不觉就到了宁远侯府门口。但她没想到,还有一个人比她来得更早。
只见孙巧儿一只手撑开角门,一只脚往门槛里探,不顾门房的阻拦就要往宁远侯府里钻。她面容苍白,眼眶青黑,一看就是整晚没合眼的样子。
想来也是,与那么一个披着人皮的厉鬼待在一块儿,如何不心力交瘁。她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只会更加害怕。
说不定她这边刚睡死过去,杨锦坤就能一把火烧了她的拔步床。
戴上那面具,好歹还能从杨锦坤嘴里问出实话。他想用什么法子杀人,什么时候杀人,都能被周围的人及时知悉和掌控。
那面具不是对杨锦坤的折磨,是对杨家人的保护。
思及此,大长公主跳下马车,冷笑着嘲讽一句:不知好歹的蠢货。昨日跪着求方众妙取下面具,今日你又来做什么?终于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孙巧儿面颊红透,头也低了下去。
她承认自己愚蠢。
她从荷包里取出一粒金瓜子,强行塞给门房,放下身段哀哀切切地说道:还请你帮忙通传一声。我等着方夫人救命呢。
门房侧过身子让大长公主入内,为难地说道:夫人您稍等,我去问一声。
孙巧儿只能站在原地等待,面上是无法掩饰的恐惧和惶然。
大长公主瞥她一眼,勾起唇角轻蔑地笑了笑,这才大步往内院走去。
方众妙在清晨的阳光中打坐,左边陪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童子,右边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少年。二人也都在打坐,却不怎么专心,眼睛时不时地瞟方众妙一眼,仿佛在关注她的需求。
方众妙看看放置在一旁的茶壶,小童子和小少年就争先恐后地爬起来,抢着去给她倒茶。
大长公主隐约知道小童子的身份。他仿佛是齐修的侄儿。那小少年是钱先生的儿子,叫钱天吴。两人都是方众妙的徒弟,一个学道,一个学医。
将来这二人恐怕都是一代俊杰,国之栋梁。自己的女儿跟着方众妙,现在也是半步宗师。方众妙的确会调教人。
大长公主满心感慨地走到方众妙跟前,扯过一个蒲团,大喇喇地坐下。
方众妙眸光淡淡地看着她,问道:今日你不去参加宫宴?
心里没底,找你要一句准话。这次宫宴真的不会死人?你知不知道从昨天晚上起,整个临安就已经戒严。往日的早市热闹非凡,今日出门,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带着大刀的飞羽卫和举着长枪的禁军走来走去。
大长公主指指天空,语气凝重:你看看,连鸟儿都不敢在天上飞。滚滚乌云正遮盖太阳,很快就要下雨,而且还是暴雨。
大长公主把手按在剑柄上,摇头道:本宫只是一介凡人,可本宫已经感受到满城的肃杀之气。今日真的不会死人吗?本宫只怕今日的皇城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方众妙并不正面回答大长公主的问题。
她唤来黛石,缓缓说道:赵璋今日要绞杀赵氏皇族。你娘不想入宫参宴,可我偏要她去。你记住,你娘若是出了事。这笔账算在我头上。
黛石立刻摇头:小姐,你说我娘不会有事,那她肯定能平平安安回来。
大长公主放下了高悬的心。她知道,方众妙这般在乎黛石的感受,她绝不会冒着被黛石怨怪的危险故意坑害自己。
本宫明白了。本宫这就去参宴。大长公主拍拍大腿,果断起身。
方众妙问她:你没带上瑾王一起?
大长公主摇摇头,既然是个考验,去不去得由他自己决定。
方众妙摆手道:你明白就好。去吧。
大长公主飞快捏一把女儿的脸,转身大步前行。
黛石对着她的背影瞪眼,暗暗骂了一句:讨厌,谁准你捏我脸!
方众妙摇摇头,笑着说道:你若是不愿意让你娘捏脸,凭你的武功,早就躲开了。
黛石的脸颊瞬间涨红。
大长公主耳力非凡,虽然已经走出去很远,却还是能听见两人的对话。她回头看了女儿一眼,朗声大笑起来。
她眸光忽然一闪,语速极快地提点道:方众妙,你若是想掌控朝政,还缺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方众妙挑眉:哦?我缺了什么?
大长公主:你还缺一个身份。皇权之上还有神权,皇帝之上还有国师。你得想办法继承你爹的官职。
方众妙摆摆手,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先去吧。稍后我就会以国师的身份出现在皇宫里。
哦?这么笃定?
大长公主摇头道:方众妙,你想当国师,昨日在朝会上就应该对赵璋提出来,叫他即刻下旨。那四千万两银子,够买这么一个官职。你不提,他绝不可能主动给你权柄。过了昨日哪个村,往后就没有这个店了。
方众妙依旧摆手,你先去吧,我稍后就会以国师的身份出席。
大长公主问不出什么,也听不见心声,只能瞪她一眼,甩袖而去。
与此同时,赵璋正在穿龙袍。
一个白面太监弓着身子仔仔细细抚平明黄绸缎上的褶皱,又把一块盘龙玉佩系在腰带上。盘龙的双眼由黑曜石镶嵌而成,隐隐有神光闪烁,十分灵性。
赵璋摸了摸玉佩,心情说不出的复杂。
这是他被立为储君的那一天,父皇送他的礼物。不知不觉,他已经登基,可到头来,他却成了一个野种!满朝文武都想废了他的帝位!
该死的方众妙!若不是因为身体的隐疾,若不是为了保住唯一的皇儿,朕一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面色阴狠地思忖了一会儿,隐隐约约,赵璋总觉得自己还遗忘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可他仔细回想,却找不到线索。
他回过神来,吸吸鼻子,忽然问道:殿内怎会有一股臭味?你们闻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