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杨锦坤眨眨眼,四处看看,然后茫然摇头:娘,我身上好疼,我怎么了?众位家主去哪儿了?这里怎么只剩下我们几个?
  他竟然真的遗忘了之前的一切,也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孙巧儿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便拉着儿子往门外走。众位家主都回去了。天色不早,咱们也该走了。
  与此同时,她满心不屑地暗忖:方众妙说面对虚假的儿子,我会感到更深的恐惧。可是恐惧在哪里?儿子恢复正常,我只感到欢喜!若是儿子能始终保持现在这副乖巧的模样,我不管他心里怎么想,我可以耐心地教导他,慢慢把他扳回正道。我相信他会变好的。
  这样想着,孙巧儿不由回头瞪了方众妙一眼,这才离开。
  第284章 女帝
  黛石冲出去,叉着腰怒瞪孙巧儿的背影,这个可恶的妇人,竟是这般忘恩负义!
  杨康伯和杨英才连忙给黛石道歉,又对方众妙说了几句客气话,这才带着净如快步跟上孙巧儿。
  黛石回到客厅,嘟着嘴说道:小姐,那个杨夫人瞪你!我能不能挖掉她的眼睛?
  方众妙笑了笑,说道:不用管她。明日这个时候,只怕她会哭着来找我,跪下求我再把这面具给杨锦坤戴上。
  黛石愕然地问:为什么啊?戴上面具的杨锦坤像疯子一样。我看了都怕,她不怕吗?
  方众妙曲起指节轻轻敲击面具,意味深长地说道:这面具是虚实之间的造物。戴上它,显露的是真实,摘掉它,显露的是虚假。你以为真实是可怕的,殊不知,隐藏在真实之上的虚假才是世上最恐怖的东西。
  黛石挠头,小姐你别说了,我听不懂!你明知道我没读过什么书。
  大长公主仿佛抓到了方众妙的错处,立刻质问:你和你爹为什么不让黛石读书?是想把她养废吗?
  方众妙睨了黛石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告诉你娘真实的原因。
  黛石缩缩脖子,小心翼翼地说道:统领逼我读书,我就把暗卫营的藏书楼给烧了。他们重新建楼,我又给烧了。统领拿我没办法,也就不再逼我读书了。
  大长公主:
  方众妙用指尖点点桌面,意味深长地说道:赵华阳,你别骂她。我敢打赌,她不爱读书的性子随你。
  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咳了咳,马上转移话题:方众妙,赵璋不是皇族血脉,我要废了他。你不是会看相吗?你说瑾王有没有帝王相?
  方众妙摇头:你们赵氏皇族,无一人有帝王相。
  大长公主愣住了。她反复确认:真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远一些的旁支呢?
  方众妙连续摇头:真的没有,一个都没有,嫡支旁支都没有。
  大长公主颓然坐倒在椅子里,喃喃道:这可怎么办?皇位无人继承,大周的社稷如何延续下去?
  她捂着胸口沉思半晌,咬牙道: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就瑾王吧。他年纪最合适,学识人品也过得去,处理政务的能力也还行。我与他一起办过几次差,他处事滴水不漏。他若登基,必然比赵璋强百倍。
  方众妙忽然笑起来,细长的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仿佛听见了什么极其荒唐的话。
  大长公主不满地问她:你笑什么?
  方众妙指着桌上的三个铜板,缓缓说道:此卦为夬卦,天下泽上,卦辞为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大长公主皱皱眉头,理直气壮地问道:本宫自幼不爱读书,这卦辞什么意思?
  方众妙:
  沉默了好一会儿,方众妙才叹息着解释:简单来说,这卦辞的意思是臣下叛乱,帝王要起兵戎。
  换言之,赵璋本打算派人暗杀宗室男丁,但他现在改了主意。若我料想得没错,他会颁布圣旨,宣召宗室明日入宫觐见,而后动用禁军,把你们全部绞杀。
  大长公主顷刻间暴怒。
  他敢!本宫先宰了他!
  方众妙冷静地问:皇城里有禁军五万,你有多少兵马?
  大长公主瞬间失语。她坐拥数十万镇南军,可他们都在边疆,不在临安。赵璋若是真的发了疯,打算血洗皇城,谁都阻止不了他!
  大长公主的声音颤抖起来:这卦象是死卦吗?没有转机吗?
  方众妙摇摇头:九三爻辞: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大长公主:什么意思?她开始后悔了。自己早年怎么就不多读些书?
  方众妙解释道:无论是雷霆闪电还是暴雨倾盆,即便龙袍湿透,寸步难行,只要帝王下定了平叛的决心,坚持血洗到底,他必胜。想来你也清楚,五万禁军在手,他想输都难。他唯一要面对的不过是事后的几句谴责罢了。
  大长公主愣愣地看着虚空,眼睛渐渐失去神采。
  她忽然坐直,急急说道:本宫这就带着瑾王离开临安!
  方众妙摇头:迟了。城门已有重兵把守。
  大长公主站起身,质疑道:你算的卦未必准!
  黛石嗤笑一声:小姐算的卦从来就没错过!
  母女二人正相互瞪眼,门外跑进来一个女官,正是大长公主的心腹。
  她擦着冷汗急急忙忙说道:殿下,可算找到您了!方才皇上派人来颁圣旨,召您明日入宫参加家宴。其余宗室也都接到圣旨,纷纷来找您询问意见。您快回去吧,瑾王还在府里等您。
  卦象果然应验了!赵璋真的要血洗赵氏皇族!
  大长公主猛地起身,匆匆往外走。刚跨出门槛,她却又回过头,血红的一双眼睛怒视方众妙,那册子是你散播的,赵璋的身世也是你揭穿的,而今要承担后果的却是我赵氏皇族数百人。他们若真的死在明日的家宴上,方众妙,你罪孽深重!
  话落,她拂袖而去,背影匆忙。
  方众妙缓缓走到客厅门口,抬起自己的手轻轻往下压,不紧不慢地说道:赵华阳,我能掀起风浪,自然也能平息祸端。我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岂是你这等莽妇可比的?
  大长公主立刻停步,回头看向方众妙。
  平息这场祸及整个皇族,乃至于危害全天下的灾劫,非凡人之力可为。但偏偏方众妙不是凡人。她说再狂妄的话,大长公主也不敢不信。
  定了定神,大长公主满怀希冀地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平息这场祸端?
  方众妙走到廊下,负手而立,徐徐说道:我有什么办法,你不必问,你听我的就行。
  你想扶持瑾王不是不可以,但我要给瑾王两个考验。你回去告诉他,让他不要逃避,明日务必参加宴会。这就是第一个考验。
  大长公主皱眉:若是不逃,果真进入皇宫,他等于是飞鸟进了笼子,五万禁军箭矢齐射,他连全尸都留不住!
  方众妙冷笑道:我要找的是御外敌定海内的雄主。赵璋虽然对外软弱,但他治下严苛,还算能够定海内。瑾王若连参加这场宫宴的勇气都没有,那他就是个内外皆软的怂货,我扶持他做什么?
  大长公主想了又想,最后只能叹息。
  她不得不承认方众妙的看法是对的。赵璋虽然不堪,却有决断,也有狠心。若瑾王连赵璋都不如,扶持他上位就是另一场灾难。
  你确定这场宫宴不会死人?
  大长公主确认一遍。
  方众妙笑了笑,漫不经心地说道:赵璋已经是我掌心之物。他若是在我的辖制下还能翻出风浪,我的名字就倒着写。
  大长公主小声呢喃:妙众方,难听死了!好!本宫就信你一回!本宫劝瑾王明日赴宴。
  方众妙摆手:你可以走了。
  大长公主瞪眼道:你当本宫是你养的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方众妙拧眉:你不走可以留下。
  大长公主咬咬牙,只能拂袖而去。
  没走几步,身后却又传来方众妙的呼唤:你等等,我这里有一封信,你顺路送去左相府。
  大长公主下意识地走回来,接过信。随后她脸色一黑,咬牙切齿地说道:本宫还真的被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了!好你个妙众方!
  她瞪瞪眼睛,喷喷鼻息,这才不甘不愿地转身离去。
  快要跨出垂花门的时候,她又回过头,大声问道:你的第二个考验是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