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永琏一听海望的名字,就猜测和蒸汽机有关,让大哥带着弟弟玩儿,一路小跑到了九州清晏。
  第63章 绝对信任
  此时各衙门都已经散值。
  海望这才得空来九州清晏汇报蒸汽机的制作进度。
  他带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已经按照图纸制作出了一台蒸汽机。
  坏消息是,这台蒸汽机只能用一两次,阀门很容易漏气。
  永琏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只会画图,连蒸汽机的零件要用哪些材料都是造办处匠人们自己解决的。
  乾隆则更好奇,“这个蒸汽机真能代替马匹?”
  海望道:“这台机器只提供动力,代替马匹,人力,甚至代替水车、耕牛都有可能。”
  乾隆一听,眼睛立刻亮了,“什么?还能代替耕牛?那岂不是能提高耕地效率?”
  海望颔首,可现在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永琏想了想就说:“要不去翻翻古书,说不定有关于密封方法的记载。”
  海望道:“造办处有一些工匠常用的书,大家都翻遍了,还是没找到解决办法。”他说着看向乾隆,“乌尔占等人,想借阅景阳宫的藏书。”
  “汗阿玛,就让他们去找找吧。”永琏忙劝道。
  乾隆知道乌尔占,就是发明飞梭的那名匠人。他犹豫片刻,点点头,让海望亲自带他们去。
  海望忙替匠人们谢恩。
  又过几日,阀门漏气的问题用缠绕麻绳解决了,活塞又出问题,太轻的材质不耐高温,太重的材质又顶不起来。
  匠人们在书里找不到办法,又去向民间的匠人求助。
  海望为了让大家能查到更多资料,连家里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都搬到造办处了。
  整个夏天,造办处常常是灯火通明。
  允禄作为内务府总管,知道造办处遇到的麻烦后,也经常去关心进度。
  他人脉广,又爱参加各种聚会,见人也会聊起这事儿。
  然后就有一名蒙军旗的人建议,可以在外面包裹一层牛皮试试,牛皮不怕烧。
  允禄立刻告诉造办处的匠人。
  经过大家几次试验后,活塞问题终于解决了。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大功告成,又发现压力很难控制,几次差点爆炸,必须做一个控制气缸压力的安全装置。
  乾隆自从得知这蒸汽动力能偶尔用到农业上,对此事就重视起来,隔三差五问问。又两个月过去,还是没造出一台能长期工作的蒸汽机。要不是永琏一再说这蒸汽机的好处,乾隆都想放弃了。大不了等洋人造出来,去西洋买一台。
  这期间牛痘试验倒是进展顺利,种过牛痘的
  人再种人痘都没有感染。
  太医们为了确保这件事不是巧合,除了第一批庆丰司的几名挤奶工外,又从刑部大牢找了几名重刑犯做实验。
  等太医们把实验结果报告给乾隆时,乾隆大喜,再次重赏太医院官员。
  接着就是如何推广接种牛痘。
  永琏就想到利用邸报和《国朝新闻》,邸报介绍接种牛痘的好处,《国朝新闻》上则可以讲讲实验过程。
  朝廷说种牛痘可以防天花,百姓们未必当回事,肯定没几个人敢尝试。但拿出实验结果,让大家知道已经有一些人种了牛痘,大家才相信这件事。
  “最好再来一个采访。”弘晓也参与讨论,“让人现身说法。”
  乾隆想了想,“那些戴罪之人不能上报纸,也不够有说服力。”
  乾隆就召集一些近臣,跟他们说了朝廷要推广牛痘的打算。谁家有没种过人痘的孩子愿意接种牛痘。
  虽然实验结果在这摆着,大家还是不想让自家孩子冒险。一时间、场面有几分尴尬。
  眼看着乾隆的脸色越来越沉,舒赫德站出来表示,自家有一儿一女,已经快十岁了,还未种痘,愿意尝试接种牛痘。
  “快十岁了为何没有种痘啊?”有条件的人家在孩子五六岁时就会安排种痘,十来岁还没种痘的不多见,乾隆担心是身体不好的孩子。他还是更想让健康的小孩接种,本就体弱的孩子真出了差池,他不好和舒赫德交代,更不利于牛痘推广。
  舒赫德道:“回皇上,这兄妹俩到了该种痘的年纪正好赶上他们额娘去世,就给耽搁了。”
  乾隆的脸色这才转晴,“怪可怜见儿的,太医院那边设了单独的痘所,等钦天监选好日子,痘所准备停当,你就送孩子进宫。放心,宫里太医已经找出了最安全的种痘方法,只会在手臂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坑。”
  这法子还是永琏提议的,本来太医们是想采取种人痘的方法,把痘痂吹进鼻子里。但这样容易种痘失败,还是需要接触痘浆。
  舒赫德道:“能在宫中接种牛痘,是他们的荣幸。”
  从九州清晏出来,阿里衮就来提醒舒赫德,“你怎么就答应下来了?还让女儿来接种,女孩子身体本就弱,万一出点事儿毁了孩子不说,还砸了太医院的招牌。而且,手臂上留下一个坑,万一影响到孩子嫁人呢?”
  舒赫德:“我未来女婿要是连女儿手臂上的坑都不能接受,那也别谈婚论嫁了。你放心,我这女儿身体好,活泼好动像个小子一样。不会有事的,而且二阿哥和我说过牛痘实验的过程,很安全。”
  最差的结果也只是牛痘接种失败,再接种一次人痘。反正自家这俩孩子早晚也是要种痘的。舒赫德相信朝廷不敢拿这种事开玩笑。
  回到家,他把种痘的事儿和妻子说了。
  妻子没怎么反对,因为这俩孩子都不是她生的,她没那么在意。
  舒赫德现有五个孩子,三儿两女,没种痘的是二儿子舒常和二女儿舒楠。
  舒常得知阿玛要让他们兄妹种牛痘,下意识有些紧张,毕竟这是新的种痘方法,安全性究竟如何,不好判断。
  舒楠则是仔细询问阿玛种牛痘的原理和具体方法。
  舒赫德给她讲了,过了几日还拿回来一篇文章,是永琏写的牛痘实验的大致过程。
  这文章是要发表在下期《国朝新闻》上的,舒赫德为了让儿女安心,就提前要来给他们看看。
  舒楠跟着姐妹们读过几本书,认字后也会看些自己感兴趣的史书,她只觉二阿哥写得这篇文章格外通俗易懂。
  她明白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原理,心里就不再担心,还去劝慰哥哥。
  钦天监选了七月上旬的日子,让兄妹俩进宫种痘。
  永琏听舒赫德敢为人先,让儿女接种牛痘,有些感动。得知他的儿女已经去了痘所,就命人送了一些书本和纸笔,隔离期间可以打发时间。
  舒赫德被二阿哥的体贴感动到了,对二阿哥的功课要求更加严格,每次都写长长的评语。
  永琏看到师父那密密麻麻的批语就头疼,但师父这么认真,他也不好糊弄。下意识也更加认真对待舒赫德布置的功课。
  阿桂这日看到永琏的汉文作业,还跟他开玩笑,“奴才昨儿布置的文章,二阿哥怎么只写了半页?”
  永琏:“……”那不是因为写汉文作业花太多时间,但又不想耽误睡觉,满文作业就有些敷衍吗?
  自己确实不应该厚此薄彼,尤其阿桂师父以后可是要为朝廷出生入死的人。永琏就乖乖道:“师父对不起,明儿我重写一份可以吗?”
  阿桂闻言大笑,恨不得摸摸二阿哥的小脑瓜。
  “其实二阿哥写得非常好,虽然精简,却字字珠玑。”
  永琏:“真的吗?”
  “奴才哪儿敢哄骗二阿哥。”阿桂道:“只是这清字写得稍仓促了些。下回注意便可。”
  永琏连连答应。
  为了完成两位师父的作业,永琏还是忍痛将睡眠时间推后了一刻钟,主要也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没那么能睡了。
  乾隆和皇后得知此事,都很欣慰。这孩子终于有点上进心了。
  但乾隆又怕孩子累着,把永琏学画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永琏这下反倒多出一些休息时间,他也没把睡眠时间调回来,而是用这些时间去找三弟、四弟玩儿。
  最近宫里又有了好消息,海贵人珂里叶特氏已有两个月身孕。
  永琏知道这就是五阿哥永琪了,这可是传说中汗阿玛最喜欢的儿子,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很有可能被立为太子。
  在永琏看来,还没出生的小五就是自己的接班人一号,要好好培养。
  为了帮助弟弟们启蒙,永琏打算画一些图画板的寓言故事。
  他先画了几个简单的给三弟看,永璋很喜欢,而且也能更快理解寓言故事的意思。
  永琏拿着自己画的样稿去如意馆,拜托西洋画师照着这个风格画一些《庄子》里的寓言和先秦经典中的著名典故。
  这事儿乾隆很快就知道了,他捏捏儿子脸颊,“你倒是会使唤人。”
  永琏以为汗阿玛因他自作主张而不高兴,就解释道:“儿子本想着他们画出来几幅像样的,再来和您汇报这件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