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结果弘晳大侄子见了他却说起玻璃厂的事儿,大意就是弘昼那小子不够意思,赚钱只带堂兄弟,把他们这些叔叔晾到一边。
  允祕才被弘昌拒绝,就跟着附和了几句。
  弘晳就说愿意和允祕合伙开一家眼镜店,弘晳投钱,他只用负责和玻璃厂那边对接,到时候利润四六分。
  允祕可太高兴了,还是弘晳大侄子懂事。
  有好事不能忘了哥哥们,允祕就去找十六哥,想拉他一起。
  然后就被十六哥吓唬了一顿,弘晳那是没人可以忽悠了,才惦记上他这个人傻钱多的小叔叔。
  他若是敢答应,亲王爵位就保不住了。
  而且十六哥还和他透露,郑家庄的护军里,有三分之一都是皇上的人,郑家庄里的奴才也有皇上派过去的眼线,弘晳请他看戏的事儿,皇上估计已经知道了。
  允祕可没见识过九龙夺嫡,先帝初年铲除八爷党他也记忆不深。
  第一次知道和亲戚们来往还有这么大的坑。
  允祕吓得再不敢和郑家庄那边来往,和弘晓借了些话本子,窝在家里老实读书。
  乾隆当然知道弘晳把主意打到了允祕身上。
  不过他倒不怎么担心自己这个小叔,小叔算是汗阿玛一手带大的,小时候也没少跟着自己和五弟玩儿。亲疏远近他分得清。
  但允祕一直闲着也不是个事儿,年底,乾隆又把自己这个叔叔叫进宫考校功课。
  允祕腹诽侄子就是想看他出丑,面上却只能乖乖答题。
  在两位翰林的严格教导下,允祕的功课长进不少,还和弘晓学了作诗。
  “年后朕要接几个蒙古小台吉到宫里教养,到时候你负责教导他们诗书礼仪。”乾隆道。
  他本来是想让弘晓去的,但弘晓现在要帮永琏办报纸,这差事只能交给允祕。而且允祕和嫡福晋感情不错,让他教导自己的未来女婿,自己放心。
  允祕闻言还愣了下,“谁家的孩子啊,这么大面子,竟要皇上接到宫中教导?”
  乾隆不能直说是钮伦的额驸候选人,只道:“就和当年策凌差不多。”
  “什么?哪个策凌?”允祕还是懵懵的,叫策凌的人也太多了。
  乾隆:“……超勇亲王策凌!”二十四叔会不会把未来女婿教成傻子?
  乾隆思来想去不放心,还得让永璜、永琏盯着点儿。
  兄弟俩听说汗阿玛已经开始给妹妹物色额驸,都愣了下。
  这也太早了!
  但听了汗阿玛的用意,兄弟俩又频频点头,钮伦的额驸是要好好选,好好培养。
  永琏拍着小胸脯保证,“汗阿玛放心,儿子一定擦亮眼睛,多观察新来的小伙伴,帮您给妹妹选出最好的额驸。”
  乾隆目前看好的有四个蒙古男孩,这四个小孩都是乾隆从蒙古王公那打听来,身份贵重,聪明伶俐,样貌讨喜的小孩。最大的十一岁,最小的九岁。
  冰图郡王的儿子阿喇旺布据说自幼喜读四书五经,颇有才学。蒙古贵族里这样的孩子十分难得,乾隆也很期待。
  土默特贝勒的儿子达都则是土默特部出了名的小巴图鲁,才十一岁弓马娴熟,小小年纪能射熊。乾隆看上了这小子的勇猛。
  固伦恪靖公主的孙子拉什从小跟在祖母身边,是恪靖公主亲自教养长大的。能得自己这位威震喀尔喀的四姑喜爱的孩子,定然有过人之处。
  最小的就是达尔汉亲王罗布藏衮布的儿子色布腾巴勒珠尔。巴勒珠尔的奶奶是当年叱咤草原的端敏公主,他上面两个哥哥都娶了允禄的女儿。
  乾隆是见过那两位额驸的,器宇不凡。因此他对巴勒珠尔的样貌也比较有信心。
  乾隆给永璜、永琏介绍时,把每一个都夸了一番,“若这几个孩子能结合一下就好了,既饱读诗书,又弓马娴熟,再加上英俊的长相,才勉强配得上你们妹妹……”
  永琏虽然知道汗阿玛在做梦,但他也觉得是这样,“还有讨喜的性格,要会说话,哄妹妹高兴。”
  永璜道:“这点最重要了,一定要善解人意!”
  乾隆颔首,俩儿子在这件事上倒不糊涂。
  “但是那种太殷勤谄媚的也不行,这种人容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乾隆道:“你们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引导他们。”这就是皇子拉拢人的时候,尤其永琏,跟未来妹夫处好关系,以后就多了个得力的帮手。
  “汗阿玛放心。”永琏道:“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到了宫里,向我和大哥学习,肯定会越来越优秀!”
  乾隆:“……”
  乾隆在儿子的光脑门上拍了下,“向你学什么?按时睡觉?”
  永琏:“……按时睡觉本来就是优点!”
  “是是是,朕和你大哥想学还学不来呢。”乾隆阴阳怪气。
  永璜在旁也不由笑起来。
  先帝孝期已过,今年是乾隆头一次宴请外藩蒙古。
  除夕前,乾隆在保和殿赐宴外藩,场面非常热闹宏大,科尔沁、喀喇沁、喀尔喀从亲王、郡王到小台吉,几乎能到的都到了。
  其中就有乾隆看好的四个小男孩。
  但这四个小孩都还没资格到御前说话,乾隆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召他们到跟前。
  只能把他们的父亲叫来,帮着指一下孩子。
  就这么远远扫一眼,乾隆已经把恪靖公主的孙儿淘汰了,四姑虽然很厉害,但她家额驸的基因不太行,那孩子眼睛太小,不符合乾隆审美。
  剩下三个小孩倒都如传言所说,长相出众,尤其巴勒珠尔,比两个哥哥更俊,乾隆一看就喜欢。
  巴勒珠尔此时却没敢奢望能尚公主,他长兄娶了庄亲王第四女,二哥和庄亲王的第六女订亲,明年成婚,他既不占嫡又不占长,不可能越过哥哥们尚公主。
  虽然不能尚公主,巴勒珠尔却很想留在内廷读书,这可是旁人梦寐以求的
  机会,不但能和皇子们做同窗,还能经常得皇上亲自指点考校。
  只要他表现好,留在京城做个銮仪卫还是有希望的。
  就算没能留下,见过京城的世面,回去也可以和没进过京城的小伙伴们吹牛了。
  不管怎么说,巴勒珠尔能来京城就很高兴。
  次日皇上召他到养心殿问话,小少年也不怎么紧张。
  第51章 不给面子
  只看容貌,已经淘汰了一个。
  今儿召见剩下三个,乾隆是想考考他们的举止谈吐,不知礼数的在乾隆这儿肯定过不了关。
  但这三个小男孩出身好,家里又都有爱新觉罗的女性长辈,礼数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就算在家里不重视这些,出门前肯定也提前训练了。连端茶盏的动作都规矩得很,进了西暖阁,眼睛也不乱看。
  乾隆很满意,就笑着问他们在草原上喜欢玩儿什么,读什么书。
  乾隆是用汉语问的,这三人自然要用汉语回答。
  三人在家都学过汉语,虽然有点口音,但日常交流问题不大。
  冰图郡王的儿子阿喇旺布汉语说的最好,用词也文雅。确实如传言所说,熟读经书。
  只是这孩子有点腼腆,回答问题时紧张的手都在抖。
  乾隆倒也能理解,很多地方大员见了皇上尚且拘谨,更何况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土默特部的小贝勒达都就沉稳淡定许多,对放牧的事儿格外熟悉,还会训练海东青。小少年说起这些时眼中带着自信,他是这仨小孩里唯一有爵位的,在家里是小主人,见识的也多,他很清楚皇上召见自己的目的,回答乾隆问题时,似有意似无意的提了几次土默特部和皇室历代联姻的事儿,以及宗室女在土默特部如何受重视。
  乾隆只是笑着颔首,当过家的小孩就是不一样。
  相比起来,巴勒珠尔就显得很天真,还直言说汉书不好读,家里请的师父教的乱糟糟,他学的稀里糊涂。如果能留在内廷读书,他要好好请教师父问题。
  乾隆当即笑说:“你有什么问题,朕倒是可以帮你解答一二。”
  巴勒珠尔惊喜地眼睛都亮了,立刻问了几个论语里的问题。
  乾隆就给他们解释。
  草原上很少见博格达汗这样博学的人,仨小孩听得十分入神。
  乾隆本打算见一见就让他们回去,说起《论语》又不禁打开话匣子。
  正讲的眉飞色舞,外面李玉通传“二阿哥求见。”
  临近年关,允禄没时间进宫教永琏他们用火铳,而且新型火铳还在改良,乾隆打算到时候直接让孩子们学习新的。
  加上这几天外面下雪,不好学习骑射,乾隆就给几个孩子放假,用完晚膳在尚书房练会儿字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永璜就回自己院子读书,永琏带着永璜的表兄对惠民食堂的账册,还要偶尔过问弘晓那边的进展,也没闲着。
  永琏今儿过来是来请汗阿玛给报纸取个名字。
  他进屋瞧见三个蒙古打扮的小男孩,就知道是妹夫候选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