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永琏就没打算负责这件事,办报纸可不是简单的差事,他现在既要读书又要过问惠民食堂,哪有精力管这事儿?
  他以为汗阿玛会让弘晓负责,没想到汗阿玛看了弘晓的奏折后,竟然问他要哪些人手?
  “儿子不知道啊?要问弘晓叔。”
  “这事儿是你提起来的,你还想当甩手掌柜?”乾隆皱眉。
  “我只是出个主意,后续的事儿还要看汗阿玛安排。”永琏嘀咕。
  “朕就安排你来负责,让弘晓给你帮忙。”乾隆道。
  “儿子还小。”永琏道:“哪儿有八岁的阿哥领差事的?”
  “翻过年就九周岁了。”
  “九周岁也还是小孩儿啊!”永琏眼珠子转了转,“要不让大哥来管?大哥翻过年就十一岁了。”
  “不行!”乾隆一听更生气了,“这主意是你出的,凭什么交给你大哥。”
  永琏:“……可儿子没有时间。”
  “有时间睡觉,没时间管这点事儿?”乾隆被这懒儿子气得半死。
  永琏:“……”
  “有你弘晓叔帮忙,累不着你。”乾隆见儿子皱着脸,就捏捏他腮帮子。“既不叫你印刷,又不让你校对,不过是把把关罢了,万一不是你想要的效果,你也好早早调整,交到别人手上,你到时候想插手可就难了。”
  “好吧。”
  乾隆:“……”
  汗阿玛那一辈兄弟,一个个争着抢着想领差事,皇玛法还不一定搭理他们。到自己这儿,把差事塞儿子手里,儿子还不情不愿。
  等过几年,兄弟多起来,永琏这小子就知道自己对他多好了。
  因为永琏要和弘晓商量事儿,就求乾隆同意他去怡王府。
  毕竟尚书房不是商量事儿的地方,弘晓又不好随意去阿哥所。
  这次先去怡王府,等人马组建起来,乾隆再给他们在内务府安排个房间。
  能去弘晓叔家做客,永琏可太开心了。
  他想带永璜,被乾隆无情拒绝。
  永琏只能答应大哥,回来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
  永璜有一点失落,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功课重要。他还答应永琏,会把笔记写好,等永琏回来可以看。
  到出门这天,傅文等五六名御前侍卫来向永琏请安,“皇上让奴才们听候阿哥爷差遣。”
  加上太监、车夫,还有一名修书处的笔帖式,一群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第50章 候选额驸
  弘晓得知永琏要来,一早起来就让人打扫王府,十三福晋也早早准备迎接。
  谁都知道,永琏是内定小太子,可不敢怠慢了。
  弘晓现在还没成婚,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位主子。母子俩等候时还在讨论,皇上对二阿哥也太看重了,当年废太子那么受宠,圣祖爷也没让他八九岁就领差事。
  “不过这件事不一样,这本来就是永琏的点子,”弘晓道:“报纸看似只是宣传一些诗词文章,其实用途多着呢,如果能办起来,影响更是深远。要不是二阿哥足够了解皇上,知道皇上想要什么,绝想不出这样的法子。”
  当今皇上和先帝不一样,他非常在乎士绅阶层对朝廷的看法,一是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如此,二也是因为先帝在位期间,和士绅作对,导致士绅和朝廷的矛盾加剧,现在必须缓解矛盾。
  但缓解矛盾可不等于一味地施恩,皇上对士绅的防备不比先帝少。
  这个报纸,就是朝廷引导士绅阶层的手段之一。
  一两个月看不出效果,一两年,三五年,润物细无声,比先帝时期的强硬手段效果更好。
  弘晓不参与政事,可不代表他不懂,尤其教化这方面的事儿,他可太懂了。
  “那你就跟着二阿哥好好干,但也不可和二阿哥走得太近,把差事办好就行了。”十三福晋叮嘱儿子。
  弘晓明白额娘的意思,因为四哥的事儿,皇上对他们兄弟几个本来就有防备,若自己和二阿哥太过亲近,日后少不得被冠以二阿哥党的名头,当年阿玛吃尽了支持太子的苦,他可不想重蹈覆辙,从皇上这一辈开始,怡王府的宗旨就是谁都不站,和储君保持距离。
  母子二人正说话,永琏来了。
  天气冷,永琏戴着毛茸茸的帽子,穿着狐皮大氅,露出一张白净清秀的小脸,见了十三福晋和弘晓就笑眯眯的打招呼,乖的不行。
  十三福晋瞬间把什么防备谨慎都忘了,连说永琏长得可爱,拉着他坐到身边,给他拿点心茶果。
  永琏见怡王府也吃上烤蛋糕了,就好奇尝了一块,“哇!比御膳房做的还好吃!”
  弘晓忙道:“王府的厨子如何能和御厨比,只是额娘喜欢吃红枣的味,厨子就在和面的时候往里加了些红枣水罢了。”
  “怪不得有股红枣的香味。”永琏道。
  “阿哥爷要是喜欢,我让厨子烤一些,您带回去吃。”十三福晋笑道。
  “额娘……”弘晓赶紧给十三福晋使眼色。刚是谁叮嘱他要保持距离的。
  永琏还毫不客气,连连点头,“好呀好呀,我带回去给大哥尝尝,大哥本来就喜欢吃枣糕。”
  陪着十三福晋说了会儿话,弘晓和永琏才往书房去谈事儿。
  作为日后的藏书家,弘晓的书房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永琏参观了一圈,经史子集和佛教典籍都是当年十三爷留下的,一些才子佳人话本则是弘晓淘来的。
  “以后侄儿想看话本,就来找叔王借。”永琏道。
  弘晓见小家伙眼睛亮亮的,一脸期待的样子,忍不住摸摸他脑袋,“你可不能读这些,这些都是闲书。”
  “那你为何可以读?”永琏不服。
  “因为我闲啊,闲人就可以读闲书。”弘晓笑道。
  永琏哼了声,坐回位置上,“等报纸办起来,你就闲不了了。”
  从报纸的用纸、排版到审稿标准、销售渠道,叔侄俩讨论了大半日。
  晚膳也是在弘晓书房用的,永琏发现弘晓叔不但博学多才,思维也很缜密。
  报纸的事儿交给他办,自己很放心。
  乾隆批完奏折,一问才知永琏还没回来,有点着急,心说这小子出门就玩没影儿了。自己就不该让他出去。
  横竖今日政务已经处理完了,他便命人准备,要去怡王府接儿子。
  弘晓和十三福晋万万没想到皇上会来,匆忙接驾。
  乾隆
  也是体面人,既然来了,自是要问候十三福晋的身体,又勉励弘晓几句,才看自家儿子。
  “时辰不早,该回去了,没商量完的改日再议。”
  永琏乖乖点头,“我们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事儿就拜托叔王多费心。”
  弘晓忙说能有幸负责这么重要的差事,是他的荣幸。
  乾隆这才带着永琏离开,十三福晋还不忘让永琏带上红枣蛋糕。
  回宫的路上,乾隆就各种问永琏今日讨论了什么,这没什么需要隐瞒的,永琏就言简意赅说了。
  “您是不是想儿子了,还亲自来接我。”永琏说完正事,就凑到汗阿玛跟前撒娇。
  乾隆把他脑袋推开,“怎么可能?朕不过是听说弘晓收藏了不少书,想来看看。”
  “可您刚都没去他的书房。”
  乾隆:“……”乾隆赶紧转移话题,“你们在书房谈事儿,你看见他的书了?”
  永琏点头,“都是些话本子,我不能读。”
  “知道就好。”乾隆隔着帽子揉揉儿子脑袋。
  父子俩一边说话,一边打开十三福晋送的红枣蛋糕,等到快下马车时,食盒里就剩两块了。
  永琏见了永璜,就跟大哥告状,“我就吃了两块,剩下都是汗阿玛吃的。”
  永璜:“……”
  “不过没有关系,我知道红枣蛋糕怎么做了。”永琏说着就叫马瑞吩咐阿哥所小厨房,明早烤一些红枣蛋糕。
  “所以大哥不要生我的气,”永琏蹭到永璜跟前,“笔记借我看看。”
  永璜不由笑起来,“我怎么会生气,蛋糕被吃了那也是汗……”不能说,“我去给你拿笔记。”
  永琏赖在永璜院子里和大哥一起做功课,顺便分享弘晓告诉他的一些八卦。
  “弘昌、弘昇两位堂叔现在跟着五叔赚钱,明年打算把鑫记开到天津,二十四叔公想入一股,他们不带他。”
  “为什么?”
  “他们说不敢跟长辈做生意,让二十四叔公去找十六叔公和十七叔公。”永琏道。
  “可十六叔公、十七叔公都拿着亲王双俸,肯定不缺钱。”永璜道。
  “对呀,弘晓叔公说,二十四叔公是哭着从十六叔公府上出来的。”永琏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二十四叔公肯定挨训了。”
  永璜:“……”谁让他是老幺呢。
  允祕才不是被十六哥训哭的,他是被十六哥吓哭的。
  前段时间郑家庄的大侄子请他过去看戏,他听说弘晳家的戏班子出名,就答应了想去见识见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