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他说完又嘀咕:“按说现在宫里守孝,浪费应该少很多。”
皇后就道:“往沟渠里倒剩菜及一些食物边角料是难免的,大多是熟食。臣妾吩咐过,让分给洒扫的小太监们,但有些菜小太监们又没法吃,只能倒了。”
宫里奴才们要尽量少吃带葱姜蒜这些调味料的菜,以免熏着主子。
但主子们的菜里却少不了这些调味料,这些菜分下去,奴才们想吃又不敢吃。
乾隆叹气,“守孝的时候都这样,不守孝的时候更不知要浪费多少。”
若是能把剩下的食物分给京城的乞丐们,一来可以彰显皇家体恤百姓,二来也是继承汗阿玛节俭遗风,省的那些旧臣背后嘀咕他违背汗阿玛遗志。
不管怎么说,把剩下的食物给人吃,都比给猫狗鹰鸟吃更好。
“回头皇后让人统计一下,各宫哪一类食物浪费最多,大概一日要浪费多少熟食,多少生的食材边角料。”
熟的可以直接送出去,生的还需要烹制。
乾隆本想着若只有七八个人的量,让御前侍卫下值时带出去,分给街上乞丐就是了。
但几日后,皇后呈报的食物数量却多到惊人。
最浪费的无疑是太后的寿康宫,因为太后份例太多,而且现在不用守孝,每日光是浪费的猪肉羊肉都在十斤以上,这还不算那些带肉的猪骨羊骨。
羊肉汤、鸡汤和高汤都是一锅一锅的倒。
还有一些点心,做的样子不好,都不能送到主子跟前。奴才们自己分,也分不了那么多。
永璜、永琏下学后来
长春宫请安,正遇上额娘和汗阿玛讨论此事。
乾隆就让永琏坐到身边,“这事儿是你提出来的,那你说说,该怎么分给乞丐,让谁去分?”
永琏道:“内城住着旗人,乞丐应该不多,儿子想大多数乞丐在外城,那么就在外城搭两三处棚子,让乞丐们来领。”
“可运送到外城需要人力,朕平白还要多付一笔工钱。”乾隆道。
他倒不至于掏不起这钱,只是觉得这钱能省。
永琏想了想,“刚额娘说,还有很多生的菜蔬,我们可以把这些菜蔬做成烩菜,让内务府的人去卖。拿这些钱补贴给负责此事的差役们。这样内帑就可以少付一点工钱了。”
“这可不行,都是剩菜了,还要赚百姓的钱。”乾隆皱眉。
永琏道:“可是宫里的剩菜,对于百姓来说却是好菜,咱们把价钱定低点儿,一文两文的,普通百姓都吃得起。”
乾隆和皇后对视一眼,二人都觉得宫里赚这钱有些掉价。
永璜替乾隆和皇后把顾虑说出来,“这样会不会有人说宫里缺钱,连一文两文的都要赚。本来赏赐食物是好事,若赚百姓的钱,倒落不着好名声了。”
永琏道:“这样说的人肯定有,但重要的是百姓得到了实惠。”他歪歪脑袋,“不知外面多少钱能买到一碗烩菜?”
这问题在座几人都回答不上来。
小钮伦表示她都没吃过烩菜,所谓烩菜就是各种菜一锅炖,宫里的菜肴讲究个精致,这种菜有点上不得台面。
乾隆想了想,“你十六叔公现管着内务府,这事儿你和他商量,回头让他写个章程出来呈给朕。”
“我?”永琏不敢置信地指指自己,“这算是汗阿玛分配给我的差事吗?”
乾隆在他脑袋上拍了拍,“是呀,这事儿办不好可是要受罚的。”
永琏:“……”
“连带着你十六叔公也要受罚。”
“皇上,永琏还小,恐怕……”皇后忍不住劝阻,自家小永琏才多大,出出主意倒还罢了,哪儿能真负责这事儿?
别看内务府是家奴,但这帮人可不好对付。而且这件事真要推行下去,朝中定然有反对的声音。
乾隆看向皇后,“永琏年纪虽小,却挺有想法,让他锻炼锻炼,明白一件小事推行起来有多麻烦。以后就不敢乱出主意了。”
永琏一听不乐意了,鼓鼓脸颊:“……我才不是乱出主意,这事儿定能办成。”
“永琏。”皇后皱眉,自家儿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事儿都敢接。
永璜也隐约觉得这事儿有点复杂,就看向乾隆,“汗阿玛,我可以给弟弟帮忙吗?”
乾隆笑道:“行啊!”
小钮伦也举手,“汗阿玛,我也给二哥帮忙。”
乾隆哈哈大笑,捏捏女儿的冲天辫,“你就算啦!下回汗阿玛安排差事再派你去。”
小钮伦噘嘴。
永琏笑着哄妹妹,“等御膳房做好烩菜,让钮伦帮我们尝尝味。咱宫里卖的食物,一定要好吃,对不对呀?”
钮伦一听自己真有任务,就高兴地点点小脑袋,“好!”
乾隆捏捏小闺女软乎乎的脸颊,“这事儿我们钮伦在行。”
众人都笑起来,皇后心中虽有些不放心。但想着皇上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事儿办砸,真有什么差池,他一定会及时出来叫停,也就不再劝阻。
永琏道:“那我什么时候去找十六叔公呀?”他仰着小脸笑眯眯看汗阿玛,“要不明儿给我们放一天假,我们去十六叔公家玩儿。”
小家伙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最后两个字说漏嘴了。
“唔,是去……”
想再改口已经来不及,脑门上结结实实被弹了一下。
乾隆见儿子包子脸皱成一团,却乖乖的不敢喊疼,又忍不住笑起来,在被弹出的浅浅红印上揉揉。
“等后日上数学课的时候,你们商量就是,不能因为这事儿耽误了正经功课。”乾隆板起脸叮嘱。
永璜、永琏乖乖应是。
从长春宫出来,俩小少年立刻兴致勃勃讨论起来。
长春宫内,乾隆亲自哄宝贝女儿睡着,才回到前殿。
皇后坐在灯下翻看内务府整理的账目。
这上面许多字永琏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他怎么负责这件事?
“皇后不必担心,有朕在。”乾隆就笑着安抚妻子,“还真能让他负责不成?不过是让他历练历练。”别跟自己一样,从小心思都在读书上,接触的人少,当了皇帝,才明白内务府这摊子事儿有多复杂。
主子们经常被这帮包衣奴才当冤大头糊弄。
圣祖朝这种事儿就很多,皇商的亏空欠款动辄几十万两,到现在还没还清呢。
还有当年的废太子,他的奶公当内务府总管,打着照顾太子的旗号,不知做了多少中饱私囊的事儿,事发后则一股脑推到废太子身上。
乾隆可不希望自家永琏重蹈覆辙,得让这小子多跟内务府这些人打交道、学着管束提防这些人。
再者,这件事办成了,对永琏的名声也有好处。日后他登基,就不用像自己一样,想尽办法笼络人心,树立名望了。
六七岁就提倡节俭、心系子民,这样的帝王,百姓们自然爱戴崇敬。
等到上数学课这日,允禄一进尚书房,永琏就主动说,“汗阿玛布置了任务,让我和十六叔公一起完成。”
允禄还以为是让自己教二阿哥什么技能,笑着答应一声,先上课,等把今日要讲的内容讲完,才问永琏要完成什么任务。
这事儿不必避着两位伴读,永琏还要给他们安排任务呢。
他就把自己的提议讲了。
“我认得字不多,还要麻烦十六叔公帮我写章程。”永琏道:“再就是御茶膳房那边,也需要十六叔公派几个可靠之人负责此事。”
允禄皱眉,如此麻烦的事儿,皇上竟然让这么个小豆丁来办?锻炼儿子也不是这么个锻炼法儿啊!
允禄看小侄孙的眼神都有些同情了,小家伙估计只是随口出个主意,谁能想到竟接了这么个任务。
小侄孙是太子,以后可是要继承大统的,这件事若是办不好,有损于他日后的英明形象。
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办得漂亮,允禄在心里叹气,少不得自己这个十六叔公多操心。
但允禄没料到的是,整件事自己还真就是写了份章程,派了几个人,小侄孙已经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全想好了。
皇后只是汇报了过年期间两三日宫中浪费的情况,永琏需要知道更丰富和详细的数据。
他先让御膳房那边统计了下五日内各宫送去猫狗房的食物。
又询问御膳房各类食物的存储时长,像米面这些,太后每日份例六升米,二十斤面,整个寿康宫的人吃都未必吃的完。米还好,面食点心基本每天都会做出来,但太后一日顶多吃两碗主食,两三样点心,再除去赏赐的,还能剩下一半。
白糖、油和酱也能剩下不少。
“怪不得寿康宫的点心比其他地方甜,看来是因为寿康宫白糖多,小厨房使劲用不心疼。”永琏皱眉,“这肯定不行,老人家本就要少吃甜食,这样下去不仅浪费,还对皇玛嬷身体不好。”
永璜跟着点头,“寿康宫的菜也比阿哥所的更油腻。我之前还以为皇玛嬷口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