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海望的名声不显,还得是李卫这样的先帝时期的封疆大吏来坐镇。
  回京后,先是总理事务大臣们请辞,乾隆先对允禄、允礼等人勉励一番,又表示自己才识经验有限,还需按照先帝旧制,恢复军机处。
  军机处的名单出来后,一时激起千层浪。
  六个人,鄂尔泰是领班军机,另有海望、张廷玉、李卫、纳延泰、班第。
  两名满人、两名汉人、两名蒙古,非常平均。
  这种权衡众人猜到了,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六个人中没有一个是宗室。
  允禄、允礼可都是先帝安排的顾命大臣啊!
  “当今皇上看似对宗室好,其实……十六叔、十七叔这一年多来不够尽心吗?”
  郑家庄,弘晳请几个弘字辈的兄弟喝酒,酒过三巡,弘晳有些醉了。
  弘晈轻咳一声,“大哥慎言。”
  弘晳叹息一声,“我只是替十六叔、十七叔难过。”
  弘晈道:“虽未让他二人入军机,但他俩身上的职务可一点没少啊!十六叔不还是管着宗人府等事吗?”
  “那不一样,不让他们入军机处,就证明……”
  他话还没说完,弘晓站了起来,“理王兄,诸位兄长,我不胜酒力,想先回去休息了。”
  在座众人他年纪最小,今日本不想来,是被自家兄长弘晈硬拉来的。
  果然,理王开始讨论一些危险话题。他可不参与。
  弘晳倒也没留他,吩咐管事送他。
  弘晈看看弟弟,隐约觉得弟弟不大高兴,就起身道:“我送他回去吧。”
  “哎哎哎,你别走,弘晓都十几岁的人了,还能走丢了不成?”弘晳叫住他,“咱们哥几个继续喝。”
  理亲王府,侄子们在为十六叔、十七叔叫不平,庄亲王府,允禄却正哼着小曲给尚书房的学生出数学题。
  不让他入军机处正好,他有大把时间备课。
  数学课一旬三次,每次上课时,他都担心孩子们忘记上一次的内容。
  前几天又因为去泰陵耽误了几天,回来上课额尔登额果然把上回讲的内容忘了。
  永琏就提议,可以出本练习册,让他们每天都能做一两道题,这样就不会忘记上课的内容。
  允禄觉得这主意不错,练习册以后入尚书房的小阿哥们也能用。
  乾隆想知道允禄、允礼对不能入军机处的态度,他不好亲自问,就让弘昼去看看两位叔叔。
  弘昼先去看十七叔,十七叔身体本就弱,他实话实说,自己早就想辞掉总理事务大臣,回家养病。
  军机处每天卯时要在宫里候着,他可顶不住。
  弘昼也觉得十七叔不能太累,陪他说了几句就来看十六叔。
  这叔侄俩更熟,允禄听说弘昼来了,就让他直接到书房。
  “你来的正好,帮我验算下这些题目。”
  允禄把一摞纸递给弘昼。
  弘昼:“……这是啥?”
  “是给尚书房小阿哥们出的练习册。”允禄道:“我打算分十六卷,一年两卷,学八年,就能达到我现在的水平了。”
  弘昼:“……”
  十六叔你对皇兄有怨气就冲他去,折腾孩子们干啥,十六卷数学题,他想象一下就头大。
  弘昼一边趴桌上验算,一边为小侄子们掬一把同情泪。都怪你们阿玛不做人。
  第23章 不能丢人
  弘昼从庄亲王府出来的时候,都有点蔫头耷脑的。
  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从尚书房出来时的状态。
  他都等不到明天,立刻就进宫跟皇兄告状。
  “十六叔要出数学练习册,压着臣弟在那帮他验算答案。皇兄你不知道,十六叔出的那些题目可刁钻了。”
  乾隆:“???”
  没记错的话,他是让这小子去试探十六叔对重组军机的态度,这小子说什么数学题啊?
  “十六叔还说,练习册是永琏那孩子想出的主意。”弘昼道:“这傻孩子,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乾隆:……
  听听,这是当长辈能说出的话吗?
  不过自家儿子是真好学啊!竟然主动要求师父布置更多功课。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做功课跟要命似的。”乾隆白一眼弟弟。
  弘昼:“……等俩小侄子以后坐不出功课来向皇兄请教的时候,皇兄就知道十六叔……不是,是数学题有多可怕了。”
  乾隆闻言,心里还真咯噔了一下,自己的数学水平自己心里有数。
  简单的加减乘除自己没问题,但皇玛法算的什么方程、函数。自己学得一知半解,还真没法教儿子们。
  虽然俩儿子未必会来请教自己,但万一呢……
  自己若是教错了,岂不是在儿子们跟前丢人?
  乾隆打算今晚就把从前用过的数学课本找出来复习复习。
  弘昼抱怨了一通,就准备去给额娘请安。
  乾隆无奈,只问了句,“十七叔身体如何?”
  弘昼叹气,“还是老样子,说话有气无力的,脸色也蜡黄。听十七福晋说,这几日胃口不好,一顿就进小半碗饭。”
  乾隆心说十七叔这状态,肯定也不想进什么军机处。
  “长春宫小厨
  /:.
  房做了几道新鲜吃食,朕明日让人给十七叔送些去尝尝。”乾隆说着坐回书案前,拿起奏折,示意弘昼可以撤了。
  弘昼却凑过来好奇问:“什么新鲜吃食?臣弟也想尝尝。”
  乾隆:“……”
  “其中一道很简单,不过是豆花加上牛乳,再加桂花酱和蜂蜜。孩子喜欢吃,昨儿小钮伦吃了两碗。”
  弘昼皱眉表示怀疑,豆花不就是豆腐脑么?豆腐脑做成甜的能好吃吗?
  乾隆见她这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笑道:“这是几个孩子想出来的,皇后本也觉得不好吃,被钮伦磨得没办法,才尝试做了,没想到真的不错,夏天放凉了估计更好吃。”
  弘昼:“福晋喜欢甜的,回去让他试试。还有什么别的吃食?”
  乾隆:“……明儿也让长春宫给你府上送一份就是了。”
  弘昼笑着谢恩,心满意足的撤了。
  弘昼虽未说十六叔对未入军机处的态度,乾隆已经知道了。
  永琏这小子还挺会挑时候,这当口提出什么练习册的主意,让十六叔分心。
  十六叔这人,爱好过于广泛,尤其热衷数学、乐律和骑射。只要有这三件事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就能把其他事儿都忘到脑后。
  十六叔、十七叔没怨气就行,乾隆继续看折子。
  手头的折子是讷亲所奏,这人指不定也有想法。
  等回头跟他谈谈。
  讷亲没能进军机处,他本人怎么想不知道,朝中其他人倒是都很高兴。
  众人对皇上的评价更高了,别看皇上年轻,做事却不急躁,没有急着提拔新人,而是用先帝朝的重臣来分鄂、张二人的权力。
  这招实在高明。
  鄂尔泰和张廷玉猜到皇上的想法,倒也没什么不满。二人虽和李卫不对付,却也知道李卫这人的人品能力,让他进军机,二人心服口服,肯定比让讷亲那小子强。
  晚上,乾隆回长春宫,让皇后帮他找从前用过的数学书。
  之前从重华宫搬到养心殿时,一些不喜欢看的书,就放长春宫了。
  皇后听他要找数学课本,心中纳闷,要知道自家这位爷最头疼看这类书。经史子集可以反复看,《数理精蕴》从来没翻开过。
  “不急,明日慢慢找。”乾隆道。
  皇后笑道:“上回臣妾闲来无事,把那书找出来看了看,就在书房里,臣妾这就去拿。”
  “诶,皇后也对数学感兴趣?”乾隆挑眉,皇后如果能给永璜、永琏讲题,自己是不是就不用学了?
  不行,连皇后都会,自己不会,那岂不是更丢人?
  “臣妾不过想看看皇上从前的笔记。”皇后有些不好意思,“有次臣妾整理您的字帖,发现您会随手把诗句写在上面,臣妾就想,或许其他课本也有。”
  乾隆:“……”
  糟糕,上课走神在课本上写诗被皇后发现了……
  “臣妾本打算把您在数学课本上写的诗句抄下来,整理好再呈给您。”其实是有些诗句写得太草率,皇后怕拿出来又会拉低皇上写诗的水平。
  “皇后有心了。”乾隆感动,“现在就拿给朕看看。”
  二人去了书房,不仅找出乾隆以前用过的数学课本,还有一些他听汉文课做的笔记。
  那都是少年时期的回忆,乾隆边看边和皇后说起以前读书的事儿。
  他和五弟从小一起读书,但他在各方面都是碾压五弟。明明一起上课,五弟却经常跟不上他的进度。
  他就等着五弟,有时候还当五弟的小师父。
  “永璜、永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俩孩子的进度倒是同步。”乾隆从自己小时候想到尚书房的俩儿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