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得知宫婢怀有身孕的消息,便将宫婢藏在长乐宫的暗室里,并且对外宣布她怀上了皇嗣。”
  “您手里这一封信也是医女交给微臣的,是她离开皇宫之后,皇后写给她的信,信里有提及齐王的身世。”
  “另外,长乐宫的暗室,兴许还能查出一些个蛛丝马迹。”冯大人提议道:“陛下,您若不信微臣的话,大可传皇后娘娘和医女来审问。”
  北齐帝目光凌厉地看向冯大人,见冯大人一点都不胆怯,每一句话都说得无比坚定,便知道他是有备而来。
  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他敢诬陷皇后混淆皇室血脉,便足以砍了他的脑袋。
  冯大人还没有活腻了,不至于犯浑。
  纵然是如此,北齐帝仍旧不愿意相信齐王不是皇后所出。
  虽然皇后平日里待他冷淡了些,但绝对做不出混淆皇室血脉的糊涂事。一旦被揭露出来,便是诛九族的大罪。
  皇后向来通透理智,即便她终生不孕,也无人能够动摇她的地位,犯不着去冒这个险。
  北齐帝无法接受冯大人的说辞,本着拆穿他谎言的想法,撕开手里的信,抽出一张信笺。
  信笺泛着黄,墨迹陈旧,倒像是有一些个年头。
  北齐帝一目十行,不知看到什么内容,铁青的脸孔被怒火烧红。
  他“砰”的一掌拍在龙案上,咬牙切齿道:“来人,去将皇后和医女带来。”
  冯大人闻言,松了一口气。
  北齐帝的反应,显然是信了他的话。
  齐王僵冷的身躯变得瘫软,几乎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了。
  他后悔了,后悔自己冲动行事。
  倘若他听赵颐的话,没有被父皇激怒做出弑君的事儿,是不是还有挽救的余地?
  -
  与此同时,皇后将缝制好的衣裳折叠整齐,放在一块包袱皮里。只等着明日端午节,齐王入宫参加宴席,再将这一身衣裳给他。
  皇后将衣裳抚平整,取出一只香囊放在衣裳中间,捻着包袱皮的两端,准备打一个结。
  这个时候,殿外传来宫婢的声音:“娘娘,陛下派人请您去一趟养心殿。”
  皇后一怔,看向黑透的天空,微微蹙眉。不等她开口询问,便见绿枝急匆匆地从殿外进来:“娘娘,殿下今夜去了养心殿。随后,冯大人也入了宫,说是有关于殿下的事儿要禀报给陛下。”
  说到这里,绿枝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冯大人入殿片刻,陛下便派人来请您去养心殿,莫非是殿下犯了事?”
  皇后眉心紧锁,连忙放下包袱,带着人往养心殿的方向而去。
  突然间,有人挡住了她的去路。
  第420章 对峙
  皇后认出挡在乘舆前的是齐王身边的人,见他一副急赤白脸的模样,细长的眉尖微微一蹙:“你上前来回话。”
  孟平急忙来到凤辇旁边,仅用皇后能听清的声调说道:“娘娘,殿下刺杀陛下未遂。冯大人又进宫,揭发殿下不是皇室血脉。您此番去养心殿,要做好准备啊。”
  他随着齐王去的养心殿,在殿外候着齐王。殿内发生的一切,他站在殿外听了个大概,便偷偷溜出来给皇后传递消息。
  守在养心殿门口的内侍,受过皇后的恩惠,倒是没有阻拦他。
  一来,若是冯大人揭露的事情属实,皇后的结局成为了定局,并不会因为他的通风报信而有所改变。
  陛下不会觉察到内侍的失职,更不会对内侍问罪。
  二来,若冯大人是诬陷皇后,待皇后自证清白,便会记内侍的恩情。
  皇后脸色骤然一变,她最担心的事儿,终究还是发生了。
  大抵是早就有了预料,皇后乍然听闻消息慌乱一瞬后,便很快地稳住了心神。因为越是在这种时刻,她越是不能自乱阵脚。只有头脑保持清晰,才不会继续走一步臭棋。
  孟平惶恐道:“娘娘……”
  皇后抬手制止孟平继续往下说,冷静地吩咐绿枝:“我给陛下绣了一只香囊,放在床尾的一口箱子里,你去取了来。”
  绿枝愣住了,皇后娘娘压根没给陛下绣香囊。
  皇后着重提点一句:“深蓝色那一只香囊,切记别拿错了。”
  绿枝是皇后身边的旧人,一个眼神便能领会皇后的心思。她意识到皇后真正的用意,并非是让她去取香囊。她连忙领命,步履匆匆地去往长乐宫。
  而奉皇命来请皇后去养心殿的内侍,望着绿枝离开的背影,略微思索了一番,终究没有出手阻拦,示意抬凤辇的小太监,抬着皇后去养心殿。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养心殿门口,宫婢搀扶着皇后下来。
  皇后望着紧闭的殿门,神色有些发愣。
  入宫为后二十多年,她只来过养心殿三次。
  第一次,北齐帝登基。
  第二次,她给北齐帝调香。
  第三次,则是现在。
  皇后紧了紧手指,一步一步靠近养心殿。
  内侍给皇后请安,恭敬地打开紧闭的门扉。
  殿内的一切,映入皇后的眼帘。
  皇后看见齐王形容狼狈地跪坐在大殿中间,暗卫手里的长剑架在他的脖子上。
  冯大人则是跪在齐王的左边,频频看向一侧。
  皇后顺着冯大人的视线看去,只见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腰背直挺地跪在阴影里。就这么一眼,皇后便认出妇人曾经是她身边的医女。
  皇后明白了过来,冯大人是找到了医女,才敢进宫揭露齐王的身世。
  齐王听到动静,回头看向皇后,眼眶通红:“母后……”
  皇后给齐王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方才将视线投向北齐帝,规规矩矩地见礼:“臣妾给陛下请安。”
  北齐帝从皇后踏进殿内的那一刻起,双眼便紧紧盯着皇后,想要从她的表情看出端倪。可皇后的神情很平静,只有在看到齐王被抓的时候,表情有了变化。
  尤其是齐王唤她的那一声,她的眼底流露出心疼、担忧,却并没有失态地质问,而是安抚着齐王不安的情绪。
  仿佛是不明白眼前的状况,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随后,皇后又打量起冯大人和医女,在她的视线触及到医女时,微微蹙了一下眉头,似乎在困惑医女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并没有流露出类似恐慌和心虚的神情。
  如果齐王真的不是他和皇后的孩子,而医女是唯一的证人。那么医女的出现,皇后不可能不慌张。
  毕竟冯大人是突然揭露齐王的身世,一点风声都没有走漏出去。皇后压根不明白养心殿的情况,她在看到医女的反应,即便不是心虚和慌张的,也不该是困惑的神情。
  人的第一反应是做不了假。
  难道齐王当真是皇后和他的孩子?
  冯大人说了谎?
  “皇后,冯大人来朕面前告发你混淆皇室血脉。”北齐帝眸光犀利地看向皇后:“你告诉朕,齐王是你和朕所出的孩子,还是宫婢与侍卫私通的野种?”
  皇后反问道:“陛下是信了冯大人的话吗?”
  “并非是朕相信冯大人的话,而是冯大人找到了当初给你接生的医女。医女亲口承认,你并未怀胎。”北齐帝见皇后镇定自若的模样,心底的怒气更甚,抄起一封信朝她扔去:“这是你写给医女的信,信上点明了齐王的身世。你说说看,朕该不该信?”
  他攥紧了身侧的手,骨节捏得咔咔作响,隐忍着怒火:“你若觉得冤屈,那便拿出证据,自证你的清白。”
  第421章 验身
  皇后看着飘落在脚边的信笺,弯腰捡起这一张薄薄的纸,只是淡淡地扫一眼,便抬眸看向北齐帝。
  “陛下,你我夫妻半生,情分竟然比不上这一页纸,也比不上一个陌生人。”
  “臣妾是后宫之主,即便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后宫里的妃子生下的孩子,也可以抱到膝下抚养,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混淆皇室血脉乃是诛灭九族的大罪,臣妾何至于去冒这个风险?”
  “何况,臣妾若是真的犯糊涂,抱养一个宫婢和侍卫私通生下的孩子,冒充皇室血脉。与其在信里威胁医女将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何不干脆将她灭口?毕竟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话说到这里,皇后瞥了医女一眼:“臣妾母族几百条人命,与医女一条人命相比,孰轻孰重,想必不用臣妾明说了吧?”
  冯大人听闻皇后的话,心里觉得不妙,急切地说道:“陛下,微臣没有冤枉皇后娘娘。医女能活下来,那是因为她留了一手。倘若她不明不白的死在皇宫,便会有人将皇后假孕一事揭露。皇后害怕事情暴露,不得不投鼠忌器啊。”
  北齐帝眸光阴鸷,听着皇后辩解的话,内心有一瞬的动摇。若是皇后混淆皇室血脉,而医女得知这么个惊天秘密,必定会被灭口。
  可无风不起浪,若是无依无据,冯大人也不会平白指控皇后混淆皇室血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