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那时她刚刚生下第二个女儿,比赵颐小三个月。
赵颐是北齐帝唯一的儿子。
她再次生出了危机感,害怕仪贞会母凭子贵,动了除掉仪贞的心思。
宫宴结束的时候,北齐帝的弟弟闲王准备了特别的节目,请他们移步到他搭建的斗兽场,观赏奴隶和野兽搏斗。
她掩嘴笑道:“当初仪贞与野狗在一个笼子里,将野狗驯服了。不知她能不能驯服这一头野兽?”
便是这一句话,让仪贞命丧野兽之口。
若非是皇后闻讯赶来,看到一堆森森白骨,命人安葬了,恐怕这一堆骨头,也早就喂了野狗。
除掉了潜在的威胁后,她担心北齐帝会安排宫人精心照料赵颐,好在北齐帝对赵颐并不上心,随意安排一个宫人伺候,便不闻不问了。
淑妃回忆到这里,皱一皱眉头,并没有把赵颐放在眼里,只是在心里琢磨着,如何阻止赵颐治理瘟疫。
如今哥哥放出舆论,帝师不愿意救治应城的百姓,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将应城割让给大周。
只要赵颐治理瘟疫失败,瘟疫彻底失控爆发,蔓延到其他的城池,那帝师将会成为一个罪人,彻底摧毁帝师在百姓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淑妃回到寝宫里,写下一封信,交给身边的亲信红翘,让她安排人送出宫给哥哥少詹事林奕。
红翘将信藏在袖子里,匆匆离开了寝宫。
她心里很清楚,淑妃与帝师结仇了。
当初淑妃为了拉拢帝师,意欲将少詹事的女儿塞给帝师。少詹事照做了,安排嫡次女拦下帝师的马车。
帝师将人带回府后,少詹事的嫡次女再也没有从帝师府出来。
他们看到帝师府门口的一盏灯笼,便明白过来,人死在了帝师的手里。
淑妃意识到得罪了帝师,只要帝师大权在握,这皇位便轮不到她儿子来坐,因此才想要将帝师拉下马。
-
林府,少詹事林奕收到淑妃的信,沉吟片刻,唤来心腹进来。
“你亲自去一趟应城,吩咐那边的人,特别关照一下赵颐。”林奕冷声说道:“想办法把他安置在病患家里,将那户人家转移了,不能让他觉察到半点端倪。”
若是在寻常,想要除掉一个人,恐怕不容易。
瘟疫肆虐的情况下,想要一个人死得悄无声息,太过轻易了。
心腹回道:“是。”
林奕交代完了,将手里的信扔在火炉子烧了。
他今日一早便接到消息,应城的情势很严峻,北齐紧挨着应城的两座城池,也感染了瘟疫。
林奕望向窗外,银装素裹,屋檐结着长长的冰凌。
只希望这一场大雪结束后,瘟疫与帝师随着积雪一起消融。
-
林奕安排心腹去应城的时候,一队马车缓缓朝着都城而来。
其中一辆马车,挑开了车窗帘子,风雪飘进了马车。
“呀,好大的雪。”流月连忙放下车窗帘子,拍一拍落在身上的雪花,看向一旁陷入沉思的沈青檀:“二奶奶,马上要进城了。”
沈青檀回过神来,倾身靠在窗边,挑开了帘子望向前方古老而庄严的城门。
从来没有想过,她会背井离乡,来到北齐的都城。
三个哥哥一路将她护送到边境,才同她道别。
一出边境,赵颐便领着兵马去了应城。
在赵颐离开之前,帝师交给他一封信,以及一块令牌。
这也印证了她的猜测,帝师不会让赵颐出事。
“二奶奶,您来北齐的都城,北齐帝会不会扣押您做人质啊?”流月憋了一路,终究是没憋住,问了出来。
“不会。”沈青檀面容平静地说道:“帝师在大周京城安排二爷去治理瘟疫,便是给了充分的时间,让二爷和靖安帝做准备。若是想要暗害二爷,等出了大周,临时安排二爷去应城就行了。”
更不会在赵颐去应城的时候,给赵颐一封信和令牌,方便赵颐去调用人马。
流月似懂非懂。
“你只要知道一点,帝师不是单纯让二爷来北齐做人质就行了。”沈青檀伸手接住一片雪花:“否则帝师没必要安排二爷去治理瘟疫,让他从中获得权势。他是个无权无势,毫无建树的皇子,不是更好拿捏吗?”
往深远了想,沈青檀甚至怀疑应城的瘟疫出自帝师的手笔,他是为了逼迫赵颐承认北齐皇子的身份,顺理成章的将赵颐带回北齐,再顺势安排赵颐去治理瘟疫。
如此一来,赵颐不再是籍籍无名的皇子,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姓名。
帝师若是有心扶植,借着治理瘟疫的功绩,可以将赵颐推入权力的中心。
毕竟……师出有名了。
流月这一回听明白了,帝师不仅仅是拿二爷来做人质,在二爷身上有别的图谋。
在目的达成之前,绝对不会让北齐帝动二爷。
想到这里,流月激动地说道:“二奶奶,您的意思是……帝师利用你们,你们也借着这一点,顺势在北齐站稳脚跟?”
第322章 徇私
沈青檀点了点头,不说其他的筹码,单论他们在帝师眼里的价值,便不必担心安危。
毕竟北齐帝信任帝师,朝廷的政事,全都是要经过帝师的手。
帝师想要保他们,不过一句话而已。
只是,她不知道帝师图谋的是什么。
流月得了沈青檀的话,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马车驶进都城,停在一座府邸门口。
流月率先从马车上下来,下意识抬眼看向牌匾,只见这一座宅邸,并没有挂上牌匾。
燕一走来,解释道:“皇子妃,这是陛下赐给大殿下的府邸,待他受封之后,再铸一块牌匾挂上。”
沈青檀心中诧异,原以为会暂时住在四夷馆,倒是没想到北齐帝在他们来都城之前,便将府邸赐下来了。
她微微颔首:“有劳了。”
燕一看着沈青檀带来的几十个护卫,食指搓了搓鼻翼,正要说什么,余光瞥见府邸的管事出来。
管事匆匆来到沈青檀的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一礼:“皇子妃,小人是府邸的管事胡晋安。”
他瞥了一眼人高马大的护卫,气势迫人,绝非是寻常的护卫。
“小人早前听闻大殿下与皇子妃即将要来都城,便吩咐下人将主院整理出来,只等着你们住进来。”
胡晋安挤出一个笑脸:“您请随小人进府。”
沈青檀微微颔首:“有劳了。”
随即,她吩咐随行的护卫将箱笼搬进府。
胡晋安吩咐门房,帮着护卫一块搬运箱笼。
不论沈青檀是何身份,只要住进这座宅子,便是他的主子,有权利发落他,不能怠慢了。
燕一目送沈青檀入府,骑着马回到帝师府,径自去了主院。
帝师恰好洗漱好,一头长发烘干了,梳得整整齐齐,穿上一身常服,临窗而站。
窗外的梅花枝探进屋子,映衬得他清贵无双。
“主子,窗子打开,当心受寒。”燕一走到窗边,将窗子合上:“少詹事安排人去了应城,恐怕是要对大殿下动手。”
帝师从北齐边境回到都城,这一路便听到百姓对他的不满,不满他在应城瘟疫爆发时,将应城割让给大周。
这不仅仅是舍弃了应城的百姓,更是丧权辱国。
尤其是瘟疫在北齐蔓延开,林奕安排人煽动百姓,是他的不作为,才让其他城池的百姓受到瘟疫的侵害。
“主子,要安排人截下少詹事的人吗?”燕一忧心忡忡地说道:“大殿下是您安排去治理瘟疫的,若是他治理失败,会连累到您。”
“大殿下在大周展现出来的能力,足以应对林奕。”帝师语气淡漠地说道:“若是连这一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也会倒在北齐皇权的倾轧之下。”
燕一明白了帝师的意思,应城的事情,帝师不会插手去管。
帝师吩咐道:“安排马车。”
“是。”燕一立即去安排马车。
帝师乘坐马车进宫觐见北齐帝。
北齐帝在御书房召见帝师,待瞧见帝师进殿,连忙起身迎了过来:“帝师,朕就知道派你出使大周不会有错。你不但平息了大周的民怨,两国顺利结盟,还将崇儿和赵颐带回北齐。朕定要厚赏你。”
只可惜,大周要了一座城池。
倘若舍不下这一座城池,大周不愿意结盟,不但帝师会折损在大周,就连齐王与一干使臣也会折损在那里。
帝师作揖道:“陛下,这是微臣的职责。”
北齐帝提起瘟疫一事:“帝师,朕心里很清楚,你并非是因为瘟疫,方才将城池割给大周。恰恰相反,打算让应城的瘟疫逼退大周。”
他叹了一口气:“可惜,赵颐横插一脚,代表北齐出面,支援大周治理瘟疫。”
说到这里,北齐帝脸色难看:“帝师,你为何会安排赵颐去治理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