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沈青檀向镇北王妃行一礼,坐在镇北王妃的身边:“娘,好多吃的呀。”她捻着一块蜜饯含在嘴里:“每次回家,我的衣裳穿在身上都会紧上几分。”
  “哪有这么夸张。”镇北王妃给她倒一杯花茶:“你每回来都是吃个饭,便又走了。”
  沈青檀脸上的笑容一滞,道别的话,哽在咽喉,有些说不出口。
  镇北王妃听闻到风声了,轻轻摸着她的脑袋:“儿女大了,各有各的人生。无论你们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根子在这儿呢,早晚会回来。”
  沈青檀眼眶发热,俯身抱住镇北王妃:“女儿和二爷去北齐,把护国公主接回国。来年……来年,我们一起过中秋。”
  “好,娘等你们回来。”镇北王妃拥住沈青檀,轻声说道:“如果是之前的话,娘会担心你们两个去北齐,没有话语权,人人都能欺压你们。如今听到颐儿去应城治理瘟疫,心里便踏实了一些。这代表着他手里掌了权,瘟疫治理好了,又得了民心,便于你们在北齐站稳脚跟。”
  黎城是大周的国土,还有应城的老百姓来到黎城。必定会有应城的老百姓,去往北齐毗邻应城的其他城池。
  赵颐负责去治理瘟疫,定是要协同其他城池的知府,一起平定瘟疫。
  沈青檀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应该会有人去阻拦他,不让他这么顺利的治理瘟疫,从中得势。
  她担心有人暗中给赵颐使绊子,才决定去北齐。
  毕竟除了帝师的态度之外,北齐帝不止齐王一个儿子,还有其他的儿子,同样在觊觎储君之位。
  赵颐虽然是北齐的皇子,但是他体内有一半大周的血脉,凭着这一点便与皇位无缘了。
  自古以来,不乏有皇子为了顺利继位,借助别国的势力。他们对有些皇子而言,或许会有利益价值,可以结盟,说不定能够全身而退。
  沈青檀陪镇北王妃用了晚膳,方才回到国公府,又与赵颐一同去了世安堂。
  国公爷与老夫人端坐在主位上,大夫人与大老爷坐在下首。
  赵颐撩开袍子,屈膝跪在地上:“祖父、祖母,孙儿不孝,未能留在你们膝下尽孝。”
  沈青檀跟着赵颐屈膝跪下。
  国公爷与老夫人搀扶小两口起身。
  “你们有这一份孝心,便足够了。”国公爷心里明白留不住赵颐,等这一日真的到来了,心里生出浓烈的不舍:“你们此番去北齐,祖父帮不到你们,你们要多加保重。”
  赵颐看着国公爷全白了的头发,脊背再不像以往直挺,苍老了许多,心里不由得生出伤感。
  他不是国公府的子嗣,国公爷待他的这一份心,胜似亲生的孙儿。
  赵颐低声说道:“每年春节,孙儿都要与祖父对弈几局,今年恐怕不能兑现约定。”
  国公爷的眼睛瞬间通红,“祖父等你回来再手谈一局。”
  赵颐应了声。
  老夫人有满腹话想要说,最后说出口的也只有一句“善自珍重”。
  大老爷心情很沉重,自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平常很能说会道的人,临到这个时候就成了锯嘴的葫芦。
  大夫人倒算镇定,随着赵颐与沈青檀回到兰雪苑,叮嘱他们记得多带上一些衣裳和药材,贵重的东西带在身上不便利,将银子存在钱庄,去北齐后再去钱庄支取。
  等一切都收拾好了之后,已经到了夜里子时,大夫人定定地看了赵颐和沈青檀一眼,从关妈妈手里取来一个包袱,搁在一旁的小几上。
  大夫人说:“你们明日清晨便要走了,爹娘便不去给你们送行。到了北齐之后,记得来信报平安。”
  赵颐和沈青檀应下:“好,爹娘,你们要多保重身体。”
  大夫人和大老爷点了点头,没有再看他们两个,害怕再多看一眼,便会压不住情绪出口挽留,带着人匆匆离开兰雪苑。
  第320章 舆论
  第二日天蒙蒙亮,护卫从兰雪苑搬出箱笼,堆叠在马车上。
  沈青檀与赵颐裹着氅衣,从府里出来,便瞧见门口站着几十个训练有素的护卫。
  为首的人上前说道:“二爷,郡主,属下是飞云骑副将孙武,奉皇上口谕,今后护卫在你们身边。”
  赵颐眉心微微一动,飞云骑是镇北王手下的一支精锐,以一敌百。
  昨日沈渡说会请示皇上,安排几个训练有素的护卫,保护他们的安危。却没有料想到,竟是将这一支精锐安排给他们。
  赵颐温声说道:“有劳诸位将士。”
  孙武抱拳,退了回去。
  赵颐与沈青檀临上马车之前,回头看向被风雪笼罩的国公府,除了两个小厮守在角门,再没有一个人出来相送。
  两个人坐进车厢,马车缓缓驶离。
  沈青檀与赵颐挑开车窗帘子,瞧见原本空空荡荡的角门,站满了送行的人。
  鹅毛大的雪花,飘落在他们的身上,头发覆盖上薄薄的白雪。随着马车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影被拉远,变成模糊的白点。
  直至再也看不见,沈青檀正准备放下帘子,便看到有几道身影,骑着骏马过来。
  她认出了那是哥哥的身影,应该是特地赶过来为他们送行。
  沈青檀等着哥哥们靠近,可几个哥哥始终没有来到马车旁边,而是坠在马车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大部队。
  马车出了城,帝师与北齐使臣的车驾,早已在城门口等候。
  燕一看到赵颐和沈青檀来了,便挑开帘子,向帝师禀报:“主子,殿下来了。”
  帝师手里执着一枚白玉棋子,听闻到燕一的话,将棋子搁在棋盘上。原本棋盘上的死局,瞬间扭转局面,起死回生。
  “启程。”
  帝师将棋盘推开。
  燕二将棋子一颗颗收起来。
  -
  北齐皇宫,御书房。
  淑妃手里端着一碗羹汤,舀一勺喂到北齐帝的嘴边。
  北齐帝张嘴吃了。
  淑妃抿着唇笑了,又舀一勺递过来。
  北齐帝正准备张嘴,看到刘公公从殿外进来,抬手推开了淑妃。
  “陛下,帝师即将要抵达都城。大殿下领了人马去应城,辅助大周治理瘟疫。”
  刘公公说:“陛下,民间都在传应城爆发出瘟疫,帝师不愿意救治应城的百姓,方才将应城割让给大周。随着帝师进京,舆论越演越烈,弄得人心惶惶。尤其是紧邻着应城的几座城池,百姓们害怕瘟疫压不住,纷纷往外出逃。”
  他小心翼翼看了北齐帝一眼,询问道:“陛下,您要将舆论压下来吗?”
  “不必。”北齐帝面色冷肃:“瘟疫平定下来之后,谣言不攻自破。”
  刘公公还想要说什么,瞥到了一旁的淑妃,闭上了嘴。
  北齐帝见了,握住淑妃柔嫩的手:“爱妃,朕有政事处理,你先回寝宫。”
  淑妃一双杏子眼温柔的似要滴出水来,娇媚地说道:“臣妾在寝宫等着陛下。”
  说完这句话,她便拎着食盒迤迤然离开大殿。
  门在她身后关上,脸上的柔情散得一干二净,映着冰雪的森寒。
  当年因着她的一句话,下面的人将仪贞扔进斗兽场,陛下坐在席间亲眼看着仪贞被吞食,并没有出口阻止。
  谁知二十多年过去了,仪贞夭折的儿子又活了过来,并且成为了帝师手里的棋子,重新回到了北齐。
  第321章 师出有名
  二十多年前,淑妃在北齐帝潜邸时,还是太子良娣,深受宠爱。
  那时的北齐帝还没有登基,遇见了被北齐权贵刁难的仪贞,无论她遭受到何等的屈辱,仍旧刚强不屈。
  这一身傲骨,吸引了北齐帝,对仪贞充满了欣赏。
  她觉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给哥哥传了话,定要折断了仪贞一身傲骨。
  哥哥联合其他权贵绑走了靖安帝,逼迫仪贞和狗抢食物。
  仪贞为了救靖安帝,放下了铮铮傲骨,狼狈地吃了狗的食物。
  北齐帝看到这一幕,非但没有对仪贞感到厌恶,反而对仪贞生出了怜惜。
  甚至为了得到仪贞,放靖安帝回大周。
  后来不知是何缘故,北齐帝厌倦了仪贞,仪贞真正迎来了她的苦难,比做质子时过得还要没有尊严。
  为奴为仆,人人可以践踏欺辱。
  这样的一条贱命,居然生下了北齐帝的长子。
  她心里深深嫉恨着仪贞,嫉恨她得到过北齐帝的宠爱,嫉恨她为北齐帝生下一个儿子。
  因为她只生下一个女儿,做梦都想生下一个儿子傍身。偏偏,仪贞做到了她最渴望的事情,怎么能不嫉妒仪贞?
  幸好,幸好仪贞很快失宠了。
  直到二十一年前中秋,她与北齐帝去往宫宴,经过御花园时,看见仪贞抱着孩子,行色匆匆,不知要去哪里。
  北齐帝停下了脚步,盯着仪贞离开的方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