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誉王若非没有成算,又岂会自爆兵器坊,主动请罪?
  “儿臣之前研制出的是发射长矛的巨型弩炮,可以穿透盾牌和胸甲。今日试用成功的是放石弹和火药弹的弩炮,能将百丈远的敌军轰炸的溃不成军。”
  誉王介绍了弩炮的威力,然后提议道:“父皇,北齐使臣在大周,您可以安排一场军演,邀请他们一同观赏。”
  为了今日这一出,他把能用上的筹码,一层层加码,再打出最后这一张底牌,顺势将兵器坊上交给朝廷,洗清了私造兵器的罪名。
  这一切必须是建立在他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方才能够将功折罪。
  靖安帝翻看弩炮的图纸,以及每一次测试时的记录。如誉王所言,拥有这样的神兵利器,的确是如虎添翼。
  兵部的案子出来,究竟是查,还是不查,全都在于他的态度。
  北齐的使臣在大周,必定是会浑水摸鱼,推波助澜,引发大周内乱。
  即便是查出誉王的罪责,未免引发动荡,他也会按下,不会严惩。
  方才没有让赵颐参与其中。
  否则的话,保下誉王,会折损了赵颐的羽毛。若是不保,誉王无法翻身,便会失了平衡,瑞王的势力会壮大,又将是一个后患。
  至少要等到赵颐手握权势,老三能够独当一面。
  之所以让瑞王查案,便是想要借着此事,肃查一下誉王的势力根植得有多深,再在合适的时机,将那些人马一一剪除。
  毕竟誉王想要遮掩自己的罪名,必定会动用到他的势力。
  结果却牵扯出私造兵器一事。
  誉王拥有神兵利器,若要反,京城将会血流成河。
  “按照大周律例,私藏军器者,一件杖八十,每一件加一等。私造者,加私藏罪一等,各罪止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靖安帝心里有了定夺:“朕念你是为了江山社稷,方才冒大不韪私造兵器,便不治你的罪。兵器坊移交给瑞王掌管,你便安心养病。”
  誉王一愣,他特地将瑞王引到凤形山,便是想要靖安帝恼怒瑞王。
  可父皇非但没有处置瑞王,居然将他的兵器坊移交给瑞王?
  他的脸色变幻了一瞬,心中明白是父皇的制衡术,叩首道:“儿臣叩谢皇恩。”
  靖安帝吩咐内侍:“扶你家主子回府安养。”
  内侍连忙扶着誉王离开。
  瑞王垂下眼帘,遮掩住眼底一闪而逝的晦暗。
  兵部一案,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了。
  他万万没想到誉王来一招釜底抽薪,全身而退了。
  可想到父皇将誉王的兵器坊交给他掌管,心里的不痛快散了大半。
  他之前以为父皇会治他的罪,如今将兵器坊交给他,便是透露出不会治他罪的讯号。
  瑞王跪在地上请罪:“父皇,儿臣此次办事不利,还请您责罚。”
  “此事并不全是你的过错,朕便不罚你,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靖安帝拿起手边一份名单,示意曹公公递给瑞王:“名单上的人,牵扯到私盐一案,朕交给你去处理。”
  瑞王拿到名单,上头写着七八个人的名字。他暗暗吃惊,名单上的人几乎都是手握实权,身居要职。
  其中有一个与凌家来往密切。
  几乎是一瞬间,瑞王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名单上的人是誉王的爪牙?
  想到这里,瑞王似乎得到了某一种暗示。
  父皇要剪除誉王的势力,是否意味着父皇并没有立誉王为储君的打算?
  瑞王似乎吃了一颗定心丸,暗自下了决定,务必要将私盐一案,办成铁案,以此获得父皇的肯定。
  “父皇,儿臣必定不会让您失望。”
  瑞王收好名单退下。
  殿内的人全都散去,候在外头的邓公公,进来通传:“皇上,长公主在养心殿等您。”
  靖安帝收整好情绪,动身去往养心殿。
  长公主身着华服,端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幅画像。
  靖安帝站在长公主身侧,眸光落在画像上。只见画卷里画着一位十五岁的少女,坐在秋千架上,笑容烂漫。
  这是他画下仪贞十五岁时的模样。
  仪贞及笄礼那一日,他特地搭了一架秋千,算作送给她的及笄礼。
  仪贞看到秋千的时候,一脸惊喜,迫不及待的要体验。
  她坐在秋千上的那一刻,仿佛所有的苦难都离他们而去,她笑得极为开心,像是娇养在深宫里无忧无虑的公主。
  当日她做了极为丰盛的晚膳,分享一个好消息:“皇兄,我前几日被人欺负,太子出面救了我。他很同情我们的遭遇,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送你回到大周。”
  他们忍辱负重,努力活下来,就是盼着能回国。
  真当这一日到来了,有一种做梦的不真实感。
  他沉寂的眼底流露出一丝光彩,那是对能够逃出敌国的渴望与欣喜。
  这意味着他们的苦难即将要结束。
  下一刻,他抿紧唇角,询问道:“只有我?”
  “皇兄,我们两个都是质子,如果一起离开的话,反而会连累了太子。你先回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再来接我回国。”
  仪贞眼底布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你不必担心我,太子是个温和宽厚的人,有他庇护我,那些权贵子弟,不会再欺辱我。”
  北齐太子的名声极好,拥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乐善好施。
  他带着仪贞寄予的希望,回到了大周。等他顺利继承皇位,再去接仪贞的时候,方才知道她已经死了,只留下一个孩子。
  是她委身给太子,才换取他回国的机会。
  她跟在太子身边,连一个名分都没有,彻底沦为了奴隶,成为太子的掌中玩物,比做质子公主时,生活得更加艰难。
  ps:完球了宝贝们,还有一张卡审核了,估计要第二天早上编辑上班,才会放出来o(╥﹏╥)o
  第295章 厚此薄彼
  靖安帝听说是在中秋那一日,仪贞被扔进斗'兽'场,和饿了几日的野'兽关在一个铁笼子里,活生生的被野'兽'撕'咬至死,连一具完整的骸骨都拼凑不出来。
  阖家团圆的节日里,仪贞心里盼着他来接她回国团聚吧?
  她却惨死在那一日。
  他无法想象,她心里该有多绝望?
  靖安帝痛恨自己离开的太干脆,并没有想过他走了之后,仪贞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但凡他思虑周全一点,仪贞就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活在愧疚之中。
  长公主发觉靖安帝回来了,回头见靖安帝看着画像出神,一双眼睛通红,满目悲恸。
  “皇上,我听说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长公主卷起画像,轻轻地搁置在小几上,叹息道:“仪贞对你的影响太深了,你越是想要压下关于她的一切,就越是瞒不住。”
  长公主心里很清楚,仪贞为靖安帝的付出,宛如烙印一般,深深刻进靖安帝的心底。
  仪贞走得太惨烈。
  靖安帝愧对于她,恐怕这一生都难以释怀。
  靖安帝知道长公主话里的意思,任由事情顺其自然的去发展。
  仪贞本来该是一个金枝玉叶,尊贵无比的公主,再寻一个俊秀青年做驸马,幸福美满的过一生。
  百年归寿之后,还能给她立庙,尊荣无双。
  可她在北齐为奴为婢,身上的傲骨被人折断,尊严被人碾碎,死相凄惨,只剩一座衣冠冢。
  他怎么能让人去非议她?
  靖安帝闭眼,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皇姐,我做不到。”
  “你是皇帝,皇帝有软肋,这是致命的。”长公主眼底染上一抹悲伤:“仪贞活着时,为了让你顺利回国,舍下了尊严,连自己的性命都舍去了。她还会在意在九泉之下,被人非议吗?”
  靖安帝神色痛苦,正是仪贞牺牲了太多,他才舍不得再让仪贞受半点委屈。
  “倘若北齐的人没有来大周,我便也不劝你。”长公主语重心长地说道:“北齐来了大周,他们有恃无恐,无非就是拿捏住你的软肋?”
  “我寻思着,北齐妄想将广宁公主嫁给镇北王世子,离间你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如今愿望落空了,恐怕就会有所行动了。”
  长公主最后劝道:“你不再是当年在北齐为质的皇子,如今你是大周的皇帝,能够守护住你想要守护的人,无须再惧怕任何人。"
  靖安帝陷入长长的沉默中,难以做下抉择。
  一旦把过去的事情,全都揭露出来,目前的平静将会被打破,将会是几个人的痛苦。
  -
  国公府。
  大夫人清早起来便心神不宁,莫名的胸口发慌,在听到围猎场发生的事儿后,突然起了下厨的心思。
  她唤上关妈妈去厨房,亲自掌勺做了几道普通的家常菜。
  八宝肉圆,龙井虾仁,醉香蕈,煨鲜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