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更没舍得掏银子买香压屋子里的味儿。
  二夫人心底焦灼,一日不能将藏在国公府的私房搬出来,她便一日不能安宁,忧心暗室被沈青檀发现。
  她心里盼望着,守在西苑的侍卫,赶紧给撤走了。
  二夫人摸一摸袖子,袖袋里只剩下一块银子了。
  她咬一咬牙,打算再去找弟弟。
  这时,婢女进来,对她说道:“太太,看守西苑的侍卫,已经撤走了。”
  第238章 上门夫婿
  惊喜来得太快,二夫人反倒有些愣怔,不确定地问道:“你说侍卫撤走了?”
  婢女回道:“大约戌时二刻,奴婢瞧见侍卫从西苑偏门的巷子出来。”
  二夫人脸上的苦相褪去:“我们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她恨不得插上翅膀去国公府,立即将私房给搬出来。
  可想到在沈青檀手里吃的闷亏,不敢轻举妄动。
  慢慢筹谋。
  -
  夜幕降临,繁华的街道仍旧人声鼎沸。
  裴无砚摇着折扇从倚江楼出来,踩上马车的木梯,站在车辕上,不经意间瞥见灯火尽处,一位少女蹲在小摊贩旁边,鼓着腮帮子吹糖人。
  一连吹了几个,每一个都吹破了。
  她双手揉着发酸的腮帮子,仰头看向摆摊的老人家,神色懊恼地说着什么。
  只见摊主另外拿一块麦芽糖递给她,指导她继续吹。
  一只憨态可掬的兔子在她的手里成型。
  她高兴地蹦起来,一双水润的杏眼闪闪发光,仿若满天星河倒映在她的眸子里。
  裴无砚轻笑一声,径自朝少女走过去,站在她的身后,出其不意地从她手里夺过玉兔。
  秦窈手里的玉兔被人抢走,倏然转身看向始作俑者。
  “窈窈。”裴无砚看见她的眼底充满怒火,勾唇笑道:“我们又见面了。”
  “你把兔子还给我。”秦窈抬手去抢玉兔。
  裴无砚避开她的手,语气亲近地说道:“你说我们有缘再见的话,你便应我的约。”
  秦窈瞪他一眼:“裴公子,我何时说过这种话?”
  她在江南巡查铺子的时候,认识了裴无砚。
  裴无砚抢走她一笔买卖,最后又送到她的手里,与她合作。
  他说:“秦小姐,秦家在江南声名远扬,口碑不错,是一个极好的合作伙伴。当然,我还有私心。”
  “私心?”
  “我想与秦小姐交个朋友。”
  秦窈对他的印象很不好,这般油嘴滑舌,坑骗了不少女孩子吧?
  纵然心里是如此想的,但她不会与银子过不去,一口答应与裴无砚合作。
  因着合作的关系,两个人之间来往密切,随着与他的相处,秦窈对他有了极大的改观。
  他的心思细腻,会记住她的喜好,并且亲自下厨,做她喜欢吃的家乡菜。
  她随口提到荔枝熟了,可惜江南没有荔枝。
  裴无砚为了这一句话,亲自赶路去为她摘荔枝,装进冰桶里,快马加鞭给她送来。
  诸如此类的事情,他做了很多。
  从来不会觉得她的性子出格,并且说女孩子就该这般率真可爱。
  这番话深得她的心,她动了一个念头,想请媒人去他家下聘,招他做上门夫婿。
  谁知无意间知道他的家世,并不是她所认为的商贾,而是正正经经的书香门第,极为注重规矩。
  恰好她听到沈姐姐出事儿,便赶回京城来了。
  裴无砚无奈地说道:“你没有说过,我记错了。”
  秦窈不再理会他,带上婢女离开。
  以裴无砚的家世,绝对不可能给她做上门夫婿。
  她答应过沈姐姐,不会远嫁。
  裴无砚望着秦窈渐行渐远的背影,垂眸看向手里的玉兔,眼底一片沉郁。
  在江南的时候,他分明觉察到秦窈对他有意。
  今日再见面,她又恢复到最开始相识时的冷淡。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让她一夕之间,态度大变。
  裴无砚拿着玉兔回到国公府沁园。
  小厮将一封信递过来:“公子,二房送来的信。”
  裴无砚拆开信,看了一遍,眼神骤然冷冽。
  “公子,这封信……”
  裴无砚不欲多提:“你盯着兰雪苑的动静,无论大小事,记得向我禀报。”
  “是。”小厮应下来。
  裴无砚从抽屉里取出一只匣子,打开匣子,里头放着一支桃木枝雕琢而成的簪子。
  这是他亲手雕刻的簪子,原来是要送给秦窈。
  裴无砚合上匣子,递给小厮:“你私底下送给窈窈。”
  小厮惊讶地看向裴无砚,从他的眼底看到一丝情意。
  之前在江南时,公子为秦小姐花费不少心思。
  他们这些做下人的,全都看在眼里,知道公子待秦小姐是真心的。
  谁知公子突然进京,打算与国公府的小姐议亲,分明是选择放下秦小姐。
  可眼下公子的举动,显然是对秦小姐旧情难忘。
  -
  翌日一早,裴无砚练完字,便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不一会儿,小厮从外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公子,我打听到一个消息。府上的二爷和二奶奶今日去镇北王府,要住几日再回来。”
  裴无砚思忖道:“出嫁女,哪有在娘家长住的道理?”
  “二奶奶情况不同,她与亲爹娘骨肉分离十几年,府上老太太给的恩典,特意让她回娘家小住几日。”
  说到这里,小厮又想起一件事:“公子,听说二奶奶的表兄也会去王府小住几日。”
  裴无砚问道:“顾长生?”
  “是他。”小厮将打听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裴无砚:“顾长生弄丢了二奶奶,他心里很自责,离家出走十几年。如今得知二奶奶认祖归宗,他便也回家了。”
  裴无砚总觉得此事有蹊跷,却又说不上来,究竟是哪里不对。
  他沉吟半晌,放下手里的狼毫,去国公府的后园子。
  裴无砚坐在凉亭里,观赏池塘里盛绽的荷花。
  屏息静气,仿若是极有耐心的垂钓者。
  不知过去多久,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掀开眼帘,循声望去,只见三夫人站在凉亭外。
  “三太太。”裴无砚起身行礼。
  三夫人见裴无砚温和知礼,不再拘谨:“砚哥儿,你也来这儿赏景?”
  “晚辈听闻国公府的荷花一绝,今日正好无事,便来看一看。果然,这里的荷花,名不虚传。”
  裴无砚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听说国公府有一棵百年银杏树?”
  “是啊,这棵树在西苑。”三夫人热情地说道:“砚哥儿,你若无事,可以去看看。”
  “那好,我今日便去西苑作画。”裴无砚笑道:“不能辜负了美丽的景致。”
  三夫人眼珠子转动一下,肚子里打起了盘算。
  她与裴无砚道别后,便匆匆回到三房,径自去了赵婉的屋子。
  赵婉住的屋子,十分简陋。
  进门左手边,挨着墙摆放一面墙高的书架,一张书案,一张圈椅。临窗放置一张牙板光素,全无雕饰的长榻。
  内室一张拔步床,一台妆奁,一套花梨包镶框瘿木门心大四件柜。
  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摆件,更别说金银玉器一类的摆饰。
  三夫人收回打量屋子的视线,看向坐在拔步床的赵婉,正在纳鞋底。
  “婉儿,娘听说老太太有意撮合你和砚哥儿。”三夫人拿过赵婉手里的针线与鞋底:“娘特意打听了一番,砚哥儿学问好,品德俱佳,算得上一个良配。”
  赵婉整理针线篓子,没接她娘的话茬。
  裴无砚来国公府时,她在世安堂见过一面,第一印象极好。
  两个人不仅身份悬殊,他还又过于优秀,她没有多大的底气。
  “婉儿,砚哥儿家世富贵,又是正经的嫡长子,与老太太沾亲带故的。你若是嫁给他,今后便是做当家主母,享不完的富贵。”
  三夫人劝说道:“你爹娘都是庶出,又没什么本事。若不是沾着老太太的光,以你的出身哪能给砚哥儿做妻?只配给他做个妾室。”
  “娘,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赵婉把篓子往床上一摔,“既然不配做裴表哥的妻,我便不嫁给他。”
  “你这傻丫头,生了一个榆木脑袋,怎的就是不开窍?”三夫人恨铁不成钢,狠狠戳着赵婉的额头:“国公府里的东西,咱们家是分不到一星半点。娘就指着你嫁个好人家,帮扶你弟弟。”
  三夫人想过富贵日子,全指着一双儿女。
  儿子有出息,她又没胆儿找国公爷提拔,生怕被大房误以为她想争家产,争权势。
  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赵婉身上,盼着她嫁给大户人家,贴补娘家。
  三夫人继续说道:“你弟弟出息了,今后给你撑腰。你们姐弟俩相互扶持着,这不是挺好的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