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赵婉脸颊羞红,不敢抬眼看人。
  沈青檀询问道:“祖母,您有了中意的人选?”
  “我那边的一房远亲来京城了,现在借住在国公府,是我的姨甥孙儿。”老夫人目光慈爱地看向赵婉,“裴家家世清白,在江南算是殷实富贵的人家。砚哥儿学问做的好,在外的名声也不错。”
  说到这里,老夫人停顿了片刻,对沈青檀说道:“这人的品行,还得慢慢相处,才能看得分明。我今儿个请你过来,便是要将这件事托付给你和颐儿。”
  沈青檀诧异道:“托付给我和夫君?”
  “你们小两口与砚哥儿、婉儿的年纪相仿。砚哥儿住在咱们府里,颐儿平常无事,多与他走动,给婉儿把把关。”
  老夫人心里清楚老三和老三媳妇的品行,性子懦弱,却又有自己的小心思,不甘于平庸。
  偏生自个不去挣前程,逼迫着孩子去挣前程。
  他们生的两个孩子,主意都正,拎得清,没有听老三媳妇的唆使走偏门,摆得正自个的位置。
  正是如此,老夫人心里对赵婉生出怜惜,真心想要为她谋一门好亲事。
  老夫人对赵婉说道:“你没事儿,便多去兰雪苑,陪你二嫂嫂解解闷,学一学规矩。”
  赵婉细声细气地说道:“祖母,婉儿知道了。”
  沈青檀心中微微一动,老夫人是想要让裴无砚与赵婉多多接触。
  从老夫人的态度,便能看出她很看好这一门亲事。
  若是赵颐说裴无砚品行俱佳,这一门亲事便要定下来了。
  沈青檀笑盈盈地说道:“祖母,回头我将这件事儿告诉夫君。”
  “你们夫妻俩办事,我放心。”老夫人摸了摸赵婉的脑袋:“这一门亲事定下来,婚期差不多在明年春,咱们家得好好操办一下。”
  赵婉不过十五岁,心里对未来的夫婿,充满幻想。
  她虽然是国公府的姑娘,但是是庶系所出,而那位裴公子,却是正经的嫡系嫡出,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安宁。
  赵婉不指望裴无砚与二哥哥一般好,待她多一些尊重,便已经知足了。
  她随着二嫂嫂从世安堂出来,攥紧手里的帕子,欲言又止。
  沈青檀见了,询问道:“婉妹妹,你对这一门亲事,心里有顾虑?”
  赵婉轻轻咬住唇瓣,不知该不该说,怕得不到理解与认同。
  半晌,赵婉抬眸看向沈青檀,只见她眉眼温柔,如春水柔波一般能够包容一切。
  她似乎得到了勇气,说出积压在心底的想法。
  “我的爹娘是庶出,我爹领着一份闲职,并无作为。弟弟年纪尚小,还未考取功名。我自己也不是很优秀,嫁给家世富贵的嫡子,我没有信心能把日子过好。”
  赵婉眉眼间带着愁绪:“我倒想嫁给一个家境普通的男子,他需要靠国公府提拔,我在他那儿有价值,底气便要足一些。”
  沈青檀知道赵婉是个明白人,想得很通透,可婚姻之事,并非她自己能够做主。
  “老太太盼着你过得好。”沈青檀柔声说道:“婉妹妹,你二哥哥会给你把好关。”
  赵婉苦笑一声:“嫂嫂,我不求富贵日子,只想过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婉妹妹,人品与家世无关。”沈青檀心疼地摸一摸她的脑袋:“出生寒微的男子,不乏负心汉,只愿意与糟糠之妻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出身富贵的男子,不乏为人正直的,他们会给予妻子足够的尊重与爱护。”
  第237章 引蛇出洞
  赵婉怔怔地看着沈青檀。
  “老太太是开明的人,若是男子的品行不端正,她不会让你嫁。”
  沈青檀宽慰道:“假使你的夫婿待你不好,你也不必怕他。你身后是国公府,咱们国公府的姑娘,岂能被人欺了去?你心里有委屈,你二哥会给你做主。”
  赵婉听着沈青檀的话,眼眶微微发热,从来不会有人与她说这种掏心窝子的话。
  她娘只会一味的让她嫁给有权有势的男子,她一人显贵,便能让三房抬头挺胸做人,日后也能帮扶弟弟。
  自从她娘知道老太太有意让她嫁给裴无砚,便在私底下打听裴无砚的家世。
  她娘知道裴无砚家世富贵后,便撺掇着她去讨裴无砚的欢心。
  在那一刻开始,她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人可以依靠。
  只有二嫂嫂告诉她,她受了委屈,二哥哥会给她做主。
  哪怕只是安慰她的一句话,也足够了。
  赵婉从心底感激道:“谢谢嫂嫂。”
  -
  傍晚时分,赵颐披着暮色回到兰雪苑。一进屋,便瞧见沈青檀斜倚在罗汉榻上,单手支着下颔,望着桌上的油灯出神。
  他放轻了步子,缓缓朝她走过去,在她的面前站定,俯下身来,凑到她的面前。
  两个人的脸与脸相近,只差一指的距离,鼻尖便能碰上鼻尖。
  赵颐不出声,静默地看着他的影子,占据了她乌黑的瞳仁。
  沈青檀看到眼前突然放大的脸,吓得心口一跳,手抚上胸口,娇嗔道:“你想作甚?”
  赵颐轻笑一声,在她唇上亲一下:“做这个。”
  沈青檀脸颊生出红晕,往榻后挪一挪身子,拉着他的袖子,让他靠坐在榻上。
  赵颐注视着依偎在身边的人儿,她发间不饰一物,满头青丝柔软的散落下来,乌发红唇,美不胜收。
  他抬手将她脸颊旁的发丝,梳拢到耳后:“方才在想什么?”
  “祖母今日请我过去,她托付你给婉妹妹把关,看看裴公子是不是值得托付的人。”
  沈青檀眼底染上愁绪:“三哥在马车上说的那一番话,我对裴公子的印象并不好。你若是得空,便见一见他,总不能让婉妹妹跳进火坑。”
  “嗯。”赵颐应下来,低声说道:“江暮传来了消息,二婶与她娘家弟弟做着卖赝品的营生。”
  沈青檀坐直了身子:“查清楚了?”
  赵颐微微颔首:“江暮还发现一处古怪的地方,二婶搬离国公府之后,来过几次国公府。她从来不到前门,而是在西苑那边的偏门。国公府有皇宫的人把守,她倒是不敢靠太近。”
  沈青檀总觉得赵颐查的太顺利,倒像是背后有一只手在推波助澜。
  她反复琢磨着赵颐说的话,心里愈发觉得古怪:“二婶是有物件没有搬出去,想从西苑的偏门进府搬走吗?”
  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一件事:“二爷,你还记得我逼二婶吐出嫁妆时,她说是有贼人偷盗我的嫁妆,藏在荒废的西苑?”
  “记得。”
  “那一批嫁妆,确实是从西苑抬回来的。”沈青檀思索道:“我当时寻思着,她是从典当行赎回嫁妆,便径自从西苑偏门抬进去,把嫁妆藏在了西苑。”
  说到这里,沈青檀困惑地说道:“我当时拿回嫁妆,便没有去细想。如今再回想这一件事,便觉得此事透着蹊跷。她是如何将这一批嫁妆,悄无声息地抬出府去,卖给典当行的?”
  赵颐眼底闪过思虑,二夫人一点一点的从府里拿出去,拿的次数多了,也会让人起疑。
  若是将嫁妆从西苑给送出府,那便更不可能。
  /:.
  西苑离二房太远,要横跨半个国公府。
  蓦然,赵颐想到一件事:“每位重臣的府邸里,都会留一条逃生的暗道。”
  沈青檀觉得很有这个可能性,只有将嫁妆从暗道里运出去,才不会惊动任何人。
  她柔软的身子靠向赵颐的怀里,附耳说道:“二爷,你让皇上将守在西苑的侍卫给撤走。”
  赵颐顿时明白沈青檀的用意,她是要引蛇出洞。
  -
  兴宁坊,赵家。
  二夫人坐在昏暗的屋子里,形容憔悴。
  他们一家搬来宅子住了有一阵儿,屋里头仍旧散发出一股潮气味儿,令她十分不适应。
  起初搬来时,二夫人便受不了,成宿成宿的睡不着。
  如今熬不住了,方才能合眼睡一会儿。
  她过了大半辈子的富贵日子,万万没想到,晚年居然要过清贫的日子。
  这座宅子空空荡荡的,一件像样儿的家具都没有。
  她问弟弟要了一笔银子,添置了物件儿,便全都花没了。
  再去找弟弟要银子,弟弟只给她一包银子,让她省着一点儿花。他手里也没有多余的银子,大头全都拿出去孝敬贵人了。
  想到这里,二夫人心里便涌出一股怨气。
  原本以为藏在暗室里的私房,可以让她过上好日子。谁知宫里来人守着西苑,她压根进不去西苑的门,更别说将私房给搬出来。
  她心里清楚,二房从国公府分出来,为了避风头,赌坊与赝品作坊全都关门了。
  弟弟在她这里捞不到好处,不愿再做她的钱袋子。
  她不敢乱花银子,生怕用没了,饭都吃不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