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沈青檀竟然是镇北王的女儿吗?
  有点意思。
  誉王拿起小几上的资料,资料里详尽的记录关于顾家的信息。
  他一页页看完,才得知顾宗辞的妹妹竟然是镇北王妃。
  他的属下之所以查到凉州,是在调查顾宗辞的时候,发现他并没有女儿,只有儿子。而他有一个妹妹,自小在凉州长大,并且嫁到凉州。
  就在近期,他与沈青檀来往密切之后,分别往凉州与北境各送一封书信。
  他的属下追查到凉州,方才打探出这般隐秘的消息。
  镇北王妃诞下女儿的时候,镇北王喜获掌上明珠,特地大摆流水宴席。
  凉州的百姓不仅知道镇北王有一个女儿,还知道他十分疼爱女儿。
  只不过这个女儿,在十四年前,凉州战乱的时候走失。
  所有的线索拼凑在一起,真相便浮出水面。
  誉王放下手里的资料,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当真是意外之喜。
  沈青檀与顾宗辞私底下见面,再如何小心谨慎,他们终究是在明面上,瞒不住暗中盯着他们的眼睛,这才暴露出他们非比寻常的关系。
  当然,若不是承恩侯向他透露过沈青檀的来历,他也无法将沈青檀与顾宗辞联系在一起。
  他的人也不会顺藤摸瓜,挖出沈青檀的身世。
  这时,门外传来护卫的声音:“殿下,承恩侯夫人求见。”
  “带她去前厅。”
  誉王心情不错,顺手将资料整理好,收进抽屉里,便去往前厅。
  沈夫人焦灼地坐在前厅等候誉王,瞧见他悠闲散漫地走来,连忙起身迎过去,行一个礼。
  “殿下,您当真不打算给我家侯爷一个机会?”沈夫人双手紧紧攥着帕子,战战兢兢地问道:“我去大牢找他,他让我问您一句,为何要改变计划,揭发他。”
  誉王像是听到一个笑话般,低低地笑出声。
  沈夫人被誉王笑得浑身不自在,因为她的心思压根瞒不住誉王的眼睛。
  “你们承恩侯府的人,个顶个的有趣。”誉王毫不留情地扯下沈夫人的遮羞布,讽刺地说道:“你将承恩侯留在手里的证据,全都交给本王,便已经是舍弃他了。如今又何必端着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在意他的生死?”
  沈夫人脸色一变,承恩侯密谋拖顾家与沈青檀下水时,誉王找上她了。
  “沈青檀知道青州谎报灾情,买官卖官一事。她碍于手里还没有拿到证据,所以还没有揭发。”
  誉王开门见山地说道:“青州一事,捅的篓子太大了,不是关州能够比拟的。本王虽然给承恩侯出谋划策,但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若是出现纰漏,谁也逃不掉。”
  她的脸色大变,心里很清楚青州的事情一旦被揭发,沈家满门要被抄斩。
  “本王是龙子,只要不是犯下谋逆的大罪,父皇并不会重罚本王。”誉王抛出一个诱饵:“至于沈少淮是死是活,便要看你的选择了。”
  她隐约知道誉王的目的,他想要拿回承恩侯手里的证据,所以特地来找她做个交易。
  她可以拒绝,甚至可以拿证据要挟誉王,假若有东窗事发的那一日,让他保沈少淮一命。
  她不敢。
  承恩侯与誉王合作多年,她从承恩侯那儿了解一些誉王的秉性。她若真的敢威胁誉王,恐怕是在自寻死路。
  只是迟疑片刻,权衡利弊之后,她便同意与誉王做交易。
  等到沉船的消息传进侯府,她便劝承恩侯销毁掉证据,却被承恩侯敷衍过去。
  毕竟是做了半辈子夫妻,她对承恩侯十分了解,在书房的暗格里找到证据。
  她不敢自作聪明的留下一部分证据,全都交给了誉王的人。
  承恩侯手里没有了证据,誉王便不受承恩侯掣肘了。
  沈夫人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脸色微微发白。
  交出证据的那一刻,她早已预料到后果,依旧毫不犹豫的将东西给了誉王。
  她亲手斩断了承恩侯的生路,再问誉王愿不愿意给承恩侯一条活路,的确是有些可笑。
  “殿下,我是……是为了保住淮儿,为沈家留下一条血脉。”沈夫人的手指深深地掐进手掌心,似乎在说服自己:“侯爷会理解我的,我这么做全都是为了沈家。”
  誉王嗤笑一声,这些虚伪的嘴脸,当真是有趣极了。
  沈夫人的面皮似被针尖扎刺,压下心底翻涌而出的耻辱,再次问道:“侯爷说青州一事还有转圜的余地,您没必要断臂求生,他想要一个真相。”
  因为有了承恩侯的前车之鉴,她不敢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誉王身上,为了万无一失,她必须要拿到仪贞公主的遗物,以此来保住沈少淮的性命。
  “承恩侯办事不力,青州的‘粮食’上了鸿运的大船。”誉王坦诚道:“鸿运船行是凌府的产业。”
  只是这一句话,沈夫人便恍然大悟。
  此事牵扯到凌家,莫怪誉王会亲自揭发承恩侯,而不是等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再移罪到承恩侯头上。
  原来是要保住凌忠实。
  誉王找上她,拿回承恩侯手里的把柄,她就已经猜到,誉王是要将承恩侯做替罪羊。
  只不过提前了而已。
  沈夫人面色苍白地说道:“我知道了。”
  她在承恩侯与沈少淮之间选择了沈少淮,但是与承恩侯做了几十年夫妻,心里多少有些不好受。
  誉王见沈夫人一副伤怀的模样,厌恶地撇开了头。
  他早已做好舍弃承恩侯的打算,因为关州事发后,靖安帝已经怀疑承恩侯。
  并且将承恩侯升任为漕运总兵官,早晚有一日会拿他开刀。
  如今暂时不动承恩侯,其一是没有证据,其二是为了钓出承恩侯背后的大鱼。
  承恩侯活着,于他而言是一个隐患。
  给承恩侯出谋划策,实则是为了更好的移罪到他头上。
  若是承恩侯顺势将顾宗辞与沈青檀拖下水,那就再好不过。
  他就可以侵吞掉顾家的产业。
  最后关头,凌忠实冒出来,坏了他的计划,不得不提前舍弃承恩侯,后续的安排全都要终止。
  如此一来,为他增添不少麻烦。
  说不定这一把火,已经烧到他头上来了。
  否则,靖安帝不会突然传唤他进宫。
  誉王斜睨沈夫人一眼,想到书房里的一份资料,缓缓勾着唇角,略有些玩味地说道:“本王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第175章 镇北王回京
  沈夫人听到誉王拖着调子的语气,一颗心不免跟着提起来,害怕誉王要反悔。
  “沈青檀并非顾家的女儿,而是镇北王之女。”誉王扔下一记重磅消息,挑高唇角:“本王倒是不知,镇北王府养不起一个女儿,要将女儿送给你们侯府抚养。”
  沈夫人瞳孔一缩,脸色骤然大变,来不及有什么想法,便听到誉王阴阳怪气的话。
  当初誉王想要扶植赵珏,而他们与沈青檀内斗,誉王出面阻扰过,不许他们坏了他的大计。
  他们不得不向誉王坦白沈青檀不是侯府的女儿,总不能说是抢来的,便寻了一个借口,说是去南凌州探亲时,一户姓顾的人家将孩子送给他们抚养。
  如今被当面揭穿,她的面子有些挂不住,讪讪地说道:“殿下,这里头可有误会?她分明说是顾家的孩子,不可能会撒谎骗我们。”
  誉王不紧不慢地说道:“顾宗辞是她的舅舅。”
  沈夫人脸上的血色尽褪,一股寒气自脚底涌上头。
  沈青檀居然是镇北王的女儿,若是镇北王知道的话,岂会放过他们?
  不,不对——
  先帝曾经下了一道旨意,镇北王府的人,若是擅自离开凉州,那便以叛国罪论处。
  难怪……难怪这么多年,镇北王丢了女儿,没有大张旗鼓的派人找。
  这也能解释得通,沈青檀为何私底下与顾宗辞相认,不曾去凉州找镇北王夫妇。
  原来是害怕被问罪啊。
  沈夫人攥着帕子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激动的。
  她几乎要笑出声来。
  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只要拿捏住这个把柄,沈青檀便要受她威胁。说不定能仗着镇北王的权势,保住承恩侯府啊。
  沈夫人片刻都待不住了,与誉王道别之后,便急匆匆地离开王府。
  她坐上马车,取出拜匣,临时写一张拜帖,命人送去给沈青檀。
  她则是回承恩侯府,特意沐浴梳妆一番,不愿意在沈青檀面前露出狼狈的一面。
  方才收拾妥当,婢女绿茵便将沈青檀请进来。
  沈青檀一进屋,便瞧见沈夫人端坐在罗汉榻上,穿着绛紫色缠枝纹通袖衫,头戴珠翠,眉毛描画的高高挑起,显得气势凌人。
  她站在屋子中间,并未行礼,淡声说道:“夫人请我来,所为何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