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顾宗辞客客气气地说道:“秦老板,那就有劳你替我将单子上的东西给檀儿。”
秦老板手指紧紧攥着一份清单,鼓着眼珠子愤愤瞪着顾宗辞。
原以为顾宗辞是个正派的人,即便是生意上的竞争,也不屑用下作手段。
可如今顾宗辞将京城里的铺子,多半全都割给了沈青檀,还亲切地喊“檀儿”。
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
秦老板后悔不已,他就不该引狼入室,介绍顾宗辞给沈青檀认识。
这下好了,来和他抢靠山了!
“这不太好吧?”秦老板再次扫一眼清单,清单边边都被他捏皱了,实在是顾宗辞太财大气粗了:“檀儿品行高洁,经常说无功不受禄。顾老兄,你和檀儿还不太熟,突然送这一大笔家产给她,不合适,太不合适了。”
顾宗辞知道不合适,可知道沈青檀是他的外甥女,还又不能相认,心下十分愧疚,便想从别处对她好。
思来想去,他决定多送产业给沈青檀。
虽然她不缺,但是钱财,谁也不嫌多。
他并不了解赵大老爷与大夫人的为人,反正只要女子身边的私产丰厚,夫家总会待她好上一些。
至于给她做靠山撑腰,那就只能等她的亲爹回来。
“秦老弟,这是我给檀儿的谢礼呢。”顾宗辞严肃的脸上有了几分笑意:“我知道檀儿的为人,所以特地委托你帮我给她。你不必说是我给的,只说是你做买卖发了一笔横财,又添置不少产业,这是给她的红利。”
秦老板瞪圆了眼睛,一副“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表情,隐晦地说道:“顾老兄,你近日可有请郎中请平安脉?”
他一本正色道:“我们上了年纪,脑子不太好使,容易做糊涂事,所以我每日都会让郎中请平安脉,这样能及早发现问题。”
顾宗辞哪里不知道秦老板在暗喻他脑子坏掉了?
可有的事情不能明说。
“我这个人不爱欠人情,檀儿平白无故收到这一笔家产,心里也会不安定。我思来想去,才想到这么个折中的法子。”
顾宗辞站起身,朝秦老板作揖行一礼:“秦老弟,此次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秦老板与顾宗辞打过交代,知道他是实在人,的确不爱欠人情。
尤其是如此郑重的行一个大礼,可见是认真的。
他连忙说道:“既然你是诚心实意的,那我便代你送给檀儿。”
“多谢秦老弟。”
顾宗辞正要向秦老板打探一下赵国公府的消息。
这时,随从在外传话:“主子,前厅那边的婢女来传话,赵二爷与赵二奶奶来了。”
秦老板睃了顾宗辞一眼。
顾宗辞指向一堵墙壁:“请人去隔壁茶室叙话。”
秦老板扬声吩咐:“你去请他们来茶室。”
“是。”随从领命离开。
秦老板收好清单,带着顾宗辞去隔壁的茶室,正要同顾宗辞说几句话。
谁知瞧见顾宗辞正在整理衣襟与袖子,甚至还用手抚了抚鬓发。
秦老板:“……”
他试探地说道:“顾老兄,你觉得檀儿如何?”
顾宗辞不假思索道:“确如你所说,天下间再无第二个像她这般聪颖的女子了。”
秦老板惊悚地看向他:“……”你上次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等他开口质疑,沈青檀与赵颐来了。
二人一入内,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顾宗辞。
顾宗辞的视线同样落在二人的身上。
秦老板敏锐的觉察到氛围的变化,甚至觉得他在这里有些多余。
“你们……”
三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
秦老板干巴巴地说道:“你们聊,我回避一下。”
说完这话,秦老板离开茶室,顺手关上门。
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
赵颐率先行礼:“顾叔。”
第139章 等着他们来找我
顾宗辞眉头动了动,有些意外地看向赵颐。
毕竟赵颐出身门阀士族,而他不过一介商贾,实在是没必要对他如此客气。
可偏偏赵颐却是以礼相待,甚至行的是晚辈的礼仪。
顾宗辞不由得打量赵颐,便见他生的清隽秀美,一身玉色锦袍衬得他有如玉树临风。
无论是容貌,身世,修养,才学,全都无可挑剔。
唯一不足之处,便是他体弱多病。
听说还不能有子嗣。
顾宗辞原来听到这些消息,心下对这个外甥女婿很不满意。
若非外甥女自小与家人失散了,哪里会嫁给一个命不长的病秧子?
他都不敢想象妹夫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毕竟妹夫不是一个在意世俗眼光的人,向来都是我行我素,十分狂傲。
哪里舍得让他的女儿受委屈?
顾宗辞看着眼前温润如玉,君子端方的赵颐。
他心里没有不满,只是有些惋惜。
夫妻二人站在一块,郎才女貌,极为般配。
“你们坐。”顾宗辞招待二人落座,亲自提着茶壶,为他们斟茶:“你们今日约我来秦府,所为何事?”
沈青檀双手捧着茶杯,仔细端详顾宗辞。
不知道是近距离观察,还是因为心境的转变,她从顾宗辞的眉眼,竟然看出几分熟悉感。
“长公主之前抓了一个戏班子,锦衣卫那边审问出来的时候,我正好在现场。那个班主交代了,十四年前,他在南凌州花灯节的时候,拐走了几个小孩子。”
沈青檀注意到顾宗辞的脸色变幻了一下,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有人私底下找他,指定拐走一个小孩。因为对方没有露脸,所以他不知道是谁收买他,手里只有一块玉佩留作证物。”
顾宗辞的手抖了一下,杯子里的茶水晃荡出来,顺着手背流落在桌面上。
“我认出那块玉佩,正是我母亲身边一个嬷嬷佩戴的玉佩。”沈青檀问道:“我小时候走丢过,母亲将我找了回来。您说我是侯府的女儿,还是戏班子拐走的那个小孩?”
顾宗辞的眼睛通红,几度张了张嘴想说话,喉咙似被一团棉絮堵塞住,半个字音都发不出来。
“如果是在我出嫁之前,我不会怀疑自己是戏班子拐来的孩子。因为他们对我很好,吃穿用度从未苛刻过。直到我的二妹妹认祖归宗,他们的态度出现了转变。”
沈青檀一直很冷静的阐述,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先是换了我的亲事,再想暗害我的婢女,还又往我夫君房里塞小妾。这真的是一个亲生母亲会对女儿做的事情吗?”
顾宗辞转过头去,眼睛里一片湿润,似乎没想到她的日子过得这般艰苦。
原来上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自己不是侯府的女儿,特地戴着那只花丝镶嵌的手镯,是为了来试探他。
今日她毫无遮掩,坦诚地说出这一切,恐怕是已经确定了身世。
“应该不是的吧,没有哪个母亲,会对自己的亲骨肉如此狠心。”沈青檀说到这里时,鼻子蓦然一酸,喉口发哽地说道:“侯府对我做的事情,我是要一笔一笔全都讨回来。”
顾宗辞紧握着拳头,手背上的青筋鼓起来:“侯府拐走了你,让你被迫与亲生爹娘骨肉分离,这一笔债的确是要讨回来。”
如果不是侯府拐走沈青檀,老祖宗不会死,他的儿子也不会离家出走,从此以后杳无音信。
镇北王府再也没有欢乐,每个人都活在痛苦当中。
妹妹更是整日以泪洗面,因为郁郁寡欢,身体时好时坏。
“是啊,这笔账是要算的。”沈青檀攥紧手里的帕子,语气幽微地说道:“侯府如今是多事之秋,我顺势点一把火,让他们主动与我脱离关系吧。不过他们不会轻易与我断绝关系,除非我的名声臭了,甚至会牵连到他们,他们才会将我一脚踢开。”
顾宗辞听懂了沈青檀话里的意思,她要与侯府断绝关系,这个过程中恐怕名声会受到影响。
他心里微微一动,若非沈青檀刻意叮嘱,日后听到她名声不好,他或许真的会做些维护她名声的事情,到时候恐怕就会坏了她的计划。
“我脱离了侯府之后,便没有了娘家做依靠。女子出嫁之后,若是有娘家做靠山,在夫家也会显贵。”
沈青檀轻声说道:“希望那个时候,我的亲爹娘能够找到我吧。”
“会的,他们一定会找到你的。”顾宗辞看着沈青檀的脸,扯动着唇角说道:“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亲骨肉,一眼就能认出来的。”
沈青檀眼眶一酸,积聚着一层水雾:“是吗?您也是如此吗?”
顾宗辞点了点头,手指揩了一下眼睛。
沈青檀微微笑道:“那我等着他们。”
顾宗辞见她双眼含泪,嘴唇翕动,似要说什么话。
这时,沈青檀起身去往茶室门口,从候在门口的流月手里取来一个木匣子,然后折返进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