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可见她精神状态好了许多,便也就放心了。
  流月与听雪听到动静,从屋外走了进来,伺候沈青檀起床。
  夫妻二人用完早膳,便乘坐马车入宫。
  宫门前,早已有内侍候着,迎接他们去往太庙。
  沈青檀从轿子出来,只见靖安帝身边带着内侍与御前侍卫,站在太庙前殿等候,再无其他的人。
  进宫之前,她以为今日元荣皇后的祭礼,即便不铺张,各位妃嫔与皇子会到场。
  结果妃嫔与皇子一个都没来,只有靖安帝一个人。
  毕竟之前凌贵妃特地请赵老夫人入宫,商议元荣皇后的祭礼,似乎要铺张大办的意思。
  莫非是关州灾情严重,便不再遵循祖制祭拜?
  相较于沈青檀的惊讶,赵颐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这几年来,基本上只有他与靖安帝一同祭拜元荣皇后。
  靖安帝曾经解释说:“你姑母喜静,不喜欢太多人打扰,你我二人来见她就好了。”
  赵颐并不去揣测靖安帝的心思,顺从他的心意参加元荣皇后的祭礼。
  “今日是皇后祭礼,你们二人不必行大礼。”靖安帝阻止二人行礼,目光看向赵颐:“你今日气色好了许多,她看见了,心里一定会高兴。”
  赵颐低咳了几声:“姑母一直在庇佑我。”
  “是啊。”靖安帝眼底闪过悲伤:“她一直在庇佑你。”
  一行人进了太庙。
  太庙分为前殿、中殿、后殿。
  他们来到中殿,中殿内供奉历代帝后的神牌,每一个神龛外面,放置一代帝后的神椅。
  历来只有原配皇后的神牌才能进太庙,继皇后是没有资格的。
  祭祀时,一般是先一日由官员上香,将神牌放置在神椅上,再移至前殿。
  靖安帝却是没有这么做。
  沈青檀看到元荣皇后的神牌,意外的发现有一块神牌放在元荣皇后的神牌后面,紧紧地挨着,看不清神牌上的字。
  她心里不禁猜测,难道靖安帝给元荣皇后肚子里夭折的孩子立了神牌?
  这个做法不符合规矩,却也能看出靖安帝对元荣皇后的重视。
  她与赵颐一块祭拜元荣皇后,将几炷香插在香炉里。
  靖安帝站在一旁,看着夫妻俩磕头,眼眶微微泛红。他的视线落在神牌的方向,眼底是一片沉痛之色。
  曹公公是靖安帝身边的老人,知道靖安帝对仙逝之人的感情之重。他每年这一日不理朝政,只留在太庙里。
  如今,靖安帝如此动容,恐怕是因为赵颐成家了。
  他也算有了交代。
  曹公公想到这里,心里难免也生出几分伤感。
  身为帝王,也不是无所不能,人生也有几大缺憾。
  沈青檀与赵颐祭拜完,看向了一旁的靖安帝。
  靖安帝神色和蔼地说道:“你们祭拜完了,在宫里用完午膳,再出宫吧。”
  赵颐知道靖安帝这一日会留在太庙,往年他留在宫里用膳,也是曹公公在身边伺候。
  况且,沈青檀今日约见了顾宗辞。
  他作揖道:“皇上,微臣与内子还有要事,便先行出宫。”
  靖安帝不再强留:“也好。”随即,他吩咐曹公公:“你去送他们出宫。”
  曹公公领命,亲自送赵颐与沈青檀离开。
  沈青檀慢赵颐半步,踏出中殿的时候,下意识回头,便见靖安帝站在神牌前,窗外的光影穿过棱花格子照在他的身上,透着一种孤家寡人的寂寥感。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可如今看来靖安帝却是重情重义的帝王。
  ——
  凌贵妃带着宫婢站在远处,遥遥看着靖安帝带着赵颐夫妻俩进太庙。
  这些年以来,除了元荣皇后薨的三年内,她参加了元荣皇后的祭礼,自此之后却是再也没有去过。
  因为靖安帝不许。
  每一年靖安帝都会带上赵颐,哪怕是他身子不好,也要等到他的病情好转了一起去。
  如果不是元荣皇后难产死时,赵颐已经有两岁了,她都会怀疑赵颐是元荣皇后的儿子。
  实在是靖安帝对赵颐的疼宠,超越了他所有的子嗣。
  凌贵妃无比庆幸元荣皇后没有顺利诞下皇子,否则皇子一落地,靖安帝便会册立为太子。
  不知道等了多久,她看见曹公公亲自送赵颐与沈青檀出来。
  曹公公手握实权,在宫里只认皇上一个主子,对任何人都是不假辞色。
  即便是其他皇子,同样是公事公办,不见半点亲近之情。
  唯独对赵颐很亲厚,甚至很恭敬。
  凌贵妃再次庆幸,她没有犯糊涂,插手国公府立世孙一事。
  否则靖安帝知道了,哪怕她救过元荣皇后一命,也绝不会轻饶她。
  凌贵妃站了两刻钟,准备离开时,迎面碰上了曹公公。
  曹公公将赵颐与沈青檀送上轿子,便折返回来了。
  “贵妃娘娘。”曹公公问道:“您怎的来太庙了?”
  “曹公公。”凌贵妃看了一眼太庙,眉眼间染上悲伤:“今日是姐姐的祭礼,本宫特地来看一看。”
  曹公公眉心动了动。
  凌贵妃拿着帕子压一压眼角:“曹公公,你去给皇上复命,本宫先回寝宫。”
  曹公公微微窮身道:“咱家恭送贵妃娘娘。”
  等凌贵妃走出一段距离,曹公公拿着拂尘进太庙,便见靖安帝坐在蒲团上,手里拿着一块神牌,用帕子仔细擦拭。
  “颐儿娶了心爱之人,今日带来见你了。你看见他们夫妻俩感情很好吧?”
  “等治好他的病,他便可以带孩子来见你了……我对你也有个交代了。”
  曹公公看了好一会儿,终究是没有出声打扰,慢慢退出太庙。
  ——
  赵颐与沈青檀出宫,马车直接朝秦府而去。
  沈青檀压不住心里的疑问,询问道:“二爷,姑母神牌后的那块神牌,是那未出世的皇子的吗?”
  第138章 顾宗辞的厚礼
  赵颐很讶异沈青檀会关注到那块神牌。
  “我没有仔细查看过,不太清楚那块神牌是谁的。我记事以来,每次去祭拜姑母的时候,她的神牌后,都会有一块神牌。”
  赵颐闷声咳嗽,缓了缓,方才继续说道:“每一年有几场隆重的祭祀典礼,皇上要率领文武百官行祭祀大礼。那个时候,姑母神牌后便会没有其他的神牌。”
  沈青檀微微蹙眉,心里涌出一团疑云。
  既然隆重的祭祀典礼,靖安帝会将那块神牌拿开,为何元荣皇后的忌日,靖安帝却没有拿开呢?
  难道是自家人,便随意了一些吗?
  她压下心底的疑惑,有些意外地看向赵颐。
  因为在她的心里面,他对什么事情都了如指掌。
  反观这块与他有关的神牌,他却不知情。
  赵颐洞穿她的心思,微微笑道:“皇上对我的恩宠,满朝上下无人能及。正是这一份天恩,我更应该要有分寸。不该我知道的,我便不去探查。该我知道的事情,时机成熟了,我自然就会知道了。”
  他抬手轻轻抚摸她柔顺的发丝:“宫闱里的秘密,不要有太重的好奇心。”
  小时候遭受病痛的折磨,面对母亲含泪的眼睛,父亲满脸的忧虑,靖安帝的痛苦,太医拴在他身上的性命,争取努力多活久一点。
  对他而言只是活着都很艰难,再无其他心力去在意别的事情,从来不会去自寻烦恼。
  后来他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更不在意身外之事。
  可命运却将她带到他身边来了。
  沈青檀却是体会到赵颐之前的想法,从小便被告知了活不长,他无欲无求,随心所欲。
  娶了她之后,她成了他的责任,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他学会去争,学会去抢。
  不再无欲无求,淡泊名利。
  只为了给她撑腰。
  “天家的恩宠是一把双刃刀。”沈青檀望着他苍白的脸,下意识朝他靠近了一些,“若是你的身体很好,难免会遭小人嫉恨。”
  正是因为他活不长久,宫里的人才会忍受他的存在。
  “有些事情一旦揭开了面纱,便无法维持表面的平静。”沈青檀朝他笑了一下:“你说的对,该知道的时候,自然就会知道了。”
  无论靖安帝是因为什么隐情偏宠赵颐,只要那份心意是真的就足够了。
  即便是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马车缓缓停在秦府门口,沈青檀与赵颐一同下马车。
  门仆瞧见是沈青檀,立即热情的将人请到前厅。
  前厅的婢女恭敬地说道:“赵二爷,赵二奶奶,你们坐在这儿稍等片刻。”
  说罢,安排人给他们奉茶,便去前院书房通传。
  ——
  书房内,秦老板与顾宗辞坐在圈椅里,大眼瞪着小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