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难得,梁万去了趟农村,就碰上了这么个有真本事的人,韩学礼觉得女婿的运气挺好之余,也立刻拍板,决定了家里要盘三张火炕的事儿。
  这不,梁万找了刘东,刘东又找了刘大伯,这信儿传起来,一来一回的,耽搁好几天功夫,可算是落定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刘大伯得花时间来备材料。
  毕竟,在城里,盘火炕必不可少的黄泥和稻草,上哪儿找去?
  翌日,梁万在客运站接到了人,刘大伯带着的两个小工,分别是自家儿子刘虎,以及大队长家的小儿子刘强。
  “大伯!二虎哥!强哥!走走走,咱们先去垫垫肚子,待会儿我带你们去看住处!”
  梁万招呼道,一如他去凤阳沟大队时、刘家那般热情。
  刘大伯还想推拒,他是进城来干活儿的,活儿还没干呢,就先让人破费,这哪能说得过去?
  奈何,梁万那张嘴够能说啊,旁边又有个刘虎帮腔,几句话的功夫,刘大伯的态度就软化下来了。
  放眼整个安城,客运站和火车站绝对是人流量最大的两个地方,这毋庸置疑。
  自然,这两个地儿附近,都是有国营饭店的。
  有老丈人特批的经费在手,梁万底气十足,进了国营饭店,估摸着四个人的饭量,点了四碗肉酱面,又要了十个白菜猪肉馅包子。
  梁万掏钱的时候,刘大伯就在旁边呢,看着给出去了那么多钱和票,尽管不是从他兜里掏的,可他依然觉得十分心疼。
  这一顿饭,就花了将近两块钱,他们家老二在队里挣的工分,一个月下来,有没有两块钱都难说呢。
  一不小心成了计量单位的刘虎:这可真是亲爹啊!埋汰起儿子来,就跟这儿子是路边捡的一样!
  然而,心疼钱和票是一回事,等面条和包子好了、端过来的时候,一群人还是吃得头也不抬,包括梁万这个城里人在内。
  直到……
  “刚出锅的牛肉萝卜馅儿包子!就这两屉!不要票,限时、限量供应,先到先得,卖完就没了啊!”
  梁万蹭地一下站起来,也顾不上吃了一半儿的面会不会坨了,凭借着过人的反应速度,他排在了第二个。
  排在他前面的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同志,一开口,就要了八个包子。
  国营饭店的竹蒸屉很大,帮厨揭开的时候,众人的视线越过蒸腾的雾气、落在诱人白胖的包子上,等帮厨数了八个出来,心里都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八个而已,剩的还多着呢!
  尽管前后也就两三分钟,可梁万身后已然排起了长队。
  除了早就得到消息的“自己人”,饭店的食客占了大多数。
  毕竟,牛肉难得,何况这回还不要票呢?就算他们自个儿已经填饱肚子了,但带回去,他们可以让家里人尝个鲜,或者留着下顿吃啊!
  大家都眼巴巴地盯着蒸屉里的包子,而梁万,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来二十个包子!老家来亲戚了,正好有牛肉包子卖,到时候热一热,就算配碴子粥,这顿饭也很能拿得出手了!”
  都没来得及看被蒸屉挡住了一半儿的价格牌,梁万直接掏了五块钱出来,又特意多解释了两句。
  安城人讲究待客之道,关系越好的亲戚朋友,那就越得把好东西拿出来招待,这样才显真诚。
  听梁万这么一说,原先心里一急的人倒也不好说什么了,老家来了亲戚,要是没招待好,那以后回去还怎么做人呐?
  二十个包子,分成了四份儿,都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而后又用一根麻绳串了起来。
  梁万接过找的钱,拎着包子,喜滋滋地回来了。
  “我们家那边儿的国营饭店一年都不见得能卖一回牛肉包子,前几天,我媳妇儿刚说想吃牛肉,我正愁着呢,没成想,今儿碰巧遇见了!
  大伯,也是托了你的福,要不然,我怎么可能没事儿来客运站这边溜达、又怎么可能碰上这样的好事儿呢!”
  刘大伯暗道一声,这小伙子会说话,再看看比梁万还大几岁、结果就知道闷着头吃面的儿子,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趁梁万没注意的时候,刘大伯剜了刘虎一眼,弄得刘虎那叫一个迷糊,憨憨地挠挠头,实在搞不明白,他爹又是哪根筋不对路了。
  梁万带回家的牛肉包子自然是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国营饭店大师傅,那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刘大伯嘴巴是能说了点儿,但人是实在人,刘虎、刘强兄弟俩在干活儿这件事上,也绝对不会含糊。
  三个人匆匆把行李放到刘大娘家,当天下午就开始干活儿了。
  炕盘好了,还得烧个两三天才能夯实,而这两三天,炕是没法儿睡的。
  所以,韩家人只能轮流着去住招待所,好在,他们的结婚证都收得好好的,又有街道办开的介绍信,倒是不用开两间房了。
  过年前一天,刘大伯摸了摸结实的土炕,终于宣布:
  “成了!以后睡觉前,往炕洞里塞些柴火,它就能热起来,想睡得更热乎点儿,就多塞几根柴。
  但是,记着啊,有的人睡火炕容易上火,最好在睡觉前,给地上撒点儿水,屋里就没那么干了!”
  他每说一句,梁万就点点头,看这架势,恨不得拿个本子把注意事项都记下来呢。
  刘大伯笑了:“睡久了,你们就知道这火炕的好处了!
  对了,我们爷仨儿在城里待了这么些天,也叨扰你们了,今天下午,我们就回去了啊!”
  也是,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刘大伯挂心着家里,可谓是归心似箭。
  梁万没有留人,只默默地把昨天去供销社买的东西拎上了。
  虽说这回盘火炕,他们家是给了钱和票的,但,都到年跟前了,还要人家大老远地跑过来干活儿,中间还搭着刘东的面子。
  于情于理,这也不是钱货两讫就能了结的事儿。
  所以,梁万和韩菁昨天晚上才去了趟供销社,拼了两斤糕点,买了两瓶罐头,又买了一斤糖。
  梁万也不提盘火炕的事儿,只说:“也不知道下回就到什么时候、才能去凤阳沟了,大伯,我和菁菁提前给您拜个年,希望你们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顺遂啊!”
  【作者有话说】
  明天入v,感谢读者宝宝们的支持,如果觉得这本书不太合胃口,我们就下本书再见啦!
  第25章
  ◎更新◎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还是孩子、死者为大,这就是国人的四大宽容。
  同样,都到大年三十儿了,就算再能折腾的人,这会儿也该准备过年了。
  安城原本紧张的形势,由于新年的到来,顿时消失了个无影无踪,连带着家家户户,每个人脸上都换成了更显真实的高兴劲儿。
  一大早的,向英在厨房里忙活着,梁万和韩菁这两个年轻人则是主动请缨,揽过了爬上爬下、贴对联儿的活计。
  食品厂、妇联、蔬菜公司给职工的过年福利中,都包含了一副对联。
  昨天晚上,他们一家子把对联一一展开,研究了好一会儿,选出了一副他们觉得最好的。
  这不,梁万端来梯子,在韩菁的指挥下,用糨糊,三两下就贴在了大门口。
  以往,韩家过年还要在门口挂灯笼的,可这两年不是风气变了吗?他们家不想太出挑了,今年,韩学礼就没再找朋友弄灯笼。
  “菁菁,小万,贴完了没?来,尝尝我这萝卜丸子炸得怎么样!”
  向英端着一碗炸好的丸子,放在公婆面前,又忙招呼闺女和女婿道。
  说是萝卜丸子,但韩菁知道,今年梁万去凤阳沟大队换了不少肉,东西宽裕,她妈也就更舍得,这萝卜丸子,肯定是掺了肉的。
  “正着呢!梁万,快快快!赶紧一贴,咱们去吃丸子,等会儿凉了,味道就没那么好了!”
  韩菁说得快,动作更着急,等梁万从梯子上下来,她撒开手就往家里跑,惹得梁万连忙喊:
  “诶,媳妇儿,你等等我啊!我把梯子放回去就好!”
  等,还是不等,韩菁在男人和美食之间“艰难地”做着抉择,到底,美食常有,她的心还是稍微往梁万这儿偏了那么一丢丢的,脚步也就慢了下来。
  梁万把梯子放回墙根儿处,走到韩菁面前,笑着说:
  “我逗你的,媳妇儿,你怎么这么可爱啊!”
  说着,他还勾起手指,在韩菁鼻子上轻轻刮了下。
  然而……还来不及为“可爱”这个评价脸红心跳呢,韩菁就先一步注意到了他那乌漆嘛黑的手,顿时垮着脸,一副“心如死灰”状。
  “梁万!你,没洗手啊!”
  像只慌忙逃窜的兔子,韩菁一下“跳”回屋里,在镜子跟前仔细看了半天,确认自己的脸依旧干干净净,这才放下心来。
  梁万是跟在她身后进屋的,等他媳妇儿照完了镜子,他立刻抬脚上前一步,微微低头,像啄木鸟一样,在她脸蛋上啄了一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